最多縮招84%,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紛紛開啟「最嚴模式」

2021-01-11 多知網

  文|王敏

  在2019年1月初,教育部曾發布《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了「十嚴格」要求,被稱為是自主招生歷史上最嚴格的規定。

  從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人數從16.2萬增長至近83萬人,發展迅猛,與此同時,高校自主招生中不規範、不公平的現象也頻頻出現,這也是近幾年自主招生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教育部明確提出「十嚴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自主招生在線統計,截至4月4日,已經有89所高校公布了自主招生簡章。從各學校公布的自主招生簡章內容來看,今年高校對自主招生「十嚴格」進行了落實,在招生計劃、報名條件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教育部的「十嚴格」要求明確提出,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高校要在上一年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合理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和具備入選資格的考生人數,提高人才選拔質量,寧缺毋濫。

  在今年已經公布招生簡章的80多所高校中,絕大多數學校的自主招生計劃人數都大幅度下降,比如,南京師範大學2019年的招生計劃為40人,2018年為80人,下降幅度達50%,中南大學的自主招生計劃則是從去年的420人下降至今年的120人,下降幅度高達71%,而廣西大學2019年的招生計劃為16人,2018年公布的自主招生計劃為100人,下降幅度高達84%。

  還有浙江大學,2018年的自主招生計劃為不超過本科招生人數的5%,而2019年則是直接規定自主招生計劃不超過197人。

 

  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名額大幅度縮減,名額的減少,也就意味著很多想要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校的學生的願望將會破滅。

  五大學科競賽一直是自主招生初審環節的重要參考材料,往年各大高校對於五大學科競賽的要求都是達到省級賽區三等獎及以上獎項,今年,絕大多數高校的要求都是達到省級一等獎及以上獎項。並且有多所學校明確提出,不將論文專利材料作為申報材料。

  此外,有少數學校認可獲得教育部批准的競賽白名單中的其它獎項,比如上海財經大學除了認可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等獎之外,還認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二等獎及以上獎項。

  隨著高校對於學生五大學科競賽獎項的要求提高,很多學生為了五大學科競賽成績提升會更加主動接受學科競賽培訓,一些五大學科競賽輔導機構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除了初審環節要求提高外,自主招生能夠為學生提供的降分優惠也大大下降。不同於往年的可降至一本線錄取,今年絕大多數學校的要求都是學生達到學校模擬投檔線下20分以上可以錄取,僅有少數學校還有降至一本線錄取機會。

  根據初步統計,在已經公布自主招生簡章的學校當中,目前僅有大概15所學校還提供降至一本線錄取的機會,而且面向的都是五大學科競賽全國決賽獲獎的具有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的少數優秀者。

  「很多自主招生諮詢機構都是提前收費,如果報名的學生未通過初審,則不需要繼續接受諮詢,機構便需要退還學生一部分費用。今年自主招生名額縮減之後,意味著能夠通過初審的學生名額減少,機構需要準備的退款資金便相應增多,但是有些機構已經將學生的預收款當作確認收入另作他用了,可能在退款資金方面會面臨困難進而陷入生存困境。」一位行業人士告訴多知網,今年的初審結果出來之後,自主招生諮詢機構或將面臨大洗牌。

  「十嚴格」在「嚴格組織高校考核」一條中提到,「在校考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測試項目由高校根據中學教學實際自主確定,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各大高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也基本都提到了體質測試,主要是圍繞肺活量、BMI指數(身高體重指數)、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實心球、坐位體前屈、50米跑等項目。

  除項目不同外,每個學校對於體質測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清華大學對於體質測試的要求為「學生需參加體質測試,體質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臺階運動試驗、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無故不參加者將取消其獲得我校自主招生認定的資格。對於可以獲得自主認定優惠的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優秀者,將給予額外的5分降分。」

  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要求學生必須參加體質測試,成績優秀的還可獲得額外5分降分,其它學校則是將體質測試成績當作重要參考。比如,人民大學對於體質測試的要求是 「考生自願參加體質測試。同等條件下,體質測試成績優秀者優先認定。」南開大學、浙江大學等學校的要求則是,將體質測試結果作為自主招生資格認定的重要參考。

  體質測試被納入自主招生選拔條件,很明顯可以看出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家不僅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知識素養的提升,而且對於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越來越重視。

  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簡章公布後,網友熱議「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取消文科專業」。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這是屬於誤讀,自主招生專業中的建築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文理通識類專業為文理兼收,符合條件的文科、理科考生都可申請。

  但是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簡章要求學生要獲得五大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而且初試科目為數學和理科綜合,所以儘管文科生或許可以報考清華大學自主招生,但是通過難度非常大。

  類似情況在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超過30多所高校都出現。所以有些學校儘管文理兼收,但是報名條件需要五大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以上,而大多數文科生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很難通過自主招生進入理想大學。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學校的自主招生計劃由於專業限制,也只能招收理科生,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黑龍江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對於已經實施新高考的浙江來說,浙江大學的自主招生計劃則是針對選考科目進行了要求,必須要選考物理或化學。

  不可否認,在當今的自主招生形勢下,儘管並非完全沒有機會,但文科生的選擇較少,還是較受冷落的。所以有行業人士提出,文科生在關注自主招生的同時,還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上。

  在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布的同時,近日,一些高校也發布了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從公布的簡章來看,今年綜合評價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而且一些學校將自主招生中取消的招生計劃,移到了綜合評價當中。

  比如,清華大學公布了領軍人才選拔計劃。根據領軍人才選拔招生簡章公布的招生計劃,專業類別包括人文與社會類、經濟金融和管理類、法學類和文理通識類,測試的科目為數學與邏輯、文科綜合(文史類),不僅包括理科類,還包括文科類,也就是說清華大學將自主招生取消的文科專業轉移到了領軍計劃當中。

  北京大學公布的博雅人才培養計劃招生簡章則顯示,自主招生中取消的醫學類專業,被移到了博雅計劃當中。

  在招生規模方面,此前多知網就曾了解到, 2018年全國有將近90所院校開始實行綜合評價招生計劃,而浙江省就有近50所院校進行綜合評價「三位一體」招生。浙大2018年在浙招生人數為3100人,而綜合評價在浙招生人數為700人,相對於2017年的650人又有所增加,綜合評價的規模呈現擴大趨勢。

  從今年已經公布的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來看,儘管有的學校招生規模和去年保持一致,比如上海科技大學和寧波諾丁漢大學、溫州肯恩大學公布的計劃招生人數分別為400名、120名和100名,和去年相同,但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綜合評價招生計劃從去年的130名增加至180名,上海紐約大學則從201名增加至226名,多所學校的綜合評價招生規模確實正在擴大。

  總體而言,2019年,在自主招生政策被上了「緊箍咒」之後, 綜合評價的態勢比較明朗。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自主招生文科生「遭殃」?高校自主招生該怎麼招?
    【解說】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從16.2萬增長至近83萬人,與此同時,自主招生中不規範、不公平的現象也頻頻出現。2018年年底,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十嚴格」要求,被稱為自主招生歷史上最嚴格的規定。《通知》明確提出,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提高人才選拔質量,寧缺毋濫。
  • 雙一流大學研究生招生計劃出爐,這6所高校縮招嚴重,謹慎報考
    從這份表格可以看到,雙一流高校的招生計劃和2019年相比,是有很大的變化。而且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招生名額大幅度增加,這說明學校今年引進的人才比較多,想著提升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縮招非常嚴重,這使得考研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 各高校自主招生下周啟動 今年「門檻」提高了多少?
    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新一輪的比拼即將開始,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將從6月10日啟動,測試時間集中在10日至20日。今年,教育部為自主招生定下了「十嚴格」的規定,使高校自主招生的「門檻」普遍提高,優惠降分一般不超過20分;同時,很多高校今年新增了體育、體能方面的考核,作為考試的重要參考。
  • 高校自主招生變化大,奧賽「省賽區一等獎」成標配
    儘管今年1月教育部出臺的《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已經釋放了「史上最嚴」的信號,但不少考生還是覺得有些意外。今年自主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考生又該如何適應當下新政?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調查。
  • 「最嚴」自主招生來了!名額減少、優惠分值縮水……
    2019年,全國有90所高校可開展自主招生,目前已有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10所在京高校公布自招簡章。 記者梳理發現,受教育部高校自招「十嚴格」文件影響,今年各大學自招均有調整,大多數學校減少招生名額,並提高報名條件,要求獲獎等級提高,且直接對論文和專利說「不」;體測幾乎成標配,成績將成重要參考,不達標甚至無緣入選;優惠分值也大幅縮水,以往分多檔優惠額度,最低可降至一本線錄取,今年降20分錄取成主流……「史上最嚴自招」呼之欲出!
  • 2014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自薦信範文大全
    復旦的博雅杯拉開2014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從今年的形式看,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很有可能會提前;因此,希望廣大考生和家長做好備戰的同時,要密切留意各大高校的自招動態,同時,上海高考網也會第一時間通過網站和微博等渠道,將自招的信息發布出來;自招需要我們考生寫自薦信,自薦信寫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考生能否獲得獲得自招的機會,望考生和家長不要忽視自薦信的作用!
  • 自主招生各有「高招」 高校出「數獨遊戲」考題
    元旦開始,各大知名高校紛紛上演「自主招生」考試現場——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考卷出現數獨遊戲,中山大學面試談「談談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復旦大學面試有學生開談海子詩歌……校園版請來三名深圳高中生談「自主招生」經歷。「自主招生是未來趨勢」,有校長建議學生理性面對機會,警惕「撒網」心態。
  • 強基計劃開啟,高校王牌專業開路,北大、清華學科最全、招生最多
    自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制定出臺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強基計劃」)後,延續10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從今年起不再開展。與自主招生有著本質區別,今年起實施的強基計劃,明確是著眼於國家急需緊缺的基礎學科人才的選拔與培養。
  • 考研大幅縮招,這些985各減千餘名額!未來名校將持續縮招?
    尤其是一流名校,對擴招是非常謹慎的,名額拿得比較死,甚至可能會出現大幅度縮招的情況,我們不妨來一起看下。這些985縮招千餘人下表是這兩年部分985院校招簡公布的計劃招生人數,做出的一個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學校的縮招情況有增有減。
  • 2019各高校將開啟畢業難模式,教育部5大措施嚴管學生學術培養
    最近幾年,隨著各種各樣的招生途徑的增多以及各個高校迅速的擴招與擴張,大學生學歷變得越來越貶值。沒有學到知識的學渣竟然也能進入大學和順利畢業,也造成了大學生學歷不被認可,高學歷變成了包裝自己的衣服,內涵和能力越來越少。
  • 北京大學2021年研究生招生為何如此縮招和擴招
    北京大學2021年研究生招生為何如此縮招和擴招   距離2021年考研已不足百天,各高校正在陸續發布考研招生簡章和招生專業。
  • 自主招生大數據,2017-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情況統計分析
    自主招生擴大了高校選才方式與途徑,使那些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接受大學教育。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情況怎樣?下面我們將根據各校招生計劃、初審情況、錄取結果等多方面的數據為您解讀。
  • 全國高校2018各專業錄取人數大盤點!哪個專業招生最多?
    近日,很多高校公布了2018新生大數據。其中專業錄取人數對新高三們有重要參考價值,因為從中可以了解到哪些專業最受歡迎,哪些專業招生最多等等重要信息,為明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做好準備。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多所高校2018年各專業錄取人數,小夥伴們趕緊來看看啦!清華大學2018年的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文理通識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法學類等十六個招生大類招生情況如下:1.數理類專業方向招收學生最多,共有469人。
  • 如何應對2019年自主招生史上最嚴規定,寫好自薦信是重中之重
    近期,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十大嚴令」:1、嚴格報名資格條件;2、嚴格制定錄取標準;歷年教育部都會發布對於高校自主招生選拔的規範要求,而此次針對2019年自主招生的最新規定可謂史上最嚴,不僅對自主招生的申報、初審、考核、錄取等進行了嚴格管控,還直接提出了壓縮招生名額的要求。這都意味著今年的自主招生將會比往年更有難度,考生想要通過自主招生進入理想大學,必須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
  • 高校自主招生三足鼎立 三大聯盟考試科目均不同
    高校自主招生三足鼎立  2010年,清華和北大選擇了結盟其他高校進行自主招生考試,清華與南京大學等五所高校自主招生聯考,北大與香港大學等高校自主招生聯招,初步形成網友戲稱的「北約」和「華約」陣營。  2011年自主招生考試,兩大陣營擴軍,浙江大學、人民大學加入清華陣營。
  • 湖南師大2021招生說明、招生目錄公布!略有縮招
    2020年9月18日下午,湖師大公布了《湖南師範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內含招生目錄。在繼續期待大綱的同時,我們先看看招生說明、招生目錄。在招生說明方面,和往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湖師大新傳的考生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 各自主招生高校對數學競賽成績的要求
    近幾年興起了「自招熱」,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考生願意過自主招生幫自己準備一個能夠到高校的階梯。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目前全國共有90多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資格。
  • 高三生參加高校自主招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自主招生是中國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擴大高校自主權的重要措施,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在高考時具有很多的優勢,其一就是可以獲得20分或不等的優惠,所以吸引了很多的學生參加。但是由於準備不足,很多的學生都與之擦肩而過,那麼對於想要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來說,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 這4所211高校縮招嚴重,預測分數線會上升,考生可能會滑檔
    各大高校招生人數可謂是每年一變,這些都是由考生的數量、質量及專業需求來決定,所以院校間是擴招依還是縮招,都是依照當前形式而定,這點難以預判。從最近的2020年來看,我國各省高校採取的招生計劃大都選擇擴招,一部分原因想必也是和疫情有關。許多211院校也積極配合實行國家的政策,但也有院校為提升生源質量進行縮招,下面筆者列舉4所縮招比較嚴重的211院校,可能很多學生都會滑檔。
  • 2020年自主招生不取消,鼓勵更多高校為體育測試優秀者加分
    前一段時間盛傳的「2020年自主招生將會被取消」一事近日有了權威答案:2020年自主招生不會取消,鼓勵更多高校為體育測試優秀者加分!11月5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對2019年自主招生高校將體育科目測試納入考核予以肯定,並鼓勵明年有更多高校為體育測試優秀者加分。從官方釋放的信號判斷,2020年自主招生或將有更多高校對體育測試優秀的考生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