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看書孩子火了!孩子不聽我們的,他們模仿我們

2020-09-03 一點五視力

微博上看到了一張圖,巴黎地鐵上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在認真看書,她懷裡的孩子也在乖乖看書。別人問她:「你是怎樣勸說你的孩子去閱讀而不是看各種電子設備的呢?」她說:「孩子不聽我們的,他們模仿我們。」



無獨有偶,國內地鐵上也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媽媽在看書,旁邊的孩子也在認真看書;與之相反的是另一個媽媽,她在看手機,孩子也伸過頭看手機。



原生家庭裡有一句話,孩子對語言信息以及非語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綿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選擇的全盤吸收。他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並且模仿父母的行為。

1

很多家長總是感慨孩子為什麼總是不聽話? 放學以後就打開電視看個沒完沒了; 嘴裡都是髒話,還怎麼說都不改; 就喜歡和自己要手機玩,玩遊戲,刷抖音,一玩就停不下來;寫作業,看書卻要一直催促……

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圖上的父親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卻教育在玩小汽車的孩子要勤奮練琴,他的旁邊是已經布滿蜘蛛網的槓鈴,自己說要健身都做不到,當然孩子也不會聽他的好好練琴。

心理學家鍾傑博士說過一句話,如何讓孩子有目的地去尋求生活的健康目標和意義?父母的「以身作則」尤為重要,父母不可能一邊打著麻將,一邊假惺惺地問孩子「你的學習目的是什麼?」某種程度上,孩子僅僅父母是模仿父母的「複印件」。而「複印件」什麼內容,受到「原件」的影響很大!比如:成天在「欺騙自己」的父母無法教育孩子「誠實生活「。因此,父母需要孩子具備什麼品質,最好自己也要有。


2

父母不一樣的言行,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作用。 有很多家長自己說髒話,卻教育孩子不能說髒話;自己懶,卻教育孩子要勤快;自己說謊,卻告訴孩子要誠實;自己愛玩手機卻告訴孩子玩手機不好,有的父母常常告訴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但不要學我。 」孩子出了問題,很多家長只會批評甚至打罵,卻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朋友有一個弟弟正在上小學,特別叛逆,喜歡說髒話,也不愛學習。每次去找朋友玩都能聽到她媽媽邊看電視邊罵她小弟的聲音,嫌他不好好寫作業,天天亂跑,在家只知道看電視……有時候罵完還會上手去揍。他弟弟呢,總是嬉皮笑臉的模仿他媽媽講話,揍了也不改。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每做出一個動作,孩子總能反射出這個動作的影像。鏡子照出什麼樣的形,就會在孩子心中種下什麼樣的意。孩子的行為舉止,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答案。

著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曾說過,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對象,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製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一塌糊塗,孩子也會照單全收。



3

很多家長總是感慨為什麼同樣是孩子,差距這麼大,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麼優秀?是自己家的孩子笨嗎?孰不知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父母的引導。 想要培養一個優秀孩子,不僅要社會教育「大環境」,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小環境」。

託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前兩天月考,表妹考試名次進入了年級前50,姑姑開心死了。在這之前呢,表妹的成績一直處在中等水平,平時寫完作業就要看電視玩手機。姑姑呢很著急,一看到表妹看電視玩手機就說,但是收效甚微,表妹總會偷偷的玩手機。有一次星期天表妹要看電視,姑姑自然是不同意。表妹不服氣的說:「為什麼你可以天天刷抖音,看偶像劇。你要是天天看書學習,我肯定就好好學。」從那天開始,姑姑買了很多的書回家,有空也不刷手機了,而是捧著書本看。過了半個月,表妹發現姑姑真的變了,也開始認真學習,寫完作業就主動的看書,兩個人還會一起討論一本書的看法,表妹對於學習的熱情越來越高。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在於我們說了什麼,花了多少錢等,而是在於我們在孩子面前是什麼樣的,身教的作用遠遠大於言傳。就像圖中媽媽說的那樣,孩子不聽我們的,他們模仿我們。

董卿產後做了一年全職媽媽,也曾猶豫是繼續帶孩子還是工作。在和朋友聊天時,朋友的話讓她忽然通透,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我們自己擁有好習慣、好品德時,自然能夠感染孩子。一個要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辦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當父母越來越優秀時,孩子自己會受到影響,變得優秀。

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未來的「樣子」。

當我們希望孩子熱愛運動時,自己首先要運動起來;

當我們希望孩子熱愛閱讀時,自己首先要看書;

當我們希望孩子不沉迷手機,首先自己要放下手機。

從現在開始,放下手機,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吧!

相關焦點

  • 從模仿到活用,我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一個超長版的寒假裡,有空就陪著孩子去看書,逛街,看電視,到後來,她迷戀上我的手機。只要一看見我的手機,就會嗲嗲地說:「媽媽,我要工作了。」  她聽了笑著說:「真是淘氣的媽媽。」  這話令人驚訝,她才兩歲多,竟然會使用這樣的詞語,真是出乎意料。  當我們散步走了許久之後,她轉身迎著我說:「媽媽,我發燒了。你抱抱我吧。」說完,她就一副虛弱的樣子,靠在我身上。
  • 地鐵上,媽媽和孩子的這一舉動有些「另類」,卻是最美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小時候就會對孩子嚴加管教,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把寶壓在孩子身上,卻忘了自己的責任。地鐵上,媽媽放任孩子穿鞋站在椅子上隨意踩踏,自己卻悠哉的玩手機現在的網絡真的太發達了,只要有手機,人人都是「英雄」,他們會將自己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事情傳到網絡上,前段時間,有人在地鐵上看到這樣一幕,一個2、3歲的孩子,穿著藍色牛仔褲,白色可愛的半袖在地鐵裡,本來很可愛,卻因為母親的這一舉動被
  • 姐弟倆地鐵上的「坐姿」火了,乘客盛讚:教養是孩子最好的名片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小孩平時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也反映出了這個家庭的教育如何,特別是他們在公共場合的言行舉止,更能看出他們的家教如何。前段時間有一位網友加班回家,在坐地鐵的時候,被一對姐弟倆的行為所感動。這位乘客上地鐵之後沒多久,又上來了一對姐弟倆,看孩子年齡大約在七八歲左右。
  • 孩子們正在模仿我們
    「孩子們正在模仿我們。」這是我在一所託幼機構的牆上看到的提示語。這句話看起來平常,其實內涵豐富,值得我們深思。思考之一,好模仿是兒童的天性,體現了兒童在自然狀態下的一種主動學習。大人們在生活中會相互模仿和相互學習,孩子們更是天生的模仿家。他們是主動的學習者,渴望與外部世界建立密切聯繫。
  • 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素質一目了然
    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每天都有故事發生,就像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當然,我們要看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通過乘坐地鐵,孩子的素質一目了然,甚至可以看到社會的未來。原形畢露」網上有一張姐弟倆地鐵上的「坐姿」照片火了,隨著照片的走紅,這對姐弟受到網友們廣泛議論。
  • 為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卻不願意自己看書?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小,就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孩子也非常喜歡,特別睡覺前,一定要纏著爸爸媽媽聽幾個故事才肯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只喜歡聽故事,要他自己看書就不樂意了!
  • 孩子不愛看書,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看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在自己家裡看書,但是很多孩子看著看著書就會去看電視,而且很多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並不專心,總是這裡望一望那裡望一望,家長也很苦惱。不過寶寶們不愛看書,可能是跟家長的教育有關係,比如說有一些家長總想讓孩子看一些課內的書,甚至讓孩子看教材,試問哪個孩子願意在假期的時候看呢?
  • 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喜歡上閱讀?
    (1)、買書的時候,帶上孩子,大人選好幾本,再讓他選其中一本或者幾本;(2)、先給孩子聽音頻或者看動畫片,據我了解,很多書都是有相關視頻、音頻資源的,網上都能搜到。比如我家孩子習慣聽《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有段時間他會反覆要聽,後來我就順勢問他要不要看書,他說要。
  • 孩子不愛看書?方法不對!讓孩子愛上閱讀,只需4步!
    別人家孩子才10歲,已經看了一柜子的書了,我家孩子也10歲了,一本課外書都沒看過,天天只想著玩手機、打遊戲。眼看著快上初中了,我著急得不行,想讓孩子多看看書,可他根本看不進去,一本書翻兩頁就放下了,一點興趣也沒有,怎麼辦呢?說到看書,很多家長都是一肚子苦水,老師天天在強調:語文改革了,閱讀很重要,學生要多看課外書。
  • 看自家孩子不順眼?3招架上「千裡眼」,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想要被讚揚,希望得到肯定,他們好比一張白紙,你給他們什麼顏料,他們就會畫出什麼顏色的圖畫。發現一個孩子的缺點固然重要。但是認同他的優點卻比缺點更重要。因為人的一輩子永遠改變不了的,就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讓孩子優秀的唯一方式就是見到一個優點的,給他認可。見到一個小小的進步,給他掌聲。
  • 地鐵上,父女倆等地鐵的照片火了,網友:這才是「最高級」炫富
    地鐵上,父女倆等地鐵的照片火了,網友:這才是「最高級」炫富人們常說:"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確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出生到懂事,基本上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孩子是最善於模仿的,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
  • 《我們不一樣》火到東南亞 他們聽哭了
    比如:當我們遇到了像《最強大腦》的選手們這樣的學霸們,歌唱者撕心裂肺的嗓音,此刻就是我的心情。當我們面對馬雲這樣的大佬,本來俗氣的歌詞立馬入腦而扎心。甚至,在「檸檬樹」下的我們,配上這首歌曲,竟然也「酸」得如此到位。
  • 地鐵上,這些孩子的無意之舉給你答案
    男孩坐地鐵火了,無意中的舉動體現教養,這才是高級炫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網上最近很火的幾張小男孩坐地鐵的圖片,網友們在看到這些小男孩的做法以後,都紛紛在下面評論稱讚道:這才是高級炫富,才是真正的「富養」。
  • 二老帶娃一起「看書」火了,寶寶: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們的套路
    文\舊夢編輯\小媛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習慣就應該要從小培養,所以一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是費盡心思去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讓孩子經常聽兒歌,運用空餘的時間教孩子認字學習,甚至還會給孩子報名早教班,而為的就是不讓孩子落後。
  • 二老帶娃一起「看書」火了,為了讓孩子看書,真是絞盡腦汁
    尤其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某些習慣,家長也只有做到「言傳身教」,孩子的效果才會進一步顯現。在前在網上,我看過一組二老帶娃「看書」的圖片,在網絡上火了。孫子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予了二老帶領孩子讀書的重任。
  • 當孩子犯了錯,我們不能這麼做
    奶奶走路太快一下子磕在桌角上,痛得哎吆直叫喚。大孫子在一旁拍手道:「活該,活該。」爸爸抬手打了孩子屁股:「奶奶碰著了,你竟然在這裡幸災樂禍,看我不打你。」媽媽護住孩子說:「這能全怪他嗎?以前他連活該這兩個字都沒聽過。」爸爸悻悻地停了手,「活該」兩個字的確是奶奶的口頭禪。
  • 孩子不喜歡看書?別逼孩子,用好這4個方法,讓孩子自己愛上看書
    導讀:孩子不喜歡看書?別逼孩子,用好這4個方法,讓孩子自己愛上看書古往今來,凡成才者必是閱讀者,閱讀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真正的培養閱讀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因為小時候培養習慣是最容易的,長大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習慣,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 孩子不愛看書,如何才能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越要求孩子看書,他越不喜歡看,坐不住、看不進,一本書翻幾下就放下。強迫只會在培養閱讀興趣的道路上,設上一道名為「厭書」的障礙。史蒂芬·克拉生在他的《閱讀的力量》一書中提出「自由自願閱讀法」。
  • 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
    導讀: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聊一聊為了不讓孩子玩遊戲,我們一家人一起看書的經歷。
    於是他玩電腦,我們玩手機,家庭氛圍倒也很「和諧」。後來情況逐漸失控,到了限定時間兒子總是吵著要繼續玩,不同意就變得很不開心,以致於經常為玩遊戲搞得雞飛狗跳。直到有一天,他說了一句話:「你們都可以玩手機,就我不可以玩,太不公平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