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孩子成功方程式的三大秘密

2021-03-02 新概念學校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帳號:newedu913

      要能有效執行成功方程式,家長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施行身教,並依孩子生命成熟度施行有效管教,才能將成功特質烙印在孩子的心靈裡。  
  要能有效執行成功方程式,家長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施行身教,並依孩子生命成熟度施行有效管教,才能將成功特質烙印在孩子的心靈裡。孩子藉由內化這些特質,從內在找到奮發向上的力量,不再需要家長隨伺在後、耳提面命,這就是所謂高槓桿教養方法。睿智的父母懂得善用高槓桿教養方法,這就是孩子成功方程式的秘密。  
  孩子成功方程式的三大秘密  
  這樣的孩子要怎麼教?  

  好成績不能保障未來的成功,唯有悉心培養孩子成功特質,才能確保孩子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可是有的家長會很無奈地說:我很認真培養孩子這些成功特質,我告訴他要讀書上進,也告訴他不要和別人打架,要好好跟其它小朋友相處,可是孩子總是不聽話。為什麼我們想要灌注到孩子身上的特質,他們沒辦法吸收?為什麼方程式的樞紐f()沒辦法運作?到底是哪裡失靈了?  
  我們先來看三個你或許會覺得似曾相識的案例:  
  案例一:愛看電視的小明  
  小明的媽媽向兒童心理諮商師抱怨:小明總是不聽話,愛看電視。我好言相勸,他依然故我。我用買玩具的方式利誘他,他維持不到一個禮拜又故態復萌。後來我受不了痛打他一頓,他就背著我偷偷看。我真的拿他沒有辦法。為什麼小明這麼喜歡看電視?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改變他嗎?  
  案例二:自我中心的小英  
  小英的爸爸十分不解地跟兒童心理諮商師說:我跟我老婆都是研究所畢業,也算得上是社會的精英分子,我們一向待人謙和,為什麼我的孩子完全不管周遭人的想法,想什麼就要什麼,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這樣的小孩要怎麼教?  
  案例三:聽話的芊芊不聽話的婷婷  
  芊芊的媽媽看到芊芊的房間常常很亂,於是問芊芊:芊芊總是喜歡到媽咪的房間玩,會不會覺得媽咪的房間很乾淨、很舒服?芊芊大聲地說:是!媽媽接著說:那麼媽媽教妳怎麼整理房間,芊芊的房間就可以保持乾淨了,好嗎?芊芊很高興地說好。可是婷婷的媽媽運氣就沒這麼好,婷婷的媽媽要婷婷把房間整理好,婷婷卻冷冷地回答:這不會亂啊!哪裡亂?我是亂中有序。  
  這三個案例提供我們一個起點,讓我們去探索如何啟動孩子成功方程式,讓我們能夠一步步協助他們邁向成功的未來。  
第一個秘密: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讓我們先從愛看電視的小明這個案例談起。猜到了為什麼小明這麼愛看電視嗎?經過心理諮商師細心了解後,發現與小明同住的奶奶很喜歡看電視,從小明是幼兒時就一直放電視給小明看。爸媽每天工作回家疲憊不堪,也常藉看電視消除疲勞。爸媽自己在看電視時,要求已經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明在房間裡做功課。小明受不了電視的誘惑,根本無法專心做功課,一直想出房間和大人一起看電視。  
  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鄭石巖教授在他的書中提過,許多生活適應有問題的孩子,總可以追蹤到身教殘留的不利因素。言教若不搭配身教,成效有限。因為孩子不是依據大人所說的話去做,而是跟著大人的所作所為去做。大人試圖用說的、用罵的去改造孩子,但孩子的心智卻沒辦法被欺騙,他看到的是你的行為,他感受到的是你心靈的模式,他不管你說些什麼,他的心智逕行往你給他豎立的典範走。這就是為什麼小明無法克制自己想看電視的欲望。  
  身教的證明不勝枚舉。國外心理學研究發現(Eron,1987),以嚴厲手段懲罰孩子,孩子長大後暴力傾向較其它孩子嚴重。這說明了以暴制暴,結果還是不好的。因為孩子被懲罰的過程中,遭受到暴力相向,感受到嚴苛心靈的氛圍,以後待人處世,也會不自覺地以同樣嚴苛的心態面對,導致嚴重暴力傾向。因為那是大人對待他的方式,也是他習得解決問題的因應模式。  
  當然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十分和藹可親,不至於過於嚴苛。但是按身教理論推論,你如果想知道你的孩子長大後有多成功,你可以參照一下自己目前的成功度。你若想知道孩子未來具有多少成功特質,你只要看看自己具有多少成功特質就知道了。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講的不只是先天遺傳,更重要的是後天身教的影響。 
  所以像小明這個例子,如果小明的父母真的為小明著想,當小明做功課時,父母應該關掉家裡的電視,陪在小明身邊看書。假日也可以帶小明到書店買些小明有興趣的書,全家一起討論。這樣小明會越來越喜歡看書,不再需要依賴電視得到樂趣。如果父母堅持看電視是自己的權利,那真的就抱歉了,相信小明長大後,下班時間八九不離十是在看電視,而不是用心教導孩子,也不是努力上進。這樣對小明好嗎?  
  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我就是這麼做的。當孩子就讀國小時,我不以師大衛生教育系畢業為滿足,利用暑假到高師大進修心理輔導諮商的研究所課程。在此同時,我也購買了成語故事的書籍,要她們趁暑假有空時,一天手抄一篇三到五百字的成語故事。她們當時年紀雖小,也能感受到爸爸努力上進的心,每天在家裡也乖乖地抄寫故事,奠下良好的文學基礎。今天我們才有這個機會可以一起出書和大家分享我們的經驗。  
  我三個孩子人際關係不錯,和我的身教也有密切的關係。我在任職的國中極力推行仁愛工作,帶領其它國中老師及有心的學生走入窮困小區,幫助窮人家的孩子升學,給老人希望,給殘障朋友溫暖。所以我的孩子自幼就懂得對周遭的朋友付出,當功課不好的同學跟她們請益時,他們都會耐心跟對方解釋。這樣的孩子人緣怎麼可能會不好呢?人際關係跟職場成功有密切關係,所以,為了孩子好,改變自己吧!讓孩子有個好典範可以學習與模仿。這也是解救小明沉迷電視的唯一答案。  
  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一》:
  要改變孩子,必須先改變自己。

第二個秘密:不能只有愛孩子,還要管教孩子 
  現在我們來看案例二,小英的爸媽都是彬彬有禮的高級知識分子,照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一的道理,父母親給予的身教應該會感化小英,讓小英也變成懂得為其它人著想的小孩,可是事實是小英十分自我中心,為什麼她這麼不顧其它人的想法?  
  其實小孩子剛生下來時都是非常自我中心的。嬰兒肚子餓了就哭,也不管現在是半夜三點鐘,大人都在睡覺。一歲的小孩想玩什麼玩具,就直接搶過來,也不管這個玩具是否是別的小孩的。換句話說,小孩子一出世,是被當下的欲望所牽引著,奉行著唯樂原則:不管外在環境如何,都會努力去獲致快樂,逃避痛苦,佛洛伊德稱之為本我。  
  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充滿著本我,受當下基本生物衝動支使,大家都可以理解。可是如果一個十歲的大孩子或者是二十歲的青年,還完全受本我驅使,不管現實環境的限制,也無視是非對錯的準則,我們就會搖頭說,這個孩子十分自我中心,這個孩子被寵壞了。小英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  
  沒錯,小英的父母都是十分有教養的高級知識分子,可是他們誤解愛的教育的本質,處處順著小英,以小英的需求為不可忤逆的聖旨,因此在小英成長的過程中,本我得到充分滿足,一直沒有太多機會去發展人格另外兩項重要成分,自我及超我。
  
  什麼是自我?當孩子搶別人玩具而遭到阻止,他的自我便逐步發展出來了。他開始學習到,雖然我想要,但是現在不能要。這就是自我所服膺的現實原則:衝動必須延宕至適當的情境才能獲得滿足。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前途真的堪憂。雖然父母很愛小英,可是小英這個樣子以後有老闆敢用她嗎?所以即使父母為人和善,但未能及時糾正小孩子犯下的錯誤,一味縱容反而阻礙了孩子自我的發展,而任其本我肆虐,這真的是古諺所云:愛之適足以害之。  
  而什麼又是超我?超我是在響應父母賞罰中發展出來的。一開始父母藉由賞罰控制孩子的行為,之後小孩子再把父母的標準納入自己的超我,藉由因而形成之道德理念去控制自己的行為。超我對孩子的未來重要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如果你有一個同事判斷行為對錯的標準與眾不同,譬如說他認為說話不算話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經常出爾反爾,你敢信任他嗎?不能被信任的人,能夠在職場上成功嗎?  
  所以,如果父母未能給予孩子適當的管教,孩子會一直順著本我恃寵而驕,無法發展出適應社會所需要的自我及超我。所以除了身教之外,適當的管教絕對是培養成功孩子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是小英的父母始料未及的一點。 
  像當年我與內人在教育孩子時,雖然是採民主開放式的教育,但是對於不可妥協的事情,我們不會輕易讓步。以用錢概念為例,雖然老大、老二比較懂事,從小就不會亂花錢,可是眾人疼愛的老三總是會被一些新奇的玩具所吸引,像是可以重複寫毛筆字的宣紙版等等。內人發現她似乎不能夠像兩個姊姊般節約,於是帶她去郵局開個戶頭,每次考試名列前茅我們就會給她一筆一兩百塊的小獎金,讓她自己存入郵局,並鼓勵她儲蓄。每次發放利息時,她很高興戶頭的錢自己會增加。藉由這個方式,她逐漸能夠控制本我當下想要購物的欲望,她開始懂得享受延緩購物衝動所帶來的成就感,增強了自我的功能。  
  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我們還跟孩子說,雖然看著錢一直增加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能捐出一部分幫助比我們更需要錢的人,這是更偉大的行徑。可能因為我們的鼓勵,加上孩子看我本身也非常投入仁愛工作,於是她從小到現在,只要行有餘力,總是持續捐款給一些她支持的慈善機構。所以藉由儲蓄所得到的成就感,她增強了服從現實原則的自我。然後藉由激發她的惻隱之心,我們發展了她的超我。 
  所以小英缺的是,自我與超我的發展。小英的父母不應該一味順著小英的本我要求,任其予取予求。應該引導小英去了解,有些衝動必須等到適當情境中才能得到滿足,甚至必須在不同本我衝動中做抉擇。然後更進一步,帶領小英建立一套判斷行為對錯的準則。這樣小英的未來才會有希望。  
  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二》:  
  有身教但無管教, 
  孩子還是不會學好。


第三個秘密:教導孩子要趁他年紀小
  媽媽要孩子把房間整理好,為什麼芊芊這麼受教,而婷婷卻把媽媽的話當耳邊風呢?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芊芊似乎年紀很小,而婷婷彷佛已經是青少年時期了。這樣的觀察是正確的,在這個案例裡,芊芊只有五歲,而婷婷卻已經十五歲了。
  小孩子小的時候真的比較好教,到了十幾歲才開始教就很難了。孩子小的時候,自我意識還不是很強,處處需要仰賴父母,可塑性非常強,趁此時灌輸孩子一些觀念及行為模式,往往能夠收到最佳效果。到了十幾歲,孩子進入叛逆期,尋求自我獨立,容易和父母唱反調,這時候才去矯正他們的行為,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不彰。  
  俗語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呂適存醫師對這句古語有這樣的詮釋:就是提醒我們,從小開始就要注意到一個人人格及個性的培養。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影響到他一生讀書做事的成敗,而性格的形成是由出生以後就開始受到環境的影響。多數人的性格,從小便已定型。有些父母以為等孩子長大一點,或者上學以後再教他,但到了那個時候再教,往往為時已晚,因為性格已經養成了,要改並不容易。 
  呂醫師並且提到:大家或許都有這種經驗:小學時功課就不錯,有秩序、守規矩的小朋友,二十年後能順利讀大學的,還是這群人。當大家長大成人再開同學會的時候,也發現每個同學都改不了他當初在學校的那個樣子;也就是說只要從小『定型』,一生是很難改的。當然有的人也會在成長的過程突然開竅,性格變得很好的,但是那絕對只是少數。 
  婷婷的媽媽沒有趁婷婷小的時候教她整理房間,那時想孩子還小,於是老是幫她清潔打掃。現在婷婷十五歲了,媽媽覺得婷婷已經這麼大了,應該要學會自己保持房間乾淨,但是這時婷婷就不見得會接受媽媽的管教了。相反地,芊芊的媽媽從芊芊五歲時就開始教芊芊要保持房間整潔,芊芊很相信媽媽,毫不保留地接受媽媽的教導,長大後可以想見她一定會是一個懂得保持整齊乾淨的女孩子。所以教導孩子一定要及早,趁你對孩子還非常有影響力時,灌輸他成功特質。不要老是想孩子還小,錯過了黃金教導期,就後悔莫及了。 
  內人和我在我們孩子還未上學時,就開始教導他們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要他們做一個好人,鼓勵他們奮發向上,不吝於幫助別人。我還記得那時候跟他們說過:身上的財富可能會被別人搶走,但是腦中的知識是誰都搶不走的。只要你有知識技能,你永遠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懵懵懂懂的孩子聽了這些話,單純的心靈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內化的結果是他們變得非常自動自發、奮發向上。即使現在三個孩子都已經三十幾歲了,他們在自己選擇的人生路程上,依然保有我當年教導他們的精神,在自己專精的領域持續精進、奮鬥不懈。 
  所以不要忽視你在孩子身上可以施展的影響力,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而你可以是那點石成金的魔術師,只要你能帶領他們到正確的方向,爾後他們自然會循著自己的本質發光發亮。所以趁他們能夠被雕琢時,給予他們正向的力量,教導他們成功的特質,你的孩子絕對會不平凡。  
  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三》: 
  教導孩子要趁他年紀小, 
  不然就來不及了。
  高槓桿教養方式
  經理人必須了解哪些活動有最高槓桿率

  從現代商業管理學來看父母教養方法,可以獲得不少啟發。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曾說過:事情永遠做不完。就像是家庭主婦一樣,經理人永遠有忙不完的事──永遠有更多的事要做,永遠有更多事應該做,也永遠超過你所能負荷。所以經理人必須有同時處理數件事情的能耐,且還得知道何時該轉移注意力,把精力擺在當時最能促進整體組織產出的活動上。換句話說,他必須了解哪些活動有最高的槓桿率。
  聽起來也像是給父母親的建議,對吧?父母是孩子的經理人,孩子的教養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就如高效能經理人懂得選擇最重要的事來做,以提高整體組織產出,睿智的父母也懂得以最有效的方式教養孩子,讓他們成為明日之星,而不是只是今日之星。  
  管理學上講求效能(effectiveness)以及效率(efficiency)。所謂效能,就是做對的事,換句話說,就是做有用的事。效率指的是把事情以最快速度做好,不論此事對整體目標影響力之大小。管理學上要求兩者必須兼具,策略面著重效能,執行面著重效率,公司營運才能步入正軌。教養孩子也不例外,教養策略必須正確,這就是為何我們提出孩子成功方程式,破除一般對讀書的迷思。策略正確後,執行必須有效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談到孩子成功方程式的三個秘密,只要父母能夠充分掌握這三個秘密,教養孩子的效率便可大幅提高。自己看電視卻要孩子不看電視,這是沒有效率的執行方式;自己待人和善卻太寵孩子,身教沒有藉由管教充分發揮,也是效率不高的執行方式。父母如能在孩子教養方面兼顧策略效能與執行效率,才能夠發揮葛洛夫所提倡的管理最高槓桿率。 
  必須注意的是,葛洛夫也提到負槓桿率的存在,他舉了這樣的例子:通常來說,上級幹涉表示上級用了太多技術性的指令(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懂)。負槓桿率的產生來自於當這樣的情況發生得太頻繁,下屬可能開始變得像縮頭烏龜一樣畏首畏尾,漸漸失去了解決問題的直覺,並轉而求助上司。因為在這樣的循環下,整個組織的產出必將減低,上級幹涉理所當然地便是負槓桿率。
  這樣的例子聽起來還滿熟悉的。不是有人常說,太能幹的父母容易造就個性過於軟弱的孩子嗎?說穿了,跟過於強勢的經理人下面很難有大將之才是同樣的道理。教養孩子還是不要弄到這般田地比較好。
  葛洛夫也提到一種存貨法,他認為一個好的經理人必須要有一些案子的存貨,一些不急著完成的案子。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存貨,經理人可能一有空檔,就想去幹涉下屬的工作。這聽起來也滿熟悉的,有的父母簡直把教養孩子當成一項大事業做,出發點是非常好,但是如果幹涉過多,孩子會失去自主性,反而是揠苗助長。所以直升機父母也要懂得培養一點自己的興趣,不要把全副精神都放在孩子身上,不然孩子的壓力會過大。
  說穿了,孩子的成長跟人生過程一樣,是很難經營的。說什麼生涯規劃,五年後要怎樣,十年後要怎樣,這都是難預測掌握的,因為人生變量太多,所以你只能希望、許願,之後還是得腳踏實地地去做。教養孩子也是同樣道理,雖然你對孩子可能有一些期望,可是你也得尊重他內心的想法與興趣。前陣子我聽說有一個母親要女兒嫁一個她不愛的醫生,為的是希望能夠開一個家族醫院,我聽了真為這女兒難過。如果你真愛你的孩子,一定得尊重他內心的聲音,不管未來他的路怎麼走,至少給予他一些基本能力,讓他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好好生存奮鬥,這才是懂得真愛的父母。不要老是從事負槓桿率的活動,從現在開始,多做一些高槓桿率教養活動吧!
  葛洛夫還對經理人說道:千萬記得,你的時間有限,在你接下一件任務時,你同時也拒絕了另外一件事。這話說得真有道理,如果父母過於著重孩子在校成績及才藝補習,相對容易忽視孩子成功特質的培養,所以如何在這中間取得平衡,是睿智父母不能不時時反省自己的一點。
  經濟學上有所謂邊際報酬遞減法則,舉例說明,如果不斷投入勞力到同一塊田地上耕種,每多投入一個人的勞力,農產品所能獲得增加的數量會逐漸減少。  
  當孩子成績已經不錯了,如果父母還要求孩子花無數時間追求最後五分或三分的進步,往往耗時耗力但卻效果不彰,印證了邊際效益遞減法則。如果父母能善用這些時間,培養孩子全方位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教養槓桿率。
  阿基米得說:給我一隻槓桿,我將撐起全世界。這本書的主旨是告訴你高槓桿率的策略目標及執行方式,給有心父母一隻槓桿,讓他們撐起孩子未來的成功! 
  隨著員工工作成熟度變化管理風格 
  葛洛夫也提到:隨著部屬工作成熟度的改變,管理風格也必須隨之改變。明確地說,當工作成熟度低時,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提供明確且詳細的指示。在這種情形,隨著部屬工作成熟度漸增,最有效的領導方式也由架構化轉移至溝通、情緒上的支持與鼓勵。當工作成熟度越來越高,經理人對部屬的幹涉應該降至最低,主要管理目標應聚焦在確定部屬的努力方向是否合乎部門需求。
  從葛洛夫的理論來看之前提到小英被寵壞的例子,我們就能明白,小英在生命成熟度低的時候,父母就過度授權,幹涉程度過低,這樣的搭配方式一定是效率不彰。小英的父母應該要在小英小的時候就一步步引領她,讓她逐漸習得應有的禮儀,變成習慣後,就可以轉換成幹涉程度低、充分授權的管理風格。
  葛洛夫提到: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精明的經理人不應該用『老媽子』管理作風,也因而經常發生想開始出來管管的時候,事情已經不可收拾。所以孩子一出生就採取自由放任教養方式,對孩子只是有害無利,這在公司管理上也是屢見不鮮。有的經理人為表現自己充分授權的風格,對於新進員工未能提供明確指引,到最後釀成大禍時,往往為時已晚。 
  也有父母不去培養孩子的生命成熟度,孩子三、四十歲了父母還是幹涉不斷,不給孩子機會成長,孩子自然很難在社會上成功。這樣的父母往往控制欲過強,雖然成功地控制了孩子,孩子的一生發展也嚴重被抑制了。有的叛逆性比較強的孩子就會跑得遠遠的,嚴重影響親子關係。所以睿智的家長懂得逐步培養孩子的生命成熟度,慢慢放手,讓孩子找到內在動力、獨立成長。 
  葛洛夫說:當員工的工作成熟度達到頂尖時,他基本上已完成訓練,這時他的工作動力將大致上來自內在的自我實現動力,這便是一個經理人盡全力想追求的境界。
  同樣地,當孩子的生命成熟度達到頂尖時,他基本上已完成訓練,這時他的人生動力將大致上來自內在的自我實現動力,這便是一個睿智的家長盡全力想追求的境界。
  葛洛夫自己也提到他這套理論其實和親子關係的發展非常相似,他認為隨著小孩子年紀漸長,父母的管教風格也會因孩子的生命成熟度而改變。不過葛洛夫也提到為人父母應注意的一點:當孩子生命成熟度夠高時,他可能會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當此之際,親子關係又再次改變。父母只是旁觀孩子生活,但萬一孩子所處環境突然產生巨變,而他的生命成熟度顯得不足應付(例如他在學校被當了幾科),父母的管教風格可能要回到之前的階段。
  最後葛洛夫如此作結:管理風格並沒有孰優孰劣,最主要應基於員工的工作成熟度,以決定哪一種領導作風較有效率。這也是研究學者找不出一種最佳的管理方法的原因,因為隨著工作環境的不同,它可能每日、甚至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同樣地,教養風格並沒有孰優孰劣,最主要應基於孩子的生命成熟度,以決定哪一種父母作風較有效率。能夠善用葛洛夫這套理論,父母勢必更能拿捏管教幹涉程度,達到高槓桿教養的目標。
  高槓桿教養方式歸納表

新概念培訓學校

官網:www.newedu.org

24H提分熱線:400-6162-600

新浪微博:@新概念教育集團,@福州新概念培訓學校

相關焦點

  • 人類在高級文明面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方程式,包含了宇宙所有秘密
    而說到與數學有關的東西,人們都會首先聯想到方程式,麥克斯韋方程式就是迄今為止享譽最高的方程式之一,甚至被認為是人類在高級文明面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方程式,其內蘊含著宇宙的真諦。正是因為有了麥克斯韋方程組作為基礎理論,現代電子科技才得以發展起來,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證明是充滿曲折的,麥克斯韋本人曾在1873年嘗試用四元數來表達,但並未成功
  • 孩子身高在子宮裡就決定了?兒科專家揭秘「宮育」秘密,有點道理
    」的確,孩子的身高是父母最擔憂的,誰不願意自家的孩子長得高大帥氣?話說回來,遺傳確實是一個神奇的事情,90%孩子的身高和父母有直接的關係,可是讓你萬萬想不到的是,除了遺傳,還有其它因素關係到孩子的身高。
  • 2019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珠海站)圓滿成功落幕
    11月23日,為期6天的2019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珠海站)暨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FSEC)、愛馳杯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FSAC)在珠海航展中心落下帷幕。來自國內外54支純電動車隊和14支無人駕駛車隊的近2000名大學生,在各項緊張的賽事中,攻堅克難、頑強拼搏。
  • 《智慧學習方程式》:孩子學習為什麼坐不住?
    (原標題:《智慧學習方程式》:孩子學習為什麼坐不住?) 自《智慧學習方程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影中學生頻道開播以來,每期話題都直擊當前社會教育難題,幫助更多的家長解答教育困惑,讓孩子以更高效的智慧學習方式走上不斷進步的階梯。
  • 重慶魔術師演示劉謙魔術 揭秘魔術界潛規則(圖)
    劉謙:這些秘密不能隨便說(設計臺詞)昨日,重慶魔術師、劉謙好友鄧尹在「奧園」現場揭秘了劉謙在春晚上的橡皮筋魔術。本周六晚7點半,他還將在奧園舉辦「奧山的奧秘」主題魔術秀,現場表演劉謙在春晚上的魔術。   三步揭秘「橡皮筋」  談到劉謙春晚上的「橡皮筋」魔術,鄧尹說:「這個魔術是大衛科波菲爾原創,叫美國枷鎖。」說完鄧尹拿出兩條橡皮筋表演起來。
  • 用這個方程式,解析人生成功機率!-崑山慧贏通企業管理思維
    只憑個人能力打拼、過分迷信自己才能,往往至多取得一時的成功,事業難以長久。而那些少數取得成功的人,多是高尚的、具備堅強心智,懷揣夢想,使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裡,有一個被稱為「成功方程式」的重要內容:成功 = 思考力×熱情×能力。
  • 《成功方程式》2021年課程排期
    《成功方程式》領導人實操班是幫助企業構建一套點燃人心、凝聚人心的哲學落地體系,梳理企業使命、願景、價值觀,建立企業培訓系統,最終實現人人都是經營者、人人價值最大化的一套課程。主講老師:洪偉 河南盛和塾理事長成功方程式哲學滲透系統主講老師
  • 揭秘:實木門不為人知的秘密
    揭秘:實木門不為人知的秘密相比純實木門昂貴的造價,實木門的價格一般在1200-2300元左右一扇。如較高檔的花梨木門,大約2300元一扇;中高檔的胡桃木、櫻桃木、莎比利等木門,則需1900元一扇。除此之外,現代木門的飾面材料以木皮和貼紙較為常見。
  • 英媒揭秘頂級餐廳服務生秘密手勢(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7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注意到頂級餐廳服務生的特殊手勢,並採訪了華盛頓的BLT牛排館經理,揭秘了頂級餐廳服務生的手碼。BLT牛排館經理亞當桑德斯(AdamSanders)表示,重要的客人進來時,服務生用手勢交流,表示需要極其注意。原來全國高級餐廳都會培訓服務生使用手勢,而顧客對這一秘密行為毫不知情。他們用手勢告訴同事進店的是VIP顧客還是糟糕的食客。
  • 一切為了健康著想 「養樂多」無錫工廠的三大秘密
    >一切為了健康著想 「養樂多」無錫工廠的三大秘密2015-07-27 14:35: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現在我們來揭秘此次養樂多無錫建廠與之前的生產基地有何不同與突破呢?  解密一、今後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養樂多工廠  養樂多的生產銷售網絡已經遍及33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天有3400萬人在飲用養樂多產品,廣闊的市場需求促使養樂多在全球範圍內3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自己的基地。目前,養樂多無錫工廠是養樂多在全球建成的最大工廠。
  • 揭秘惠氏啟賦奶粉1%限定版珍稀不凡的秘密所在
    (原標題:揭秘惠氏啟賦奶粉1%限定版珍稀不凡的秘密所在) 惠氏啟賦奶粉
  • 《盜墓筆記》大揭秘:萬奴王的秘密,張家古樓的秘密
    昨天小編為大家揭秘了,西王母的秘密和張起靈的秘密。西王母其實也掌握著人與動物共生的長生術,屬於伏羲氏的後代,但是西王母並不滿意這種方法,所以自己研究了屍蟞丹,至於結局應該是往著長生的方向發展了。張起靈是張家人,每一代都會有一位叫做張起靈的存在,至於為什麼,大家可以看看昨天的文章,好了下面開始今天《盜墓筆記》的故事!
  • 預示孩子未來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
    它所描述的世界讓人信以為是「線型」的,並因此幫助孩子學習知識、增添技能、獲得學歷、考取證書……所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在這條線性的跑道上增加成功的籌碼,即有投入就必定會有產出,比如:三歲孩子做過的數學題越多,讀小學時的數學成績就越好。近幾年來,經濟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都對這種認知假設提出了質疑。
  • 揭秘現象級爆款酸奶品牌——「正邦蘇咔」背後的秘密
    原標題:揭秘現象級爆款酸奶品牌——「正邦蘇咔」背後的秘密近年來茶飲發展如火如荼,尤在當下年輕時尚的消費群體中備受歡迎。茶飲產品也由傳統的作坊式奶茶演變為各式各樣的連鎖品牌,比如喜茶、都市coco及新銳品牌素匠泰茶、鹿角巷等,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 老師用化學方程式給學生寫評語
    近日,山東濟南一所中學的學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來自班主任化學老師的化學方程式評語。化學方程式評語都是「定製」版這些方程式評語來自濟陽聞韶中學,由高二年級班主任李廣浩老師寫在了2020年寒假家庭通知書上。昨天,李廣浩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根據學生的性格,分別進行了個性化的「定製」。
  • 影響人類文明的11個數學方程式
    Wohlstadter這是另外一條被物理學界奉為經典條文的方程式。標準方程描述了那些被認為組成了當前宇宙的基本粒子。它還能夠被壓縮為以18世紀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命名的簡化形式。美國加州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理論物理學家蘭斯‧迪克森推薦了該方程式。
  • 讓人崩潰的b超單,到底坑了多少孕婦:揭秘b超單上的秘密
    導讀:讓人崩潰的b超單,到底坑了多少孕婦:揭秘b超單上的秘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讓人崩潰的b超單,到底坑了多少孕婦:揭秘b超單上的秘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讓孩子快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我們有妙招!
    把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學習分享給我們,我們會針對每個孩子免費提供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案,讓孩子針對自身弱點針對性提升。 不吃學習的苦,明日就吃生活的苦。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努力吧! 如何讓孩子可以正確理解列方程,學會應用題!
  • 揭秘孕囊大小隱含的秘密
    揭秘孕囊大小隱含的秘密時間:2017-03-14 11:14   來源:親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孕囊大小標準是多少? 揭秘孕囊大小隱含的秘密 孕囊是原始的胎盤組織,被羊膜、血管網包裹的小胚胎。孕囊是懷孕最初的形態,那時候胎兒還沒有形成,胎芽出現時已經有胎心跳動了。
  • 《揭秘小世界:森林》——培養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揭秘小世界》展示了森林中形形色色的動物和植物們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性,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周圍世界的秘密。森林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揭秘小世界:森林》選擇設計了一些有趣的動物植物生活場景,將森林中的典型動物巧妙放在符合其生活習性的自然環境中,動物涵蓋的門類很豐富,有食肉動物、食草動物、昆蟲、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