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文」有關的詩詞盤點 描寫星空月亮星辰的詩歌詞語

2020-12-18 閩南網

  2019年4月,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照片。這是全球200多位科學家歷時兩年多、首次利用一個口徑如地球大小的虛擬射電望遠鏡,在近鄰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獲的世界首張黑洞圖像。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天空的仰望和幻想一直在繼續,也由此留下了眾多文採斐然的佳句。——有望月思鄉的懷戀、有牛郎織女星的繾綣,還有宇宙洪荒的沉思。

  《千字文》(節選)

  南北朝·周興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千字文》是由周興嗣編纂而成的韻文。全文以一千個不重複的文字,四字成句,二百五十句成文,構成了「天下第一字書」。《千字文》由「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開篇,呈現出了包羅萬象、精彩紛呈的內容,讓後人不僅能夠將之視作「百科全書」加以研讀,更能從中體悟到許多人生的道理。

  《迢迢牽牛星》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迢迢牽牛星》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此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詩人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全詩想像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的新格高調。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纖雲弄巧)為宋代詞人秦觀所作,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表達自己的愛情觀。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餘味雋永。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一詞以轉動的銀河、夢幻的天庭為切入點,將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遊的方式,奇妙的設想,傾述隱衷,寄託情思。全詞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實現了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用典巧妙,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音調豪邁,充分顯示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古人常以月寄情,而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則是眾多詩詞當中難得的佳作。這首詞以月起興,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句所寄託的,已不僅是蘇軾美好的心願,如今更是化為所有中國人共有的美好情感。

原標題:詩中也有星月夜,這些與「天文」有關的詩詞唱給你聽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千名天文愛好者天文館裡迎新年,看2019最後一夜的月亮
    夜幕降臨,近千名天文愛好者聚集在北京天文館,度過201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這裡,一個精彩紛呈的天文主題新年夜活動正在上演。「撥動『時光機』,我們把頭頂的星空轉動到今天凌晨。資深天文科普專家、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齊銳藉助天象儀帶領觀眾們一起遊歷星空,為觀眾們講述星星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典故。據介紹,這臺天象儀能看見全天9000多顆星星,是亞洲最先進的天象儀之一。「您通過望遠鏡觀測的是昴星團,您可以數數您一共能看見多少顆星星。」在廣場的一側,專業工作人員指導天文愛好者們親自用望遠鏡進行觀測昴星團。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作品很多而寫太陽的較少,究竟是什麼原因?
    像我們常見的日月星辰,是文學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意象。然而,給人的感覺是,古代描寫關於月亮的詩詞很多,而寫太陽的感覺較少呢。實際上,古代描寫太陽的詩詞也不少,只不過被大家忽略了。從遠古的神話文學和口頭文學,到詩經和楚辭,再到唐詩宋詞,都可以羅列出許許多多描寫月亮和太陽的文學作品,比如:神話文學裡邊,既有關於月亮的《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和《吳剛伐桂》,也有跟太陽有關的《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詩經·陳風·月出》裡寫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 ...星空之境"原創天文主題巡展開幕-星空 天文攝影 SUPERMEGASTAR...
    據《勞動報》報導,從現在起至11月26日,上海科技館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免費開放。該展覽以國內外頂尖天文攝影作品為主,輔以罕見隕石、星象藝術品及科學多媒體裝置,通過多種手段把荒野之上的壯美帶回城市,讓可望不可及的蒼穹變得觸手可摘,感受到星空的啟示。
  • 古代天文之謎,他們竟如此聰明,想到用這種方法探索宇宙!
    抬頭仰望著萬千星點,炙熱的太陽,明亮的月亮,目光之所及,激發了古代人民對宇宙對星空的好奇心,古代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在學習在靠近在歌頌宇宙,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民是如何探索浩瀚無垠的宇宙的吧!一、古代朝代的觀星機構,歷朝歷代都對星空較為重視,那時候的皇帝相對比較相信天象之說,相信可以根據天空的景象來推測即將發生的事情。
  • 中秋節詩詞佳句鑑賞: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
    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詩詞——《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點評:這首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
  • 古代詩詞散文中的天文知識,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假
    早上我的《中國歌留多》知乎專欄,收到一篇「詩詞中的地理知識」的投稿,仔細想來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詩,自然會有天文詩了,於是整編此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最常見的天文知識,我國的陰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國人對此都不會陌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不過天狼星在南半球,蘇軾在我國領土上看,絕對不會是西北望,見天狼星的。
  • 那些與星辰有關的古詩詞中,可有你尋覓的浩瀚?
    於我而言,星辰是一個有力量的字眼,同夢想一樣,需要追逐,卻從未離開左右。1.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譯:微風徐徐,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同漁船上的微弱燈光交相輝映,仿佛滿天的星星灑落了下來。2.
  • 有關月亮的詩詞串燒
    孩子喜歡詩詞,由愛吟詠月亮的詩,特意整理以下文字,和孩子一起借著月亮,走進詩詞:小時候,我喜歡月亮。因為月亮上有嫦娥,還有我最最喜歡的小白兔。長大了,我更愛月亮啦。因為我發現月亮是從唐詩裡走出來的,它讓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古朗月行 (唐 李白)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 寫給星空的「情書」《望向星空深處》揭秘天文愛好與生命意義之間...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近期重量級天文現象頻發,日環食、新智彗星(C/2020 F3)、英仙座流星雨、超級大月亮先後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我國首個火星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已經升空,開啟火星探索之旅。他以專業、雋永的筆觸,帶領我們望向星空深處。他就像一位嚮導,帶領我們從地球出發,遊覽宇宙,欣賞土星環縫、獅子流星雨、指環星雲、室女超星系團、宇宙泡……他將個人的觀星經歷、星空科普和業餘天文史編織在一起,其寫作目的是「鼓勵讀者將夜空的絢爛變成人生的一部分」。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修訂版)
    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汗牛充棟,不可勝數,構成了中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中秋,一個文化的節日。今天集中重溫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描寫月亮,最多最好的當屬李白。蘇軾《水調歌頭》一詞,為中秋詩詞中的絕唱。論壯闊和情懷,張孝祥《念奴嬌》並不輸給蘇軾。辛棄疾《木蘭花慢》,雖然很多人不很熟悉,但其科學追問卻在中國詩詞中獨樹一幟。
  • 關於中秋節月亮詩詞詩句大全 描寫月亮賞月詠月古詩名句
    再過不久,人們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了,中秋節是以明月為主角的節日,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中秋詠月的詩詞名句,小編就為你整理一些中秋詠月的名句。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舉頭望明月伸手摘星辰--上海天文博物館先睹記(組圖)
    舉頭望明月伸手摘星辰--上海天文博物館先睹記(組圖) 也許,你從未花時間真正走進過它的「心臟」——一幢始建於1898年的法式穹頂建築,但從今天起,修葺一新的它將以上海天文博物館的身份,期待你的發現與感悟。  星星走我也走  上了山,總是急著登高望遠。昨天,當記者來到佘山之巔的天文臺,便上氣不接下氣地直奔其穹頂。聽說,被稱為鎮館之寶的「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在那裡穩「坐」了整整104年。
  • 古代著名詩人描寫新月的詩詞,意境優美,快來品味詩詞之美吧
    月亮自古以來就成為詩歌中的一種優美意象,李白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惆悵;蘇東坡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寄託;王維有「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閒適;李商隱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的孤芳自賞。
  • 胖五 流星雨 超級月亮 下一秒宇宙 誰在?
    圖源:詩詞苑今晚,今年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超級月亮」將現身天宇——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稱之為「滿月」,亦稱為「望」。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而「超級月亮」指的就是月亮在滿月的時候,剛好位於近地點附近。
  • 8首描寫星空的詩,你都讀過嗎?最後一首家喻戶曉
    星空對於人們的吸引,從古延續至今,神秘的太空中藏著諸多秘密。關於星宿的神話,也被人們廣為傳播。自然星空也成為很多詩詞中的主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含有星空的詩句吧。《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描寫月亮的詩句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託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 描寫月亮的宋詞:很多《憶秦娥》都與明月有關,您記得幾首?
    關於月亮的古詩詞實在太多,數不勝數,幾乎每個人都會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名句,而這些詩詞名篇又被無數人解讀和推薦過,是以今日六甲番人不再拾前人牙慧,重複沒有新意的鑑賞,且從一個新的角度切入,說說詞牌
  • 到廣州圖書館看星空浩瀚天文科普圖片展(6.3-7.3)
    首屆《「星空浩瀚」天文科普圖片展》  展期:6月3日-7月3日 10:00-17:00  地點:廣州圖書館南四樓展廊  票價:天台,西瓜,涼風,還有星空。星空世界廣袤無垠,無法想像……  由廣州圖書館、星空漫遊天文科學俱樂部聯合主辦的首屆《「星空浩瀚」天文科普圖片展》已亮相,40幅優秀天文攝影作品讓市民真正領略到浩瀚神秘的宇宙景觀,沒見過氣勢磅礴的天文風光,沒見過瑰麗壯觀的宇宙星雲……那麼,就到廣州圖書館欣賞「星空浩瀚」天文科普圖片展吧!
  • 簡單盤點Fate系列裡那些與月亮有關的從者
    上期我們盤點了Fate系列裡那些與太陽有關的從者,那麼既然有與太陽有關的從者,肯定也有與月亮有關的從者,畢竟月亮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有與月亮相關的神話和英雄傳說。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Fate系列裡那些與月亮有關的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