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2020的冬天已經到來,從上個冬季到這個冬季,疫情期間我猜大家出門前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戴口罩和洗手吧~為了「勤洗手」洗手液酒精肥皂不知道囤了多少。
那你知道古代人是怎麼洗手的嗎?他們講不講究衛生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古代人洗手嗎?
答案是:洗!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夏商時期,人們為防止疾病的傳播,就已經養成了洗手、洗腳等衛生習慣。古代人其實很講究衛生的哦~
到西周時期,洗手就變成了祭祀儀式前的重要禮儀。而且要用專業的器皿來進行,那就是「沃盥之禮」。
「沃盥之禮」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左傳》中記載的一個故事,講的是晉文公洗手的故事。洗手洗臉,這麼平常,怎麼就是故事了呢?
因為在現代,大家洗手都差不多,也就是土豪用的洗手液貴,我們的便宜點。可是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封建社會,官員與平民洗手那可是完全不一樣,沃盥之禮是貴族的禮儀。
02
怎麼洗?
「沃盥之禮」的「沃」是指拿著「匜」從上方倒水的過程;「匜」是盛水的青銅器,可以理解是我們現在的水瓢或舀水工具;「盥」是洗的意思。
用的時候先盛好水,然後從上往下澆,底下有一個配套的青銅「盤」接洗手的水,最後侍者遞上帕巾擦乾雙手。是不是逼格非常高?
03
用什麼洗?
看這個過程就知道貴族洗手有多麼尊貴了,「匜」和「盤」,就是那個瓢和接髒水的盆,因為被貴族使用了,所以也貴重了起來,變成了重要禮器。
其實古人洗手,和我們今天洗手也很類似,都是用活動的水淋著洗,除了他們用的器具很貴重之外…
我們仔細看匜,形狀像不像一個小酒杯?前面是喝酒的地方,後面還配了把手,古代人和我們想的一樣,所以匜這個重要器具,除了當洗手的水瓢用,又有了新的用處,那就是喝酒~
既然開始當酒杯了,那就要更精緻了,所以慢慢的花樣和造型也越來越多。有的帶蓋兒,有的體高,有的肚圓……
04
玉和洗手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疑問了,玉和洗手能有什麼關係?那可是大大的有!現在我們已經不用「匜」和「盤」來盥洗了,我們用得的是更為便捷的塑料盆!也不用人服侍倒水,因為有自來水……
但是不能讓優秀的傳統在這裡消失了呀,於是我們就把匜的形狀刻在玉上,變成可以把玩的物件。千年的花紋沒有斷,承載的祝福也沒有變,而是換了另一種形式在這片土地繼續流傳。
現代玉匜經過創新,裝飾紋路和形狀也在不斷的變化,有的在外沿和底部周圍用祥雲紋裝飾,有的用動植物為圖案雕刻,把手部位也各有不同的變換。
玉中的匜,傳承了青銅匜的部分造型,散發悠悠古韻的同是也在為雅室增馨。將青銅賦美玉,溫潤雅致的玉與古樸凝重的青銅器結合,有沒有覺得神秘的春秋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呢~
古人造匜來洗手、洗臉,體現了古人對洗手和洗臉的重視以及滿滿的儀式感;今人做玉匜來觀賞、把玩,體現今人對歷史的尊重與傳統文化喜愛。
而當前正值冷冬來襲,我們一定要像古人一樣重視洗手,注意衛生,遠離疾病哦!
了解更多和田玉知識,結交更多玉友,免費鑑定和田玉,請下載藏玉App。#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