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科技雜誌《計算機世界》(Computer World)即將在本月推出最後一期印刷雜誌,隨後將轉型數字渠道。本月底,國外又會新增一家放棄印刷的紙質媒體。
《計算機世界》總編輯Scot Finnie最近表示,印刷版《計算機世界》將在月底停刊,改版後的雜誌內容將通過電子雜誌、網站呈現,內容終端顯示將有相適應的改變。Scot Finnie表示,雖然心有不舍,但他強調,印刷版《計算機世界》的停刊並不意味著這本雜誌的死亡,今後編輯部將轉型數字渠道,通過電子雜誌和網站為讀者呈現最新的內容。
《計算機世界》頁面
第一期的《計算機世界》頁面
紙質版停刊後,《計算機世界》官方網站內容將進行改版,從新聞第一位轉型到以專題、評論、評選為主,已經訂閱了《計算機世界》的讀者將通過郵箱獲得電子版連結,其電子終端顯示格式將在以前基礎上進行優化。
紙媒停刊並非偶然
紙質出版物的紛紛停刊並不是偶然。去年,久負盛名的《時代》雜誌就宣布紙質版停止印刷。和《時代》的 80 年風雨相比,《計算機世界》的 47 年歷史並不算長。《時代》雜誌主編在紙質版停止印刷之際這樣寫到:我們的商業越來越被惡化的印刷廣告環境所影響⋯⋯離開印刷對我們這些熱愛紙版之浪漫、熱愛每周五晚上繁忙之餘獨特閱讀的人來說是一個艱難時刻。
《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4月份時表示:「印刷版雜誌發行量已到了一個峰值⋯⋯以後的雜誌一定是全數位化的。我不知這一天到來的確切時間,估計紙版大規模出版的時間還有25年。」
更有媒體評論指出,紙質版停刊象徵著當下社會化時代權威崇拜的逐漸消亡:讓意見領袖獲得成功的那種讀者群體已經基本消失了。這部分讀者去了哪呢?考慮到你正在網絡上讀這篇文章,你已經知道一部分答案了。權威的聲音被你的好友推薦取代了,這個趨勢在Facebook出現之前已經有了,而伴隨社交網絡的出現,發展越來越快。
《計算機世界》和時代的舉措,只是國外紙媒應對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變革連鎖反應中的一環。最早,《西雅圖郵報》停止了印刷版報紙發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紐約時報》也先後放棄印刷,發展線上渠道。2009年法蘭克福圖書展上,曾有840位出版業內人士預測,用紙張印刷的書籍將在2018年消失。
《計算機世界》停止印刷
網際網路的得意
不過,有記者注意到,在營收下降形勢下,國內雖有紙媒關張,但主流媒體放棄印刷版,轉戰網際網路的舉措尚未出現。
這一輪營收下降危機,一方面緣於在宏觀經濟下行形勢下,廣告主控制支出,依賴於廣告「二次銷售」商業模式的紙質媒體自身收入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通過電子設備獲取信息的免費閱讀習慣形成,也在降低紙媒廣告效益。
最近一位離職的資深廣告人寫道:「廣告效益下降必然擠走以拉動銷售為直接目的的廣告主,而以直接拉動銷售為目的的廣告類型,是所有廣告類型中的絕對多數,比例至少在60%~70%。」
雖然紙媒原有商業模式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新的道路卻並未開闢出來,「現在很多人說,紙媒的廣告在普遍下降,但也沒有看到新媒體的廣告形成規模。」通信行業自媒體「科技雜談」創始人王雲輝說,「就是因為大家眼裡的新媒體,其實絕大多數仍是內容的生產供給方,並不是價值轉移的最大受益者。」
真正的受益者,「是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是百度、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王雲輝說。
(綜合第一財經日報、虎嗅網、驅動之家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