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起,全世界的讀者再也看不到印刷的紙質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了。這家擁有80年歷史的權威雜誌在今年12月31日推出紙質版的最後一期。從2013年開始,《新聞周刊》將只發行網絡版,改名為《世界新聞周刊》,提供網上付費閱讀。定位讀者群為「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新聞的高度電子化的意見領袖」。
最後一期的《新聞周刊》,封面採用黑白主色調,以《新聞周刊》紐約總部大樓的照片為背景,印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最後一期印刷版」,還配有 「推特」的主題標籤「#」,這個符號也代表結束,象徵著雜誌在推特當道的今天,正式向印刷版告別,進入全面數位化的新時代。
新聞周刊總編輯布朗在最後一期刊頭引言中寫道﹕「讀者現在看到的,是印刷版新聞周刊的最後一期」。這位女總編的引言標題是「開啟新篇章:有時改變雖然不好,但勢在必行。」 引言還說:「明年1月第一周推出的下期新聞周刊,讀者將須透過iPad平板電腦、Kindle電子書或只能手機閱讀。全新和全面數位化的國際版新聞周刊,到2月底就將大功告成。」 同時,布朗也承認《新聞周刊》將進行大規模裁員。
1933年2月17日創刊的《新聞周刊》是僅次於《時代雜誌》的美國第二大新聞性周刊,一直因紙版的廣告收入大跌、雜誌發行量減少,以及讀者流向網路免費新聞而掙扎。《新聞周刊》今年10月宣布了將停止紙質雜誌的決定。此前,有報導稱,該雜誌每年虧損4000萬美元。美國第三大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兩年前印刷版已停刊,只留網絡版,挽救了這家快要關門的雜誌。
在與《時代雜誌》數十年的激烈競爭中,《新聞周刊》以大膽的爭議封面著稱。該雜誌1933年2月17日的創刊封面,是當時重大新聞的七張圖片,包括希特勒在柏林做出的「德國必須絕地重建」的宣告。《新聞周刊》近年推出的難忘封面,包括2003年12月一期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照片,顯示他渾身骯髒,鬍鬚凌亂,標題是「我們抓到了他」。歐巴馬今年5月發表支持同性戀婚姻的言論後,封面是他的頭像和一道彩虹,標題就叫作「首位同性戀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