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停紙質版改為電子版

2020-12-16 美國頻道

  從2013年起,全世界的讀者再也看不到印刷的紙質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了。這家擁有80年歷史的權威雜誌在今年12月31日推出紙質版的最後一期。從2013年開始,《新聞周刊》將只發行網絡版,改名為《世界新聞周刊》,提供網上付費閱讀。定位讀者群為「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新聞的高度電子化的意見領袖」。

  最後一期的《新聞周刊》,封面採用黑白主色調,以《新聞周刊》紐約總部大樓的照片為背景,印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最後一期印刷版」,還配有 「推特」的主題標籤「#」,這個符號也代表結束,象徵著雜誌在推特當道的今天,正式向印刷版告別,進入全面數位化的新時代。

  新聞周刊總編輯布朗在最後一期刊頭引言中寫道﹕「讀者現在看到的,是印刷版新聞周刊的最後一期」。這位女總編的引言標題是「開啟新篇章:有時改變雖然不好,但勢在必行。」 引言還說:「明年1月第一周推出的下期新聞周刊,讀者將須透過iPad平板電腦、Kindle電子書或只能手機閱讀。全新和全面數位化的國際版新聞周刊,到2月底就將大功告成。」 同時,布朗也承認《新聞周刊》將進行大規模裁員。

  1933年2月17日創刊的《新聞周刊》是僅次於《時代雜誌》的美國第二大新聞性周刊,一直因紙版的廣告收入大跌、雜誌發行量減少,以及讀者流向網路免費新聞而掙扎。《新聞周刊》今年10月宣布了將停止紙質雜誌的決定。此前,有報導稱,該雜誌每年虧損4000萬美元。美國第三大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兩年前印刷版已停刊,只留網絡版,挽救了這家快要關門的雜誌。

  在與《時代雜誌》數十年的激烈競爭中,《新聞周刊》以大膽的爭議封面著稱。該雜誌1933年2月17日的創刊封面,是當時重大新聞的七張圖片,包括希特勒在柏林做出的「德國必須絕地重建」的宣告。《新聞周刊》近年推出的難忘封面,包括2003年12月一期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照片,顯示他渾身骯髒,鬍鬚凌亂,標題是「我們抓到了他」。歐巴馬今年5月發表支持同性戀婚姻的言論後,封面是他的頭像和一道彩虹,標題就叫作「首位同性戀總統」。

相關焦點

  • 美國《新聞周刊》「復出」能否扭虧為盈?
    》宣布停止紙質版的出版,並在Twitter上發布最後一期紙質版雜誌封面,這個曾在巔峰時發行量達到330萬份的《新聞周刊》在2013年全面走向了數位化。然而,就在美國《新聞周刊》出售給美國數字新聞公司IBT傳媒後不過十幾個月,該周刊又宣布重新恢復紙質版的出版。今年3月,《新聞周刊》新的第一期印刷量在美國有7萬份,在歐洲也有7萬份。這一舉動引起了業界的好奇。
  • 《新聞周刊》停印之後
    每一年都會有一批人們熟悉的報紙、雜誌離開公眾的視線,大家似乎也開始對此習以為常。不過,當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Newsweek)宣布停止印刷版發行時,仍然讓公眾措手不及。傳統媒體的出路何在,2013年是否會成為紙媒的告別之年?這已經成為媒介產業要真實面對的問題。
  • 《新聞周刊》發布最後一期紙質雜誌封面
    在12月31日,著名的《新聞周刊》雜誌將結束它的實物紙質出版生涯,將其內容完全數位化在網上出版。《新聞周刊》今天已經在推特上公布其最後一期紙質發行的封面,即《新聞周刊》在紐約辦公大樓的空拍照片,封面下方有「最後一期印刷」幾個醒目大字,顯然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新聞周刊》也無法抵擋網絡發行大潮和其帶來的好處。
  • 《新聞周刊》:只不過又死了一次
    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新聞周刊》宣布,將在年底把紙刊和網絡雜誌《野獸日報》合併,推出全數位化的《全球新聞周刊》並裁員,從而結束這家雜誌為期80年的紙版發行史。該刊主編蒂娜.布朗聲明稱,「去紙化」決定「與該品牌或新聞業無關」,而是和紙質出版及發行所面臨的經濟挑戰有關,言下之意,《新聞周刊》經營、管理都盡善盡美,只是因為紙質雜誌被網絡雜誌取消乃大勢所趨,這家雜誌才不得不停辦紙版。這種論調符合許多觀察家「媒體必將實現完全數位化、網絡化」、「紙刊紙媒終將沒落」的判斷,因此引起不少共鳴和響應。
  • 美國"新聞周刊"復刊引爭議 僅停刊一年三個月(圖)
    本月上旬,美國老牌新聞類雜誌《新聞周刊》以「比特幣背後的面孔」為封面故事,拉開了其紙質版雜誌「劫後重生」的序幕,也成功造勢,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創辦於1933年,《新聞周刊》是美國著名的時政類雜誌,「江湖地位」曾僅次於《時代周刊》,發行量曾高達330萬冊。近年來,隨著全美雜誌業江河日下,《新聞周刊》廣告收入大跌、發行量直線下降,幾經轉手,仍未擺脫虧損。
  • 業內人說38期:新聞周刊停止印刷 傳統紙媒何去何從
    12月24日,美國知名刊物《新聞周刊》聲明,將於12月31日停止發行印刷版雜誌,全面轉向名為「新聞周刊全球」的數字版刊物。《新聞周刊》已在Twitter上發布了最後一期印刷版雜誌的封面(如下圖)。這一封面採用了一張黑白老照片,為紐約新聞周刊大廈舊址。該雜誌已於1994年搬離這座大廈。
  • 《新聞周刊》式微昭示新聞生命力所在
    從2013年開始,世界新聞界的知名品牌——美國《新聞周刊》放棄了紙質印刷,只出網絡版,「轉世」到數位化世界謀求新生。   我對《新聞周刊》是有一定感情的。   2000年一到華盛頓工作,我便開始閱讀《新聞周刊》,幾乎每期不落。
  • 《新聞周刊》發行最後印刷版 湧入"數位化大海"
    發行日期印著2012年12月31日的《新聞周刊》在報刊亭裡顯得格外醒目,黑白封面上是其昔日在紐約曼哈頓霸氣的總部大樓,而封面上不見了往日的新聞概要,只有「最後印刷版」一行字。全美第二大,僅次於《時代周刊》的新聞雜誌紙質版正式畫上句號。
  • 美國《新聞周刊》告別封面 離別亦是開始
    《新聞周刊》最後一期印刷版封面   美國知名雜誌《新聞周刊》最後一期印刷版將於12月31日在各報刊亭正式銷售。當地時間12月23日,該雜誌網站發布了最後一期印刷版封面——一張該雜誌位於美國紐約市辦公大樓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方為該刊發行日期(2012年12月31日),中下部則配以「最後一期印刷版」的字樣,充滿了離愁別緒。而在「最後一期印刷版」字樣的前面使用了「#」字標籤。這不僅意味著《新聞周刊》以詩化的方式向社交媒體致意,且表明社交媒體是導致該雜誌紙質刊物走到盡頭的原因之一。
  • 《新聞周刊》終結曲 紙媒的掙扎與宿命
    10月18日,新聞周刊-野獸新聞公司(The Newsweek Daily Beast Co)總編蒂娜·布朗同CEO巴巴·謝蒂一道,宣布了這家美國知名雜誌紙質版的終結日。作為紙媒,《新聞周刊》的出現與消失帶來了同樣的震撼。1933年2月17日,第一期《新聞周刊》驚豔登場,它史無前例地使用了7幅圖片作為雜誌封面,分別代表一周7天發生的重大新聞。
  • "新聞周刊"將復刊 曾被華盛頓郵報以1美元賣出
    2012年12月,美國《新聞周刊》推出最後一期紙質雜誌。>  退出紙媒市場一年多後,美國國際時事雜誌《新聞周刊》明年1月或2月計劃再次付梓,回歸傳統紙媒市場。屆時,《新聞周刊》將每周出版一期,每期64頁。  首年發行量10萬份  美國《紐約時報》3日援引《新聞周刊》總編輯吉姆·尹波科的話報導,重新回歸的雜誌可以看作對在線註冊用戶的「獎勵」,定位類似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有別傳統競爭對手《時代周刊》。此前,《時代周刊》和《新聞周刊》一直在新聞雜誌領域不分伯仲,保持激烈的競爭態勢。
  • The Daily之後 《新聞周刊》謝幕
    這份雜誌在它80周年創刊日之前,將停止它的紙質版本,然後開啟它完全數字版的Newsweek Global。誰也不知道這個行業裡漫長的死亡還要延續多少年。從1990年代開始,美國報業1/4的工作崗位已慢慢消失。經年累月,記者們要習慣這種可悲又奇怪的雙重身份,他們在不斷報導自己這個行業可怕的新聞,例如《紐約時報》不得不出售返租自己剛建成的豪華大樓,或論壇報業集團的瀕臨破產。
  •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最近,又一個知識付費 APP 在蘋果商店和各安卓市場上線,不過這個新的入局者不是某家創業公司,而是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一個由傳統媒體推出的知識付費平臺是什麼樣子?36kr記者下載了這一APP。記者發現:雖然它上線不久,但付費內容體系已經相當完備:在第二頁 「 訂閱 」 部分,可以看到 「 中讀小課 」 和 「 中讀專欄 」、「封面故事」 。
  • 《新聞周刊》恢復印刷版 再上報攤抬身價
    資料圖片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於2010年中止了印刷版雜誌,兩年以後,《新聞周刊》也停止了印刷版雜誌,美國三大雜誌只有《時代周刊》繼續在競爭殘酷的媒體環境中孤身奮鬥。《今日美國》網站在3月10日的報導中稱,雖然最近幾年紙媒已死的聲音很多,但薩米爾認為現在正是新聞行業,特別是雜誌行業的偉大時刻。目前,已經有《政客》這樣的數字雜誌開始進軍印刷版。「市場發出了信號,印刷雜誌是有價值的,它們能夠帶來效益。」薩米爾還提醒期刊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讀者的心和他們的錢包,「必須有真材實料」。
  • TheInformation、新聞周刊、泰晤士報為中國同行們...
    從The Information、Newsweek(美國「新聞周刊」)和The Times (「泰晤士報」)這三家媒體的南轅北轍或許能夠給國內同行提供一些借鑑。1、The Information是如何做到收費的?The Information一直被視為是付費新聞的成功者。
  • 英文《少年JUMP》停刊轉推電子版
    伴隨著電子版的推出,紙質版《周刊少年JUMP》將在2012年3月停刊。  據悉,電子版將通過VIZ Media旗下電子書店VIZManga.com及VIZ Manga apps發售,而且價格也相當實惠,僅賣0.99美元一部,訂閱一年則只需25.99美元。
  • 英媒:宜家停發紙質版《家居指南》
    【環球時報記者 秉甘】風靡全球的瑞典家居品牌宜家,憑藉其獨特的經營風格曾攬粉無數,宜家發行的紙質版《家居指南》一度被部分年輕人奉為「家居聖經」。據英國《衛報》7日報導,宜家當日發布公告稱,因客戶消費方式發生變化,閱讀該指南的人數越來越少,決定停發該指南。
  • 「Jump」成功數位化 電子版「周刊少年Jump+」的目標是?
    9月22日,電子版周刊少年Jump「少年Jump+(加)」(以下簡稱Jump+)開始發行了。周刊少年Jump是眾所周知的日本銷量最高的周刊漫畫雜誌。鼎盛時期的發行量曾達到653萬部(1994年),孕育出了無數的名作。直至現在也是不斷誕生出動畫原作的周刊漫畫的代名詞。雖然過去也曾單獨發行過電子版,不過每一號電子版都和紙質版同時發行還是尚屬首次。
  • 壹讀君放棄紙質版,是主動轉型還是被迫逃離
    據稱,在紙質版停辦前,雜誌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進行了縮減,也就是說,從去年9月開始,壹讀傳媒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將從事紙質版生產的工作人員分流至其他部門中。 那麼,這裡有個問題,雜誌部門到底有多少人分流出去了呢?
  • 揭母公司家醜,美《新聞周刊》 總編主編被清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何平 本報記者 劉皓然】創辦於1933年的美國《新聞周刊》曾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時政雜誌之一,而最近該雜誌內部卻出現嚴重人事動蕩。親自參與報導母公司財務問題的雜誌「一把手」等骨幹被開除,令這本知名雜誌的未來面臨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