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君放棄紙質版,是主動轉型還是被迫逃離

2020-12-18 梅花網

近日得知,曾被譽為「國內最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紙質版停辦了,心頭一驚:要知道,若論國內傳統媒體中有哪個媒體最有希望實現成功轉型,除了牛文文的《創業家》之外,個人認定的只有《壹讀》,難不成說不辦就不辦了?再仔細讀了下消息,原來只是停辦了紙質版,身處紙媒圈子,想想近幾年的形勢,也就大致明白了其中原委,只是箇中滋味確實難以言說。

那麼,《壹讀》雜誌的停辦,到底是轉型,還是逃離呢?

首先,一個問題是:紙質版《壹讀》雜誌怎麼了?

其實,要談這個問題,要先回答雜誌市場到底怎麼了?回到2012年,《壹讀》雜誌正是在那一年的8月創刊的,這一年,雜誌業已經開始出現衰退跡象。翻翻手頭梅花網的數據,2012年在雜誌上的投放花費雖仍增長了7.9%,但與前一年40.3%的增幅相比,顯然是大幅縮水了;此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用於雜誌的廣告投放數量下降了12.7%,2014年又下降了15.1%。可以說,在主要收入來源廣告收縮的情況下,雜誌行業顯然是在節節敗退。

應對這樣的變化,《壹讀》雜誌在2014年做了相應調整,從2014年9月開始,由原先的雙周一出版,改為單月刊,售價也從原先的12元調整為15元。訂購單價雖似乎上去了,但如果考慮到出版周期的變化,這樣的調價恐怕更多是用來為其組織內部調整爭取一些時間,而雜誌執行主編馬昌博對相關媒體的回應也印證了這一點。據稱,在紙質版停辦前,雜誌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進行了縮減,也就是說,從去年9月開始,壹讀傳媒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將從事紙質版生產的工作人員分流至其他部門中。

那麼,這裡有個問題,雜誌部門到底有多少人分流出去了呢?從一則2012年9月在豆瓣上發布的招聘信息來看(此時距離其創刊有一個月左右),壹讀招聘雜誌採編系統崗位共9人,按照推算,其初始團隊應該在20人以內(另外,還要考慮,其常年運作的實習生計劃,雜誌團隊可能在25人左右的規模),因為找不到其後更多的招聘信息,因此,可以推斷這個規模的團隊應該也是其視頻腳本、新媒體部門的主要供稿人員,而這一點,也就構成了雜誌部門工作人員在短期內實現分流的最大優勢。

說到這裡,正好接著談談壹讀傳媒所面臨的成本支出狀況。2012年,壹讀傳媒招聘人數為19人,加上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十來人(在馬昌博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曾有提及市場部人員大致情況),預計整個團隊在40人左右的規模,按照北京市2013年的平均工資69521來計算,壹讀傳媒用於人力資源的成本應在280萬元左右(如果考慮高管層的工資水平,可能會在300萬元以上),也就是說,光要打平人力成本,壹讀就必須做到300萬元以上的廣告收入,如果再考慮印刷成本、發行成本、辦公場地租用等等,這個數字恐怕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市場以12.7%、15.1%的速度持續下降的情況下,紙質版將會成為壹讀傳媒的巨大包袱。

應該說,《壹讀》雜誌定位在「輕幽默、有情趣」這一產品特性上,是找到了一個較好的切入點的。因為,對比《南都周刊》式的「沉重」和其他時尚類、財經類雜誌的「輕佻」,《壹讀》無疑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足夠有差異性的產品定位,但是,面對雜誌市場的整體狀況和網絡媒體、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對雜誌的替代性,繼續堅持做紙質版雜誌,成功的可能性不多,風險反而更多。

第二個問題:壹讀視頻和壹讀的新媒體怎麼樣?

要放棄紙質版,膽識是一方面,尋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才更為根本。從壹讀傳媒一開始的布局來看,新媒體顯然在最開始就是他們的「標配」,據馬昌博本人的介紹,早在2012年,壹讀傳媒的媒體架構就採用了以內容中心下設雜誌編輯部、新媒體編輯部和視覺部的模式(這可能與出品人林楚方個人的職業經歷有關,此前在《看天下》和《南方周末》的經歷,無疑使其對媒體走勢的判斷眼界更高),而各部門之間也較早採用了經常性臨時組合的「項目小組」模式。要知道,直至今日,很多傳統媒體內部還在為是否要採用項目制而爭論不休、研討不止。當然,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在組建之初,壹讀對如何運作新媒體仍缺乏一定的認識,理由是其組織結構是將雜誌與新媒體對立起來的,並未按照信息產品的生產流程來架構部門。

然而,從2012年開始,其視頻製作部門持續發力,從優酷的「壹讀」頻道中可以看到,壹讀視頻共製作了64期,時長從最初的4分鐘左右,調整為現在的3分鐘左右,製作上更精良,節奏和話題引導性也更好,點擊量均在百萬左右。而按照愛奇藝的時間排序,2013年,壹讀視頻共製作18期;2014年製作27期;到2015年,僅1-2月,就製作了10期,估計雜誌團隊的分流幫了很大忙。作為對比,同樣以製作百科類視頻見長的明恩傳媒,雖然較壹讀早一年製作發布視頻,2011年製作了首款走紅網絡的《納稅人的錢去哪兒了》,但其後製作的視頻數量卻遠不如壹讀(當然,其優勢是起得早,所以影響力也不錯,甚至CCTV新聞節目中的相關視頻也找了他們製作)。

再看看壹讀的新媒體。目前,壹讀的微博粉絲數為33萬,其運營除了打通雜誌、網站和微信之外,還設立了「YY60秒」這樣的播客欄目,做到同一品牌產品的特色化經營;壹讀的微信公眾號,雖不知其確切的訂閱用戶數,但是,從其文章閱讀數來看,質量仍是相當有保障的,最新一期(2月27日)的推送中,《日本大米為什麼好吃?》一文的閱讀數是14431(截止筆者查詢時,下同),而前一條推送中《宋朝皇帝請客都吃些什麼?》的閱讀數為31532,從其他微信公眾號的數據來看,閱讀數與訂閱用戶數之間存在正相關,也就是說,從閱讀數所反映的數字可以推斷出壹讀微信的訂閱用戶群還是十分龐大的。

當然,也要回過頭來看,作為紙質版《壹讀》的一個網絡平臺,其淘寶店經營得並不是太好,5年時間其賣家信用僅有一個皇冠。其中不排除,紙媒做淘寶店的劣勢:紙媒這一品類並不是淘寶消費者的主流消費品。

最後,回到最初的問題:壹讀停辦紙質版,是轉型,還是逃離呢?

也許,答案兼而有之。紙質版對於壹讀傳媒本身來說,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難以負擔的「包袱」,且在廣告市場轉向的情況下,這個「包袱」會越來越大,按照市場化的做法,盈利前景暗淡的項目,理應當機立斷,該砍則砍;另一方面,且是因為壹讀傳媒在組建之初就開始打通雜誌與新媒體部門之間的界限,今天的停辦紙質版,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順理成章的。

只是,少了紙質雜誌的壹讀傳媒如何補回流失的讀者群體,或如何將其遷移至新媒體的平臺上,是該考慮的大問題。

今日獲得的消息,《壹讀》雜誌主編林楚方已加盟今日頭條,任市場副總裁,分管媒體關係等業務。

消息源:鈦媒體

附2014年以來國內外停刊的紙媒:

純文學雜誌《天南》停刊

2014年2月19日,創立3年零10個月的的純文學雜誌《天南》宣布停刊。《天南》是一本純文學的雙月刊,創刊號2011年4月面世,主題為「亞細亞故鄉」,雜誌還隨刊發行翻譯國外作品的別冊。第16期是終刊號,推出了世界各地的八九後作家和詩人。

香港《YES!!》雜誌停刊

2014年8月,香港年輕人娛樂雜誌《YES!!》宣布停刊,之後將轉戰網絡平臺,以電子版形式報導娛樂訊息。消息一出,不少看《YES!!》長大的年輕人紛紛在網上留言表示「不捨得」:「又少了一本能在課堂偷偷看的雜誌!」更有80後、90後翻出過往珍藏的雜誌,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YES!!》創刊於1990年,除了陪伴不少熱愛港臺流行文化的年輕人成長,更見證著香港偶像史的變遷。

《新科幻》(原名《科幻大王》)

作為中國老牌的科幻雜誌之一,《新科幻》的資格僅次於《科幻世界》。2014年12月刊,推出最後一期後,2015年1月起正式停刊,自此中國的科幻雜誌元老又隕落了一個。

《都市主婦》

《都市主婦》旗下擁有《都市主婦Hers》和《UP美容》兩本在行業內領先的高品質的女性時尚生活雜誌。《都市主婦Hers》針對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成熟女性,提供全方位的優質生活解決方案。全國發行,每期發行量 68萬,擁有大量忠實讀者,連續訂閱最長達七年。《UP美容》是針對都市年輕女性的實用美容指南,有日本國際版權,每期發行量86萬冊。

據該雜誌的訂購網站,《都市主婦》將於2015年1月起停刊。

《讀者原創版·全世愛》

《讀者原創版·全世愛》作為《讀者原創版》的下半月刊,自2013年9月創刊以來,迄今已出版15期。其主編在微博上表示,《讀者原創版·全世愛》將於2015年1月起停刊。「由於與刊物主辦方讀者集團的合同等原因,將在2014年的12月推出最後一刊後,正式和大家告別。」

國外停刊雜誌

美國:《計算機世界》、《PCWorld》印刷版停刊,轉向數字版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科技雜誌《計算機世界》(Computer World)在今年6月推出最後一期印刷雜誌,這距離1967年6月21日創刊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47年。印刷版《計算機世界》的停刊並不意味著這本優秀雜誌的死亡,今後編輯部將轉型數字渠道,通過電子雜誌和網站為讀者呈現最新的內容。

無獨有偶,7月12日消息,美國IDG集團旗下知名科技雜誌《PCWorld》宣布,在美國的印刷版即將停刊,該雜誌將轉向網站和數字版。與此同時,IDG表示印刷版的停刊不會對員工產生影響。

日本:《漫畫俱樂部》、《SamuraiA》休刊

縱觀全球,日本的紙媒(尤其是報紙)意外地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相對較小。但眾所周知的是,日本作為動漫大國,漫畫雜誌的競爭一直激烈異常。

今年10月,《漫畫俱樂部Original》宣布最新發售的12月號是這本刊物的最後一期,此後將正式休刊。最後一期雜誌的封面上畫的是所有連載作品中登場人物的集體大合影,最下方寫著」感謝大家15年半的支持」,但熱鬧的畫面中依然掩不住休刊的悲傷。

相關焦點

  • 壹讀君放棄紙質版,是主動轉型還是被迫逃離?
    昨天下午看到鈦媒體文章《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得知,曾被譽為「國內最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紙質版停辦了,心頭一驚:要知道,若論國內傳統媒體中有哪個媒體最有希望實現成功轉型,除了牛文文的
  • 壹讀放棄紙質版 是主動轉型還是被迫逃離?
    昨天下午看到鈦媒體文章《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得知,曾被譽為「國內最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紙質版停辦了,心頭一驚:要知道,若論國內傳統媒體中有哪個媒體最有希望實現成功轉型,除了牛文文的《創業家》之外,個人認定的只有《壹讀》,難不成說不辦就不辦了
  • | 壹讀君有後臺
    | 壹讀君有後臺圖片來自網絡在這裡大家可以對我們推送的內容,發表讀後感想或者意見,說說你相似的經歷等,也可以向壹讀君問出你的困惑,壹讀君也會摘選有意思的內容進行回復。規矩還是一條:不論你是提問或者吐槽,請在留言中加上#壹堆飯#三個字,因為大家太熱情了,可能你的信息會淹沒在海量回覆中了,壹讀君會不定時進行關鍵詞搜索以防錯過。
  • 美國《芝加哥衛報》出版最後一期紙質版報紙,將轉型為電子出版物
    當地時間2019年7月9日,美國芝加哥,《芝加哥衛報》(Chicago Defender)定於7月10日出版最後一期紙質版報紙,此後將轉型為電子出版物。美國《芝加哥衛報》創刊於1905年,旨在服務於芝加哥的黑人社區,是美國創辦時間最久、影響力最大的黑人報刊。
  • 數字版教材優先更新,全球教科書巨頭培生要逐步淘汰紙質書
    世界最大的教育出版商培生教育集團正在逐步淘汰紙質書籍,將所有學習資源數位化。7月16日,培生教育集團宣布從明年起,其出版的1500本美國教科書都將首先更新其數字版非紙質版。這一計劃將從美國開始,並在此後拓展至英國等其他市場。
  • 亞市變遷二:「國六」之下,平行進口只能被迫放棄?
    「市場上已經沒有平行進口車了,亞市也只能被迫放棄該項目」,王存表示,「亞市的平行進口車是針對全國銷售的,如果平行進口車消失了,亞市的特色也就沒有了」。作為北京首家汽車交易市場,亞市長期扮演著北京車市風向標的角色。隨著政策的變革、產業以及消費的升級,亞市如今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
  • 最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為什麼放棄了雜誌?
    作者:蘇橫,來源:鈦媒體  昨天下午看到鈦媒體文章《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得知,曾被譽為「國內最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紙質版停辦了,心頭一驚:要知道,若論國內傳統媒體中有哪個媒體最有希望實現成功轉型,除了牛文文的《創業家》之外,個人認定的只有《壹讀》,難不成說不辦就不辦了?
  • 英國教科書出版巨頭宣布轉型 將減少出版紙質教材
    圖源:CBS海外網7月18日電當地時間周二(16日),英國教科書出版巨頭培生集團(Pearson)宣布,將停止對所有高等教育類紙質教材的定期修訂,並減少教科書的出版數量。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培生集團表示,轉型以後,該公司將更專注於更新其數字產品,提供人工智慧服務、以及數據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不再會每三年重新修訂1500本紙質書。培生集團的執行總裁約翰·法倫(John Fall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數位化轉型將幫助學生們節省學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能增加我們的收入。」
  • 《壹讀》停止紙質版發行 未來專注於數位化生存
    圖為《壹讀》最後一期封面。   「很抱歉,因為壹讀傳媒本身轉型的需要,我們不得不艱難地決定全面收縮《壹讀》雜誌的發行工作,簡單說,依舊訂閱《壹讀》雜誌的讀者,將不會再收到這本紙質的雜誌了。」昨天,凡是進入《壹讀》雜誌淘寶店的人,會發現一則佔滿屏幕的公告,從今年2月開始,《壹讀》停止紙質印刷版發行。
  • 紙質書與電子書:取代還是並存?—新聞—科學網
    年輕人成為主要驅動力 「90後」女生小馬最近在讀《史記》《昭明文選》,她選擇看紙質書,這是因為古籍書很多語句不能一下看懂,如果用電子書查資料做筆記不方便。另外還有一些文集校注,豎版繁體的紙質書,小馬說看著比較有感覺。 小馬買的紙質書還包括一些需要反覆查用的專業書、兒童繪本,再有就是《秘密花園》之類的塗色書。
  • 該國被迫放棄中立,主動加入北約,至今人均GDP比美國還高2倍
    但是該國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獨立以後,整個國家的發展就步入了全新的軌道。因為當時他們在國際上是保持中立的態度。二戰以前從沒有去主動招惹其他的國家,使自己引火上身,因此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也沒有其他的國家注意到盧森堡。盧森堡也可以安心的發展經濟,但是在二戰中,盧森堡由於兵力不足在與德國的交戰中戰敗,被迫放棄了中立的態度,以至於在戰爭結束後主動加入了美國牽頭的北約組織。
  • 日本家電企業:全面潰敗還是主動轉型?
    日本家電企業主動轉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家電利潤不如以前那麼豐厚了。這有點類似2004年IBM向聯想出售夕陽產業的PC業務。精明的日本家電企業明白其間道理,他們在2010年就開始了主動轉型。以索尼為例,2010年收購美國伊利諾伊的生命科學公司iCyt Mission科技公司,開始涉足流式細胞術業務,旨在將其眾多的音像技術應用於備受期待的醫學和生物學領域。
  • CPA紙質版證書!
    還是仍舊懷念紙質證書的榮譽感和儀式感?中注協推行CPA專業階段證書電子化管理2019年12月20日,中注協在發布註冊會計師考試成績的公告的當天,發布了一則《關於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合格證實行電子證書的通告》。
  • 日本人「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疫情持續蔓延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11月14日到15日,共同社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輿論調查,有84%的受訪者對疫情「感到不安」,在回答防疫政策應著重「防止感染」還是優先解決經濟問題時,68.4%的受訪者選擇了應以「防止感染」為重。東京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疫情傳播風險也更高,而在感染病防護和治療方面,東京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病床數量少的問題就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因此很多人暫時離開東京避疫。
  • 【新報評論】「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疫情持續蔓延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11月14日到15日,共同社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輿論調查,有84%的受訪者對疫情「感到不安」,在回答防疫政策應著重「防止感染」還是優先解決經濟問題時,68.4%的受訪者選擇了應以「防止感染」為重。東京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疫情傳播風險也更高,而在感染病防護和治療方面,東京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病床數量少的問題就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因此很多人暫時離開東京避疫。
  • 逃離塔科夫PC版在哪買 逃離塔科夫PC版最低價購買
    近期,一款第一人稱射擊生存遊戲逃離塔科夫在各大玩家圈子火了起來。那麼這款遊戲現在在哪裡可以買到呢?小編這裡也就介紹這款遊戲的正版購買地址。
  • 高度教育:CFA電子教材有沒有紙質版?
    從2008年起,CFA協會指定的官方教材已經包括在考試費用中,分別有電子版教材、電子+紙質版教材的類型選擇。對於第一次報考的考生來說,對紙質版、電子版教材的下載、購買等問題還是比較迷糊的。今天,琉璃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各位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採取適合的方式獲得考試教材。
  • 眾騰CPA:CPA紙質版證書停發!以後再也見不到紙質證書了!
    1山西注協表示停發紙質版證書就在11月16日山西注協發布一則通知,其中表示不用再到省注協領取紙質非執業會員證書,可自行列印電子證書2020年9月份之前批覆成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且未領取紙質證書的人員,也可不用再到省注協領取紙質非執業會員證書。下載並列印非執業會員電子證書的操作另行通知。從通知中我們可以知道,在9月份之後,山西注協就不再發放紙質版的非執業會員證書了,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拿證書的非執業會計師可以直接申請電子版證書即可。
  • 被迫離場?前LNG上單宣布轉型主播,GimGoon粉絲坐不住
    舉報   人們常說「電競是碗青春飯」,每到lol轉會期,就會有職業選手因為年齡問題,或是狀態問題被迫離開賽場
  • 組合TOP成員稱想要做愛豆,卻被迫轉型,強制退出組合?
    7月4日凌晨,MOMOLAND前成員妍雨通過官咖上傳長文,疑暗指自己是被迫退出MOMOLAND,轉型做演員的。妍雨說:「各位,為了新的開始,有幾個勇敢的人會為了新的開始去果斷的放棄獻出了青春的事情呢?我沒有那種大膽,也沒有那樣的意志。」,接著她說「我忍了,忍受了,堅持了,但並沒用,我並沒有因為想做其他事情的欲心而去背叛大家。」。妍雨的這種告白可以解釋為,去年退出組合後轉為演員是違背自己意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