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將復刊 曾被華盛頓郵報以1美元賣出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2012年12月,美國《新聞周刊》推出最後一期紙質雜誌。

  吉姆·尹波科

  新東家看好紙媒價值

  定位類似英國雜誌《經濟學人》 復刊後預期年發行量10萬份

  退出紙媒市場一年多後,美國國際時事雜誌《新聞周刊》明年1月或2月計劃再次付梓,回歸傳統紙媒市場。屆時,《新聞周刊》將每周出版一期,每期64頁。

  首年發行量10萬份

  美國《紐約時報》3日援引《新聞周刊》總編輯吉姆·尹波科的話報導,重新回歸的雜誌可以看作對在線註冊用戶的「獎勵」,定位類似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有別傳統競爭對手《時代周刊》。此前,《時代周刊》和《新聞周刊》一直在新聞雜誌領域不分伯仲,保持激烈的競爭態勢。

  「我們把它看作一種獎勵,一種小眾產品。」尹波科說。據悉,出版方希望這一刊物重生第一年發行量能夠達到10萬份。

  尹波科表示,預期《新聞周刊》復刊初期廣告收入不會太理想,雜誌運營成本將主要由訂閱收入支撐,因為「雜誌不會低於成本價銷售」。

  出版商仍看到商機

  《新聞周刊》創刊於1933年,1991年發行量達到頂峰,在全球發行量達330萬份,不過後來發行量持續下滑。2010年,《新聞周刊》的發行量下降至150萬份,老東家《華盛頓郵報》以1美元的價格將雜誌賣給億萬富翁投資商西德尼·哈曼。去年,《新聞周刊》與美國野獸日報網站合併,2012年12月出版最後一期紙質刊物,當時據稱能節省4000萬美元成本。

  《新聞周刊》隨後變身網絡媒體,更名《全球新聞周刊》,今年8月由另一家數字媒體集團IBT Media(國際商業時報東家)併購,尹波科在今年9月出任《新聞周刊》總編輯。新版紙質《新聞周刊》預計明年1月或2月面世。

  尹波科表示,新東家約翰森·戴維斯和伊庭尼·烏賽克雖熱愛數字媒體,但他們依然能在傳統紙媒中看到新聞價值和商業價值。「我很高興他們意識到這一點。」他說。(熙怡)

  復刊後將迎接

  數字媒體挑戰

  據報導,《新聞周刊》復刊後,多數內容將和現在一樣能在新聞周刊網站上看到。

  口碑優良 復興在望

  網站提供一份雜誌網絡版,排版設計和傳統印刷版一模一樣。目前新聞周刊網站並不收費。因此,復刊後的《新聞周刊》要花巨大的力氣去吸引新舊讀者掏錢買雜誌。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新聞周刊》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優良口碑和品牌效應,將有助雜誌重新開闢市場,正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一直保持穩定的銷量一樣。

  另據報導,在2日,美國知名周刊《紐約時報雜誌》宣布很快將從周刊改為雙周刊,與此同時加強雜誌網絡版的製作。

  但另一方面,一些出版商依然從傳統紙媒行業中看到了商機。就在《新聞周刊》宣布復刊前幾個小時,文摘雜誌《每周》的東家宣布將出版期數從每年48期調升至51期。 (熙怡)

相關焦點

  • 美國"新聞周刊"復刊引爭議 僅停刊一年三個月(圖)
    本月上旬,美國老牌新聞類雜誌《新聞周刊》以「比特幣背後的面孔」為封面故事,拉開了其紙質版雜誌「劫後重生」的序幕,也成功造勢,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創辦於1933年,《新聞周刊》是美國著名的時政類雜誌,「江湖地位」曾僅次於《時代周刊》,發行量曾高達330萬冊。近年來,隨著全美雜誌業江河日下,《新聞周刊》廣告收入大跌、發行量直線下降,幾經轉手,仍未擺脫虧損。
  • 【每日外刊分享】8.17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彭博商業周刊、新聞周刊、科學美國人、臺灣常春藤解析英語
    提取碼:2689 7.4更新外刊合集新科學家、波士頓全球、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歐洲版、新聞周刊、07.02紐約時報、Learn_hot_english英文雜誌。、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衛報及周刊、今日美國、泰晤士報、加拿大全球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全球、新歐洲回復0724獲得提取碼  下面幫個忙哦7.25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衛報及周刊、今日美國、泰晤士報、加拿大全球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全球等回復0725獲得提取碼 7.26新科學家0725+基督教科學箴言報0727 請回復0726獲得提取碼
  • 【每日外刊分享】1118更新名利場、洛杉磯時報、新聞周刊、TLS、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等
    、巴倫周刊、彭博商業周刊、華爾街日報等可回復1111免費獲取提取碼1112更新華爾街日報、麻省理工評論、中國報導、旁觀者等可回復1112免費獲取提取碼1113更新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太陽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等等可回復1113免費獲取提取碼1114更新時代周刊、金融時報
  • 【每日外刊分享】8.17失效已經修復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彭博商業周刊、新聞周刊、科學美國人、臺灣常春藤解析英語
    提取碼:2689 7.4更新外刊合集新科學家、波士頓全球、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歐洲版、新聞周刊、07.02紐約時報、Learn_hot_english英文雜誌。、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衛報及周刊、今日美國、泰晤士報、加拿大全球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全球、新歐洲回復0724獲得提取碼  下面幫個忙哦7.25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衛報及周刊、今日美國、泰晤士報、加拿大全球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全球等回復0725獲得提取碼 7.26新科學家0725+基督教科學箴言報0727 請回復0726獲得提取碼
  • 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圖個啥?
    格雷厄姆家族經營《華盛頓郵報》已經有80年,一些老員工失聲痛哭。《華盛頓郵報》的網站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條消息《格雷厄姆家族將出售郵報》。貝索斯,身家250億美元的全球第19大富豪,會將這份曾經揭露「水門事件」的老牌報紙帶向何方?「有人說傳統媒體會有消亡的一天,但這個行業中的翹楚不會消亡,頂級紙媒的靈魂也不會消亡,無論其將來會通過怎樣的形式繼續存在。」
  • 《華盛頓郵報》前總編去世 曾牽頭報導水門事件
    (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電訊報》)中國日報網10月22日電(嚴玉潔)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2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前執行總編、「水門事件」牽頭報導人本·布拉德利在華盛頓家中自然死亡,享年93歲。布拉德利不僅事業有成,帶領《華盛頓郵報》由地區報章轉型為國際大報;個人魅力也是毫不遜色,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和現任總統歐巴馬都對他青睞有加。
  • 美國《新聞周刊》易主
    在最後一輪競標中,哈曼打敗了其他三家競標機構,購得擁有77年歷史的《新聞周刊》。其他競標機構包括投資公司OpenGate Capital和對衝基金Avenue Capital Group。交易條款沒有披露。但知情人士說,這筆交易只涉及少量現金往來,但將承擔雜誌數以千萬美元計的債務。交易預計在8月底或9月初完成。
  • 揭母公司家醜,美《新聞周刊》 總編主編被清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何平 本報記者 劉皓然】創辦於1933年的美國《新聞周刊》曾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時政雜誌之一,而最近該雜誌內部卻出現嚴重人事動蕩。親自參與報導母公司財務問題的雜誌「一把手」等骨幹被開除,令這本知名雜誌的未來面臨嚴峻考驗。
  • 《新聞周刊》式微昭示新聞生命力所在
    從2013年開始,世界新聞界的知名品牌——美國《新聞周刊》放棄了紙質印刷,只出網絡版,「轉世」到數位化世界謀求新生。   我對《新聞周刊》是有一定感情的。   2000年一到華盛頓工作,我便開始閱讀《新聞周刊》,幾乎每期不落。
  • 山東《齊魯周刊》宣布復刊,或將引進戰略投資
    藍鯨傳媒7月25日訊  7月25日晚間,齊魯周刊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經請示主管單位,並由社委會研究決定,自7月18日起,齊魯周刊社結束休刊整頓,《齊魯周刊》今日恢復正常出版。有關本期刊的重大事項將依照相關規定及時披露。感謝讀者朋友們對《齊魯周刊》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
  • 收購《華盛頓郵報》一年後,貝索斯終於有所行動 | 愛範兒
    貝索斯 2.5 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已一年有餘,但外界未見這家百年紙媒有任何改革,當初這份報紙聲稱貝索斯這筆個人收購與亞馬遜網站無關。不過今天的新聞告訴大家,「無關」 是不可能的。一項秘密項目正在《華盛頓郵報》內部悄然進行。去年人們紛紛猜測貝索斯如何運用手上這家老牌媒體為其商業帝國服務,答案已浮出水面。
  • 《新聞周刊》終結曲 紙媒的掙扎與宿命
    1961年,《華盛頓郵報》將其收購,《新聞周刊》開始成為僅次於美國《時代》的第二號雜誌品牌。2001年至2007年間,其每期平均銷量超過300萬份,廣告收入一度超過《時代》,成為雜誌之王。「每周五晚截稿時的忙碌和興奮,我們寄托在印刷品身上的浪漫主義情懷,讓告別時刻變得異常艱難,但在它80歲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考慮該如何延續新聞工作者的理想,答案就是盡情擁抱全數位化媒體時代。」
  • 外報:誰「殺死」了美國《新聞周刊》?
    中新網10月26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26日刊文說,美國《新聞周刊》在3年多之前提醒其它同行要打醒七分精神確保在大變動時代生存下去,為什麼自己沒有續生能力而活不下去。它曾直指只有無能無謀的經營者才是媒體的謀殺兇手。
  • 擴充團隊增設機構《華盛頓郵報》力圖擴大全球影響力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據法新社華盛頓12月21日報導,《華盛頓郵報》周一宣布,它打算將新聞編輯部員工增加到1000多人,並在歐洲和亞洲增設突發新聞中心以擴大全球影響力。此舉與報紙行業在經濟動蕩形勢下縮減開支並取消紙質版的整體趨向形成鮮明對比。
  • 美國《新聞周刊》「復出」能否扭虧為盈?
    》宣布停止紙質版的出版,並在Twitter上發布最後一期紙質版雜誌封面,這個曾在巔峰時發行量達到330萬份的《新聞周刊》在2013年全面走向了數位化。   主要收入來自訂閱   美國《新聞周刊》幾易其主,上世紀90年代初期,發行量最高時曾達到330萬份,而2010年則一路下滑到150萬份,並背負4700萬美元的債務。它的老東家華盛頓郵報集團將其轉手加州億萬富翁西德尼·哈曼,後者將其與美國網際網路公司IAC旗下的野獸日報網站合併。最終,《新聞周刊》於2013年初停止印刷紙質版,為此每年可以節約4000萬美元。
  •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怎麼做數據可視化
    正方形框的不同顏色代表著評分標準:綠色=1分=一點也不;黃色=2分=一般;紅色=3分=非常。  該欄目的口號是:「把你的辦公桌變成體育場,讓你的辦公室成為小裡約!」。  《華盛頓郵報》能呈現出這樣的佳作絕非偶然,仔細查閱後發現原來它也是數字新聞領域的老司機了。
  • 山寨版《華盛頓郵報》預告「川普辭職」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川普多次抨擊新聞媒體做「假新聞」,現在「反川普」活動人士做出了真正的「假新聞」:在華盛頓出現了一份山寨版《華盛頓郵報》,報紙頭條是:川普匆匆離開白宮,結束危機。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6日報導,這份報紙在包括華盛頓聯合車站和白宮外的多個地點發放,日期標註的是2019年5月1日,頭條文章稱,「經過數月女性領導的大規模抗議,川普在2019年5月1日正式離任」。整份報紙充斥著反川普的文章,其他文章的標題也和頭條類似,如「川普時代結束了,全世界都在慶祝」等。據悉,川普曾稱《華盛頓郵報》因為所有人是亞馬遜CEO,報導並不客觀。
  • 《華盛頓郵報》轉型資訊短視頻戰略
    3大變化透露《華盛頓郵報》野心《華盛頓郵報》此次戰略調整,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給視頻系統「改名」:Post TV變身Post Video。從TV到Video,改名釋放出的信號是,電視風格的報導已不再適用,《華盛頓郵報》將迎來真正的視頻報導突破。
  • 【每日外刊分享】0905更新經濟學人、衛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波士頓全球、洛杉磯時報
    /s/1yEgvRvQtHxqatN5jC36j9g 提取碼:26897.4更新外刊合集新科學家、波士頓全球、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歐洲版、新聞周刊、07.02紐約時報、Learn_hot_english英文雜誌。
  • 【每日外刊分享】1028更新Live互動英語、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每日快報、太陽報等
    、太陽報、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等等可回復1025免費獲取提取碼1026更新時代周刊、紐約時報、彭博商業周刊、新科學家、新聞周刊、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太陽報等等 含1024經濟學人可回復1026免費獲取提取碼1027更新科學美國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每日快報、太陽報等可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