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流行起了保存「臍帶血」的風潮,很多關於私人存臍帶血的廣告,非常吸引人。
尤其看到廣告中的案例:XXX患了白血病,幸好出生時父母保存了臍帶血,才得到了救治……為健康儲存,為生命備份。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宣傳,都會非常心動。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保存臍帶血,咱們接著往下看。
「臍帶血」是什麼?
臍帶血,是新生兒出生時,臍帶被結紮後,殘留在臍帶及胎盤中的血,它富含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臍帶血可以用於80多種疾病的治療,包括大家常聽到的白血病、惡性腫瘤、免疫缺陷、代謝性疾病等。
值得一提的是,臍帶血的配型成功率,要遠高於骨髓配型。骨髓裡的幹細胞,配型是8位的,通常要8個點位完全符合,才能移植成功;而對於臍帶血來說,幹細胞配型是6位的,而且只需要其中5個點位符合即可。
這樣來看的話,臍帶血的作用的確非常大。
關於「臍帶血」的存儲
首先可以告訴大家,臍帶血的採集是無痛的,一般一兩分鐘就能採集完畢,對寶寶和媽媽都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其次,臍帶血的保存需要專業設備,並非普通的冰箱就可以。臍帶血需要保持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裡,專門存放臍帶血的地方叫「臍血庫」。
目前,我國的臍血庫有公共庫和自體庫:
前者存放,屬於無償捐獻,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後者存放,屬於個人有償存儲,也就是大家在醫院裡見到的宣傳。
關於存儲臍帶血的費用,各地還是有一定差異的,繳費方式也有不同。有一次性繳費2~3萬,存20年的;也有分期繳費,每年6000元左右,連續交3~5年的。
作為工薪階層,在房貸、車貸、養娃、柴米油鹽的生活下,面對這個數額,確實需要慎重考慮。
「臍帶血」有沒有必要儲存?
雖然臍帶血本身的價值非常高,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會有一些問題的,咱們先來講三個問題:
1、先天性疾病不可用
如果寶寶患的是先天性疾病,不管是血液還是免疫性疾病,由於是基因出了問題,自己的血是沒有治癒作用的,所以這份臍帶血對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2、對年齡有限制
臍帶血非常少,一般一份臍帶血也就50毫升,只適用於40公斤以下的孩子。如果孩子長大了,或者超過了體重,那這一份臍帶血是不夠用的,還需要去尋找配型。
3、使用概率低
真正能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非常小,美國《臍帶血使用指南》指出,在小孩出生後的20年內,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很低,只有0.0005%至0.04%。
據北京臍血庫表示:自2003年至今,20年的時間裡,20萬份自體庫中的臍帶血,用於臨床自身治療的,僅有15例,用於自體移植的只有6例。
世界骨髓捐獻協會、美國兒科協會,以及歐盟,都不鼓勵普通人保存臍帶血作為「生命保險」。但鼓勵大家進行捐獻,因為臍帶血的價值,對於別人來說,會非常突出。因為它能幫助到更多的人,甚至救人一命,也算是行善積德了。
而且,公共庫中的臍帶血,利用率是非常高的。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一慷慨之舉,也會造福我們的子孫後代。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