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經經歷過: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Dillan註:去年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男主角Cooper的女兒Murphy就是因此得名的,影片中也講到了墨菲定律)
但是提出這樣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蹩腳定律」是誰呢?他就是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好消息是,墨菲本人不會老出錯的。壞消息是,墨菲會對犯錯誤的人發火。
時光回溯至1940年代,美國空軍正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火箭滑車測試,他們的研究和測試設施在南加州。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到來協助試驗,並帶來了四個傳感器即加速度計能夠幫助精確地測量超重力。他們將加速度計安裝在火箭滑車之上,並一切正常啟動,然而小組人員發現幾個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完全相反。這樣所得到的讀數完全無法使用。
「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就會出錯(If there’s any way they can do it wrong, they will)。」 墨菲抱怨道。這是任何不滿的老闆都可能會說的話,那麼,墨菲能把這整個「定律」歸因於他嗎?一個關鍵詞:記者。
在錯誤安裝幾周之後,約翰·斯塔普(John Stapp)上校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其中一名記者提問想知道在這高速試驗期間是如何做到沒有人受傷的。「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有考慮墨菲定律。」 斯塔普說道。當然,斯塔普隨後解釋了什麼是墨菲定律,還補充了句他們已經學到的:「在做一個測試前,你必須考慮所有的可能性。」
這之後的事情都眾所周知了……但事實是,墨菲定律在很久以前是以全名愛德華·墨菲(Edward Murphy)命名的。英國數學家奧古斯都·德·摩根(Augustus DeMorgan)曾寫道:「如果我們做足夠多的試驗,該發生的事終究會發生。」
順便說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你可能更願意傾向於逆墨菲定律(Yhprum’s Law,Yhprum只是將Murphy這個單詞倒過來拼寫):任何有效的東西,就會有效(Anything that can work, will work)。
文章首發:怪羅網(www.guailuo.com)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怪羅」(id:guailu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