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精神解讀】把握文化強國的價值引領

2020-12-20 客家新聞網

把握文化強國的價值引領

姚穎 

  加強文化建設,不僅要加強文化實踐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設體現內在的精神追求。為此,要深刻理解我們時代的精神氣質,禮讚我們時代的英雄,讀懂我們時代的思想和情感,參透我們時代的選擇和跋涉,使我們的努力與時代同頻共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文化強國建設的遠景目標,需要加強文化建設的價值引領,因為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發展方向的最深層要素。新時代,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要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描繪了美好生活的價值理想,反映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價值目的。只有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歷史底蘊和堅實基礎,才能真正理解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因此,必須夯實文化自信的價值根基,增強文化前進的價值動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遵循,就要按照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生活中確立主導、謀求共識;就要彰顯文化建設的價值功能,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以新時代的文化實踐促進改革創新的偉業,以豐盈的文化創造活力,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文化自覺。

  要從戰略高度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是一個系統工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這一系統工程的主線,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中軸。文化的繁榮發展是一個國家最深沉的軟實力,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與價值追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關係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而,要加強文化建設的價值引領,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和文化導向,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價值冀望和文化訴求,進一步優化文化發展布局,構築文化建設的中國價值,在文化創造和文化實踐中書寫和踐行新時代中國價值觀念。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在人們具體、可感的文化行為中。加強文化建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僅要加強文化實踐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設體現內在的精神追求。為此,要深刻理解我們時代的精神氣質,禮讚我們時代的英雄,讀懂我們時代的思想和情感,參透我們時代的選擇和跋涉,更好地認識時代、把握自我,使我們的努力與時代同頻共振。在社會發展的價值制高點上銘刻中華民族的文化理想,使之承載人們的美好生活期待,以體現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文化定力,向世界展現走向復興之路的中華民族的價值情懷。

  要從價值觀自信的維度強化文化發展的主體意識,深刻認識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關係到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發展格局中的定位,關係到我國文化形象和國際影響力。為此,要以中國話語和中國文化彰顯中國價值,在文明對話中消除偏見和誤解,加強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鑑,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風採,為世界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傳播力度,提升思想文化力量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彰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凸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呈現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姚穎,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 葉雯]

相關焦點

  • 把握文化強國的價值引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精神】把握好建設文化強國戰略要義 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推動作用
    核心閱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更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推動作用明確了前進方向。  著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把握正確方向、堅定文化自信,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精神動力作用  方向引領行動,行動成就目標。
  • 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要把握好根本遵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我國有深厚的文化根脈和獨特的文化優勢,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沉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重要來源,是融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的根基性和引領性力量。
  •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 【學習強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
  •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2020-11-3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社科院辛向陽教授...
    辛教授密切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我國現階段和未來一個時期發展需要把握的五個邏輯——時代邏輯、強國邏輯、人民邏輯、高質量發展、系統邏輯進行了權威、全面、深入的解讀。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把握好時代邏輯。我國從進入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起,就進入了新時代的新階段,因此需要把握這個階段具備的三個特徵。第一,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最後三十年的關鍵階段;第二,這是中國發展將脫胎換骨的階段;第三,這是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階段。
  • 準確把握「六個新」——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準確把握「六個新」——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工商聯副主席 劉永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會議。
  • 更好把握建設文化強國的方向與思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建成文化強國」納入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並圍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出一系列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 傳承匠心精神 助力文化強國
    作為傳承300餘年的老字號品牌,榮寶齋始終堅守「誠信為本,榮名為寶」的核心價值理念,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傳承、傳播傳統書畫藝術及以「木版水印」「裝裱修復」為重點的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榮寶齋積極踐行責任擔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次組織線上義拍,累計籌集善款1250萬元。經過藏品結構調整,成交了全年拍賣市場書畫板塊首件過億元藏品,提振了藝術品市場信心。
  • ...深刻領會精神實質 準確把握核心要義 以全會精神引領教育事業高...
    吳仰東在酒泉中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強調深刻領會精神實質 準確把握核心要義 以全會精神引領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謝 磊)12月8日下午,市委書記吳仰東到酒泉中學為教師隊伍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趙東:傳承匠心精神 助力文化強國
    作為傳承300餘年的老字號品牌,榮寶齋始終堅守「誠信為本,榮名為寶」的核心價值理念,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傳承、傳播傳統書畫藝術及以「木版水印」「裝裱修復」為重點的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榮寶齋積極踐行責任擔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次組織線上義拍,累計籌集善款1250萬元。經過藏品結構調整,成交了全年拍賣市場書畫板塊首件過億元藏品,提振了藝術品市場信心。
  •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新華社記者周瑋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本文轉自【光明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集寧區青年熱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為工作在一線的人民教師和團隊工作者,牢記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的的內涵,一定要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各項新要求,切實增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教育教學本職、紮實工作,勇擔使命、不懈奮鬥,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 準確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有效匯聚社會智慧、凝聚社會共識的基礎上將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明確了中國的「新坐標」,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擘畫了新藍圖。再其次,要立足人民性的價值底色把握全會的時代重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刻反映了群眾最強烈的期盼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因此,要從人民立場出發,講清楚全會的重大意義,贏得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者: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仝聯勃,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王豐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建設文化強國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李國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把「建成文化強國」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就更加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奮鬥。建設文化強國,高校必須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確方向。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正確方向。
  • 南開大學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
    報告會上,楊慶山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簡要回顧了「十三五」時期取得的突出成就及其重要意義,並結合學校實際工作,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創新理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高素質幹部隊伍建設三個方面,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全面宣講和深入解讀。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