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次測體溫,微信實時溝通——來自青浦首家「集中隔離觀察點...

2020-12-18 人民網

「今天體溫正常,注意房間通風,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生活上有什麼需求也可以隨時和我們聯繫!」1月29日一大早,來自夏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對隔離觀察區的人員測量體溫時耐心地叮囑著。

早在1月25日(大年初一),根據上級關於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夏陽街道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緊急會議。當天晚上夏陽街道緊急設立了青浦第一家——凱博農莊(隔離區)醫學觀察點。

26日一早,街道平安辦倪春芳放棄春節休假,接到任務第一時間便從老家南匯趕回青浦,來到肺炎防控工作前線,進駐隔離區觀察點開展各項工作。

截止到今天,在被隔離的5個日日夜夜裡,一群以倪春芳為代表的基層安保、醫護人員入住觀察點,組成「戰隊」,與他們面對面守望相助……

「隔離」一詞聽上去似乎頗為「神秘」,對公眾而言,無論是隔離的地點還是隔離期間的生活,既遙遠又陌生。

1月29日,小編首度電話採訪由夏陽街道平安辦倪春芳帶頭駐紮的青浦首家(隔離區)醫學觀察點——凱博農莊。隔離觀察人員目前的防疫情況如何?他們又是怎樣度過這漫長的14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太感謝了,我在這裡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

在這次的隔離觀察區,有一位母親和6個月的寶寶引起了倪春芳的注意。她告訴小編,寶寶剛送來的時候,由於母親奶水不足,我們特意買來了米粉和奶粉,但寶寶不肯吃,哭鬧了三天不肯進食,看著嗷嗷待哺的嬰兒,倪春芳心急如焚,在特殊時期一定要保證孩子和大人的營養和健康。

一番考慮後,她就和酒店聯繫,能不能每天單獨做一份鯽魚湯給寶寶的母親,以保證奶水的充足。酒店得知情況後,特意買來鯽魚,單獨起灶,每天保證新鮮的鯽魚湯供應,現狀終於得以緩解。但基於觀察點飲食條件有限,經上級同意,於1月28日由120接送該對象回寶山居住處居家隔離,由寶山區負責該觀察對象隔離觀察工作。在送別的那一刻,家人當場對政府和醫護人員幾天來對他們的照料和幫助表示感謝。

有人發燒了,快,趕緊送到定點救助醫院

事實上,這62名密切接觸者並非病患,大多數是從湖北回滬的人員,算不上「疑似病例」,只是需要接受14天的隔離,但他們身體的絲毫變化都牽扯著駐紮人員的神經。

「嚇得夠嗆,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了!」

原來,隔離期間,一位被隔離者忽然高燒,身體發熱而且體溫達到38.4攝氏度,因為發熱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駐紮人員馬上將此情況通報上級,並及時送往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接受檢查。

倪春芳告訴小編,那個時候大家都很著急,一直到凌晨一兩點,被隔離觀察者血樣等檢驗結果出來,顯示一切正常,才放下心來。

艱難時刻,我們都是身兼數職

疫情來勢洶洶,面對疫情,沒有局外人,我們都是主力,都是身兼數職的「戰士」!消毒、配餐、客服及心理諮詢工作,一個也不能落下。

1月27日晚,一名青浦區戶籍人員,在春節期間曾到武漢出差,曾到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接受檢查和治療,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但本人不放心,不願意居家隔離,自己強烈要求到觀察點隔離。當晚9點左右送到凱博農莊,他本人經過充分考慮後決定進入本觀察點留觀,並籤署了《集中隔離觀察承諾書》,工作人員對他完成了觀察程序,測量體溫、流調後進行入房間。可第二天他反悔了,一直要求回家隔離,倪春芳就反覆開導,耐心勸解,解釋隔離的重要性,兩天後,該對象趨於穩定。

「剛來的人心情都會比較壓抑,面對疫情,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第一免疫力,採取適當措施調適壓力,儘量減少疫情對心理衝擊,也非常必要。所以除了日常瑣碎的工作外,只要有時間,我們就通過微信、電話和大家聯繫,安撫大家的情緒,儘量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

好多同事,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

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整齊有序的堆放著餐盒、防護服、消毒液、口罩等設施,倪春芳帶著橡膠手套,認真地做著整理登記,她告訴小編,日常的工作極其繁瑣,有時候忙起來連吃飯都是隨便扒拉幾口又緊張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有的同事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

在她的每日常規工作中,這樣記錄著:每天早上7:30分對隔離區、工作人員、走廊進行消毒;早晚兩次對隔離區62人進行體溫監測,做好記錄,確保萬無一失;接聽、處理隔離觀察對象的各類需求和協調工作;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給隔離觀察人員發放口罩、消毒藥水;保安大隊的李小弟,劉繼忠進入隔離區送三餐,收垃圾,消毒……

每天和隔離觀察區的人員「打交道」,問她「害怕」嗎?倪春芳故作輕鬆的回答道,「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我和同事們都是全身防護,穿著防護服、防護靴,戴口罩、眼罩、手套,後來想想,把防護措施做好了,又和同事們在一起,我就不害怕了,畢竟這是自己的責任。」

我們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贊同和認可

就在1月29日上午10時10分,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督導組到觀察點督導工作。督導組對觀察點人員配置、工作流程、監測體溫等工作進行檢查和督導,對觀察點工作表示滿意,並叮囑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這麼多天的辛苦一切都值得,能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和鼓勵,倪春芳像是打了「勝仗「一樣激動。

結束的時候,小編無意中得知,在倪春芳來到駐紮點報到的第一天,恰恰是她的父母共同慶祝60大壽的日子,她能夠舍小家為大家,真正履行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宗旨,向她致敬!也正如她在朋友圈所說的,自己在做一件光榮無上的事。

在此次的防疫「戰鬥」中,夏陽還有更多像倪春芳一樣的基層工作人員,他們勇於擔當、敢於作為,全力打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戰;他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奮戰在最需要的抗疫基層,為生命「站崗」,為健康「守歲」。

截止1月29日,凱博監察點共計人員79人:街道工作人員1人,保安12人,疾控中心2人,社區醫生2人,居住在隔離區人員62人,共入住房間39間。倪春芳想告訴大家,感謝大家的關心和幫助,目前這裡一起安好,請大家放心。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好這場防控戰,隔離觀察區的人員也能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來源:「夏陽視點」微信公眾號)

(責編:實習生、韓慶)

相關焦點

  • 隔離不隔愛——來自重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故事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多由遠離居民區的賓館改造而成,具備良好的居住條件,有電視、熱水等。在入住期間,觀察對象一人一間房,食宿費用全免。此外,根據我市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的通知》,集中隔離實行「點長負責制」,在隔離期將滿的時候,再次採集樣本,兩次檢測結果呈陰性的才能解除隔離,以最大限度管理傳染源。
  • 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重慶已建立95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而其中12例,均來自渝中區88號鵝嶺公園酒店這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集中隔離就像是築起一道「防疫牆」。2月12日下午,記者走近這個集中隔離點一探究竟。 下午4點鐘,當記者趕到88號鵝嶺公園酒店時,酒店大廳正在進行消殺作業。酒店大門處,大紅的對聯、燈籠、中國結和門外藍色警戒線、「醫學隔離區域請勿入內」的黃色告示牌形成鮮明對比。
  • 集中隔離是什麼樣的狀態?記者探訪上海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為切斷可能的傳播途徑,上海對來自重點地區的人員採取隔離14天的措施。上海閔行區某酒店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正在搬運剛到貨的口罩、防護服等。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上海閔行一家酒店是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 探訪重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隔離不隔心不隔愛 探訪江北區集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2日23時15分訊(記者 林森 通訊員 張亦囝)疫情暴發以來,重慶市江北區緊急啟動集中隔離點建設。1月30日在江北鐵山坪完成首個集中隔離觀察點設置,目前已將鐵山坪相對獨立、遠離人群、環境僻靜、交通方便的滴水山莊等6家賓館作為集中隔離點。
  •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安達公安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戰「疫」筆記
    柏豐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是安達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密切接觸者的唯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承擔著全市新型冠狀肺炎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工作
  • 實地記錄|走進西城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不隔心!
    符合解除醫學隔離條件從西城區第六集中醫學觀察點裡平安走了出來觀察人員用房間裡的便籤紙製作了兩隻千紙鶴,寫上祝福的話語,感謝醫務人員的辛苦付出。把口罩、眼鏡和隔離衣用醫用膠布粘緊,防護更加安全胡桂芝介紹,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選址有嚴格科學的標準和流程,首先是要區域相對獨立,還包括要有獨立的空調、衛生間等。其次,集中觀察點觀察的是區域內確診、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不是確診和疑似的病人)。第三,集中觀察點內部有嚴格的分級分區管理措施、消毒隔離措施以及隔離人員的觀察辦法流程。
  • 第一時間響應他們需求 記者實地探訪我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為了切斷可能的傳播途徑,1月31日,樂清對密切接觸者和新增人員一律採取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4天的措施。疫情牽動人心,2月4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探訪了全市部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了解防控疫情一線的最新情況。
  • 聊城醫學觀察點十二時辰
    一位俄羅斯男子近期來聊城訪友,進入集中醫學觀察點後,由於他既不會說英文,也沒有微信,廖華青只好通過其朋友與他交流、溝通。這個集中醫學觀察點是藍天救援隊負責消殺。每天兩次,第一次是9點30分開始,第二次是16點開始,主要部位是走廊、電梯等公共場所,集中醫學觀察人員走後,則進行房間消殺。 從1月29日至3月22日,聊城藍天救援青年防疫突擊隊防疫消殺已經奮戰一線54天,消殺面積大約1519萬平方米,參加隊員647人次。
  • 四川大竹集中隔離觀察點有點暖
    九名醫生、十六名護士、房間內的隔離觀察者。四川大足縣為阻斷疫情而建立的醫學集中觀察點,成為了竹城的一座「孤島」。這裡的醫護人員工作環境如何?觀察者生活情況怎樣?為了解這些情況,2月1日大竹廣播電視臺記者走進觀察點進行了實地採訪。
  • 濱海新區集中隔離點實行分類管理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一對一溝通...
    內容提要:濱海新區的一個隔離觀察點內住著120位來自英國的隔離人員,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下來,隔離點工作專班認真做好集中隔離人員管理檢測和服務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濱海新區的一個隔離觀察點內住著120位來自英國的隔離人員,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下來,隔離點工作專班認真做好集中隔離人員管理檢測和服務保障。
  • 豐臺設11個入境進京人員集中觀察點,提供翻譯和心理疏導服務
    豐臺區共有入境進京人員集中觀察點11個,共有房間1569個。目前已啟用7個,集中觀察入境進京人員436。加強集中觀察點建設,在集中觀察點成立臨時黨組織,進行封閉式分區管理,邀請專家進行培訓指導,明確工作區域和崗位職責。進一步嚴格社區管控,明確居家隔離評估五條標準,將提前摸排與綜合研判相結合,嚴格審核居家觀察條件。據介紹,豐臺區共有入境進京人員集中觀察點11個,共有房間1569個。目前已啟用7個,集中觀察入境進京人員436。
  • 北京科技大學「全速、全面、全心」 築牢健康觀察點防控安全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科技大學積極研判疫情防控形勢,按照《北京市集體單位(學校)集中居住健康觀察點設置與管理規範》要求,在「快、嚴、暖」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學校健康觀察點設置,切實提高管理服務能力,全力築牢健康觀察點防控安全線。
  • 清華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門內門外
    溫暖的清華人 溫暖的大家庭清華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門內門外記者 張靜3月6日,正處於返京隔離期的教職工郝世葉收到了一份難忘的生日禮物——一張由四號樓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後勤教職工手工製作的生日賀卡,賀卡的結尾還有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和校黨委書記陳旭的手寫籤名
  • 隔離病毒 隔離不了愛 ——鄭州圖書館向集中醫學觀察點捐贈圖書報刊
    隔離病毒 隔離不了愛 ——鄭州圖書館向集中醫學觀察點捐贈圖書報刊 發布時間:2020-03-10 17:29 來源: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為了緩解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觀察人員的緊張情緒,2月20日下午,市政協委員、鄭州圖書館館長李紅巖帶領鄭州圖書館工作人員為鄭東新區祭城路街道辦事處的兩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捐贈報刊
  • 包河區:集中觀察點的暖心小卡片
    集中觀察點裡暖心小卡片 黃濤攝2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集中醫學觀察點又送走了幾位解除觀察的密切接觸者。「自集中醫學觀察點收住密切接觸者以來,每天都有故事在上演,有淚水、有汗水,現在更多的是歡笑,」 包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點保障人員許松回憶道,「記得2月18日那天,一家4口送到集中觀察點時,那個女同志情緒非常的激動,對集中進行醫學觀察的措施不能理解,一度和工作人員僵持。」
  • 實地探訪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 被稱為抗疫最前沿的地方原來是這樣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曉丹 通訊員 楊傳霞疫情當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是感染新冠肺炎風險最高的地方之一,是「抗疫」最前沿之一。經過那裡,很多人可能都會繞著走,但還是有一群人,默默地在那裡堅守,充當著維護安全的一道關鍵防線……2月24日,記者來到了歷城區錦江之星集中隔離觀察點,來實地探訪他們一整天的工作。記者經過測量體溫,得到許可後進入了集中隔離觀察點。各個隔離點劃分為工作區和隔離區,被隔離人員實行單人單間管理,生活起居均可在房間內完成。
  • 離開集中醫學觀察點!浙江一家三口點讚「最可愛的人」
    龍頭新聞訊(記者 霍營)2月3日上午,經醫學判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李先生一家三口已滿14天集中醫學觀察隔離期,且未出現發燒等症狀,解除隔離。雖然沒有症狀,但考慮到病毒有14天的潛伏期,李先生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哈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的引導下,自覺來到集中醫學觀察點,並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每天兩次醫學檢查,隔離期間體溫均正常,健康狀態良好。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這三名解除隔離的觀察對象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洗手消毒後,輕鬆地走出隔離區,與醫護人員揮手告別,離開了觀察點。
  •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從湖北回來的小李住進了一家星級酒店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疫情防控升級。一些重點人群被安排到定點機構、酒店進行醫學隔離觀察。集中隔離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日三餐吃什麼?  溫州是浙江省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疫情 周到服務可暖心——來自入境人員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報導
    這個集中隔離點的隔離人員大部分是留學生,醫護人員和隔離點工作人員制定了隔離點情況處理表,記錄隔離人員的各類需求,無縫銜接,為隔離人員提供溫馨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的關心關愛。女孩子生理期肚子痛,就送來紅糖和衛生用品;倒時差不能按時吃飯,就隨時供餐;腸胃不適,就送來藥品……「入駐前,我們開了一個協調會,暢通溝通機制。
  • 隔離觀察點裡的兩碗泡麵
    1月10日,瀋河區一家醫學隔離觀察點內,兩名工作人員在一邊填寫資料一邊吃著兩碗不一樣的泡麵。1月10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位於瀋陽市瀋河區的一家醫學隔離觀察點,兩名工作人員正在一邊填寫資料一邊吃著兩碗不一樣的泡麵,一碗半生不熟,另一碗卻已經泡得軟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