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中學是始創於1931年,是一所老牌名校了,校名從"華職校"、"華聯中"、"華二中"、"雙流縣中和中學"至"成都市中和中學"。
九十年代,學校與雙流中學、棠湖中學被教育界稱為雙流教育的"三駕馬車",為振興雙流教育、建設西部教育強縣做出了貢獻。
2000年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四川省第一所地處農村鄉鎮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0年正式由雙流縣劃歸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從雙流到高新,中和中學的優秀從未變過,家長們的評價口碑都是一如既往地好!
學校佔地95餘畝,校園環境優美,建有校體育館,標本室,標準的學生食堂和學生公寓。
圖源/學校官微
校史館陳列著史料史物,學校還有校園文化圍牆、勵志典故彩繪、經典楹聯楹匾、白果林、智慧泉、狀元廊。
圖源/學校官微
這所學校的校園環境給人的感覺不是豪華現代化,而是厚重的文化底蘊與安靜寧靜之感,乾淨、整潔,校園的鳥語花香讓人瞬間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
圖源/學校官微
2018年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校」,硬體設施進一步升級,按「雙一級」標準配備,學校的硬體現代化也起來了!
學校與騰訊和中國電信進行戰略合作,引進全國領先、省內首例的學生智慧校園卡系統,集成了進出校門、消費、充值、行為管理、醫院就醫、借書、考勤、成績管理等功能。
這個智慧系統為學生在校「三好」(吃好、住好、學好)提供數據支撐和服務。
通過智慧校園管理系統家長可通過手機微信號實時查看學生在校情況並作數據分析,做到家校共育無縫對接。
中和中學是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有著雄厚的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省、市特級教師5人,正高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88人,獲得各級各類榮譽稱號教師150餘人。
學校領銜4個區級名師工作室,5個區級學科實訓基地,承擔了語文、數學、物理等7個學科的成都市教師繼續教育精品培訓。
圖源/學校官微
自2010年融入高新以來,學校教學質量節節攀升,獲高新區文科「七連冠」、三奪區理科狀元,連續多年被成都市教育局評為「高中教育教學優秀學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子。
課程方面,學校構建了「潛能課堂」課程體系,深化「潛能課堂」的研究與實踐,積極探索中學生學習潛能和高階思維的基本結構與實踐框架。
開展「潛能課堂」主題教研,實施多元評價,推進問題驅動的「三階四環」高階思維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高階發展,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圖源/學校官微
同時,學校被成都市教育局授予「成都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學校」。
學校成立了拔尖人才早期培養中心,初、高中都建設有創客中心,開設了信息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項目班,同時開設了人工智慧、創意設計、電腦製作、機器人、科技發明等項目班。
圖源/學校官微
學校為滿足學生個性成才開闢了道路,為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提供了有利條件。
2018年,學校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獲得了3個一等獎、13個二等獎,獲獎人數居全省前列。
圖源/學校官微
學校在「潛能教育」核心理念下,構建「體驗德育」實踐活動,創新各類學生社團、拓展活動、研學旅行、公益項目,突出「活動」與「生活」,強調「實踐」與「體驗」,讓孩子們通過活動充分體驗德育,以德育心,以德育智,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人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住宿方面,學校實行的是初、高中分區封閉式管理,受到社會各界及家長同學們的廣泛好評。學校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利於學生科學地規劃生活,形成嚴謹的學習作風和雷厲風行的生活習慣,養成嚴明的紀律觀念和規則意識,減少外部幹擾。學校公寓可容納3000餘名住校生,德育處專職幹部負責管理,配備專業生活導師,實行學生公寓物業標準化服務。夥食方面,學校使用政府採購的高標準物業管理,夥食也是按照高標準要求,為學生提供新鮮可口的飯菜、使學生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圖源/教育局官網
中和中學也是小搖號入學,對口的小學有以上四所,公立私立都有。
總結來說,學校硬體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及教學成果都比較顯著,課程特色也比較健全,宿舍及夥食都是有比較高的標準的。
如果非要說學校的缺點的話,那就是學校周邊環境比較一般(不是學校裡面,是周邊)學校在中和老街,據家長反饋,外面看起來像城中村。
總之,中和中學是市重點中學,省一級示範高中。總體來說,這是一所非常不錯的中學,值得一讀!學區寶也建立了
高新區交流群,
掃碼立即進群!
*來源: 部分圖片及信息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