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教學法究竟怎麼用?

2020-12-25 煙臺大眾網

  近年來,國際三大音樂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被廣泛引入國內。但隨著探索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出現了「教法新、實施難」的水土不服現象。三大音樂教學法如何與中國學校音樂課堂教學體系和內容融合,便於日常課堂教學所用,有效推進學生音樂素養進階成長,成為教學實踐者的難題。為此,教法研究專家不斷探索、研究、實踐,取得了小學階段教法全體系融合的階段性成果。

  7月13日至19日,「國際三大音樂教學法在中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法融合全體系培訓(小學一、二年級)」在北京舉辦。

  本土化是世界難題

  「三大音樂教學法對我們中國老師來說,都是外來文化,很多老師跟著一些專家學習了這些理念後,當時很激動很興奮,覺得這些理念真是太好太及時了,可一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總是不知道如何把這些理念完美嫁接、運用到日常音樂課堂上。」《中國音樂教育》編輯部主任楊旭說,「三大音樂教學法的本土化不僅對我們中國人是個難題,對於全球的音樂教育者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難題。」「這麼多年來,三大音樂教學法在中國應用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範本,主要是水土不服問題。看到活動標題時,我抱有極大興趣期待。」北京市小學教研員程鬱華說,三大音樂教學法都是在特定文化、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到中國後,如何能夠跟我們國內中小學音樂教學很好地結合,如何適合我們音樂課程的需要,從中國國情出發,進行教法的融合,這個切入點很好。

  培訓邀請拓天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教學總監潘俞安、臺灣柯達伊音樂教育學會第十屆理事長姚玉娟、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張馨方、臺北小樹音樂才能教育機構音樂藝術總監吳玟蓉等4位臺灣老師。「她們和我們有著同樣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是,她們在三大音樂教學法本土化的土壤上已經耕耘、實踐過10多年了。」楊旭表示。

  「教學方法在國際上有很多,但這三種方法是最有生命力的,最容易被世界音樂教育接受的教學法。以人音版的教材做模本,完善三大音樂教學法與我國小學音樂教材融合的培訓體系,將三大音樂教學法帶進中國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小學音樂教材(人音版)副主編徐沛然介紹,課標裡提到的模仿、體驗、合作、創造、表現這些教學方法手段與三大教學法是一致的。三大教學法與教材、課標完全結合,根據教學目標需要使用。「比如,教材中某個作品適合肢體語言來做,那麼用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多一點;如果學習音高,那麼柯達伊的東西會多一些;如果需要綜合能力時,那麼奧爾夫的東西多一些。我們不是驗證是不是純粹的某一種教學法,而是三大音樂教學法為我所用。只要學生喜歡、教學效果好,就是好方法。」徐沛然說,2014年8月,奧爾夫課題組專家受邀參加巴西世界音樂大會,並在會上開設專題講座,講述奧爾夫在中國的發展,跟中國音樂教材大綱的結合,「要推進奧爾夫教學法,只引進不行,一定要做實實在在與當地教材落地的事情。他們認為中國正在做一件非常務實的事情。」

  節奏是學習出發點

  「音樂教學中,學生肢體往往是被困住的。學生坐在那裡聽音樂,似乎腦子耳朵在動,但其實沒有激活音樂思維。只有肢體解放出來,學生思維才能被激活。張馨芳老師示範的音樂課上,看上去簡單的律動遊戲,包含著高低、大小、長短,與音樂有著直接的關係。用身體體驗音的高低,節奏的長短,對低年級來說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小孩子很願意學。因此,培訓安排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放在第一個課。

  「『跟著音樂走!』老師這麼說著,當學生開始跟著音樂走,他們會探索到移位動作的基本概念,如肢體的律動、感知到必要的重心轉移、穩定的脈動和速度。進而探索到與周遭的關係、空間、其他人的律動感方式,還有如何調整、調配與他人共享的空間。」張馨芳介紹,達爾克羅茲教學法認為在音樂的三大元素中,節奏、曲調、和聲,最易被忽視的是節奏。而節奏卻是一切萬物的基礎,因此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以節奏為出發點來發展對音樂的學習。「我不在乎一節課教了多少理論,教學過程裡,孩子從進來到走出去不一樣,過程給予他心靈上的提升,讓孩子們一步步進入音樂世界,享受音樂。」張馨芳建議老師們在課堂上常問問孩子感受到什麼?發現到什麼?聽到什麼不一樣的?有什麼感受?「讓學生自己思考、體驗、歸納,老師是幫忙的角色,將音樂元素連結到課堂內容。」

  設計意圖是根本目的

  「真正理解三大音樂教學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是一個從思想認識上解放自己的過程,最終享受教學帶來的快樂。培訓時,老師不要只在臺下看,參與進來會發現感覺好極了。就如學生上課,全班齊唱一首歌,與一個人獨唱完全是兩回事,貌似會了,其實個人能力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徐沛然希望通過三大音樂教學法的應用,讓學生有幸福感,老師有成就感,看到音樂教學的收穫。

  程鬱華期望老師通過培訓對三種教法的特點、培養方法在理論層面上有所了解;此外,能夠理解活動設計背後的意圖,而不只學了活動設計。「看到課堂上學生拍手、走路,這背後支撐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培養的技能是什麼,設計意圖是什麼,老師要思考這些問題。掌握了一個活動,卻不知道背後的能力指向、目的是什麼,那麼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連結: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瑞士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愛彌兒.雅克-達爾克羅茲創立的本世紀最早的音樂教育體系。其特色是體態律動教學,要求學生把身體各器官作為樂器,把所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立足於聽(音樂),以教師的即興伴奏為主。以遊戲為課程方式,發現個別學生鬆懈、渙散時,立即變換,永遠處於新鮮狀態。

  柯達伊音樂教育:佐爾丹-柯達伊是匈牙利作曲家、哲學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音樂教育特色是歌唱教學,但並不拘泥於歌唱這一種單一的形式,而是將歌唱、動作、遊戲、表演、即興創作等形式相結合,給兒童的創造獲得全面、豐富、綜合的審美體驗和表現表達機會。

  奧爾夫音樂教育:由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創建。奧爾夫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認為元素性的音樂絕不只是單獨的音樂,而是一種融合音樂、舞蹈、語言的整體藝術;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選擇最符合兒童天性的民歌、童謠、諺語等教學素材,推崇主動學習音樂,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相關焦點

  • 「三大音樂教學法」(臺灣專家班)師資培訓通知
    為更好地提升廣大音樂老師課堂質量,解決在音樂課堂中重點難點知識講解困難等問題,我平臺自2017年12月開始舉辦「三大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班以來,一直受到參訓學員的一致好評以下是詳細招生信息: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 是指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柯達伊和達爾克羅茲命名的音樂教學法,它們不同於傳統的一貫式課堂,而是提供更多元的教學方法,把遊戲互動融入在音樂教學中,鼓勵孩子的音樂創造力,引領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並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 探究式教學究竟是不是垃圾教學法?
    就算有些美國學校的教師運用探究式教學法不夠地道,我們中國教師可以加強學習,掌握地道的探究式教學法。(楊德發可以上示範課,為大家作探究式教學的培訓)楊德發認為,中小學各學科,凡是涉及「規律」的新課教學,均可以用探究式教學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用的機會很多,歷史、政治、英語、語文等學科也有機會用。讓學生去發現規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出規律,就是探究式教學法。
  • 「三大音樂教學法」如何運用到音樂課堂中?
    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 是指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柯達伊和達爾克羅茲命名的音樂教學法,它們不同於傳統的一貫式課堂,而是提供更多元的教學方法,把遊戲互動融入在音樂教學中,鼓勵孩子的音樂創造力,引領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並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讓音樂課更有趣味性
  • 了解一下,「三大音樂教學法」原來還能這麼學!
    以下是招生通知:為更好地提升廣大音樂老師課堂質量,解決在音樂課堂中重點難點知識講解困難等問題,中國少兒音樂培訓微信公眾平臺自2017年12月開始舉辦「三大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班以來,一直受到參訓學員的一致好評,通過三天學習三種先進的音樂教學法精華的介紹與課堂教學案例解析再到實操的演示,為越來越多的音樂老師打開思路,拓寬視野
  • 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三大優勢
    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蒙臺梭利教學法,尊重兒童的自由發展,重視兒童成長發展的各種敏感期教育。蒙臺梭利教育法三大優勢: 兒童只有在一個自由的氛圍裡才能展現真實的自我,這個自由的氛圍就是蒙臺梭利教室中有準備的環境。
  • 世界著名三大音樂教學法是如何應用的?
    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是指以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這些動作可以和身體的高、中、低位置結合,也可以用身體的頭、身、臂、手、腳等各個部位,與歌聲的動作、體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節奏、旋律、和聲、復調、曲式等。它以遊戲為課程方式,發現個別學生鬆懈、渙散時,會立即變換,永遠處於新鮮狀態。
  • 中央音樂學院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系統課(2期)—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即將拉開帷幕!
    2.肢體開發與舞蹈:奧爾夫教學法重要要素之一就是音樂與舞蹈的結合,所以透過肢體動作,及融合舞蹈的元素去感受音樂中的各種基本要素。3.創造性音樂律動: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轉換成音樂律動遊戲。4.認識奧爾夫樂器:了解奧爾夫樂器的名稱與操作方式。5.節奏與合奏教學:透過說白節奏、肢體拍奏及奧爾夫樂器,進行音樂合奏。
  • 中央音樂學院廣東認證中心 | 「音樂教育」(國際三大教學法)師資培訓即將開班!
    那麼,相信你在看過我們推出的三大音樂教學法後,會有所收穫。中央音樂學院全國音樂教師資格廣東省認證中心將推出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匯集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等精品音樂教學法課程,打造全新音樂教學理念,即刻帶你進行創意教學!
  • 「Picture Walk」 閱讀教學法究竟該怎麼用?(概念+教學實例)
    簡單易懂語言,生動真實案例,播種閱讀將把「教學法」相關內容「翻譯」成簡練語言,供讀者碎片化時間閱讀。本期主題:圖片環遊「什麼是「圖片環遊」?」l通過創編故事結局和評價故事的活動,鼓勵學生用已有語言自由表達觀點和思想,並在教師引導下重回文本,探索故事內涵。/學生情況分析/授課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
  • 巧用教學法,提升孩子英語學習興趣
    在培養孩子英語興趣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發現,在孩子剛接觸到英語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強的牴觸情緒,但在貝樂英語的課堂中,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就會慢慢愛上學習英語,在平時還會偶爾蹦出幾個英語單詞,那貝樂英語的教學究竟有哪些訣竅,能夠讓孩子快速愛上英語,提升學習興趣呢?
  • 貝樂英語深度解讀幼兒英語為什麼要用"音樂教學法"
    在孩子的英語啟蒙學習中,許多家長常常會播放一些英文歌曲,用來給孩子「磨耳朵」,那這樣的方法究竟是不是有效呢?對孩子的英文學習又會有怎樣的幫助?在實際教學中,用音樂來進行教學也被叫做音樂教學法,是在貝樂英語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採用的方法之一,它對孩子的語感養成、單詞記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這裡,貝樂英語教學專家就來為您解讀音樂教學法的作用與特點。
  • 中央音樂學院內蒙師資認證中心 | 「音樂教育」(國際三大教學法)師資培訓即將開班!
    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內蒙古音樂教師資格認證中心 「音樂教育(國際音樂三大教學法)」教師資格認證培訓的通知為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加強我國音樂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音樂教師整體素質,促進音樂教師專業化,滿足更多藝術院校畢業生及文藝工作者投身於教育事業的迫切願望
  • 為何教材都用CLIL教學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英語教材都採用了CLIL教學法來編寫和組織內容,對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帶給學生的是更加豐富的內容和更好的學習體驗。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要用CLIL教學法呢?有什麼意義呢?CLIL教學法,是Content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簡稱,是一種科學地將內容和語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CLIL(內容與語言融合型教學)自20 世紀90年代由歐洲教育研究和教學實踐者提出並採用之後,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
  • 用好案例教學法,讓培訓更落地
    而「案例教學法」在課程培訓中注重實戰演練和應用「落地」,讓培訓效果顯而易見。「案例教學法」將工作中的場景提煉和編寫成案例,學習者在解決案例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思維,再去指導實踐。培訓課程效果的水平層次如圖所示。培訓課程效果的水平層次 培訓中的「案例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例子教學」。
  • 你不知道的TPR教學法
    外語教學,尤其是少兒外語教學中,我們總是會強調TPR的重要性。TPR的英文全稱是Totally Physical Response,翻譯成漢語叫全身反應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最早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James提出。TPR教學法倡導把語言和動作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來學習外語。TPR教學法的背景?
  • 少兒英語利器:遊戲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
    少兒英語學習方法-遊戲教學法-達州菲爾博睿少兒英語培訓少兒英語教學方法種類繁多,但無一例外都是利用孩子年幼時的天性和優勢而衍生的方法,今天菲爾博睿為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少兒英語教學方法!遊戲教學法!有人要說,學習的時候怎麼能玩遊戲呢?對教學有用嗎?別的不敢說,但是對於學習語言來說,玩遊戲確實是一個很有用的途徑!而遊戲教學法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少兒英語教學方式!
  • 教學法小知識——聽說語言教學法
    作為IB一線教師,第一,常聽聞學生和家長為中文課程學習方向及方法感到困惑,很想把有限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中國IB學生提供幫助,並普及IB中文課程。第二,希望通過此平臺得見學生、家長所關心的實際問題,例如 「哪些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習」、「評論文章應該怎麼寫」等等,聚焦IB課程學習主體,為大家提供切實的幫助。
  • 江蘇童音文化——常熟市音樂教師資格認證中心 「音樂教育(國際音樂三大教學法)」教師資格認證培訓圓滿落幕
    —郭姿均   6月16日—6月18日,江蘇童音文化攜手常熟凌韻藝術培訓學校——常熟市音樂教師資格認證中心  「音樂教育(國際音樂三大教學法)」教師資格認證培訓班在常熟國學氛圍濃厚的螺螄灣休閒文化園正式開啟。
  • 如何用活「英語聽說教學法」
    如何用活「英語聽說教學法」——國培中心羅湖區4月份小學組外教培訓暨教學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 不妨試試簡單易學的奧爾夫教學法!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世界三大教學法之一,由德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卡爾·奧爾夫(Karl Orff,1895—1982)創立。1929年奧爾夫與多羅西·軍特共同建立了一所將音樂、體操、舞蹈綜合在一起的「軍特學校」。奧爾夫將這裡作為教學的基地,嘗試以節奏為主,同舞蹈、體操等藝術表現形式結合到一起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