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醫院3新生兒疑因嚴重交叉感染死亡 官方介入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網曝廣東一醫院3新生兒感染死亡 醫院:官方已介入調查)

新京報快訊24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在官微發布「關於網文反映我院兒科有關情況的通報」,稱對於新生兒的死亡深感惋惜和痛心,目前,省、市、區健康部門已介入調查。

23日,一個名為「吳昌奇」的個人公眾號發布一則《順德人民醫院或許欠順德人民一個交代》文章,作者系在此次事件中去世的3名新生兒父親之一。文章稱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這段時間裡,順醫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下簡稱順醫NICU)疑似出現了嚴重的院內交叉感染。據家長所知,至少可以確定3名新生兒(包括文章作者孩子)在住院期間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最終或在順醫NICU保溫箱死亡,或轉院廣州以後醫治無效死亡。眾多新生兒因感染被迫轉院,病情輕重不一。

以下為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就此事件發布的通報全文:

廣東醫院3名新生兒死亡:自查不認為與院內感染有關

4月24日下午,順德區第一醫院醫務科梁姓主任告訴表示,10天前,該醫院已經向順德區衛健局匯報過相關情況。隨後,順德區衛健局指派當地疾控部門對該醫院進行了監測。相關監測報告或將披露。

梁姓主任稱,經該醫院自查,前述3例患兒在該院的診療過程符合規範,目前不認為與院內感染有關。患兒死亡原因及更多信息有待專家組的調查。

廣東3新生兒死亡:1人嚴重凝血功能異常 多臟器衰竭

4月23日,吳先生發帖稱,他的孩子4月6日上午在順醫產科出生,4月7至10日被發現感染一種支原體細菌,4月11日轉院到廣東省人民醫院,經檢測發現病原為腸道病毒。「但是由於轉院時已經爆發了感染性休克,病情已處於危重狀態,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孩子最終因病毒感染致嚴重凝血功能異常、顱內嚴重出血、多臟器衰竭而死亡。」吳先生稱。

順德人民醫院或許欠順德人民一個交代

就在這過去的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期間,順醫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下簡稱順醫NICU)疑似出現了嚴重的院內交叉感染,釀成了巨大的醫療事故。據我們家長所知,至少可以確定3名新生兒(包括我的孩子)在住院期間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最終或在順醫NICU保溫箱死亡,或轉院廣州以後醫治無效死亡。眾多新生兒因感染被迫轉院,病情輕重不一。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荀建國_NN7379

相關焦點

  • 3名新生兒在醫院疑感染病毒致死 院方否認對外承包
    日,有網友發帖稱,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有3名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致死,隨後,當地衛生健康部門介入調查。4月23日,吳先生發帖稱,他的孩子4月6日上午在順醫產科出生,4月7至10日被發現感染一種支原體細菌,4月11日轉院到廣東省人民醫院,經檢測發現病原為腸道病毒。「但是由於轉院時已經爆發了感染性休克,病情已處於危重狀態,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孩子最終因病毒感染致嚴重凝血功能異常、顱內嚴重出血、多臟器衰竭而死亡。」吳先生稱。
  • 廣東順德三名新生兒疑感染病毒致死 衛健部門介入
    三名新生兒疑感染病毒致死 衛健部門介入  順德調查新生兒死亡事件  本報訊(記者 李濤 張夕)4月23日,有網友發帖稱,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有3名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致死。4月24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發布通報稱,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已介入調查。
  • 順德新生兒急症死亡原因懸疑 廣東出新政嚴防院內感染
    【財新網】(記者 黃姝倫 馬丹萌 實習記者 葛書潤)廣東省新政出臺,針對新生兒醫院感染,要求加強預防與控制工作。《南方日報》5月9日消息稱,廣東省官方已經制定了《廣東省醫療機構新生兒科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2019版)》。
  • 內窺鏡交叉感染這麼嚴重,醫院為什麼束手無策?
    文 | 瀚湄醫療創始人 陳興旺在醫療器械交叉感染風險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內窺鏡。由於內窺鏡結構中包含多個小而長的開放通道,為微生物、分泌物和血液的殘存與交叉感染提供了環境。無論清洗消毒流程有多嚴格,都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交叉感染。另外,清洗消毒培訓力度不足,也是造成內窺鏡交叉感染的原因之一。
  • 韓媒:梨大木洞醫院新生兒死亡或與細菌感染有關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梨大木洞醫院4名新生兒16日相繼死亡引發關注。據相關人員的供詞,其中3名嬰兒或受到了細菌感染。首爾梨大木洞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病房。(韓聯社)據悉,當地時間16日下午9時31分到10時53分,韓國首爾梨大木洞醫院新生兒重症病房保育箱中接受治療的4名新生兒相繼死亡。在韓國警方的初步調查中,主治醫師和護士均表示死亡原因不明,遺屬們表示當時孩子們腹部鼓起,有呼吸困難的症狀。經過2天的跟蹤調查,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在對3名新生嬰兒的血液進行培養後發現,死因或與細菌感染有關。
  • 衛生部通報西安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嚴重感染事件
    該事件後果嚴重,影響惡劣。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事件發生情況、主要問題及處理結果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9名新生兒自9月3日起相繼出現發熱、心率加快、肝脾腫大等臨床症狀,其中8名新生兒於9月5日—15日間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相繼死亡,1名新生兒經醫院治療好轉。
  • 兒科醫生:早產是新生兒感染高危因素,需及時合理抗感染治療
    23日,有網友發帖曝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3新生兒疑因細菌或病毒交叉感染,最終致死。據這名父親在文中介紹,孩子因為早產,先放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觀察幾天才能出院。期間,被發現有新生兒感染,轉院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後經檢測發現病原為腸道病毒,最終因嚴重凝血功能異常、顱內嚴重出血、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 臺灣增2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 官方稽查月子中心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腸病毒就診人次持續攀升,上周新增2例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其中1例死亡,使得今年已累積6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有2例死亡。
  • 宜賓一新生兒死亡被質疑漏診所致,醫院:確存漏診但非死因
    四川宜賓一名剛出生五天的男嬰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認為死因系胎兒宮內感染引發新生兒重症肺炎等併發症所致,但家屬認為男嬰死因與醫院漏診枕骨骨折有關。病歷顯示,8月1日,醫師給出的初步診斷結果為:「頭顱血腫、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症?宮內感染?」
  • 西安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兒死亡 疑與院內感染有關
    新華網西安9月25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25日下午從陝西省委宣傳部了解到,8月28日至9月16日期間,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收治的94名新生兒患者中,有8名新生兒從9月5日至15日先後死亡,據初步調查死亡原因可能與院內感染有關。
  • 避免交叉感染 福州多家醫院開通網上診療
    新華網福州2月6日電(劉豐)近日,福州多家醫院發布疫情防控期停診信息。不過,為方便病人就醫,避免交叉感染,醫院紛紛利用網際網路醫院優勢開通網上診療。  福建省立醫院:該院網際網路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網際網路診治諮詢平臺」已上線,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等科室專家提供在線諮詢問診服務,接受有乾咳、乏力、發熱等症狀的病友諮詢。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該院網際網路醫院開通「發熱門診(兒科)義診諮詢」服務,每天服務時間為8:00—21:00,提供一對一的免費在線諮詢服務。
  • 發生嚴重院感事件,誰可能會擔刑責?
    僅隔一個月,廣東、江蘇連發醫院院內感染事件。5月27日,江蘇東臺市人民醫院被曝出發生大規模院內感染,共有69名血透患者被確認感染C肝病毒。4月底,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19名新生兒發生院內感染,其中5例新生兒死亡,14例接受治療。在兩地衛生健康委的調查通報中,對於事故原因皆提及「院感管理落實不到位」。
  • 美國醫院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失控 一個月內至少5142名醫患中招
    【南方+7月8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醫護人員和因其他病痛就醫的病人在醫院感染新冠肺炎的問題嚴重,全美醫院在5月14日至6月21日間上報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病例5142例。由於美國疾控中心不對醫院上報該數據作硬性要求,真實交叉感染的病例或比上報數據更多。
  • 西安交大醫學院一附院瞞報8名嬰兒感染死亡(圖)
    本報記者 強軍 攝  9月26日,交大一附院副院長賀大林就8名新生兒死亡召開新聞發布會來自韓城的小黃的兒子9月17日在交大一附院夭折  官方調查數據顯示有8名新生患兒死亡,但昨日,幾位知情者報料,8月28日至9月16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病房相繼有10位患兒死亡,經記者多方查證,10名死亡新生兒中,交大一附院認為兩名死亡新生兒死因明確,其餘8例死亡原因不明確。
  • 孕婦無乳鏈球菌攜帶與新生兒感染
    無乳鏈球菌,又稱為B組鏈球菌(GBS),是一種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細菌,在北美地區非常流行。北美地區孕婦生殖道內的無乳鏈球菌攜帶率最高的達20%-30%,是導致該地區新生兒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這個細菌在我國孕婦生殖道內的攜帶率並不高。
  • 上海有關部門正在調查「一新生兒補種卡介苗後死亡」事件
    上海有關部門正在調查「一新生兒補種卡介苗後死亡」事件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何穎晗 2016-08-05 15:34
  • 支原體感染嚴重嗎 這樣預防支原體感染才有效
    支原體感染嚴重嗎支原體體感染一般使用阿奇黴素治療,這個也不是特別嚴重的疾病,不用過於擔心,還是要多休息,另外不能有太大的精神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講衛生,避免交叉感染不到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影劇院、百貨公司、超市等處去。儘量避免接觸患者,有病就近就醫,少跑大醫院,縮短侯診時間。以往認為呼吸道疾病僅由呼吸傳播,近年已證實,接觸傳染是重要的傳播方式。
  • 湖南廣東四川已有4名嬰兒注射B肝疫苗後死亡
    據深圳龍崗區南灣人民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已經對該患兒進行屍檢,目前尚不能確定該死亡病例與接種疫苗有關。近期,湖南三名嬰兒接種了B肝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常寧、衡山兩名嬰兒不幸死亡(本報曾做連續報導)。
  • 廣東新生兒缺陷率高於全國 篩查沒普及是主因
    在近期舉辦的「廣東省出生缺陷六病防治合作項目」啟動儀式暨師資培訓班活動上,來自廣東省優生優育協會的專家指出,廣東是出生缺陷高發地區,據統計,2008年廣東出生缺陷發生率為208.3/萬,是全國平均水平134.9/萬的1.5倍。專家呼籲,應加強普及和推廣優生優育檢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
  • 深圳一嬰兒注射B肝疫苗後死亡
    深圳市衛人委負責人表示,對一般人群推遲接種B肝疫苗,不影響B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但對母親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優先保證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及時接種。  近期湖南三名嬰兒接種了B肝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2人不幸死亡。涉事疫苗標註為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重組B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