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2020-12-11 澎湃新聞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2020-12-09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典首次規定了居住權這一新的物權種類,在未來的執行程序中,當執行行為前進的步伐「路遇」居住權時,可能會因之「新」且沒有具體的裁判規則,而使這類案件「迷失方向」。筆者試結合民法典中有關居住權的規定,提出具體的排除執行的裁判規則,以期對審理此類案件提供借鑑。

在程序上

要從案外人請求內容入手選準居住權異議路徑

實務中,案外人通常會提出兩種請求。第一種請求,認為「帶居拍賣」(法院承認居住權的存在)的執行行為錯誤提出異議,此時,法院的執行行為並未「侵犯」其居住權,案件沒有實體權利的爭議,執行程序有權裁斷,則此種異議為執行行為異議,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主張權利,並通過複議程序進行救濟。第二種請求,認為「去居拍賣」(法院否認居住權的存在)的執行行為錯誤提出異議,此時法院的執行行為涉及了案外人的實體權利——居住權,執行程序無權裁斷,依「裁執分離」原則,則此種異議為案外人異議,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主張權利,並通過案外人異議之訴進行救濟,通過訴訟來最終確定居住權能否排除執行。

在實體上

要從居住權設立方式入手確定排除執行規則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條規定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可以以遺囑方式設立、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有權按照合同約定設立。結合以上規定,筆者將居住權分為登記居住權、遺囑居住權和判決居住權三種類型,同時,針對承繼的居住權和居住權消滅後的情形,確立以下排除執行的裁判規則。

01

登記居住權

這是一種最標準的居住權,如同已登記的不動產物權一樣。對其排除執行的裁判規則,亦與不動產物權排除執行的規則一樣,對在法院查封之前設立並已辦理登記的居住權,根據「物權優於債權」的原則,此種居住權可以排除執行。

02

遺囑居住權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後會出現兩種情形,一是被繼承人未死亡,二是被繼承人已死亡。第一種情形,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條的規定,因繼承取得的物權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因此,在被繼承人未死亡時,繼承尚未開始,居住權亦未生效,此時雖然被執行人(被繼承人)與案外人立有設立居住權的遺囑,但不能排除執行。第二種情形,因被繼承人已死亡,則繼承開始,居住權生效,此時居住權可以排除執行。

03

判決居住權

雙方當事人通過合同約定了一個居住權,因產生爭議而訴訟,經法院審理後認為居住權成立的,就會做出一個居住權成立的判決,這就是判決居住權。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導致物權設立的,自法律文書生效時發生效力。因此,在該判決生效時,居住權生效,案外人持該生效法律文書可以排除執行。

04

承繼的居住權

這是指居住權設立後,居住權人又將居住權對外轉讓,或者居住權人死亡後其繼承人要求繼承居住權。根據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條的規定,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因此,在案涉房屋被執行時,居住權的「受讓人」和「繼承人」向法院提出異議是不能排除執行的。

05

消滅的居住權

根據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居住權期限屆滿或居住權人死亡時,居住權消滅,這就是消滅的居住權。此時居住權人或其繼承人向法院提出異議亦是不能排除執行的。

轉自:山東高法

棗法之光

微信號:zzfyzfzg

原標題:《【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習民法典】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13大影響
    在執行工作中貫徹落實民法典,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民法典核心要義,紮實做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執行能力和水平,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 民法典來了|申衛星: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解釋與適用
    由於當時並無居住權制度,為了確保兩被告在所涉房屋的穩定居住,購房合同約定該房屋由三人按份共有,劉柯妤佔90%,劉某、周某各佔5%。此後,原告劉某一因故請求分割共有房屋,造成了裁判上的難題。【評論】最符合當事人意願的制度是居住權,能從根本上消除兩被告因共有物分割而喪失居住權益的風險。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十大變化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十大變化 2020-12-22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影響
    在執行工作中貫徹落實民法典,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民法典核心要義,紮實做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執行能力和水平,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 民法典宣傳 | 《民法典》實施後,房屋買賣、租賃、產權,統統這樣...
    而關於買房賣房、租房、房屋產權等領域都有全新的規定,你了解過嗎?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1、 新增房屋「居住權」。從2021年起,每一套大產權房子都擁有三種不同的物權屬性,分別是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居住權。居住權是獨立於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外、新增的第三種屬性。
  • 【普法專欄】民法典之後,回家的誘惑有多大
    【普法專欄】民法典之後,回家的誘惑有多大 2020-07-08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丨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影響
    在執行工作中貫徹落實民法典,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民法典核心要義,紮實做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執行能力和水平,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 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13大影響
    在執行工作中貫徹落實民法典,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民法典核心要義,紮實做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執行能力和水平,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 最高法院:房屋買受人能否排除抵押權人對房屋強制執行?
    在以上抵押未解除的情況下,如果抵押範圍的房屋有被開發商對外銷售,則會面臨抵押權和房屋買受人權利相互衝突的情況。此時,房屋買受人還能依據《執行異議和複議規定》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要求排除抵押權人對特定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 民法典|什麼是居住權?
    房子一直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民法典中居住權的提出受到廣泛關注。什麼是居住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權怎麼設立?居住權應當通過書面合同或者遺囑方式設立,並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居住權原則上是無償設立,但是雙方也可以約定有償設立。
  • 普法丨從「居住權」談民法典的溫情守護
    示意圖《民法典》中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居住權」,它是指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居住權離我們生活非常近,它跟租賃相似,但比租賃具有更長久、穩定、排他的權利屬性。在日常生活中,婚姻、繼承、租房、以房養老等,都可能適用居住權,讓我們來看看它在不同場景下的生活應用吧。
  • 民法典理解適用學習答疑系列㉔:《民法典》中規定的居住權人是否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民法典理解適用學習答疑系列第24期問題《民法典》中規定的居住權人是否《民法典》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更加清楚表明了我國居住權主體只限於自然人。《民法典》第367條規定居住權合同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這裡規定的當事人並非居住權主體,而是居住權合同的主體,包括了居住權設立人。假定住宅所有人甲擬在其住宅上為乙設立居住權,雙方籤訂居住權合同並實際履行。
  • 民法典裡的民生熱點:居住權、子女撫養、近親屬等均被提及
    近年來,「房子」這個詞總能在國民話題榜佔據一席之地。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點,是提出了「居住權」概念,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在審議草案時,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在設立居住權的時候要充分保障弱勢群體居者有其權。有人員建議在物權編草案中明確「法定居住權」概念。
  • 民法典亮點新規,居住權深度解秘,掀起你的蓋頭來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可謂惜字如金,一字值千金,但卻在物權編增設六個法條,即第三百六十六條到第三百七十一條,新增三百多字,新增設專章居住權。可見,居住權,不但是民法典物權編的耀眼新規,更是民法典的亮點新規。居住權將為解決弱勢群體的「住有所居」提供強大的法律保障,為破解養老的社會難題提供新方案,也對房屋買賣產生影響。
  • 居住權是什麼?什麼人對房屋有居住權?登記居住權的房子能不能照常...
    5月24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民法典草案,或許能打消老人的這種顧慮,因為草案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章節——居住權。只要老人籤訂了居住權合同,那在房子中居住的權利,就會受到法律保護。  這一規定,對於日後購買二手房的市民,也得引起注意,因為購房時不僅需要查詢房屋的權屬、司法查封、設立抵押等情況,還應注意查詢房屋是否登記有居住權。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2020-11-2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先抵後售,房屋買受人能否排除抵押權人對房屋強制執行?
    在以上抵押未解除的情況下,如果抵押範圍的房屋有被開發商對外銷售,則會面臨抵押權和房屋買受人權利相互衝突的情況。此時,房屋買受人還能依據《執行異議和複議規定》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要求排除抵押權人對特定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對比《合同法》+九民紀要,《民法典》非...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對比《合同法》+九民紀要,《民法典》非金錢合同違約方的合同解除權的變化 2020-12-1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關於宅基地使用權、居住權和地役權,民法典這樣規定...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民法典,即日起,隴西縣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設立「跟法院小哥哥學習民法典」專欄,以「語音+法條」的方式,大力宣傳民法典,以期提高民法典的知曉率、普及率,為民法典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三百五十九條)13.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