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所校外教育單位成為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9所校外教育單位成為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為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單位在學校美育中的作用,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在全市中小學成功創建191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的基礎上,2020年,市教委在校外教育單位中開展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建活動,確定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等9所校外教育單位為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此次創建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讓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參與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的過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優化育人環境為目標,進一步深化學校美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校美育質量,努力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

  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天津市華夏未來教育集團、天津市青年發展促進中心的文化、濱海新區塘沽青少年宮、和平區青少年宮、河北區少年宮、南開區少年宮、紅橋區少年宮、西青區少年宮9個校外教育單位獲得傳承學校稱號,各單位將把剪紙、戲曲、文化大篷車、書法、版畫、民樂、楊柳青年畫等傳承項目納入本單位美育課程建設,加強學科融合,深化教學改革。要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群體性、體驗性、互動性的項目實踐活動。要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支撐,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傳承項目專兼職教師隊伍,提升項目教育教學水平。以輻射帶動為拓展,帶動輻射當地中小學和社區,不斷擴大傳承項目的覆蓋面和參與面。以成果展示為助推,結合傳統節日,因地制宜組織學生開展傳承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增強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性工作,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把握育人宗旨,堅持創建活動原則,定期總結、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實踐中形成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做好校外教育單位和學校的合作與融合,開發利用當地社會文化藝術資源,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和傳統藝術項目。

(文章來源:北方網)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9所校外教育單位成為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天津北方網訊:為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單位在學校美育中的作用,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在全市中小學成功創建191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的基礎上,2020年,市教委在校外教育單位中開展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建活動,確定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等
  • 第一批天津市優秀學生藝術團名單公布!有你母校嗎?
    12月14日,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微信公眾號公布第一批天津市優秀學生藝術團名單和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名單。其中,9個校外教育單位和151所學校入選。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2020年,天津市教委在校外教育單位中開展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建活動,確定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等9所校外教育單位為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此前,全市中小學已成功創建191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文化傳承學校和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預複評工作相關服務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在全省中小學開展第二批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和《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遴選第四批省級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的通知》有關要求,對各區推薦的20所優秀文化傳承學校、30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進行預複評工作
  • 城事| 天津這些學校有了新身份!有你母校嗎?
    ,並開展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建活動。日前,天津市教委發布了天津第一批天津市優秀學生藝術團名單和第三批天津市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名單。9個校外教育單位和151所學校入選,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母校?
  • ...廣東省中小學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 「第四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
    110月27日-28日,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白波教授為組長的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專家評審組一行5人到我市進行「第二批廣東省中小學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第四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實地複評工作。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麥麗敏,市教育局體衛藝科科長葛勇,茂南區教育局、電白區教育局有關領導陪同複評。
  • 惠州將創建"傳承學校" 鼓勵發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
    今年的市級集中展演,於9月25日—9月30日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持續上演,來自惠州近100所學校的105個藝術表演類節目,另外還有藝術作品類197件,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8個,分為聲樂、舞蹈、器樂、戲劇和朗誦5個專場輪流上演。
  • 墊江大石小學被評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近日,記者從縣教委獲悉,大石竹編獲「國字號」榮譽,成為教育部認定的全國中小學傳統手工技藝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項目,其所傳承的學校大石小學榮獲「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稱號。據悉,教育部於2017年發出《關於在全國中小學校開展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決定在全國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創建1000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傳承項目主要包括戲曲、書法(篆刻)、民族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舞蹈等。教育部將對經遴選認定的學校命名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並通過各種途徑介紹和推廣典型經驗,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 傳統文化傳承、藝術教育獲省獎,為惠州這些學校點讚!
    傳統文化傳承、藝術教育獲省獎,為惠州這些學校點讚!惠州一批學校榮獲「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第三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為這些學校點讚~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遴選第三批省級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對「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第三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進行實地複評的通知》要求和安排,廣東省教育廳先後開展了初評、實地複評和公示的相關工作,評出「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 我區學校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恭喜我區公明第二小學、玉律小學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公明第二小學秉承「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結合深圳市提升中小學生八大素養指導意見,立足課堂,輔以社團,開設書法和中國畫兩門特色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撒文化自信的種子。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藝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麼要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什麼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八一學校開啟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新華教育北京12月15日電 今日,「讀聖賢之書 做厚德之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暨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和中華書局主辦,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海澱敬德書院、北京市八一學校聯合承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 麗水學院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近日,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公示結束,我校中國青瓷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成功獲批,也是浙江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基地。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教體藝函〔2018〕5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遴選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19〕42號),經全國高校自主申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專家遴選,今年全國共有25個基地獲認定。此次獲批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對我校青瓷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 天津市教育
    年初,確定了清理整頓改制學校的規劃,截至6月中旬,19所改制學校停止初中招生,回歸公辦學校行列,為吸引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到公辦學校就讀創造了條件,社會反響良好。根據《天津市改制中小學依法規範成為民辦學校的意見》,2007年,2所改制學校依法規範進入民辦學校行列。
  • 北京第三批學校文化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今日舉行
    6月16日,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創建展示交流活動走進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校,此次活動是繼4月份走進房山之後的第二次走進區縣活動,活動旨在繼續深入推進北京市第三批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創建工作,展示交流區域創建成果和做法。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學院、昌平區教委的領導出席活動。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川探索
    每年清明時節,都江堰盛大「放水節」震撼來襲,這個川西人民的隆重文化節日,成為活態傳承古堰文化的盛典。調研組穿行於巴蜀大地,深切感受到四川厚植文化根脈,堅持活態傳承的生動文化實踐。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古蜀文明獨具魅力,巴蜀文化豐富多樣,民族文化絢麗多姿,紅色文化基因深厚,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優秀文化高地與精神沃土。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八一」傾情奉獻
    青春湧動,傳承不息。特以此片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致敬每一滴意義非凡的汗水。進入官方網站(http://chuancheng.cyol.com)即可報名參加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匯集多一滴汗水,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
  •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吉林省高校榜上有名
    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公布了26個獲批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由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申報的傳承項目《東北秧歌》,成為全省唯一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高校。自2015年起,該校舞蹈專業師生先後參與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長春市朝陽區教育局「蓓蕾計劃」等項目建設,並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東安實驗學校、養正高級中學、長春市清華實驗學校、長春市第158中學、柳河孤山子鎮小學等20所城鎮和農村中小學建立了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對創編的「東北秧歌大課間操」「東北秧歌舞蹈組合」等項目進行推廣,累計課程覆蓋面達6000餘人次,為東北秧歌的各教育階段傳承提供了豐富資源和平臺
  • 天津市第三中學:津城第一所公立中學,明年建校120周年
    第十期來看天津市第三中學。清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十九日(1901年3月9日)正式創立官立中學堂,以後十易其名,先後稱天津普通學堂、官立中學堂、天津府中學堂、省立天津中學堂、 直隸省立第一中學校、河北省立第一中學校、河北省省立天津中學校、天津特別市市立第一中學校、河北省省立天津中學校、河北省立第一中學等,1949年定名為天津市第三中學。1960年,學校由鈴鐺閣大街遷至丁字沽。
  • 26個獲批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吉林省高校榜上有名
    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公布了26個獲批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由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申報的傳承項目《東北秧歌》,成為全省唯一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高校。自2015年起,該校舞蹈專業師生先後參與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長春市朝陽區教育局「蓓蕾計劃」等項目建設,並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東安實驗學校、養正高級中學、長春市清華實驗學校、長春市第158中學、柳河孤山子鎮小學等20所城鎮和農村中小學建立了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對創編的「東北秧歌大課間操」「東北秧歌舞蹈組合」等項目進行推廣,累計課程覆蓋面達6000餘人次,為東北秧歌的各教育階段傳承提供了豐富資源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