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最精妙的極品楷書,嘉慶皇帝為之驚嘆,在美國被視為國寶

2020-12-17 墨品風雅

中所周知,林則徐是晚清時期的肱骨大臣,他虎門銷煙的壯舉可謂是大快人心,令人拍案叫絕!他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雖然林則徐強烈抵抗外來侵略,可是他本人卻不排斥外來文化、科技和思想,主張學其優而用之,其思想相深有遠見,曾參與編纂《四洲志》、《海國圖志》,為地就是讓國人更加了解世界。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據文獻記載,林則徐至少精通葡萄牙語、英語兩種外語。雖為封建社會的大臣,卻不因循守舊的頑固派。

值得注意的是,林則徐不僅是國家的肱股之臣,更是一位厚道的書法家。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林則徐擅長各種書體,尤其是楷書、小楷的書寫,觀其書法能切切實實地體會什麼叫做字如其人。

林則徐的書法主要遵循的了《集王聖教序》的路數,頗有魏晉之風,通篇堅挺勁拔是其特色。細細品味林則徐的書法,可以發現他書法功底深厚,堪稱大師。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1827年(道光7年),林則徐在其代表作《跋沈毅齋墨跡》提出理論:「初學臨摹輒舍唐人矩範而躐等於鍾張羲獻,是猶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臥必矣」。

學習書法要先掌握好唐人書法的法度,切莫直接臨摹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書法,否則就等於沒有學會走就想跑,必然摔跟頭。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所以說,林則徐具有非常紮實的書法功底,法度嚴謹。但是,林則徐的楷書並沒有聚集於一家書體,而是集結眾家之所長,將顏體、柳體、歐體融為一爐,書法氣勢上有唐人的規矩,點畫間還透漏出魏晉之風。

此種書法風格,實屬難得。另外,林則徐的書法取勢端莊安詳,毫無半點媚態造作之氣,不是雄渾強勁的風格,但是字裡行間卻盡顯浩然正氣,觀其字往往能品其人。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說到林則徐的代表作,非《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莫屬。這幅墨寶是他是於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所寫,是其給上司陶澍的一件賀禮,據說道光皇帝看後都為之驚嘆。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全卷以藍底金粉寫成,現存於美國的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林文忠公無量壽經墨寶冊》

商品引導語:此書法清秀雅致,字字精美,當時盛行「館閣體」,林則徐之字能夠推陳出新,保留「館閣體」的同時,又融入自己的意趣,將個人的品格和風貌融入其中,堪稱200年內的楷書極品!

相關焦點

  • 清朝縣令的書法,字體精妙,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徐元禮,晚清人,字淞橋,嘉慶18年拔貢,為官知縣。書法與郭蘭石齊名,直造晉、唐,其靈俊處,實出天賦,小楷或勝之。歷史上的知名書法家中,很多人官位顯赫。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有個七品芝麻官,書法功力深厚。很多人評價其書法「直追晉唐」。
  • 康熙寫的最好的一個字,被視為大清國寶,消失200年後被總理發現
    順治最後的去向也很奇怪,有的人說他是得了天花而死,也有的人說他是為情所困,最後當了和尚,不管怎麼樣,因為順治的離開,康熙的命運改變了。 孝莊作為順治的母親,可能是因為和多爾袞之間不明不白的關係的原因(其實也沒啥,那都是當時的傳統,不算很過分),她是很不得順治的喜歡的,母子之間的關係非常的淡泊。
  • 敢讓嘉慶下跪的清朝狀元王傑,最為人稱道的是書法
    他為官剛直為世人所傳頌,能懟得和珅面紅耳赤,是乾隆、嘉慶兩朝重臣。除了官聲顯赫,他最為人稱道還是書法。王傑,陝西韓城人,八歲喪父,家境貧寒。他自幼聰明好學,青年時期曾在江蘇巡撫陳宏謀門下當幕僚,被陳器重,最後以陝西鄉試第一名(叫解元)的身份,來京城參加會試,又以探花第三名進呈乾隆帝殿試。
  • 他是乾隆的兒子,行書驚艷后世200年!不愧是「清四家」之一
    成親王《書論一則》永瑆,(1752年——1823年),少字鏡泉,從號少廠,又號鏡泉、即齋,別號詒晉齋主人,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的第十一子,也是嘉慶皇帝的哥哥。成親王《書論一則》永瑆自幼酷愛書法,曾有人調侃道:倘若讓成親王做了皇帝,恐怕會是下一個宋高宗。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永瑆書法的精妙之處。
  • 《國家寶藏》為我們展示國寶,帶我們走進歷史,銘記歷史
    節目融入音樂劇、舞劇、民族器樂劇等更多藝術手法,讓國寶活起來的方式更豐富。今年帶來的是第二季了,國寶帶我們走進的是歷史,讓我們銘記歷史。下面小編為大家展示第一期守護的國寶。李白草書《上陽臺帖》第二件國寶是李白草書《上陽臺帖》,國寶守護人是翟天臨。李白是我國唐朝詩人,亦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詞,我們隨便都能背下來一首,但是他流傳下來的真跡卻只有這一幅《上陽臺帖》。《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和珅之死罪有應得,但卻存在一個違背常理之處:乾隆傳位嘉慶之後,做了三年太上皇,又庇護了和珅三年,但既然江山遲早是嘉慶帝的,為何在這三年內和珅不趁機討好嘉慶?筆者認為,乾隆、嘉慶、和珅三人的性格關係,決定了和珅根本無法討好嘉慶!
  • 收藏樂趣之一《嘉慶通寶大樣》
    今天收拾完小院,閒來無事走到了鎮上古玩店裡,老闆說最近收一枚嘉慶大樣,問我有興趣嗎?大樣嗎?我問老闆。你自己看嗎?我拿起這枚錢幣,可惜字口弱了些,鏽重,應該出土不久的幣,還殘留的土鏽。但是錢幣比普通的嘉慶錢大了,我量了一下,有2.9公分,厚0.2公分。
  • 溥儀逃出宮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為「國寶中的國寶」
    而末代皇帝溥儀,經過幾番考慮,最終也向國家獻出了一個寶貝,一個伴著他倉皇出逃,歷經數次搜檢,卻被他始終貼身保存的寶貝——田黃三聯璽。田黃三聯璽是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位居太上皇后,乾隆皇帝極盡奢華地為自己創製了田黃三聯璽。田黃一般較小,而三聯章必須使用大塊製成。
  • 15歲小男孩寫一手精妙楷書,卻被評價為印刷體,你怎麼看?
    15歲小男孩寫一手精妙楷書,卻被評價為印刷體,你怎麼看?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位小書法家關星陸,關星陸年齡不大,今年才只有15歲。大家不要看他年齡還小,但他卻能寫一手精湛的楷書,還被人們稱為「書法神童」。關星陸2005年出生於澳門,他從八歲開始學習書法,主要學習楷書、行書和草書,其中寫得最好的還是他的楷書。關星陸的楷書主要學習歐體,而且寫得很不錯,就算相比一些成名的書法家也不在話下。關星陸雖然學習書法年頭雖然不長,但他書法卻日新月異,在國內書法比賽中多次獲得獎項。不僅如此,他還成為了澳門書協最小的理事。
  • 楷書四大家分別是誰?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  唐朝歐陽詢:其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諮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 楷書的靈動之美是一種高端的美,我們應該怎樣寫出靈動的楷書?
    而顏真卿晚年的《麻姑仙壇記》和《勤禮碑》照比他早年的《多寶塔碑》在用筆和結字上都要更具靈動雍容之氣,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它們當成我們臨帖的範本。初唐時期楷書大家褚遂良的楷書從古至今都被視為飄逸靈動風格的代表,選擇他的楷書對我們靈動風格的塑造與形成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筆者認為,褚遂良的楷書是每個有志於練好楷書的書法愛好者繞不過去的法帖。
  • 五帝錢之嘉慶通寶,十九局中藏著寶,認會了可撿漏
    嘉慶通寶是五帝錢的壓軸之錢。以五行來說,嘉慶屬南方火。(嘉慶通寶寶源小平母錢,圖片來自華夏古泉網)嘉慶通寶這個皇帝當得既平順,又保守。嘉慶作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很早就被秘密立為皇儲,所以沒怎麼經歷爭位的殘酷。
  • 乾隆為何把嘉慶確定為接班人
    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勵精圖治的雍正、銳意進取的乾隆,無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細選的最佳接班人。嘉慶是乾隆皇帝的繼任者,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任皇帝。翻閱清朝正史,我們找不到關於嘉慶荒淫、貪婪、昏庸、陰險行為的記載;翻閱清人野史,也查不著他的哪怕一件風流事。就是這樣一個品格端方、為政勤勉、生活儉樸、待人寬厚的人,卻成為清朝十二帝中最沒有特色、沒有個性的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鶺鴒頌》,一直被視為他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唐玄宗工隸書、行書,傳世的碑刻有《紀泰山銘》、《慶唐觀紀聖銘》、《石臺孝經》,楷書有《賜虞正道勅》,行書有《蓋州刺史張敬忠勅書》與墨跡《鶺鴒頌》等。《鶺鴒頌》據傳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作品,一直被視為他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並收入《精彩一百 國寶總動員》一書,作為國寶中的國寶,對外隆重推介。
  • 嘉慶皇帝為何禁掉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
    到西漢的時候,如意具有了吉祥的含義比如漢高祖劉邦與戚夫人生的兒子就取名為「如意」。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僧侶和文人雅士開始廣泛使用如意,並加深了如意吉祥美好、聰慧睿智的含義。到清朝,如意早已成為皇宮裡皇上、后妃把玩之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清代的皇帝、皇后還經常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
  • 清宣統皇帝溥儀楷書《為朝鮮尹德榮書中堂》三幅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內容摘要:清宣統皇帝溥儀楷書《為朝鮮尹德榮書中堂》,
  • 廣西巴馬142歲壽星曾獲嘉慶皇帝賜詩
    有讀者致電本報,對稿中「據史料載,清嘉慶皇帝曾給142歲的巴馬瑤族老人藍洋(原文如此,應為藍祥,享年145歲。記者注)送過賀禮」提出異議,認為這是以訛傳訛,藍祥其實是宜州人,不知為何成了巴馬人。藍祥到底是何許人也,有什麼事跡,為何會有兩個不同的籍貫?
  • 清代嘉慶皇帝登基後為什麼會棄用傳統吉祥物如意?與和珅有關?
    作者:趙心放清代的嘉慶元年和乾隆61年同為1796年,「如意」是清代傳統的吉祥物,可是嘉慶皇帝執政後就棄而不用了。這些事兒令人感到奇怪。但細細查閱典籍,炙手可熱的權臣和珅在乾隆和嘉慶朝的轉換間倏忽由紅人變成罪犯,那才叫人匪夷所思。在此專門給讀者聊聊有關這方面的事兒。
  • 嘉慶皇帝處理和珅之前,為何讓其穿「箭衣」,寓意一般人不明白
    乾隆皇帝一生最寵愛和珅,可是在乾隆死後,嘉慶皇帝卻秘不發喪,非讓和珅穿一件「箭衣」,嘉慶皇帝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事情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799年2月7日,躺在病榻上的乾隆皇帝燈枯油盡、溘然長逝。乾隆皇帝去世時,已經89歲高齡了,雖然在幾年前已經退位當上了太上皇,可嘉慶皇帝依然要聽從太上皇的訓示,這讓身為皇帝的嘉慶深感「彆扭」。乾隆皇帝生前最寵和珅,正是靠著這層關係,和珅也在官場平步青雲,並權傾朝野。
  • 和珅主動交出200件絕世珍寶,嘉慶看後為何將其立刻賜死?
    大家知道,和珅可謂是中國歷史第一大貪官,在乾隆退位之後,繼位的嘉慶不僅立刻把和珅免職抓了起來,還派出大批的士兵去和珅家抄家,這不抄家不要緊,一抄家就抄出了相當於大清好幾年國庫的銀子,和珅發現自己的財寶被嘉慶發現了,也慌了神,急忙拿出私藏的200串寶貝交給嘉慶,以為能保住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