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興NEArt》攜手張靜初 傳承中國千年「儺」文化內涵

2020-12-13 環球網

2019年6月初,業內矚目的藝術時尚媒體《時興NEArt》攜手實力派演員張靜初,遠赴貴州道真縣拍攝藝術時尚大片,在這座城市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和體驗。

此次以儺文化為主線,實力派演員張靜初化身「儺戲藝人」,佩戴儺面具,親臨感受神秘且形態各異的儺戲,將其演繹得漓淋盡致,將儺文化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大眾。不論是藝術短片還是時尚大片,儺文化作為主角,綻放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讓大眾感受到其文化的魅力。

儺,作為全球人類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中國,尤其是在貴州,儺文化保存得更為完整,古老的道真儺戲文化聲名遠播,影響日深,其作為「東方文化的亮點」,已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儺文化被更多年輕人所熟知,也引起海內外學術界、藝術界的特別關注,這無疑是一場雙贏的漂亮合作。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千年文化 華碩攜手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是人類的「活態靈魂」也是中華民族所擁有的「活化石」華碩為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時代的留存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傳統工藝及其傳人探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2012年珍華堂畲族銀雕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林仕元先生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畲族銀器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此後畲銀的發展與傳承開啟了新篇章
  • 沅陵:打造儺文化基地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誠 通訊員 李萌 沅陵報導近日,沅陵縣七甲坪鎮「非遺傳承健康生活」沅陵縣辰州儺文化基地在拖舟村舉行揭牌儀式。七甲坪鎮是辰州儺文化發源地,而拖舟村辰州儺文化基地是七甲坪鎮第一個掛牌的辰州儺文化基地。揭牌儀式結束後,七甲坪鎮民間儺戲團還現場表演了精彩的儺戲。
  • 山下智久攜手《時興NEArt》個性演繹溫柔魅力
    近日,日本國寶級男神山下智久為《時興NEArt》拍攝大片,在日本知名攝影師Leslie Kee紀嘉良的鏡頭下一改往日風格,不斷探索和突破自我,溫柔地演繹了頗具個性的迷人魅力,認真完成了質感十足的視覺藝術創作,完美詮釋了實力與人氣並存的正統偶像的專業敬業。
  • 傳承千年的古老「表情包」
    內容提要:儺面具是儺文化中儺舞、儺祭、儺戲中使用的道具,是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儺面具種類眾多,一般為楊柳木和香樟木所雕,並敷彩上漆,粗獷樸拙,莊典華麗。在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國際面具文化陳列館收藏了810餘件造型各異的儺面具,一起來看看這些傳承千年的儺舞「表情包」。 儺面具是儺文化中儺舞、儺祭、儺戲中使用的道具,是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開啟感知「儺雕文化」之旅!安順市中學生「儺雕文化藝術」社會實踐...
    5月24日,安順市中學生「儺雕文化藝術」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來自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的27名學生走進秦發忠儺雕博物館,近距離感受了解儺文化和地戲文化。秦發忠儺雕博物館由貴州首批十大工匠、貴州省省級技能大師、安順非遺傳承人,屯堡儺雕協會會長秦發忠創辦,是安順市首座屯堡儺雕藝術博物館,通過圖文並茂、實物收藏、多媒體全方位展示儺雕文化,每天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為什麼有的面具有鬍鬚,有的沒有,鬍鬚疏密、顏色還不同?」
  • 大沙河首發之作中國儺城和野人谷景區今夏亮相
    這份神秘範兒,來自傳承千年仡佬文明,融合東方智慧打造的貴州道真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度假區。昨日,記者從該度假區獲悉,中國儺城和野人谷今年夏天將亮相,誠邀重慶市民前去體驗原汁原味的仡佬族生活方式,玩轉有「東方迪斯尼」美譽的中國儺城,感受北緯30°上亞洲新明珠的魅力。
  • 《時興NEArt》再推力作 定格最佳山下智久
    日前,日本演員、歌手山下智久與《時興NEArt》進行了合作拍攝,獨特又新穎的拍攝角度和強烈的藝術風範大片一經釋出,即刻受到了眾多粉絲及各大媒體的關注。山下智久在日本攝影師紀嘉良的鏡頭下彰顯自我風範,實力演繹了完美偶像的獨特個人魅力。
  • 傳承千年 消災祈福——童子戲
    童子戲是江蘇民間祈福活動中的一種演劇形式,流傳於江蘇省南通市及通州市中西部和周邊部分地區,其表演形式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傳承保護 中國解放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在南通市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相繼成立了業餘童子戲演出團和專業的實驗通劇團,對傳承保護童子戲有一定作用。 2008年6月7日,童子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05。
  •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一座耗資4500萬元人民幣、以儺文化為主的世界面具公園,正在江西南昌市紅谷灘紅角洲臥龍山興建。
  • 段奕宏登《時興NEArt》首封 氣質迷人盡顯高級質感
    Yes娛樂1月17日綜合報導 近日,《時興NEArt》第一期正式上線,質感男神段奕宏登上《時興NEArt》首封。在曝光的大片中,段奕宏氣質沉穩,在光影輪轉間盡展成熟魅力。據悉,本次拍攝是由《時興NEArt》團隊與知名攝影師許闖聯手合作。對於許闖,時尚界和娛樂圈對他並不陌生。許闖的作品以靈活自然的個人狀態及獨特多變的時尚攝影風格出現在各大媒體,他與眾多品牌及藝人兼有合作關係。拍攝當天,冰島的氣候特別寒冷。
  • 胡歌圓夢之旅 《時興NEArt》開創新風尚為你展現不一樣的他
    原標題:胡歌圓夢之旅 《時興NEArt》開創新風尚為你展現不一樣的他   5月15日,胡歌登上時尚藝術媒體《時興NEArt》封面,向來以「老幹部風」聞名的他在大片中,神情冷冽,眼神堅定,光影交錯間,展現出了十足的紳士格調。
  • 久年攜手《國家寶藏》IP共揚中國文化之美
    久年始終堅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滋補養生文化,此次與《國家寶藏》ip的攜手,將呈現一場視覺與味覺上的饕餮盛宴。 《國家寶藏》ip通過文物和歷史的重現,承載著傳遞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使命,讓觀眾懂得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能了解文物所蘊含的文明延續的精神內核。
  • 傳承千年的壓歲之禮,郵儲有「禮」了!
    時至今日,壓歲錢的傳統文化意義已經淡薄,逐漸變成了普通的「零花錢」,原有的壓歲錢文化內涵漸行漸遠,留下的僅剩一種形式。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5000多年而不衰,就是因為傳統優秀文化的「根」與「魂」一直綿延至今。壓歲錢作為一種獨特的禮文化,也是民俗文化之「魂」,同樣需要我們去傳承並發揚光大。
  • 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紫砂陶刻在我國的文化內涵
    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我國紫砂陶刻的文化內涵。一、紫砂陶刻藝術的歷史明朝時,就有很多制壺高手在紫砂壺底用竹刀刻上自己的姓名,這一行為逐漸演變成製作紫砂壺的一個重要部分,鐫刻姓名也是最原始的紫砂陶刻藝術。
  • 十大「溧陽市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出爐!社渚鎮這一項目榮獲一等獎
    通過「馬燈舞」進校園,讓學生了解「蔣塘馬燈舞」及社渚儺的發展、地源特點與文化,鼓勵學生為振興家鄉而勤奮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也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起到育德、益智、強體、立志、養性的作用,進一步促進馬燈舞傳承與發展。作為千年古鎮,社渚鎮境內蘊藏著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
  • 千年至純天珠,獨特的內涵與渾厚的歷史傳承,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虎牙天珠連續的齒紋含有「伏惡」的力量,藏傳佛教認為,其圖騰象徵東方金剛部,可以降服修持者內心或外在的障礙,有著剛強堅韌,消除波折,勇往直前天珠是藏人心中至高無上的聖物, 他具有特殊的感應,有著遠古獨特的內涵與渾厚的歷史傳承,三眼圖騰寓意極佳,身、語、意之圓滿,三寶加持,排除內外一切業障,增福祿壽。
  • 五彩瓷藝:傳承千年窯火 凝鑄中國文化符號
    傳承千年窯火 他們用五彩瓷藝凝鑄中國文化符號醴陵,一座聞名世界的陶瓷藝術之城。千年不息的窯火,3層煅燒,128道工藝,凝鑄成五彩繽紛的中國文化符號。20世紀初,醴陵制瓷業從粗瓷向細瓷發展,釉下五彩瓷由此誕生。
  • 甘肅簡牘博物館:傳承千年文化,「簡」述中國故事
    甘肅簡牘博物館:傳承千年文化,「簡」述中國故事甘肅簡牘博物館翻開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畫卷,簡牘作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躍然於紙上,它帶著兩千多年前的印記鋪陳在我們面前,一幅幅歷史畫面宛若昨日重現。01甘肅簡牘的前世今生在紙張面世之前,竹木簡牘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載體,它記載了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書信往來、政治外交、商貿軍事以及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甘肅是中國簡牘大省,河西走廊乃漢簡之都。
  •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宣傳活動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在館內外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及展示活動,讓市民更多地關注貴州儺文化博物館,了解貴州儺文化。市民參觀儺文化博物館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了部分明、清時期以來的各類儺神案畫、儺面具、儺法道具、法書以及國內外儺文化研究成果和儺文化活動圖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貴州儺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儺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活動當天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了解儺面具背後的歷史。
  • 傳承千年文化遺產,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易茂才的故事
    相傳炒米餅是冼夫人軍中的軍糧,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已發展成當地特產,炒米餅的製作技藝也成為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琪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昌公司)董事長易茂才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原鄉風味為基礎,帶領公司致力傳承冼夫人軍糧千年文化遺產,為維護好「嶺南餅祖,千年軍糧」的品牌和聲譽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