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安順市中學生「儺雕文化藝術」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來自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的27名學生走進秦發忠儺雕博物館,近距離感受了解儺文化和地戲文化。
秦發忠儺雕博物館由貴州首批十大工匠、貴州省省級技能大師、安順非遺傳承人,屯堡儺雕協會會長秦發忠創辦,是安順市首座屯堡儺雕藝術博物館,通過圖文並茂、實物收藏、多媒體全方位展示儺雕文化,每天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為什麼有的面具有鬍鬚,有的沒有,鬍鬚疏密、顏色還不同?」站在博物館面具牆前,來自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齊睿丹,最先提出疑問,「小時候就對傳統文化感興趣,關注了很多APP、收集了不少圖片,這樣近距離接觸還是第一次,我這一路滿滿的好奇心可得問個清楚。」
「鬍鬚是男將獨有,疏密是老將、少將的特徵,鬍鬚顏色是根據不同時期人物來劃分。」在秦發忠儺雕博物館館長秦發忠的耐心詳細介紹下,透過面具,學生們終於初步了解了儺文化和地戲文化的區別。
啟動儀式上,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副校長程垚為秦發忠授牌並頒發證書,並表示將與秦發忠民間博物館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安排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學習和實操,讓中學生能參與到地方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打造校企合作,推動民族民間藝術進校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了解和熱愛本地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姜雨熙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