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感知「儺雕文化」之旅!安順市中學生「儺雕文化藝術」社會實踐...

2020-12-17 天眼新聞

5月24日,安順市中學生「儺雕文化藝術」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來自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的27名學生走進秦發忠儺雕博物館,近距離感受了解儺文化和地戲文化。

秦發忠儺雕博物館由貴州首批十大工匠、貴州省省級技能大師、安順非遺傳承人,屯堡儺雕協會會長秦發忠創辦,是安順市首座屯堡儺雕藝術博物館,通過圖文並茂、實物收藏、多媒體全方位展示儺雕文化,每天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為什麼有的面具有鬍鬚,有的沒有,鬍鬚疏密、顏色還不同?」站在博物館面具牆前,來自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齊睿丹,最先提出疑問,「小時候就對傳統文化感興趣,關注了很多APP、收集了不少圖片,這樣近距離接觸還是第一次,我這一路滿滿的好奇心可得問個清楚。」

「鬍鬚是男將獨有,疏密是老將、少將的特徵,鬍鬚顏色是根據不同時期人物來劃分。」在秦發忠儺雕博物館館長秦發忠的耐心詳細介紹下,透過面具,學生們終於初步了解了儺文化和地戲文化的區別。

啟動儀式上,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副校長程垚為秦發忠授牌並頒發證書,並表示將與秦發忠民間博物館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安排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學習和實操,讓中學生能參與到地方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打造校企合作,推動民族民間藝術進校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了解和熱愛本地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姜雨熙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相關焦點

  • 沅陵:打造儺文化基地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誠 通訊員 李萌 沅陵報導近日,沅陵縣七甲坪鎮「非遺傳承健康生活」沅陵縣辰州儺文化基地在拖舟村舉行揭牌儀式。七甲坪鎮是辰州儺文化發源地,而拖舟村辰州儺文化基地是七甲坪鎮第一個掛牌的辰州儺文化基地。揭牌儀式結束後,七甲坪鎮民間儺戲團還現場表演了精彩的儺戲。
  •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二十座六米高展示中國及世界五大洲各具特色的大型儺面雕塑已惟妙惟肖展現威容,屹立在公園兩側。  據悉,公園總面積7.92萬平方米,園內設儺魂主雕塑、日月廣場及面具大道等主要景觀,30多米高的儺魂主雕塑將創造世界之最,使整個公園建設成為具有濃厚民俗特色的儺文化主題公園。圖為施工人員正在修飾儺面雕塑。
  •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宣傳活動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在館內外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及展示活動,讓市民更多地關注貴州儺文化博物館,了解貴州儺文化。市民參觀儺文化博物館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了部分明、清時期以來的各類儺神案畫、儺面具、儺法道具、法書以及國內外儺文化研究成果和儺文化活動圖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貴州儺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儺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活動當天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了解儺面具背後的歷史。
  • 韓鷺:殼&儺
    原創 韓鷺 春熙照相館 來自專輯2020攝影專業畢業季韓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2020屆圖片攝影專業碩士指導老師:朱炯殼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奇蹟般的文明,隨著人類社會從農業到工業再到信息社會
  • 《時興NEArt》攜手張靜初 傳承中國千年「儺」文化內涵
    2019年6月初,業內矚目的藝術時尚媒體《時興NEArt》攜手實力派演員張靜初,遠赴貴州道真縣拍攝藝術時尚大片,在這座城市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和體驗。此次以儺文化為主線,實力派演員張靜初化身「儺戲藝人」,佩戴儺面具,親臨感受神秘且形態各異的儺戲,將其演繹得漓淋盡致,將儺文化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大眾。不論是藝術短片還是時尚大片,儺文化作為主角,綻放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讓大眾感受到其文化的魅力。
  • 大沙河首發之作中國儺城和野人谷景區今夏亮相
    這份神秘範兒,來自傳承千年仡佬文明,融合東方智慧打造的貴州道真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度假區。昨日,記者從該度假區獲悉,中國儺城和野人谷今年夏天將亮相,誠邀重慶市民前去體驗原汁原味的仡佬族生活方式,玩轉有「東方迪斯尼」美譽的中國儺城,感受北緯30°上亞洲新明珠的魅力。
  • 儺祭及其法器--貴州頻道--人民網
    儺竹是安裝儺公、儺母頭像的竹竿。杆的上端有對稱的兩小孔,用竹篾穿過小孔圈置於腹部,以代表神的仙體和手,穿上神衣,即像真神。 【三清圖】 土老司還願時使用的掛圖。此圖為繪在紙上的三軸彩畫,每軸畫上繪著一位主神和若干小神。三位主神是誰,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說是孔夫子、李老君、釋迦佛。除三位主神外,「三清圖」上還畫有一百餘位神祗。
  • 王家大院中的「三雕藝術」
    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村後,靜升王氏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自是常事,因為有了兩個朝代幾代人的生養供息,王家大院不僅僅是一座家宅,更是一座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 文化濰州——王子敬:小小蛋殼雕出「大世界」
    在十笏園非遺空間蛋雕坊,憨態可掬的生肖鼠, 雕在了雞蛋上;清新素雅的「梅蘭竹菊」,雕在了鵝蛋上;傳神俊逸的八駿圖,竟雕在了鴯鶓蛋上……一套套蛋雕作品在市級非遺項目「濰坊蛋雕」傳承人王子敬手下栩栩如生,廣受蛋雕愛好者青睞。
  • 「95後」小哥哥「玩轉」皮雕藝術
    恩克吉雅是蘇力德蘇木塔來烏素嘎查阿拉格陶勒蓋牧業社人,為了將蒙古族皮雕藝術乃至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他選擇辭職在家,專攻皮雕工藝 蒙古皮雕藝術是一門手藝、一種傳承,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傳遞。
  • 走邕城看城雕--廣西新聞網文化頻道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張天韻城市雕塑是城市藝術構成的重要元素,是記錄城市歷史、文化的藝術方式。一座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城雕?我們應該怎樣打造城市的公共空間?近日,記者走訪南寧邕江河堤、公園等公共場所,發現新立起多處充滿濃鬱地方氣息的雕塑群,不僅反映了南寧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氣息,還為市民打造出別具特色的城市藝術空間。一個「邕」字的分量天氣已經入秋,邕城陽光燦爛耀眼。民生廣場,一座由景觀石刻成的「邕」字石雕,高高矗立在廣場中央,將「邕」字的歷史文化底蘊蘊含其中。
  • 《文心雕石》|​ 喚醒積澱 回歸淨土
    可以說,對於「為什麼要藏石」這一話題,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闡述和指引,為藏石、愛石之人開啟了一條由「表」走向「裡」的認知之路。另一點「奇」,就是這本書的「跨界」。我們常說「文學藝術」,二者不應分家。但事實上,文學和奇石藝術,一直以來都處於割裂的狀態。文學界的人覺得收藏是陌生領域,對於奇石收藏更是如此,因此極少在此處用筆;奇石界的許多藏家,更難有文字佳品呈現。
  • 匠心巧雕「玉膳」全席
    夫婦倆以藝術家的視角挖掘金華玉的千年精髓,以美食家的喜感賦予金華玉以飽含煙火氣的蓬勃生命力,又踏上時代東風,探索金華玉的文化經濟之路。於金華玉而言,夫婦倆既是行家,亦是情痴,更是摯友。  藝術解讀金華玉之奇絕  1999年,張述章與妻子南下至「小鄒魯」,遂與金華玉難分難捨。
  • 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中國紫檀博物館藝術珍品紫檀雕天壇祈年殿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人民網9月14日電(記者 董子龍)9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藏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儀式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女士、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務副總幹事曲星、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出席捐贈儀式。阿祖萊總幹事與陳麗華館長共同為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揭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向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致謝。
  • 薇妮體雕-高級定製之旅揚帆起航
    薇妮體雕,做為奢侈品功能性內衣的領跑者,經歷了百年行業歷史的磨礪與洗禮,以其設計簡約、優雅、尊貴的神秘氣質受到了眾多愛美人士的追捧!2014年薇妮體雕將在臺灣101大廈正式成立高級定製中心,並將在美國紐約、法國巴黎,相繼成立高級定製中心!我們將把高級定製、全球專屬和個性化1對1的尊貴服務深入到全球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