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樂徽科技宣布,獲得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由清流資本領投,清晗基金、真格基金、以太資本、弘勵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直營店擴張、產品研發與團隊建設,將其 「全民K歌LIVEHOUSE自助店」 打造成年輕人的音樂社交社群實體店。
2017 年 9 月,樂徽科技公司與騰訊音樂旗下K歌 APP 「全民K歌」 合作,開設 「全民K歌自助店」,成立半年,已在國內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籤約部署直營店 50 餘家。
樂徽科技創始人嚴秋樸對 36 氪表示,國內 KTV 行業的業績大幅下滑,平均單小時房費從 2014 年的 142 元下跌到 2017 年的 75 元,更多收益來源於酒水等附加消費。主要原因是其無法跟上年輕人的社交需求,被其它線上線下娛樂形式搶去市場。
對此, 「全民 K 歌自助店」 想要針對唱歌這一核心環節來提升體驗,同時用自助式產品設計降低運營成本。
2018 年 5 月,其正式推出 「LIVEHOUSE自助店」,包含開放式舞臺機、K歌房、觀眾休閒區三個功能區域,全程無人值守、自助消費。K歌房部分,其自主研發了軟硬體(包括耳機、麥克風及整座K歌房),配備攝像頭、支持 MV 製作並上傳分享,截至目前,單店每日 MV 作品生成量近千首,用戶作品成為 UGC 資源,形成了長尾附加價值空間。
LIVEHOUSE 自助店的獨特之處在於舞臺機,面向所有顧客開放,手機掃碼支付即可登臺演唱;臺下觀眾也可掃碼打賞臺上表演的顧客、發彈幕互動,或使用全民K歌 APP 與其交流。
嚴秋樸認為,這樣的設計能加強音樂社交,而社群關係與店面連結,能拉來新客並增加復購。
不同於傳統包廂的「熟人自嗨」,開放式舞臺可以滿足登臺用戶的唱歌需求,也能使其快速獲得認同感,店內也自發形成全部由登臺演唱過的顧客組成的社群。目前,單店對應社群人數超 400 人,還會定期舉辦生日同慶會、單身歌會等活動,每次均有上百位用戶參與。
嚴秋樸告訴 36 氪,社群建立後,顧客的需求會從功能層面的 「想唱歌」 升級為心理層面的 「朋友都在店裡,想和他們在一起」。 社群內用戶到店頻率高於每周一次的佔 88%,每天到店的佔 20%;每日到店用戶中,單次停留時間超一小時的佔 70%,超三小時佔 40%,是消費的主力群體。
開放式舞臺外,其還用 「實時視頻連麥合唱」 功能滿足 K 歌房內的線上社交,跨房、跨店、跨城市的顧客可以面對面視頻合唱。據統計,全民K歌自助店的 90 後用戶佔比為 93%,視頻連麥合唱的雙方無須 「查戶口」 式尷尬開場,可以直接開唱,社交過程隨歌曲起止,更符合年輕群體的社交習慣。
過往的自助 K 歌,主要以迷你 KTV 為主,想抓住顧客的閒散時間,但對於點位流量存在高依賴。「全民 K 歌自助店」則通過歌聲吸引流量、製造停留,進店觀眾有 55% 單次停留時間在 30 分鐘以上。高峰期,200 平米左右的店面內可同時容納近 200 人,日均進店人流量近千人,除轉化為消費顧客外,也可以支持廣告投放。
在營收上,傳統 KTV 依賴食物、飲品等附加消費,且人力運營成本較高。迷你 KTV 則依賴點位流量,平均每日單房收入較低,從 20-70 元不等。目前,全民 K 歌 LIVEHOUSE 自助店的單房收入全為房間使用費,且自助之下人力成本很低;用戶復購周期也比較短,復購率達 40%。
在發展上,嚴秋樸告訴 36 氪,預計今年部署 100 家 LIVEHOUSE自助店,希望在兩到三年達到 300-500 家。
談及投資邏輯,清流資本創始合伙人王夢秋表示,全民 K 歌LIVEHOUSE自助店契合併滿足了年輕人對於音樂娛樂和社群社交的剛性需求,創始團隊擁有十多年的行業積累和對年輕人新鮮玩法的深刻理解,因而看好。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則表示,全民K歌線下店切中了年輕人在休閒娛樂選擇中,對於專注音樂享受的訴求。創造了一個能夠連結線上,並將社交與社群關係沉澱在線下實體店的案例。我們期待創始人嚴秋樸通過不斷的創新實踐,帶來線下K歌行業的一次真正意義的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