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科普!六個有關「雞」的成語故事一定要告訴孩子~

2020-12-12 貝樂虎兒歌

雞年到,雄赳赳,氣昂昂!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和孩子跟隨嬌嬌媽,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

1、山雞舞鏡

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國時,曹植有一子名曹衝,年歲尚幼,已聰明無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來一珍禽名「山雞」。

此「山雞」喜在清澈之水旁,見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無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僅五六歲之幼童曹衝思得一法,命人取來大鏡,置於山雞之前。

山雞自鏡中見其美麗之身影,仿佛身臨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勁,不肯休止,終於精疲力竭而死。

「山雞舞鏡」原指山雞對鏡起舞。後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自我欣賞,常用此語。

2、呆若木雞

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

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

10天後,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

又過了10天,宣王問訓練好了沒有,紀子說:「還不行,心神還相當活躍,火氣還沒有消退。」

再過了10天,宣王又說道:「怎麼樣?難道還沒訓練好嗎?」紀子說:「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然別的雞叫,它也好像沒有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見什麼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像木雞一樣。這樣的鬥雞,才算訓練到家了,別的鬥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就逃,鬥也不敢鬥。」

宣王於是去看雞的情況,果然呆若木雞,不為外面光亮聲音所動,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內,別的雞都不敢和它應戰,看見它就走開了。

「呆若木雞」本來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後來「呆若木雞」的意義演變為比喻人呆木不靈,失去知覺的樣子,或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

3、牛鼎烹雞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小汁則熬而不可熟。

東漢末年,在陳留地方有位叫邊讓的人,很有名氣。大將軍何進便將他招來,命他作令史官。朝廷的議郎蔡邕聽說邊讓在何進那裡,心想:「邊讓這個人才學不凡,應該做更高一些的官。」

便親自到何進家裡去,勸說他把邊讓推薦出去,讓他擔任再大些的官。蔡邕說:「我看邊讓這個人,真是才能超群呀,他聰明賢智,心通性達,非禮不動,非法不言,實在是難得的奇才啊。

俗語說,『用煮牛的大鍋來煮一隻小雞,水放多了,味道沒了,就不好吃了;水放少了,則煮不熟,更不能吃了。』

這說的是大器小用,所以是不相宜的。我現在憂慮的是,這個煮牛的大鍋沒有用來煮牛,希望將軍仔細考慮一下,給邊讓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

「牛鼎烹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對有才的人使用不當,大材小用。

4、鶴立雞群

鶴代表高雅,雞意謂平庸。鶴立雞群,當然超乎脫俗了。這說的是晉代嵇紹的事。

嵇紹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他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當時正面臨「八王之亂」,嵇紹對皇帝始終非常忠誠。

有一次都城發生變亂,形勢嚴峻,嵇紹奮不顧身奔進官去。守衛宮門的侍衛張弓搭箭,準備射他。侍衛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模樣,連忙阻止侍衛,並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

不久京城又發生變亂,嵇紹跟隨晉惠帝,出兵迎戰於湯陽,不幸戰敗,將士死傷逃亡無數,只有嵇紹始終保護著惠帝,不離左右。

敵方的飛箭,像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紹就這樣陣亡了。

事後惠帝的侍從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跡,惠帝說:「別洗別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

嵇紹在世時,有一次有人對王戌說:「昨天在眾人中見到嵇紹,氣宇軒昂如同野鶴立雞群之中。」

後來就用「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裡顯得很突出。

5、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的雞是指雞鳴,舞是舞劍、習武。它說的是晉代人祖逖的故事。

祖逖不怎麼講究儀表,但卻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歡讀書,後來發憤攻讀,學問大有長進,他與劉琨一道擔任過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夜裡經常同蓋一床被子談論國家大事,談到激動的地方,即使是半夜也要坐起來。

一次半夜裡忽然聽到雞叫,祖逖踢醒劉琨說:「這是吉祥的聲音呀!」邊說邊下床,走到院子裡舞起劍來。

晉元帝時,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際,他叩著船槳發誓說:「不收復中原而再渡江返回者,誓不為人!」渡江以後,他率領部下與石勒的軍隊相持,收復了不少失地,恢復了東晉黃河以南的許多領地。

「聞雞起舞」,後來形容有志之士及時奮發自勵。

6、雞口牛後

雞的嘴巴,牛的肛門。願意當前者,還是後者?有一句成語就是"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簡稱"雞口牛後"。這是戰國時代蘇秦的話。

戰國後期,秦國最為強大,各國圍繞著與秦國的關係和態度,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連橫就是以秦國為核心,聯合各國為一體,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

合縱就是秦以外的各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秦國。前都以張儀為代表,後者以蘇秦為代表。張儀勸韓王倒向秦國,蘇秦則勸韓王切不可上秦國的當。

蘇秦對韓王說:"韓國領土廣大,地勢險要,又有勇敢善戰的軍隊,為什麼要向秦國低頭呢?

韓國如果表示屈服,秦國一定首先要求割地給它。今年給這一塊,明年它又會有背後的要求,韓國的領土有限而秦國的貪慾無限,您怎麼也滿足不了它。

俗話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您要跟著秦國合作,那就是做牛後了,我真替大王您難為情啊!"韓王聽了這一番話,又氣又急,大叫道:"先生說的對,我死也不能向秦國屈服!"

蘇秦是勸韓國寧可作一自由獨立的小國,而不要當秦國的附庸。雞口雖小卻是進食的地方,牛後雖大,卻是出糞的地方。

也有人認為"雞口牛後"應為"雞屍牛從",雞屍比喻獨立作主,牛從比喻臣服於人。

但"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已廣為流傳,並被人們以常使用。它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而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貝樂虎,陪伴寶寶快樂成長!更多內容就去應用市場搜索「貝樂虎」下載我們的APP吧~

相關焦點

  • 雞年到!這6個「雞」的成語典故一定要告訴孩子!
    雞年到,雄赳赳,氣昂昂!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讓孩子跟隨顏老師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三國時,曹植有一子名曹衝,年歲尚幼,已聰明無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來一珍禽名「山雞」。此「山雞」喜在清澈之水旁,見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無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僅五六歲之幼童曹衝思得一法,命人取來大鏡,置於山雞之前。山雞自鏡中見其美麗之身影,仿佛身臨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
  • 100個成語,100個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get小學所有成語!
    那一定不要錯過今天我們分享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了,它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通過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掌握成語,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 改良親子關係,需要學習100個成語故事,故事啟迪人生
    如何建立良性的家庭關係,除了父母之間的相敬如賓、相融以沫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的未來有著著實的益處。然而怎樣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有諸多的學者和教育家對親子關係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縱觀他們的觀點和見解,無非主要包括: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那一定不要錯過今天我們分享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了,它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通過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掌握成語,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先來看一個小視頻直觀感受下,然後我們再進行詳細地解讀。
  •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超級有用)
    作為語言智慧濃縮的精華,成語一直是孩子的必修課。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並恰當運用,會讓孩子說話妙語如珠,讓孩子作起文來妙筆生花。當然也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良好開端。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作為語言智慧濃縮的精華,成語一直是孩子的必修課。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並恰當運用,會讓孩子說話妙語如珠,讓孩子作起文來妙筆生花。當然也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良好開端。4本書100個精選成語。做到每個成語都有出處、釋義、故事、插圖、遊戲,多維同步,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形成更深刻、牢固的記憶,幫助孩子對成語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讓成語積累易如反掌。
  • 適合4-8歲孩子的成語故事,收藏起來給孩子聽!
    要說語言的力量,除了流傳千年的詩詞歌賦,還有一種形式,它通常只有4個字或8個字,卻能將很多智慧、情感代代相傳,它就是成語。舉個例子,幾個月前,國內疫情酷烈,整個國家如臨大敵,總是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甚至有人趁此機會在發國難財。如果我們坐上時光機,回到嶽飛的時代,就會發現他也曾面臨相似的處境,形勢更加嚴峻,國家存亡就在一線之間。
  • 雞的成語: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關於雞的吉祥成語有哪些?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你知道多少?2017金雞年來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給大家的帶雞字的吉祥成語,供大家參考!  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1. 金雞獨立  2. 金雞放赦  3. 金雞消息  4. 連雞之勢  5. 摸雞偷狗  6.
  • 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書,在漫畫中學成語,在成語中學科學
    今天推薦的這套成語故事呢,可以說是非常符合廣大父母和娃們的需求了《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來自臺灣圖書傑出品牌小牛頓,是他們學習漫畫系列書之一,而娃們普遍都漫畫沒有抵抗力。當時顏教授的小侄兒正在很認真地讀著一本《成語故事》,突然抬頭問他:「為什麼要說『三人成虎』而不說『三人成貓』呢?」教授當時就被問得怔住了。他突然發現,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平常老會說到的成語像「畫蛇添足」「鸚鵡學舌」「鶴立雞群」等成語,為什麼要這樣說,而不那樣說?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小,小到大人都完全忽略了。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30冊書+成語卡片+簡筆畫教程,涵蓋120個成語故事,包含1000個成語
    我的個人建議是這樣:1、學習成語絕不能靠死記硬背,密密麻麻的成語書適合做詞典,不適合給孩子學習成語。2、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低齡、低年級),要從情節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介紹,歷史專業詞彙儘量少,要以孩子能理解為主。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成語,才能記得牢,用得正確。
  • 《笑讀成語》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讀!
    這套書一共4冊,選取了與新課標推薦高度匹配、傳誦度和知名度都很高的成語160則,每個成語包括:一篇有趣的成語故事+4幅解說的漫畫+成語接龍+追本溯源+知識大爆炸,五個部分,讓孩子全方面掌握成語!▼點擊下面連結跳轉京東APP購買▼比如「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先給孩子講了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歷史故事,吸引孩子的興趣。其實,中國的成語都是典有所出,大部分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故事背後也含有一定的道理,而把這些講給孩子聽,遠比要孩子單純背成語要好得多!
  • 160個成語故事+640幅漫畫,讓孩子在笑聲中記住這些成語!
    有一套《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就是好辦法——不信,咱們先看幾個超好玩的成語漫畫,看孩子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還能記住!「涸轍之鮒」(hé zhé zhī fù)是不是呼之欲出?照著別人說的找千裡馬,結果卻找來青蛙,活脫脫的「按圖索驥」呀!
  • 幼兒成語故事 TOP 10——守株待兔
    ,一共10個成語故事!趕緊來聽一聽今天的成語故事吧! ② 怎樣講成語故事?首先,鶯媽會改編成語故事。一般的成語故事,生動性不夠,故事中還有一些對於幼兒來說比較難懂的詞彙。所以,鶯媽在給孩子講故事之前要先修改故事。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Hi,我是上知教育,陪伴無數孩子一路走過了9年的時光,這是我最驕傲的使命,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科學的教育,我願意把9年育兒的經驗分享給每一個父母
  • 陪孩子讀經典成語故事,領略小成語的大魅力
    成語是如何由來的?關於成語的由來也是多種多樣。成語大部分出自古代名人所寫的歷史故事、神話寓言、詩詞古句以及發生的歷史事件。後也有不少成語源自群眾口語。而到如今,也有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創成語。孩子為什麼要學習成語?首先,成語有其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說法,大多以四字為主,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更深遠的意思。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市面上的成語書那麼多,又該如何選擇呢?我的個人建議是這樣:1、學習成語絕不能靠死記硬背,密密麻麻的成語書適合做詞典,不適合給孩子學習成語。2、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低齡、低年級),要從情節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介紹,歷史專業詞彙儘量少,要以孩子能理解為主。
  • 《笑讀成語》開團!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
    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今天給大家推薦《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這是一套讓孩子讀得開心、記得住、有深度的漫畫成語故事書。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不陳腐、不乏味,形式新穎靈活。
  • 這套成語漫畫故事書獲獎無數,有趣到停不下來!
    部編教材的難度,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倘若閱讀量少、語文水平欠佳,都會使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響。而成語又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可是如何讓學成語變得有趣而博學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我看到它第一眼的時候就不禁「哇」的一聲,沒想到成語還可以這麼學,太有才了!
  • 薦書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涵蓋1000個成語、120個典故的啟蒙書
    市面上的成語書那麼多,又該如何選擇呢?1、學習成語絕不能靠死記硬背,密密麻麻的成語書適合做詞典,不適合給孩子學習成語。2、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低齡、低年級),要從情節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介紹,歷史專業詞彙儘量少,要以孩子能理解為主。
  • 這些「狗」的成語典故一定要告訴孩子!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和孩子跟隨小編,在狗年一起來學習,這些關於狗的傳世典故吧!【用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各為其主 【近義詞】蹠犬噬堯、各為其主 【年代】古代 【點評】做人要懂得感恩,故事裡的貂勃是由田單推薦給齊王的,而田單也因為這件事差點被攻擊。貂勃慷慨相助,我們得學習貂勃的這種品質哦!要記得幫助過自己的人,今後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