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難賺錢?年內併購2所大學,宇華教育營收超17億

2020-12-14 香港財華社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前言:

近年來,民辦教育發展進入調整期。從2018年11月的民辦幼兒園教育新政,到2019年9月份,人大校長建議杜絕民辦教育以VIE架構(「協議控制」)在境內外上市……民辦教育行業發展存在著較大的變數。

而在行業發展變動的同時,民辦教育企業也因應地調整著各自發展規劃。這其中,就包括國內最大的提供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民辦教育機構,宇華教育集團(06169-HK)。

11月29日,宇華教育披露了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公告。根據業績公告披露的數據,報告期內,企業營收17.14億元,同比增長43.5%;實現淨利潤7.93億元,同比增長30.1%,實現了營收、淨利潤的快速「雙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宇華教育幼兒園業務板塊營收有所下降,園所數量也減少了1家。而在成人教育業務領域,報告期內,企業斥資十幾億在境內外併購2所大學。

幼兒園業務板塊收縮,營收下降7.8%

事實上,在去年國內民辦幼兒園新政策推出後,宇華教育便因應進行了調整。

2018年11月,為解決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強調,民辦幼兒園一律不準上市,上市公司也不得以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投資營利性幼兒園。

政策發布後,眾多民辦教育企業受到影響。政策發布次日,宇華教育市值便蒸發了18.284億元,股票價格下跌了14.55%。

針對這一政策變動,在2018年企業年報,以及2019年年中報裡,宇華教育均表示將密切監督相關政策的實施,並就相關教育政策的實施與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而在業務實際操作中,因應政策改變,宇華教育在幼兒園業務板塊調整明顯。

根據業績報告披露的信息,2019財年,宇華教育集團經營的幼兒園數量減少了1家。而在營收上來看,2019財年,宇華教育集團幼兒園業務實現營收5747.4萬元,同比減少了約7.8%。這是自2016年以來,企業在幼兒園業務領域首次出現營收下降。

透過這一數據分析,隨著教育政策對於民辦教育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限制趨緊,民辦教育企業在幼兒園業務板塊很難再像以往那樣獲得較高的行業收入和利潤。

不過,自2016年至2019年,幼兒園業務板塊在宇華教育集團總利潤中的佔比分別為5.05%、5.84%、4.35%,以及4.88%。由於利潤佔比並不高,宇華教育在幼兒園業務板塊的收縮對於企業整體利潤的影響並不大。

高等教育業務板塊快速擴張,成為營收主要來源

與幼兒園業務板塊的收縮不同,2019財年,宇華教育在高等教育業務上可謂大手筆投入。

2月12日,宇華教育集團通過其旗下全資附屬公司以6363.9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代價將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收入囊中;7月19日,宇華教育以14.92億元收購濟南雙勝教育集團90%的股權,進而獲得了對山東英才學院的控制權。

不到半年的時間,斥資十幾億大手筆地收購兩家大學,不難看出,宇華教育在成人高等教育業務板塊的擴張欲望非常強烈。

分析其中原因,政策性因素佔比較大。對比幼兒園業務板塊的政策性收緊,在民辦高等教育板塊幾乎沒有較大的變動。2019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推進全國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這無疑為民辦教育企業進軍高等教育板塊打了一劑強心針。

其次,進軍高等教育業務的確能夠獲得較高的營收和利潤。儘管在2019財年,宇華教育旗下的高等院校數量只有3所,但卻實現營收10.64億元,約佔全年總營收的62.08%。

而對比2018、2019兩個財年的營收狀況。2018財年,宇華教育旗下高等教育業務營收僅有6.07億元,換言之,2019財年,僅在高等教育板塊營收便增加了約4.57億元。同期,企業總收入增加了5.19億元。可以說,幾乎是高等教育營收增加支撐了企業總體營收的增加。

此外,這三家高等院校中,山東英才學院由於是剛併購成功,也只是計入了一個月的營收。換言之,2020財年,如果企業營收狀況不出現較大的波動,宇華教育集團的營收有望再創新高,而且高等教育業務板塊在企業總營收中的佔比會更大。

2019年7月,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9中國民辦大學一流專業排名150強」榜單中,宇華教育集團旗下的山東英才學院、湖南涉外財經學院榜上有名,並成為所在省排名第一的民辦高等院校。而這對於宇華教育而言,無疑是意味著旗下無形資產的升值。

據此分析,在政策出現變動的當口,宇華教育集團穩妥、快速地布局高等教育業務板塊,在減少政策變動對於企業自身財務狀況、資本市場波動影響的同時,實現企業營收的大幅提升,極大地提振了資本市場的信心。

同時,在一系列業務擴張,大手筆收購高校院所之外,宇華教育資金鍊條難得的穩健。根據業績披露,截至2019年8月,宇華教育集團帳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21.26億元,資金鍊充足。而資產負債比也僅為26.4%,財務狀況比較安全。這說明,企業所進行大手筆擴張並不盲目,選擇優質資產的同時,保障了整個企業資金鍊條和財務狀況的穩定。

民辦教育行業發展的預測

不過,儘管短期內政策層面對於民辦高等教育不會做出較大的調整,但是,宇華教育旗下高等教育業務板塊營收佔比超過60%,一旦市場出現變化,或政策進行調整,企業營收狀況很容易會受到衝擊而發生波動。

不僅如此,大手筆進行擴張的民辦教育企業並非宇華教育集團一家。

例如,2019年7月,中教控股(00839-HK)斥資10.1億元收購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100%股權;11月27日,正式登陸港交所交易的辰林教育(01593-HK)在招股書中明確提及,所募集資金的25%將用於收購民辦教育機構或民辦職業學校……

整合這些收購動態,國內政策調整,以及當下經濟發展現狀,不難分析出如下幾點民辦教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其一,民辦教育行業發展不再是「四面出擊」,而是政策引導性地流入到教育行業某一特定業務板塊。比如,民辦幼兒園教育板塊開始受限,高等教育板塊成為爭奪重點;其二,隨著業務範圍收窄,民辦教育企業正在通過併購搶佔市場,行業內「馬太效應」開始顯現;其三,進軍海外市場院校已經由前些年的規劃期進入到執行期,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外交易出現。

而在這些民辦教育行業新特點出現的同時,民辦教育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正在從生源、師資隊伍、硬體設施之間的競爭,進入到決策競爭、資本運作競爭的層面上來。

結語:

這一輪的產業升級,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這一點民辦教育行業自然也不會置身事外。

考慮到會有更多的山東英才學院營收將會納入到企業總營收中來,宇華教育集團2020財年的營收、淨利潤很有可能進一步得到提升。未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宇華教育的收購之路恐還將會持續,而在這一過程中,宇華教育與同行企業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作者:李長祥

編輯:彭尚京

相關焦點

  • 浙商證券:宇華教育(06169)業績高增超預期,併購整合能力再凸顯
    投資要點事件:宇華教育(06169)發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FY20實現營收24.09億元,同比增長40.5%;經調整後歸母淨利潤10.41億元,同比增長31.3%。高教板塊增速亮眼,衛生事件無虞收入利潤均超預期報告期內公司旗下共有27所學校,其中高校4所,20/21新學年高教板塊人數超11萬人。分學校收入看,公司旗下幼兒園/K12 大學分別實現營收0.40億元/6.09億元 /17.61億元,分別同比增-30.54%/2.64%/65.48%,高教板塊增速顯著。
  • 宇華教育:FY20調後淨利+31%達10.4億,整合優勢凸顯內生空間確定
    天風證券11月24日發布對宇華教育的研報,摘要如下:1、大學收入佔比七成,分紅率約26%2020年11月23日,宇華教育發布2020財年業績(2019.09.01-2020.8.31)FY20營收24.09億人民幣
  • 教育股在香港暴跌 博駿教育幼兒園營收佔比高達24.5%
    學前教育新規發布,紅黃藍在美股暴跌超50%。港股教育股集體暴跌。其中,21世紀教育跌21.5%,天立教育跌21.47%,宇華教育跌20.56%,楓葉教育跌18.92%,睿見教育跌20.9%,中教控股跌10.75%,博駿教育跌14.4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11月15日發布。
  • 民辦教育「四朵金花」(下):成實外、楓葉、天立、宇華,誰是你的...
    這些學校包括16所高中、26所初中、26所小學、29所幼兒園以及3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而從歷年數據來看,2018財年(2018年8月31日,註:楓葉教育的財年截止當年8月底)無疑是新開設學校增長最快的一年,從上一財年末的60所增至82所,增幅37%,包括9所小學、6所初中、4所幼兒園、3所高中。
  • 業績高增長遭可轉債「攪局」 宇華教育(06169)還值得「上車」嗎?
    宇華教育於2019年發行了兩次可轉債,包括2019年1月發行了9.4億港元可轉債,以及2019年12月27日完成發行於2024年到期的可轉債金額20.88億港元。   2019年12月27日,宇華教育收取發行相關現金所得款項18.76億元人民幣,並於當天贖回及註銷與本金總額9.28億港元於2020年1月到期且年利率為3%的前期可轉股債券有關的所有未償還結餘。同日,公司支付贖回相關現金款項人民幣13.89億元。
  • 民辦高校賺錢有兩大法寶:一是漲學費,二是擴招學生
    其中宇華教育收購山東英才學院,創下「迄今為止國內民辦高校併購世上最大的一筆交易」的記錄,交易金額達到14.92億。除此之外,新華教育收購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60%舉辦者權益的交易,也以9.18億元的標的額引起廣泛關注。從今年1月至今,民辦高校被上市公司收購的事件已有十多起。而在2018年整年,收購事件也不超過15起。
  • 大山教育港股上市,河南教育機構集齊港股「三劍客」
    不同的是,宇華教育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於一體,現有從幼兒園到大學共29所學校;春來教育致力於普通高等教育;而大山教育的教學範圍是以中小學英語、語文、數學三大主力學科為主,開展全科課外輔導業務。三年前從新三板摘牌,如今登陸港股大山教育成立於1998年,前身是大山外國語學校。
  • 0-6歲育兒整合方案提供商麥忒教育併購小紅帽教育,旗下園所將超730...
    0-6歲育兒整合方案提供商麥忒教育併購小紅帽教育,旗下園所將超730家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科大訊飛:賺錢難,難賺錢
    幾年過去,由於市場份額持續領先,投資者一直給予其很高估值。但900多億市值的背後,是公司一直陷入「賺錢難,難賺錢」的困境。2017年,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薛雲奎在分析科大訊飛時,曾直接點評道,這家公司「擅長要錢,不擅長賺錢」。如今,幾年過去了,科大訊飛還是如此嗎?
  • 豪擲30億後營收淨利雙降 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
  • 河南教育企業花近2億,收購了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
    宇華教育剛剛收購了位於泰國的斯坦福國際大學,該大學使用美國課程體系、國際學分制的全英文私立大學,國際生比例超過40%2月12日,宇華教育宣布,旗下全資附屬企業宇華教育投資,以2787萬美元(約合1.88億人民幣),實質完成收購泰國私立大學——
  • 民辦幼兒園被禁上市 教育股在香港集體暴跌
    新浪港股訊 學前教育新規發布,紅黃藍在美股暴跌超50%。港股教育股集體暴跌,臨近午盤跌幅全線收窄。其中,21世紀教育跌12.15%,天立教育跌15.25%,宇華教育跌14.55%,楓葉教育跌18.69%,睿見教育跌14.01%,博駿教育跌8.2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11月15日發布。
  • 開辦15年的鄭州宇華實驗雙語幼兒園,為何一直熱度不減?
    要說到鄭州老牌的私立幼兒園,宇華實驗雙語幼兒園可算是響噹噹的了。有著創辦於2005年,隸屬於河南省教育巨頭—宇華教育集團的背景。還有著「全國百佳幼兒園」、「全國優秀民辦幼兒園」、「全國新新美語實驗幼兒園」、「河南省改革開放30年教育品牌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的加持。
  • 宇華教育以7.21億元收購湖南獵鷹30%權益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9月28日,港股上市公司宇華教育發布公告,以約7.21億元人民幣收購湖南獵鷹30%權益,收購完成後,湖南獵鷹將成為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公告稱,集團於2020年9月25日接到長沙法院通知,內容有關在司法拍賣程序中成功中標,收購陳正仙於湖南獵鷹的7.2%少數權益。同日,公司與廣東南博籤訂協議,收購其湖南獵鷹的22.8%少數權益。
  • 民辦高等教育——宇華教育集團旗下3所大學
    1、鄭州工商學院鄭州工商學院是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為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創建於2002年,是河南省第一所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學校創建於1997年,原名「湘南文理專修學院」;1998年遷址長沙市嶽麓區麓谷園,更名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籌)」; 2000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置為高職專科學校;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加入宇華教育集團。
  • 營利性幼兒園「清退」 威創股份近50%營收或「被砍」
    隨著不斷併購,2015-2017年,幼教產品及服務飛速增長,為公司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9億元、3.9億元、4.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0.13%、37.58%、42.11%。截至2018年半年報,旗下接近5200家幼兒園,從市場佔有率上來說,公司是目前幼教行業內服務幼兒園數量最多的公司,這次新規對威創股份的衝擊最大。
  • 中國「最牛」幼兒園:美國上市,價值37億,卻一夜虧了大半
    隨著紅黃藍股價的暴跌,它的市值在一夜之間蒸發超過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這背後到地發生了什麼?只因一紙文件原來,這一切都源於一紙文件。這對於紅黃藍這樣的民辦幼兒園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直接導致了其股價的崩盤,讓它一夜虧了17億人民幣,幾乎大半個公司都沒了,目前其總市值為2.24億美元。國內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幼兒園相信大家對紅黃藍幼兒園並不會陌生吧。
  • 豪擲30億元後出現營收、淨利雙降,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2019/2020學年,是楓葉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結束之年,這無疑給其畫上了一個遠談不上完美的句號。
  • 豪擲30億元後營收淨利雙降,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
  • 21世紀教育的2019年:職教學生就業率超95%,布局新高考賽道
    21世紀教育日前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21世紀教育實現營收2.3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年內利潤8275萬元,同比增長19.2%,業績漲勢穩健。報告期內,2019年21世紀教育新併入6所培訓學校,招生人數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