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開啟返航之路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日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分離上升監視相機記錄下珍貴影像

上升器點火起飛(國家航天局供圖)

五星紅旗在月球上展開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點火起飛前,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徐徐展開。

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意義重大。此次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鼓舞。

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由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三部分組成,長約半米。系統在摺疊狀態下隨探測器升空,著陸月球後按照指令解鎖打開。

由於國旗展示系統布置在嫦娥五號著陸器艙外,熱環境、空間環境等條件惡劣,需採取多種環境適應性措施確保其正常工作。同時,國旗展示系統還需採取輕小型化設計措施,對系統重量有極為嚴格的要求。

為解決艙外極端空間環境適應性、高可靠高安全性壓緊解鎖展開和輕小型化的技術難點,研製團隊從系統設計、材料選用、加工工藝等各個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和科學驗證,一一攻破難題。

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圖解嫦娥五號返航之路

原標題: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嫦五,起飛回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白歌 製圖:馮晨清

相關焦點

  • 【PW早報】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新華社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這是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瞬間模擬圖。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工程其他分系統也有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相關單位參與研製。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使命,技術突破將實現中國航天史5項首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圖/受訪者提供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離不開這些「上海智慧」
    摘要:推動月球探測科學技術的重大跨越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和中國海油列入黑名單;嫦娥五號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中國量子計算...
    在12月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公司採取了歧視性的政策,是對中國企業進行政治打壓。在資本市場已經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布公地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就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來加強對話和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我們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希望美方能夠為外國的企業在美國投資和經營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而不是想方設法設置層層障礙。
  • 東方快評丨嫦娥五號,中國科技的最美模樣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中國新聞網)「太陽帆板展開!」
  •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胖五」飛天 箭指星辰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夜空中畫出一道金色的弧線,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
  • 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公布 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
    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起飛前,國旗展示系統成功在月面打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展示「織物版」五星紅旗。     至此,嫦娥五號結束月面工作,踏上回鄉之路。在月面約48小時,嫦娥五號都做了什麼?有哪些收穫?未來十餘日,嫦娥五號載「土」歸來,還要勇闖幾道關?
  • 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從月球帶回來的寶貝,又有怎樣的價值?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rKdednc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rKdednc創五項中國之首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rKdednc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rKdednc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
  • 嫦娥五號23天內完成5個「中國首次」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賈璇) 12月17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返航!「嫦娥五號」從娘家帶禮物準備回家,網友:我在內蒙古等你
    準備返航!「嫦娥五號」從娘家帶禮物準備回家,網友:我在內蒙古迎接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12月3日消息,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回信」嫦娥五號:「看到你圓滿完成了鑽取、表取和採樣封裝,家人們要對你說一聲:你真棒!
  • 即將回到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IT之家 12 月 16 日消息 據人民日報報導,北京時間 12 月 16 日 9 時 15 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 25N 發動機工作約 8 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組合體上各系統狀態良好。
  • 最新嫦娥五號作文素材,考點,角度,時評……
    今年,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成為人類探索月球新的裡程碑,有望創造五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約2公斤樣品,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為了實現這些突破,研製團隊協同攻堅、迎難而上,攻克了產品重量、體積、功耗等技術難題,打造了有著「太空郵差」稱號的嫦娥五號軌道器,採回的樣本將填補月球火山活動認識上的空白。
  • 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 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意味著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穩穩的落月」如何完成《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中國榮譽!嫦娥驕傲!我國: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
    哈嘍大家好,今天特別激動,得知我國在月球上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後就趕緊發文分享,真的很激動,來看一下介紹吧。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 嫦娥五號,歡迎回家!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為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舉杯
    歷時23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落,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歡迎回家!這些科技成果架起了人類通往月球的天梯,讓中國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探月之路。「挖土」難度大,「起飛」要平穩此次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了約2千克的月壤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