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魯\」力|孔博曬書——聯通古今的時空對話

2020-12-22 齊魯網

新華社濟南8月28日電(記者 張昕怡)宋代詩人陸遊曾描繪三伏炎夏「約束蠻僮收藥富,催呼稚子曬書忙」的曬書之樂,唐代詩人杜牧的「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更是曬出了一番意境和靈動。今天,曬古籍成為聯通古今的文化橋梁。

近日,「傳習經典 融古慧今——2020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子博物館舉辦。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文獻家和教育家,他刪述六經,垂憲萬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奠定了典籍基礎。「纂修刪訂,祖述憲章……」,在聲聲祭先師孔子文的嘆誦中傳遞出尚學精神穿透千年而不朽的力量。

(圖片來源 中國山東網)

本次曬書活動由魯壁出書、孔子博物館典籍祭孔和曬書活動啟動儀式三部分組成。嘉賓們首先來到孔廟,滿懷對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景仰之情,共同觀看了書香墨韻表演,詩禮同輝,雅樂和鳴,寓意中華古籍元典流傳有序,源遠流長。在孔廟魯壁,舉行了莊嚴肅穆的魯壁出書儀式,古今相映,讓中華典籍在新時代煥發文化自信的奪目光彩。

曬書是中國傳統的習俗,古人為防止書籍善本受潮或遭蟲蛀,選擇在夏日將書本攤開晾曬。這一傳統始於漢代,興於魏晉,到唐宋時期逐漸形成制度,是中國書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飽含著中國人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懷。

(圖片來源 中國山東網)

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倡議下,今年中國各地從七夕開始陸續舉辦「曬國寶」「曬經典」「曬技藝」「曬傳統」等豐富多彩的曬書活動。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介紹,這次曬書活動意在保護,更在分享,中文的「曬」字音似英文單詞的「share」(意為分享),曬書也是為了讓民眾認識古籍,喜歡古籍,從而參與到古籍和文獻的保護當中。

此次曬書活動中眾多孔子博物館的鎮館典藏與廣大參與者見面,其中不乏國家一級和二級文物。清華大學教授廖名春介紹,此次活動展出了很多原版古籍,其中元代董真卿編撰的《周易經傳集解》,宋刻本《皇朝仕學規範》以及清代經學家孔廣森的手稿都十分珍貴,對歷史研究有著重要價值。

這次活動還設置了換書捐書的社教活動。孩子們以書會友,體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好夥伴」的雅趣,同時將自己喜愛的書捐贈給孔子博物館作為愛心讀書角的儲備,這些愛心圖書將捐贈給有需要的貧困山區兒童。

近年來,中國在古籍和文獻保護方面持續發力。例如山東創新設立了古籍修復的專家論證會制度和試修本制度,同時加強對古籍修復人才的培養,建立覆蓋全省的修復站點,目前已成功培養了11名學員,分布在淄博、濰坊、煙臺、曲阜等城市。(完)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簡稱「魯「而不稱「齊「
    簡稱」魯「而不稱」齊「山東,素稱『齊魯之邦」,近代簡稱「魯」。境內按方位有魯北、魯西、魯南、魯中、魯西北、魯西南等地域名稱。以「齊魯」而名的新聞媒體、醫院、企事業單位並不罕見,「齊魯晚報」、「齊魯電視臺」、「齊魯醫院」、「齊魯石油化工廠」、「齊魯賓館」等等。「齊魯」作為山東的代稱,並含有雅稱之意。那麼,「齊魯」作為地名是怎樣形成的呢?
  • '齊'心'魯'力|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全力做好黨的十九屆五中...
    齊'心'魯'力|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全力做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工作,.2020-11-28 15:53:03,.,.
  • 「淨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舉辦
    「淨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的文化沙龍現場守望傳統、反思當下。「淨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展出的珍貴唐卡「淨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展出的珍貴唐卡當代藝術守望致敬傳統應邀參加這次展覽的當代藝術家包括:任哲、王曉昕、曹雲、陳超、田保志
  •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這簡練、響亮的12個字正式成為了寧波的城市形象主題口號。  從今年4月16日起,我市向海內外徵集寧波城市形象主題口號,短短20天就徵集到作品42715條。一「書」一「港」,既有精神層面的意蘊,又有物質層面的具象,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古今」和「天下」時空交錯,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有鮮明的現代意蘊。而且,在平面設計上,「通」字和「甬」字又有很多設計的空間。  為更加鮮明地體現地域標誌,並考慮到表達上的流暢,根據原先制定的規則,主辦方對入圍口號作了略微的修改,最終把寧波的城市形象主題口號確定為「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
  • 傳習經典 融古慧今2020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開啟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 8月2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曲阜市人民政府、孔子博物館承辦的「傳習經典 融古慧今——2020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孔子博物館成功舉辦。
  • 融入創新元素 花式「曬書」打開南京國寶脈絡
    近期,南京圖書館以多場展覽、展示以及線上線下的互動,再次開啟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曬書」傳統。「曬書」融入了全新元素,通過曬國寶、曬經典、曬技藝、曬傳統等一系列接地氣的文化活動,在傳承國寶古籍脈絡的同時,又多了一層當代含義,讓流傳千年的古籍與傳統走入大眾日常生活。 曬古籍  近距離感受國寶魅力從8月底至今,南京讀者享受了一場古籍國寶盛宴。
  • 2020中華傳統曬書活動曲阜啟幕全國多地陸續舉行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
    8月2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曲阜市人民政府、孔子博物館承辦的「傳習經典融古慧今——2020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孔子博物館舉行。
  • 「齊」心「魯」力|千裡馳援大別山 魯鄂攜手克時艱——山東省對口...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在做好省內疫情防控的同時,舉全省之力支援湖北,對口支援黃岡,兩地人民一家親、心連心,攜手共克時艱。疫情面前,齊魯情漫大別山。魯鄂與共心連心。羅田縣三裡畈鎮的村民聽聞隊員們來到了自己家鄉,家家戶戶自發忙碌了起來,將對山東人民的愛融入了一針一線中。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山東堅持既抓當前又利長遠,幫助黃岡建好醫療基礎設施。目前,山東已向黃岡捐贈資金5.32億元。
  • 安徽名人蠟像展開放 蠟像「穿越時空」用方言對話
    安徽名人蠟像展開放 蠟像「穿越時空」用方言對話 2019-05-18藉助現代智能語音技術和聲光應用,讓觀眾與名人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觀眾和天才少年甘羅暢談古今。 韓蘇原 攝安徽籍名人——徽劇、京劇表演藝術家程長庚。
  • 山東號稱齊魯大地,為何簡稱「魯」而不是「齊」?
    之所以山東省稱作「齊魯」,是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合稱,就像河北合稱「燕趙」。魯居泰山之陽,也就是泰山南方,齊居泰山之陰,也就是泰山北邊。齊魯兩國剛出現的時候,地盤都不大,都是百裡,到了春秋戰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到最後,山東省基本上就只有齊、魯兩國了。
  • 量體裁衣出自《南齊書》
    對於這個成語的出處,目前存在著幾種不同的說法,比較被多數人肯定的一種說法是這個成語出自《南齊書》。  南朝時有個叫張融的人頗有文才,齊太祖蕭道成在還沒有當皇帝之前就很欣賞他。公元479年蕭道成在南京當了皇帝後,對他更是器重。  據《南齊書》記載,有一次蕭道成把自己穿過的一件衣服讓人修改了一下後,派人送給張融穿,並附手詔一道:「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
  •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新增兩部修訂本《魏書》《南齊書》
    那些修訂背後的艱辛,更如同一場曠日持久的古今對話一樣,有了非凡的文化意義。兩部點校本全新升級「《魏書》修訂本、《南齊書》修訂本是在原點校本基礎上的全新升級本,分別代表了南北朝各史的修訂成果。」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說,隨著《魏書》《南齊書》修訂本的面世,也為南北朝其餘各史修訂本的陸續出版做好了鋪墊。武漢大學「北朝四史」修訂組承擔《魏書》的修訂。
  • 山東的簡稱為什麼是魯而不是齊?
    可是問題來了,齊國作為曾經的春秋五霸之一,與同時期的魯國相比強大很多,可為何現在山東的簡稱取的是「魯」,而不是「齊」呢?將時間追溯到先秦時期齊國與魯國的由來,是很多人解釋山東簡稱的主要依據。簡單來說,魯國與周王室的關係,要比齊國更親,更具正統性。
  • 《齊論語》長什麼樣
    他引用劉向的說法,稱《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齊論》有《問王》、《知道》,多於《魯論》二篇」,《問王》篇實際即《問玉》篇也。漢景帝末年,又在孔子老宅發現了《古論語》,有二十一篇,編次與《魯》、《齊》不同,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故有兩《子張》篇。
  • 明朝時山東簡稱為齊,但為何後來山東的簡稱又變成了魯?
    有趣的是,山東在明朝的簡稱並不是魯,而是齊。雖然沒有官方明文規定,但在明朝文獻中,提到山東,都是以齊代之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黨爭中,有個赫赫有名的齊黨。1605年,被罷官的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批評、影射朝政,一些朝野人士還遙相呼應,由此出現了東林黨。
  • 對話的古今之變與教育性對話的意蘊
    賢明的古人在他們所著的書中遺留下來的寶貴的遺產,我也和他們共同研討探索,如果我們從古人的書中發現什麼好的東西,我們就把它摘錄出來,我們把能夠這樣彼此幫助看為是極大的收穫。」[2]  色諾芬是蘇格拉底同時代的人,其寫作相對務實,具有較強的可信度。
  • 山東是「齊魯大地」,為什麼簡稱不是「齊」是「魯」?原因很簡單
    大家應該都知道山東的簡稱是「魯」吧,畢竟初中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應該讓大家背過中國各地的簡稱的,今天小編要寫的就和山東的簡稱有關係。山東是「齊魯大地」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你知道為什麼這樣說法嗎?這是因為先秦時期這片土地上有這樣兩個國家,不過齊國在泰山北邊,魯國在泰山南邊罷了。
  • 齊國影響力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春秋齊魯區位圖其一,山東的省會城市是濟南。既然省會城市在古代的齊國,那麼,山東簡稱「齊」,就應該是說得過去的。其二,齊國在歷史上的影響力遠遠超過魯國。我們知道,雖然齊國在西周分封的時候,屬於邊遠城市。但是從春秋開始,齊國就在各諸侯國中脫穎而出。最早稱霸並被歷史所認可的,就是齊國的齊桓公。而且,一直延續到戰國末期,齊國都是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 中國各省都有簡稱,山東省位於齊魯大地,為何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十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有一個字的簡稱,什麼遼京津滬,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這個很好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大概是魯國,所以就簡稱魯了。但是長久以來也有很多朋友們,尤其是山東朋友說,其實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山東這塊地也屬於齊國,為什麼我們山東不能簡稱齊而要簡稱魯呢?
  • 曬書助推閱讀方式創新
    愛書人曬書,古已有之,今天的曬書曬出點什麼時代意味?閔行區圖書館舉行的一個曬書會活動,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一半省市都有愛書人加入,湧現出了不少珍稀罕見的籤名本。所有獲獎籤名本均以圖文並茂展板形式舉辦展覽,並以此為內容出版《撫卷憶昔》一書。(新民晚報11月30日)  從籤名書、藏書章、藏書票、歷來都是愛書人的閱讀雅趣,也是藏書人流傳至今的習慣,筆者熟悉的一家出版社老總,收藏了幾千冊籤名書,他說收藏籤名書有無窮的樂趣和學問,從中看到作者的修養,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激發讀書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