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擔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父親去看他,吃驚的說:你怎麼比我還窮

2020-12-15 百家號

他擔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父親去看他,吃驚的說:你怎麼比我還窮!滕代遠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他對我們國家,對我軍做出的貢獻卻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曾經有人說過他甚至可以和主席齊名。他是我們解放軍的最初領導人之一,而且還是我們國家鐵路事業的奠基人。我們來看一下滕代遠的身份。

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來源於平江叛逆,而發動這場戰爭的就是彭德懷元帥與滕代遠。進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後,毛主席是總政委,而滕代遠是副政委。當時的很多開國元帥都在滕代遠的手下。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滕代遠從蘇聯調回延安,擔任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的父親聽說兒子在延安當上大官了之後跑到延安來看兒子,父親的到來,滕代遠很高興,可是因為囊中羞澀,實在準備不了什麼好東西迎接老爺子,騰父沒想到兒子雖然當了大官,但是窮的連一頓像樣的飯菜都管不起。

還是主席聽說他到來之後為他接的風。主席擔心騰父走的時候,滕代遠沒有什麼東西給他帶回去,於是把自己一件十分珍貴的皮襖送給了老爺子,讓老爺子帶回老家。騰父在延安住了一晚之後,就帶著主席送他的皮襖回到了家鄉。

回去之後,左鄰右舍都到滕代遠家裡看熱鬧,想看看疼老爺子從部隊上帶回來了什麼好東西。騰老爺子拿出主席給的那件皮襖給大夥看了看。周圍的人都說:你兒子雜沒給你弄點好東西呢?疼老爺子哭笑不得的說:「他還給我弄好東西,他現在過得比我還窮勒」!

相關焦點

  • 他是我軍第一位總參謀長,如果不遇害,元帥就沒有葉劍英了
    提起我軍的總參謀長,有好幾個名字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建國前的葉劍英、劉伯承,建國後的徐向前、粟裕,基本上都是元帥級別的。(鮮為人知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周恩來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總參謀長。)  有的媒體說我軍的第一位總參謀長是葉劍英,其實是錯的,第一位總參謀長名叫朱雲卿,也是毛澤東、朱德在早期最嫡系、最器重的參謀長。
  • 李濟深之女:父親不培養親信,所以他身後無人,也沒人歌頌他 | 滾滾紅塵
    李筱桐認為:「父親有個特點,他從不培養親信,反而越是他親近的人他越是避嫌不重用,所以他在職場身後無人,也沒人有意歌頌他。父親在廣州擔任行政領導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清黨。 」  「清黨是由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決定的,我父親只是當時補委員中的倒數第三個,前面還有主席、委員、候補委員29個人,他們的地位遠遠高於他,清黨遠不是我父親能決定的。現在像《建國大業》《肝膽相照》等影片的宣傳,一說清黨就說是李濟深。但是我父親的主張和蔣介石是完全不同的。
  • 劉伯承:10年內4次擔任總參謀長,為何在1949年,拒絕再次出任?
    在革命期間,劉伯承元帥曾在10年內4次擔任總參謀長。按理說,他對參謀長的職務很是熟悉,那麼為何在1949年的時候,劉帥拒絕再次擔任參謀長,有什麼原因呢?劉帥的革命人生劉伯承,5歲的時候在私塾讀書,12歲開始接受新式教育。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病故。這樣,劉帥只能輟學回家。
  • 父親去城裡看兒子,卻遭到兒子嫌棄,老闆的一個舉動,讓他傻眼
    父親去城裡看兒子,卻遭到兒子嫌棄,老闆的一個舉動讓他傻眼。李成福是一個住在大山裡的農民,因為沒有什麼收入,就靠在山上採一些山貨來維持生活,靠著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兒子李憲送進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就在市裡一家大公司找了工作。
  • 劉伯承為何在10年內4次擔任總參謀長?1949年,又為何拒絕出任?
    然而在此之前,中央原本是打算讓劉伯承出任人民解放軍的總參謀長,不過在劉伯承的婉拒下,最終由徐向前擔任總參謀長,劉伯承則是投身到軍事教育事業當中去。劉伯承的解釋是說,自己曾經先後4次擔任過軍隊的總參謀長,這次就不要當了,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當教書先生的好。
  • 他說「我那時候真的真的窮怕了」平凡人的訪談《一》
    哈林頓說,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人怎麼生活,他們看重什麼價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組成了這個世界。劉峰今年21歲了,他父母是四川資陽人。他卻是土生土長在成都,據劉峰所說;他的父母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來的成都,那是1997年正是改革的春風吹到西部地區的好時候。
  • 軍校學子請記住他:「戰神」 元帥,新中國軍校教育奠基人
    南昌起義,他就出任中央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紅軍長徵,他任總參謀長。長徵緊要關頭,後有追兵數十萬,前有金沙江天險,很多人擔心無法渡河。毛澤東坦然道:「四川人說劉伯承是天龍下凡,區區江水怎麼能困住龍呢!」
  • 父親打工3年不歸,開學前媽媽帶我偷偷去看他,推開門後傻眼了!
    父親打工3年不歸,開學前媽媽帶我偷偷去看他,推開門後傻眼了!我的父母都是農村人,父親連小學文憑都沒有,當時家裡也是窮得一貧如洗的,媽媽是雖然也是村裡的,不過條件比父親好多了,媽媽大學畢業後就在村裡做老師,父親幹農活,父親那時候的條件是沒有人願意嫁給他的,可是媽媽卻並不嫌他窮,她說富與窮都是過日子,關鍵還是要看這個人對你好不好,實不實在。
  • 他曾說:我最窮的時候,卡裡只剩100萬,還要還房貸,該怎麼活下去
    王傳君說:我最窮的時候,連續11個月都沒戲拍,卡裡就只剩100多萬,還有房貸要還,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談到王傳君,很多人都知道他,都因為《愛情公寓》裡有一個關穀神奇,那個說著奇怪口音,「從日本來」的帥哥大男孩「愛情公寓」帶火王傳君,也將他留在了關穀神奇。因此,王傳君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好演員,離開了劇組,走上了轉型的道路。
  • 父親過生日,我給了2千紅包,他還我10倍,提的要求卻很簡單
    父親做了兩份工作,一份是在家裡種地,一份是去工地搬磚。可不幸的是,他的腿在一次搬磚時摔傷了,沒法子好好走路。但他一直堅持去工作,給我提供學費。我知道,自從父親身體不像以前那樣壯實了,他就開始背著我去撿垃圾賣,忍受著別人的冷嘲熱諷,努力賺錢供我讀書。
  • 這位大將從小同情窮苦人,父親要他去討帳,他卻偷偷做「假帳」
    例如讀書時,同學黑皮伢子家裡窮,帶飯太少而餓肚子,他就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而且天天如此。同時,隨著年齡增大,他也生出志向,後面去長沙城裡讀師範。再看粟裕,永宣驚訝地發現,二人非常相似。粟裕也是出身小地主之家,他父親也是有30畝田產,家裡經濟條件不錯。
  • 父親生日,老公主動訂蛋糕給大紅包,三天後我卻拉他去民政局
    導語:父親生日,老公主動訂蛋糕給大紅包,三天後我卻拉他去民政局正常來說,相愛的兩個人婚後,就該不分彼此,拿對方的父母當做自己父母看待,即便心裡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表面上也該走個過場。可是丈夫李強做的和談戀愛時候說的完全不一樣,張口閉口說我父母是農村人,給他們買再好的衣服也是浪費。
  • 因為報恩,父親讓我娶窮老婆,多年未聯繫過他,再次見面後我哭了
    因為報恩,父親讓我娶窮老婆,多年未聯繫過他,再次見面後我哭了那一年,上班的我突然接到父親電話讓我回家一趟,我以為父親出什麼事了,向公司請了兩天假,,回到家聽到的卻是父親給我安排婚事的消息。原來父親在農村時有個好友,他的家境比我們的還窮,他的老婆很早就去世了。小時候有段時間家裡沒米下鍋了,面對父親的請求,他沒有絲毫猶豫,把家裡僅剩的2000都借給了父親。
  • 「孩子還小,你怎麼捨得讓他去做家務」你家有沒有同款奶奶
    有時很多事情本來是孩子自己獨自去完成的,結果卻被爺爺、奶奶給順手完成了。孩子爺爺、奶奶這樣的行為表面上看是對孩子好,其實質並不利於孩子成長,因為孩子在這樣被長輩寵愛的環境下長大,很難真正地獨立起來。孩子還小,你怎麼捨得讓他去做家務
  • 都在寫鍾南山,我說說他的父親鍾世藩吧
    鍾世藩沒有答應:「我是中國人,我留在這裡。」他不但人沒去,還把13萬美元現金保存了下來。廣州解放後,鍾世藩將醫院所有財物都上交了當時的軍管會。「我當時以為大難臨頭了,父親一定會把我痛打一頓。」結果鍾世藩根本沒有動手,他把鍾南山叫到跟前,只是說:「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南山,你自己想一想,你這麼做是不是誠實?」這樣的質問,比打鐘南山一頓讓他感受更深。
  • 林清玄被父親一巴掌打到埃及,他說「我的生命不能被保證」
    結果老師把我叫去,摸摸我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發燒,因為每個同學不是要當科學家、工程師,就是當發明家,為什麼你的志願這麼渺小呢?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常常問我說:「你以後要幹什麼?」我說:「我要做作家。」他問我:「作家是幹什麼的?」我說:「作家就是寫字寄出去,人家就會把錢寄進來。」我爸爸馬上伸出手把我「蓋」下去說:「世間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 熊光楷: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執掌總參情報部
    熊光楷: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執掌總參情報部多年之前,美國官員曾對一位中國上將做出了高度評價「非常專業,精力充沛,說話不拖泥帶水,而且總希望能控制場面」。由此可見,這位中國上將能力之強。他是誰呢?又有什麼傳奇經歷?他是就是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熊光楷。熊光楷生於1939年3月,江西南昌人。
  • 我用半生尋找父親,臺灣說他「罪大惡極」我才安心
    那時候哥哥姐姐每天要去錢糧胡同上學,我獨自在家照顧重病臥床的母親,母親常常嘆氣說:「等到全國解放,你爸爸就會回家了。」   直到我長大了,才明白當時母親的意思,父親應該是去了臺灣。   搬家之後的一年半,母親去世了。
  • 他父母過世很久之後,他在病床上說:這樣的兒子你們會驕傲嗎?
    七歲那年他換上了哥哥穿過的衣服,另一套哥哥闖過的衣服,那一年八月,他上了學,他不知道學費的代價是什麼,也不知道上學的名額是怎麼爭取來的,他沒問父母,因為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走到學校已經八點半,放學回家七點,他不覺得累,但他每次到家都會覺得很困,他不是不想問那些該問的問題,而是他不知道這麼開口像一個大人那樣去問父母一些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的問題,還沒等他的問題問出口
  • 兒子每月給父親200,給乞丐2000,父親去告他,兒子拿出父親遺照
    200元,卻給個乞丐2000元的訴訟今天判決,親朋好友們眾口一詞,幾乎都站在兒子劉致鋼一邊,認定法庭會還兒子劉致鋼一個公道!「爸,你在我7歲時就離我和母親而去,你拋妻棄子40多年,這些年來,我和媽沒過一天好日子……」兒子劉致鋼在法庭說得聲淚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