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網絡,家長只能通過「斷網」阻止?試試這三種方法解決

2020-08-09 兩口育兒

疫情似乎給所有人按下了暫停鍵,他們都變得不再忙碌,而孩子們在家中也是無所事事,基本上都是通過網絡來學習和娛樂。大多數家長也想通過「斷網」來阻止孩子毫無節制地玩遊戲。誠然,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反而會激發家庭矛盾。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一、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核心,父母都在為了孩子而每天努力工作,為的是他們能有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但更為重要的是,家長要做到陪伴孩子,雙方至少要有一方能夠陪同孩子。

當孩子上網課時,由於心智不成熟、好玩,往往會開小差去打遊戲、刷視頻,然後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這時候若是家長陪同,可以適時阻止,並和孩子進行交流。


當孩子上網衝浪時,會遇到一些不良網站或者黃色信息,家長任何一方陪同孩子的話,就可以適時教育孩子哪些是該看的哪些是不該看的,甚至有哪些危害列舉出來。

讓孩子對網絡形成一種正確的認識,不會在沒有父母陪同的情況下,去做出什麼不恰當的行為。要是父母雙方都沒有時間陪同的話,可以請家教來監管孩子,這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

二、自律應該從小養成

印象最深的是《少有人走的路》裡說的:「自律的原動力來自於愛。真正懂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


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讓孩子自己養成自律的習慣。比如可以從小事開始,玩遊戲多長時間,看電視多長時間,這些形成一個明確的規定,並適時給出一些獎勵。而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行一些懲罰,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形成自律。

英國所暢銷的兒童磁性自律獎勵表,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把確定好的需要去完成的事項放入表格,然後去執行。如果孩子對表裡的某一事項完成的好就可以獲得1顆星星或一張貼紙,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可以兌換一次表揚或一個小心願,可以激勵孩子去認真執行慣例表。


慣例表這樣自律的工具在英國家庭、幼兒園和學校中都非常常見,孩子們在學校裡每個人都有一個類似慣例表的貼紙表,集成了10張貼紙就會有一個獎狀。這個獎狀是在年級集會上給到孩子手裡,還會在每周給家長看的學校新聞裡表揚。

這種激勵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律,而且得到最後的獎勵需要等待,這也是延時滿足的訓練,鍛鍊了孩子們的自控力和欲望管理能力。也可以進行角色互換,讓孩子來監督父母,讓孩子自身體會到自律的必要性,這樣也不至於被「網」來束縛住。


三、學會豐富孩子的生活

大多數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反而會引發孩子對學習的厭惡,轉而通過上網娛樂來排解這種苦惱,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也不是說家長就無作為,幫孩子報薄弱科目的補習班即可,最重要的是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給孩子報一門興趣班。


久而久之,在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他們只會想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說不定以後職業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要使孩子現實的生活比在虛擬世界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還可以讓孩子增加一些生活技能,比如遭遇火災之類緊急情況應該如何處理等等小知識。這樣在今後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孩子自身也可以免受傷害。

另外,讓孩子參加集體的志願者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孩子們會增加對當地歷史和生態知識的了解,在生活中會更加注重環保,而且這些親身經歷也會成為孩子寫日記或者寫作文的素材。

很多參加過志願者活動的孩子增強了自信,敢於互動和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而且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全新樂趣。這種非傳統性、實踐性的教學更能激發孩子們去更多接觸現實世界,又怎麼會沉迷在網絡的虛擬世界呢?


手機上現在也有很多軟體可以控制玩手機的時間,若是人為控制不住了,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控制住自己,慢慢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現在網絡四通八達,為了不讓孩子在這條路上迷失自我,家長們應該採取以上的辦法,相信會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也要以身作則,自己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因為在孩子年齡段較低的時候,會模仿大人做出一系列行為動作。所以家長們不僅要通過上述方法來約束孩子,更應該和孩子一起進步成長,家庭也會更加和諧!

相關焦點

  • 媽媽斷網遭女兒毆打,家有沉迷手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3點
    浙江杭州,餘杭區15歲初三少女小燕因沉迷網路遊戲《王者榮耀》,被媽媽關閉路由器強行斷網,母子間的戰爭也就此爆發。小燕先是大吵大鬧,要求恢復網絡,咆哮無果後拿起小凳子把客廳的電視機給砸了,但媽媽還是沒答應恢復網絡。最後她竟然衝到媽媽面前大打出手。
  • 這三種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尤其第一種!
    「孩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不知道他拿手機玩遊戲。」……這是某遊戲平臺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裡,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如今,未成年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大人為此焦慮不已。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家庭和教育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以下三種家庭,孩子會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 這三種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尤其第一種
    …… 這是某遊戲平臺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裡,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 如今,未成年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大人為此焦慮不已。 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家庭和教育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因素。
  • 家長面對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只能疏導,不宜盲目阻止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的使用網絡,指導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已成為許多父母的頭疼問題。但是,無論怎麼思考,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如果您仍然試圖阻止孩子離開網際網路的生活,那無疑是不現實的。用一個時髦的詞來解釋:無論您是否使用它,網際網路都存在。
  • 社工換位思考「網路遊戲沉迷」:對孩子斷網收手機都不是好主意
    「媽媽」告誡兒子沉迷網遊的「後果」:「我要斷你電,沒收你手機,禁止……」 話沒說完,「兒子」氣憤地打斷媽媽:「哼!不要你管,你除了上班就是加班,還關心過我什麼? 這其實是一場名為《樂玩心力量·少先隊輔導員幹預學生網遊之心理劇場》的公益活動。以上是由社工引導的心理劇情。有趣的是,「兒子」和「媽媽」均由番禺區的小學教師扮演,他們演繹心理劇的目的,正是為了破解青少年「網絡沉迷」的問題。
  • 孩子沉迷手機,及網路遊戲,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在這漫長的時光當中,所有的人整天在家無所事事,每天除了在家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也不能走親戚串朋友。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手機當中,當然孩子也不例外,整天在家打遊戲,甚至一些家長還主動邀請孩子與自己一起打遊戲,導致孩子完全沉浸在手機當中。
  • 孩子「沉迷網絡」,問題出在哪裡?家長該怎麼做?
    尤其今年疫情,孩子長時間玩手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不少家長反應孩子在家的問題,大致分為以下三類:第一:作息紊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怎麼辦?第二:不肯學習,不聽安排;第三:沉迷網絡世界。簡單來說,孩子總愛玩手機、沉迷於網絡世界,很有可能是我們無法滿足他的心理需求。那麼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呢?是我們的陪伴?關懷?還是肯定和讚賞?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對孩子多加溝通和了解了。當然孩子愛玩手機,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手機「好玩」。
  • 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四大心理,有效解決青少年網癮的三種方法
    青少年沉迷網絡都有哪些心理?1、自卑心理青少年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自信,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這類孩子內向又自卑,在虛擬世界中反而能找到自信。這類孩子就是對手機裡的遊戲軟體比較上癮。3、情感依賴青少年沉迷網絡還有一種原因是可以在網絡上情感宣洩,反正又沒有認識的人,而且和網友們聊天,可以百無禁忌,不需要帶面具。
  • 孩子沉迷手機不愛學習,家長可以試試這3招,讓孩子自覺放下手機
    經常有父母反映自家的孩子沉迷於手機,還不愛學習,成績一塌糊塗。還有的寶媽甚至一怒之下在孩子面前將手機摔爛,可是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解決孩子愛玩手機的問題,甚至疏遠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也變得更加叛逆。玩手機的危害老生常談,所以我們要先明白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手機,弄清楚原因之後再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家長慧
    | 家長慧民小編說一回到家,孩子就開始玩手機,不和家裡人說話;孩子說起遊戲頭頭是道,對現實世界漠不關心……孩子沉迷手機和電子遊戲,是許多家庭繞不開的大問題,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和學業,看到孩子的不良表現難免憂心,但深究問題的根源,可能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遊戲充了錢。」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如何破解?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老師和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就,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人際交流,作為家長,也應該正確引導,面對「無法自拔」的孩子,不少家長打過、罵過,但是最終,效果似乎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那麼家長的作用到底應該如何發揮呢?
  • 六年級孩子沉迷網絡玄幻小說,管教時經常激烈爭吵,家長該怎麼辦
    為了阻止孩子繼續沉迷於網絡小說,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強行阻止,如不允許孩子用手機或電腦上網,試圖能讓孩子能遠離網絡玄幻小說,但是越是強行阻止反而越適得其反,因為喜歡讀這類小說的孩子往往都進入青春期,叛逆心理一旦被激發,很容易和父母發生矛盾。
  • 教育案例: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學習不上心,家長要用對教育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對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而頭疼,甚至有的家長反應,自家孩子一年365天,至少有300來天是要玩遊戲的。打罵孩子的話,孩子又表現得很極端,家長也擔心會出意外,所以只好遷就著,長久下來,這個問題就一直沒辦法解決。
  • 中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的兩大解決方法,其中家長的轉變無比重要
    中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缺乏家長、同伴的認可,難以被自己所屬團體接納,缺乏愛與歸屬感,進而轉入網路遊戲中,尋求歸屬感。要解決學生對網路遊戲的沉迷,父母就得學會以下兩種方法:1、學習遷移法學生之所以沉迷網路遊戲中是因為網路遊戲能夠滿足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的自我成就感、自我價值感。
  • 初中生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台州家長謹記這4點,還有救!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強行阻止,甚至生氣吼罵,或乾脆暴打一頓。殊不知,斷的了網,斷不了孩子心裡的「癮」。處理不當的話,還會激發逆反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網絡有利有弊,線上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在升學的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多渠道利用各方信息和資源的優勢,幫孩子打好中考這一仗,網絡的力量不可忽視。在這種時候,如何正確利用網絡的正面效應,父母的引導就非常重要了。 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幫兒子戒掉網癮
    雖然孩子們在家裡上網課,但家長們很擔憂。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孩子沉迷遊戲得腦梗」,父母該拿什麼打敗手機遊戲?試試這四招
    整個社會的家長几乎都加入了這場手機爭奪戰中,但潰敗的場面使我們變得更加焦慮,「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如何糾正孩子沉迷手機的不良習慣」。這種焦慮甚至導致有的家長將孩子送到了所謂的「戒網癮學校」,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傷害。
  • 孩子為什麼沉迷網絡?家長別怪遊戲,這是孩子對自我的深度補償
    但是,我也私下問了一些支持這種方式幹涉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家長,有沒有效果?結果,絕大多數的家長跟我說,一點效果也沒有,只有極少數的家長跟我說,偶爾可能有效果。很多家長跟我說,你越是禁止孩子玩遊戲,孩子就越會跟你反著幹,越要玩:爸爸媽媽不給他手機玩,他就找爺爺奶奶要;當面不敢玩,那就躲在被窩裡玩;甚至還有蹭隔小夥伴家手機的······總之,防不勝防。為什麼家長越是要管孩子沉迷網絡,卻發現效果越難以見效呢?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馬雲的方法你不妨試試,一招幫娃戒掉網癮
    雖然孩子們在家裡上網課,但家長們很擔憂。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看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讓孩子聽話懂事,掌握這三種方法,家長不再犯難
    前言:人人都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由於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的思維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導致他們有很多事都不能在一個頻率上。這樣就會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爭吵不斷。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決這一難題。鄰居家的小孩木木,是小區內出了名的搗蛋鬼。不是欺負別人家的小孩了,就是自己爬這爬那磕傷腿了。這可把木木媽媽為難死了,他每天都要跟在木木後邊解決各種問題,所以最近逢人就會抱怨孩子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