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克金獎繪本《雪花人》:在潔白的雪花世界裡,尋找生命的力量

2020-08-29 墨墨媽媽聊育兒


繪本《雪花人》封面


從懵懂的孩童開始,我們對雪的認知就只停留在兩個字上:冷、白。即使下雪天很冷,我們也會穿上雨靴,和夥伴們堆雪人、打雪仗;但除了這些,我們似乎再也找不到與白雪相關的趣事了。但如果你看過《雪花人》就會發現,原來皚皚白雪中除了空寂蕭索,還一直隱藏著雪花的奧秘。而那個勇於在孤獨的雪的世界裡探尋奧秘的雪花人威利,成了孩子和成人心靈上的引路人。


繪本《雪花人》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傳記故事。威利•班特利出生於美國鄉村農場,從小就喜愛雪花,並把自己60多年的生命全部用在拍攝雪花上。他對雪花的執著,真正詮釋了什麼才是生命中永恆的力量。這種對人心靈底層上的觸動,激起了大家的共鳴。


可以說,《雪花人》適合不同年齡層的人一起共讀。本文我將從繪本創作者的構思背景,雪花人在白雪世界裡尋找人生力量的展現,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三個方面來解析繪本對我們的深層觸動。


雪花人威利


01

繪本創作者們的創意構思:文字和圖畫的完美結合,喚起孩子和成人的雙重共鳴


一般來說,經典繪本不僅能吸引咿呀學語的幼兒摸了又摸,讓活潑好動的孩童翻了又翻,也能讓忙於生活的成人安靜下來讀一讀。


而凝結了傑奎琳·布裡格斯·馬丁和瑪麗·阿扎裡安心血的《雪花人》就是這樣一部經典之作。它不僅獲得了有「繪本界奧斯卡」之稱的凱迪克金獎,也被當作科學課的輔助教材引入了美國小學生課堂。



1. 傑奎琳·布裡格斯·馬丁:用文字分別從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來進行雙重語言表達,深化了雪花人故事背後的力量


和雪花人一樣出生於農場的傑奎琳,從小酷愛文字的聲音,但一直沒想過要當作家。憑著對文字的單純愛好,使她在文字表達上擁有特殊的敏感度;等到結婚有了兩孩子後,傑奎琳在給孩子讀書時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啟發了她的創作靈感。


從此,她以樸實的大農場生活為背景,創作了幾十本非常優秀的童話書。


當看到威利·班特例的故事時,傑奎琳被深深觸動了。就像後來有人問她為何要寫這本書時,她回復道:

「他(威利)在沒人注意的地方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美麗。他的理想,全心全意的堅持,視雪比金錢更珍貴,使他成為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因此,傑奎琳用心創作《雪花人》,以繪本的形式傳頌英雄人物事跡。


《雪花人》中的雙重語言表達


我們知道要把一個人漫長的一生壓縮進篇幅有限的繪本裡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多年培養起來的對文字敏銳度的傑奎琳很好地把握了重點,不僅細膩地刻畫了雪花人威利的秉性、生活背景及生平重要事件,還分別從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進行雙重語言表達。


繪本裡,每一頁的圖畫用大方框圈起來,但頁邊緣留足了空間。這其實是傑奎琳特意設計的。在圖畫框內,傑奎琳從兒童視角出發,用兒童語言講述了一個動人的人物故事;在圖畫框外,她從成人視角出發,對威利拍攝雪花的故事背景進行了詳細註解。


雙重語言的表達,不僅豐富了繪本的內容,也讓親子共讀增添了無窮樂趣,讓孩子和成人分別用自己的認知領悟故事背後的人生力量。


雪花人和媽媽


2. 瑪麗·阿扎裡安:獨特的木刻線條以及手繪上色,重現了雪花人故事的年代背景,配合文字突出故事主題


繪本獲得成功的另一大關鍵因素就是畫家瑪麗·阿扎裡安在圖畫上的創意構思:木刻畫。


木刻畫是一種新的藝術表現方式,吸收了繪畫、版畫、雕刻和雕塑的視覺綜合表現手法。在木刻畫創作中,要求放筆直畫,放刀直刻。


而這種略帶粗笨的繪畫風格正契合了廣袤單調的鄉村生活。配合著溫暖的文字敘述,瑪麗採用了木刻和手工上色兩相結合的技法。


  • 她先用木刻技巧雕出物體的輪廓和陰影、人物的表情、伸展的樹枝以及木材的紋路等,然後上黑色的油墨,透過印刷機,在紙上壓印,形成黑色線條輪廓。
  • 接著,在黑色線條之間的空白處,用手工上顏色、描繪圖案。和普通版畫套色的平面效果有所不同的是,手繪時筆觸要控制好濃淡深淺,表現出豐富的色彩和光影層次,比如雪地上深淺不一的藍色陰影、留白造成的反光效果、綠色的草地等。
  • 黑色輪廓線與彩色手繪一結合,畫面中的色彩不僅顯得豐富多樣,也使得紅、黃和藍等顏色更為鮮明,暗示了故事傳達的生命力量。


木刻和手繪結合,粗線條中體現素樸粗獷,也能突出色彩


木刻畫的素樸和粗獷之美,結合手繪的豐富色彩表達,完美地呈現了雪花人威利生長的環境—19世紀末的佛蒙特州傑瑞科鎮。不論是農場裡的穀倉、房舍,還是當時人們的穿著、家具擺設,甚至是不同季節的鄉野景觀,都能讓讀者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淳樸氛圍和自然環境景觀的美好。


而對於木刻畫的嫻熟把握,根植於瑪麗從小就對印刷、木刻畫的熱愛。她有一臺19世紀製造的手動印刷機;就是用這臺「老古董」,瑪麗作出了《雪花人》中的所有圖畫。


《雪花人》中的雪景


同時和威利一樣,瑪麗酷愛雪。為了與雪常伴,她結婚後特意搬到了威利的家鄉—佛蒙特州。在那裡,她租了地皮經營起自己的農場。每天她安於畜牧和園藝生活,把農場粗獷、淳樸的生活氣息融入進了自己的木刻畫裡。


除了傑奎琳溫暖的文字和瑪麗質樸的木刻畫風格,《雪花人》還有很多非常有創意的構思,比如:

  • 每頁註解部分以雪花圖案為襯底,讓讀者時時有深臨雪景的錯覺;
  • 第二頁小時候雪景畫面與倒數第二頁年老雪景畫面前後呼應,暗示威利為雪花貢獻了一生;
  • 在故事末尾,創作者們還特意留白,放上威利操作相機的照片、他拍攝的雪花結晶和他說過的一段話,這不僅增添了故事的真實感,也滿足了讀者全部的好奇心。



可以說,完美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雪花人》,凝聚了創作者們所有的創意構思;通過這些努力,從而幫助後世的人們去真正讀懂雪花人威利追逐人生力量、實現自我夢想的故事。


02

雪花人在白雪世界裡尋找3種人生力量:對雪花的熱愛,就是對生命的熱愛


在繪本最後一頁,雪花人威利說:

我帶著相機,跪在溼溼的草地上,拍下大自然精緻的點點滴滴。我這樣做,可以幫助許多人看到他們自己無法看到的美麗事物。他們每天還是有牛奶喝,其他農夫會保證這一點。不過,我想,我為他們做的,是同樣重要的事情。


繪本末尾威利的拍攝雪花的照片和他說過的話


終其一生,雪花人威利都在為自己、為他人做這件重要的事情—尋找人生力量。


1.學會承受艱難和孤獨:製作雪花的美的過程,就是遭遇困難卻依然迎難而上的過程


威利出生在19世紀的美國鄉村農場裡,那裡冬季漫長,雪下得很厚。當大雪覆蓋住一切時,整個世界就像被遺忘在白雪裡一樣,沒了任何人煙氣息。但威利卻因此得福,因為他「愛雪勝過愛世界上任何其他東西」。



威利的父母是非常樸實的農民,沒有多餘的錢幫助威利買拍攝儀器;那臺珍貴的顯微照相機,也是在威利的請求下,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得來的。


但現實的窘困讓威利學會了珍惜,珍惜每一次能製作雪花的機會。為了把雪花的美分享給別人,剛開始威利手畫雪花,但雪遇熱就融化,經常碰到還沒畫完雪就化了,從而要再等上一年的窘境。後來有了相機,威利不用手畫了,從此每逢下雪,他就像個木頭人似的站在深雪中,鄰居們嘲笑他傻,夥伴們也遠離了他,但威利依然手捧黑盒子,安靜地收集雪花。


雪花人威利像木頭人一樣站在雪地中收集雪花


英國傳奇大師珍妮特·溫特森曾說過:

在這一生中,你得成為自己的英雄。我的意思是說,你得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方式去贏,無論對你來說有多困難。


無疑,威利從小就知道要做自己的英雄。他對雪花的執著,其實在於他對夢想的執念。因此,無論現實多麼艱難、不被人理解,威利都不會失去對雪花的熱情。


2.年復一年的努力積累:威利對雪花的熱愛,來源於對生命的熱愛


看到雪時,別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冷,而威利感受到的是美。因此,威利從懵懂幼兒開始,一下雪就會非常開心;從15歲開始,堅持3年手繪雪花;17歲時,威利有了照相機,從此專注拍好雪花並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威利手繪雪花


要拍好雪花,必須先要收集完整的雪花片。因此,威利必須長時間站在大雪中,拿著盒子收集雪花。要是雪花是碎的,他用火雞毛輕輕掃掉,再做收集。


這種年復一年的雪花收集一堅持就是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66歲的老人依然頂著暴風雪,走了6英裡路去收集更多更好的雪花。最終因此感染了肺炎,兩星期後便去世了。


表面上看,威利就是個只對雪花著迷的痴人;其實,威利對雪花的熱愛,來源於對生命的熱愛。在他的眼中,世界上所有人和物都是美好的,值得他用一生去熱愛。比如威利覺得冰冷的雪花就是漫天飛舞的蝴蝶或蘋果樹上的花朵;他為哥哥網蝴蝶,讓他高興地看個仔細;他為媽媽採摘蘋果花,讓她開心個夠;在沒有雪的季節裡,他就帶著侄兒侄女們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用照相機記下各種神奇而美麗的東西;他還帶著孩子們一起彈琴、唱歌、講故事……


正是威利心靈上對生命的熱愛,促使他熱愛雪花並為拍雪花而努力一生。


小時候為哥哥抓蝴蝶,長大後,和哥哥的孩子們一起探索自然


3.對世界懷有一顆善心:幫助別人看到他們看不到的美,這是威利獻給世界的禮物


就像威利自己所說,他拍攝雪花就是為了能把雪花的美分享給別人,讓別人除了每天有牛奶喝,還可以看到他們自己看不到的美麗事物


因此,威利把製作出來的雪花照片,有些直接送人,有些設計成別致的生日禮物再送人;他還經常在院子裡放雪花幻燈片,孩子和大人們席地而坐,在淳樸的天然世界裡欣賞自然的美。


把美展示給小鎮鄰居後,威利立志要把美展示給全世界。他把一部分雪花照片賣出去,在雜誌上發表很多關於雪的文章並最終出版成書。全世界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從他的作品獲得了美和靈感,並衍生出更多的美流向更大更廣的地方。


雪花人威利給孩子和鄰居們放雪花幻燈片


但威利並沒有因此成為有錢人。相反,他不僅把所有從雪花中獲得的錢都投入到拍攝中,還倒貼進去很多錢。


對世界保持這份善心的威利,最終活成了人們心中的英雄。他不管艱難孤獨,也要努力拍攝雪花,為世界獻上自己的禮物。確實,威利的一生沒有燈紅酒綠、堆金積玉,但安然享受大自然的美並傳播美的威利,找到了人生力量的源泉,並給後世無數迷茫的年輕人指明了道路: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在艱難孤獨的世界裡,用自己的努力和善心向世界傳播美的力量。


03

父母的愛和支持:有助於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在困境孤獨中深耕夢想的種子

在威利追逐雪花美的過程中,父母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起初,媽媽給威利一臺舊顯微鏡;後來,爸爸媽媽心一狠,花光所有積蓄為威利買了一臺顯微照相機。當別人都不理解威利為雪痴迷的行為時,爸爸媽媽用愛告訴他:做自己喜歡的事,需要付出努力,但我們支持你。


父母花光所有積蓄,商量給威利買顯微照相機


可以說,威利父母的愛和支持,幫助威利從小就養成了成長型思維能力,在困境孤獨中深耕夢想的種子。


成長型思維最先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她在著作《看見成長的自己》中指出了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在她看來,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覺得努力比天賦更重要;他們更重視自己的努力,產生持續學習的欲望,並樂於接受挑戰,積極擴展自己的能力,而這也是未來發展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而一個擁有固定性思維的人總是以固有的、一成不變的眼光和思維模式去看待問題。


雪花人威利雖然知道父母沒有錢幫他買更多的拍攝儀器,而且也知道自己如果一再沉迷雪中,將被人嘲笑並失去夥伴,但在父母的愛和支持下,養成了成長型思維能力的威利,更清楚要想實現「把雪花之美展示給世界」的夢想,堅持努力更重要。因此,他沉於寂寞,甘願寒冷。


雪花人沉於拍攝雪花


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說過:

有多少對父母,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教育觀念,這些觀念就是我們去理解、認知這個世界的框架,它奠定、影響、塑造了我們的感情和行為。


可以說,威利成長型思維的養成離不開他父母無私的付出。而現實生活中,要想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同樣也離不開父母的付出。當孩子在努力嘗試做某件事時,我們應給予鼓勵和支持;同時,我們的鼓勵應聚焦於孩子的努力,而非他的天賦。


就像最近因疫情困在家裡兩個月的孩子們,在父母的要求下要學很多網課等,陪在一旁的父母不應只盯住孩子走神、老做錯題等,而是應該對他們的努力給予言語上的鼓勵:


「今天又堅持學習2個小時的網課了,還認真做好了筆記,孩子你真棒;很多事情,只要堅持努力,你就會有收穫。」


幫助孩子培養起成長型思維,讓孩子知道用自己的努力去追逐人生夢想,這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愛和支持,也是繪本《雪花人》傳達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意義。


雪花人活成了孩子和成人心中的英雄



寫在最後:

繪本《雪花人》講述了「農夫科學家」威利畢生探索雪花奧秘的故事。一般來說,寫一個人的一生,需要宏大的篇幅結構,但《雪花人》用18幅木刻圖畫,寥寥數語就清楚地展現了威利的傳奇一生以及帶給我們的人生力量:學會承受艱難孤獨,懷揣著對世界的善心和生命的熱愛,用畢生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並給他人、世界傳遞美。


當然,這本優秀的經典繪本也是一本再好不過的親子共讀書。雪花人的故事不僅激勵著孩子,也促使我們思考、整理自己的人生,或者還可以重新撿起曾經的夢想,做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繪本故事_73《雪花人》
    最後,他從一個單純的農人變成一個雪的專家,人們因此稱他「雪花人」。為了完整的雪花,他常常要等好幾個小時,一點兒也不在意寒冷。如果屋子裡太暖和,雪會融化;如果他不小心呼氣到盒子上,雪會融化,如果接著雪花的木盒動了一下,雪花就碎了;如果他拍照的動作不夠快,雪花就融化了。有些冬天,他只能拍到十幾張成功的照片;有時候,他會拍到上百張。
  • 2019年凱迪克金獎繪本出版 澳大利亞畫家用中國水墨作畫
    「凱迪克獎」被譽為繪本界的「奧斯卡」。它是國際圖畫書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榮譽的獎項。凱迪克獎近日,2019年凱迪克金獎繪本《你好燈塔》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兩獲凱迪克金獎、三獲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的蘇菲·布萊科爾。《你好燈塔》講述了自動化還沒有取代人力的時代,看守燈塔的一家人的故事。
  • 2016-2020年凱迪克金獎繪本盤點
    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始於1938年,最初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而設立。它是美國圖畫書最具權威的獎項,被譽為繪本屆的「奧斯卡」。每年,全世界只有1本繪本能夠獲得凱迪克金獎。來看看最近5年的凱迪克金獎繪本吧!
  • 10本必讀的凱迪克金獎繪本,讓孩子眼界更開闊
    有朋友問我:現在童書市場的繪本實在太多了,有時候看著封面很吸引人,可是一買回家就發現被忽悠了。到底該如何給孩子選圖文品質俱佳的繪本呢?現在的童書市場魚龍混雜,對普通的父母來說,買到好繪本真的需要修煉就一雙火眼金睛。
  • 繪本中的奧斯卡——凱迪克81年金獎繪本詳細介紹(1938-2018)
    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如何給孩子挑選一本優質的繪本始終是個難題,書店裡的繪本五花八門,網絡上各種繪本推薦也讓人眼花繚亂。那麼,不妨把繪本大獎作為參考。因此,能夠引入中國的凱迪克大獎作品,一定是圖畫書中的翹楚,為孩子選購凱迪克大獎繪本的家長,也是為孩子認真挑選繪本的「行家」。2、81部凱迪克金獎繪本目錄:
  • 凱迪克金獎繪本《A Ball for Daisy黛西的球》
    2012年凱迪克金獎繪本【《A Ball for Daisy黛西的球》】,並為他第三次斬獲了2012年的凱迪克金獎。 拉什卡因為本書捕捉到兒童的典型性心理和情感以及矚目的藝術性表達榮獲了以下大獎和榮譽:2012年凱迪克金獎 2012 Caldecott award2011年《紐約時報》暢銷書及最佳兒童圖畫書獎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 2019年凱迪克獎公布,《你好,燈塔》榮獲金獎
    凱迪克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圖畫書獎,始於1938年,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為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得名。凱迪克大獎自誕生以來,因其在業內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一直被譽為「圖畫書的『奧斯卡』獎」。
  • 凱迪克金獎繪本教會孩子這3種與成功和幸福密切相關的事
    到了書展展臺或是書店裡,先問有沒有「凱迪克」,接著二話不說,收入囊中。原來「凱迪克獎」已經這麼有名了。創立於1938年,已有81年歷史,每年斬獲「凱獎」的繪本,版權被各國出版機構瘋搶。至今,81本金獎繪本裡,已有64本(包括2019年)金獎作品出版了中文簡體版。
  • 凱迪克金獎繪本Owl Moon:入選「中考」語文試卷的繪本
    有這樣一個繪本,獲得了1988年凱迪克金獎入選過1988年美國圖書館學會推薦童書入選美國「彩虹閱讀好書榜」入選《美國人》雜誌「新英格蘭100本經典兒童書」當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所繪本研究部
  • 書單:2000-2019年凱迪克大獎金獎繪本,童年必讀的經典
    美國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Medal》評選標準的周延與創新及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使該獎項能成為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繪本獎,儼然是美國最高榮譽的繪本獎,得獎作品皆是舉世公認的上乘傑作,因此得到該獎項的作品,立刻水漲船高、身價非凡,不但媒體爭相報導,書商也趨之若鶩,叫好叫座之下,必然成為當年最暢銷的書。
  • 書單推薦丨28本凱迪克大獎繪本:孩子書架不可或缺的經典好書
    凱迪克大獎了。作為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大獎是美國圖畫書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榮譽的獎項。所以,凱迪克獎早已成為家長與圖書館為兒童選書的最佳指南。,以及一些世界上偉大的藝術家、運動員和活動家的勇氣、激情和毅力。
  • 插圖設計 | 2018凱迪克大獎繪本,分享圖書屆的「奧斯卡」
    在全球著名的繪本獎項裡,我們耳熟能詳的兒童繪本三大獎通常指的是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獎和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設立的。
  • 2020年凱迪克大獎出爐!恭喜斬獲「繪本屆奧斯卡」金獎得主!
    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兒童繪本獎項,被稱作圖書屆的「奧斯卡」。該獎項每年評選都受到美國家長孩子以及教育機構的廣泛關注。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而設立的。
  • 立冬書單|豆瓣評分8.8,讓孩子愛不釋手的冬季繪本
    在冬日裡,和孩子一起品讀以「雪」為主題的溫馨繪本,是再應景不過的事。 由四屆凱迪克金獎得主尤裡舒利瓦茨創作的繪本佳作《下雪了》,以一個男孩的視角,生動而細膩的勾勒出城市裡從零星雪花飄落 說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就不得不提到接下來我們要講到的繪本《雪花人》,它源於一個真實的傳記故事。
  • 又到雪花飄落的季節
    水母網12月13日訊(通訊員 孟彥祥)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下雪天,喜歡雪,喜歡它的輕盈,喜歡它的自由,更喜歡它的潔白。婀娜多姿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灑著,仿佛無數純真少女翩翩起舞,塵世間的一切也好像瞬間變得更加純淨起來。
  • 清華附小推薦 | 10本凱迪克金獎繪本,十歲之前一定要讓孩子看完
    「凱迪克金獎繪本」,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繪本獎,被譽為「童書界的奧斯卡」。該獎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獲得一致推崇,在於其評選標準的周延與創新,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今天,渝姐為家長和孩子推薦10本凱迪克金獎繪本,此名單家長人手一份!
  • 清華附小推薦|10本凱迪克金獎繪本,十歲之前一定要讓孩子看完
    「凱迪克金獎繪本」,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繪本獎,被譽為「童書界的奧斯卡」。該獎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獲得一致推崇,在於其評選標準的周延與創新,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尤其每一本得獎作品都必須有「寓教於樂」的功能,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開發另一個思考空間,凱迪克大獎因此成為國內外圖書館、學校和家長的選書指南。今天,渝姐為家長和孩子推薦10本凱迪克金獎繪本,此名單家長人手一份!
  • 6.9日繪本分享《凱迪克大獎經典繪本》,數億家庭的選擇!
    凱迪克獎的評審也是非常嚴格的,每年只精選一本金獎作品,二至三本銀獎作品,如此嚴苛的評審條件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任何一本凱迪克獎繪本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當你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書時,選擇凱迪克大獎繪本準沒錯。
  • 《你好,燈塔》:這本水墨畫風的繪本,憑什麼獲得凱迪克金獎
    了解繪本的家長一定知道凱迪克獎,相當於繪本中的「奧斯卡」,能兩次獲得這個獎項的作者不多,蘇菲·布萊克爾就是其中一個。 《你好,燈塔》就是她第二次獲獎的作品,那麼這本水墨畫風的繪本,憑什麼獲得凱迪克金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書單|孩子不容錯過的「凱迪克金獎」圖畫書!(2011年-2019年)
    布穀老師:孩子的閱讀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尋找優秀的繪本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從「大獎」的角度來推薦,首選非「凱迪克大獎」莫屬。可是有一天,他醒來時又流鼻涕又打噴嚏,沒能正常去動物園,卻在家裡接待了幾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推薦理由:凱迪克金獎作品《阿莫的生病日》以舒緩的節奏,為生活在繁忙大都市裡的人們,講述了一則打動我們日漸冷漠心弦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