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表弟,91年出生的,在一所小學做體育老師,還是單身,眼瞅奔三的年齡了,感情問題一直都是家裡人比較關心的,逢年過節七姑八姨圍著詢問是否有進展,他自己也開始著急,開始苦惱。所處的圈子接觸同齡女孩的機會少,他開始嘗試網戀。
他並沒有過多的和我說過自己的感情經歷,不過從我和他的溝通中,我知道他比較在意顏值,買手機都是把顏值作為重點,性價比次之。這也可以理解,哪個男孩不喜歡漂亮女生呢?
網戀的方式大多是通過社交軟體或遊戲。其實遊戲優於社交軟體,不過社交軟體更加的讓人有戀愛情緒。網戀很神奇,如果雙方都有想法,在網絡中的兩個人可以比陌生人或相親認識的人更快的進入戀愛狀態,距離產生美是真的。
表弟的第一個網戀對象是在知乎認識的,他本人其實不善於表達,可是到了網絡世界就開始滔滔不絕,可能好多人都是這樣。這是2018年的事,他在知乎開了幾個帖子,因為本身是體育專業出身,今年又報名考了天津體育學院的研究生,對於很多體育專業的問題也算了解不少了,在知乎中他知無不答,很是熱心。跟帖中有一個女生也是體育專業的,ID姑且叫她槓鈴妹吧,她說體育專業的女漢子對槓鈴都免疫,兩人相同專業,又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表弟在專業上也幫她解答了不少疑問,很自然,通過帖子加了微信,槓鈴妹就成了表弟的女朋友,準確的說是網戀對象。表弟二十多年的單身生活,不到一個月在網絡上解決了。
戀愛的美好感覺讓表弟很沉迷,經常拿著手機在那傻呵呵的笑,打起籃球來也好像跳得更高了一些,早上起床要語音叮囑槓鈴妹多穿衣服,中午吃飯喝水要微信通話叮囑細嚼慢咽,晚上說句晚安還能聊上兩個小時,然後困得連接著語音就睡著。仿佛他終於找到了那個心中完美的人。網戀就是這樣,在現實生活中你總能挑出毛病的一個人,在網絡中,槓鈴妹就是完美的。「當你感覺自己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很可能是你把那個人想像的太完美了」,網戀的開端就是如此。奇怪的是,槓鈴妹一直沒和表弟視頻過,不過發過自己的照片,說不上很漂亮,給人的感覺很知性,通過那些對表弟噓寒問暖的關心和狀態可以感覺出她確實對這段感情也很用心。
戀愛的熱情讓表弟越發的想要見見對方,兩人所在的城市不算遠,動車三個小時就到。表弟幾次想去,卻被對方拒絕了,理由是還沒想好該怎麼見他。兩人依舊在微信上親親我我,勾畫著各種碰面時的場面,
表弟說,我會給你帶一束玫瑰。
槓鈴妹說,我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如果你扛得住的話。
終於,槓鈴妹架不住表弟的攻勢,答應見面了。表弟欣喜若狂,立即買了最近的動車票。這時槓鈴妹發來了視頻請求,表弟毫不猶豫地就接受了請求。
表弟很吃驚,視頻那段出現一個女孩,臉上胖胖的,年齡看起來30歲左右,如果不仔細辨認的話和槓鈴妹發給他的照片很難找到相似之處。
槓鈴妹說,不好意思,這是真實的我,你看像槓鈴麼
表弟愣住了。
後來表弟才知道,原來槓鈴妹的實際年齡是35歲,離婚了,在一家健身器材專賣店工作,在知乎上找他問問題也是因為業務需要。
表弟很痛苦,他已經在這段感情中深陷之中,他覺得槓鈴妹就是完美的,可現實給的畫面卻並不那麼完美。
槓鈴妹說,當時也並不是想騙表弟,她自己離婚之後,也想重新開始一段感情。沒想到在知乎上遇到了表弟,感覺他人很好,給了她又想戀愛的衝動。自己也一發不可收拾,一步錯,步步錯,直到她知道表弟必須要來見她,她才覺得瞞不住了。
表弟痛苦了兩天之後,做了一個決定,他和我說要把這份感情繼續下去。我很難理解。他放棄了自己最在意的顏值,放棄了自己一直堅持以來的底線,就為了堅持心中的那份完美?不過他們也並沒有馬上見面,商量好相互冷靜一番,再審視這份感情。
接下來的日子裡,兩個人的爭吵慢慢的多了起來,從差一句晚安沒說上升到價值觀世界觀的問題。從一周五天有兩天在吵,到一周五天有四天在吵,半個月後,很自然的,和平分手。
只是表弟回憶起這段感情的時候說他並不後悔。
我不否認網戀的方式,不過網絡的虛幻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鴻溝,你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性格,文化,思考方式這些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交流有所了解,可是價值觀,世界觀這些是通過語言溝通很難理解的,尤其是還沒有所閱歷的年輕人。
在社交聊天中我們可以同仇敵愾,遊戲中我們可以出生入死,可在生活中,對戀人,我們需要的是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