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個特質,都與思維有關,父母不妨這樣訓練

2020-12-11 踽踽懂家居

說到孩子聰明與否,很多父母會想到智力測驗,還有所謂的智商指數如何如何。

當然,還有不少的家長帶孩子到過不同的機構做過智力測驗和諮詢,通過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

實際上,對兒童的智力測驗的結果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孩子的智力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遠沒有最終定型和完善,一次智力測驗的分數不能說明孩子智力發展的真正水平,更不能以此預見將來孩子智力能達到的水平。

寶寶思維理念

美國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單單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選拔優秀的孩子。那麼,就有可能使大約70%左右的具有高度獨創能力的孩子落選。

父母必須懂得: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父母更應強調培養「多元聰明」的孩子,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使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

一個玩玩具立方體的孩子a kid playing with toy cubes

【聰明孩子的兩大特質】

1、思維具有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思維的靈活性可通過一定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培養的關鍵是使孩子養成積極思考和愛動腦的好習慣。

2、思維具有發散性

思維的發散性是指能從不同的思路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學生在解題時的「一題多解」就是一種典型的發散思維的訓練。

思維發散性強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想像豐富。因為想像的過程是一個由此及彼、聯想不同事物間的共同特徵的過程,即是發散思維的過程。

Cute little girl wearing business dress and

【孩子思維發展的3個階段】

1、動作思維階段

桌上放著一個蘋果,寶寶矮小夠不著,這時他發現旁邊有凳子,於是把凳子搬過來,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蘋果拿到手。

寶寶學會藉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是動作思維階段。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

2、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3-6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

這時,父母可在寶寶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係;和寶寶玩圖片分類和比較遊戲,讓他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還利用寶寶的好奇心,經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和現象等。

3、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6-11歲是培養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

小明今年6歲,小強今年4歲,2年後,小明比小強大幾歲?這種問題屬於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題。父母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他們現成的答案。

ABC與教育理念ABC and education concept

【正確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養孩子廣闊、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對開拓孩子的智慧極為重要。

3-7歲就是孩子思維發展的「黃金期」,是孩子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可以事半功倍的領先同齡人,也將讓孩子受益終生;但這樣的訓練對孩子的影響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需要逐漸積累。

做指向 bug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

相關焦點

  • 思維靈活又發散 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大特徵
    另一類孩子的聰明表現在能當「孩子頭」、「孩子王」、「班幹部」,這些孩子的聰明在於他們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競爭能力、創新能力、交際能力、應變能力、合作能力、鑽研能力等,這些就是「多元聰明」的孩子。但是,這類聰明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父母和教師所發現和重視。
  • 孩子身上這3個特質不是毛病,反而證明大腦發育好,是聰明的表現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非常聰明,因為聰明的孩子智商肯定高,在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中都能更遊刃有餘。 但是看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很多時候並不能從表面來判斷,有些在大人眼裡看來是怪癖的毛病,其實代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很好,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
  • 聰明孩子養成記,不妨從大腦裡的思維軟體入手
    大家養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聰又明。耳朵聽得見為聰。眼睛看得見為明。每個孩子要做到聰明,好象很容易,但又是很不容易的。聽得見、看得見,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實真得如此嗎。我們可以眼睛,看作是一個視覺設備,要使用好這個視覺設備,還需要大腦裡看、觀察的思維軟體 ,視覺設備,大家都差不多,都能看。
  • 關於孩子10多年的語文學習,聰明父母都制定了這樣的能力培養規劃
    聰明的父母都為孩子制定了這樣的重點能力培養規劃:語文學習的重點在於呵護孩子的形象思維。 怎麼辦呢?不較真,也就是家長不要用自己的理性去扼殺孩子的文學家的特質。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在明媚的清晨,看見一朵掛著露珠的小花,於是告訴你小花正在哭,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 家長3種行為,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看看聰明的父母都怎麼做
    聰明的父母,都會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去教育。這樣做不對。你這樣做錯了。雖然這是想讓孩子趕快糾正錯誤,少走彎路、少吃苦。但每個孩子特質都不一樣,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不一樣。家長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孩子,反而可能局限了孩子的可能性。更可怕的是,讓孩子最終長成了你所形容的樣子。
  • 家長越重視孩子思維專注力培養,孩子越愛動腦筋,不妨試試
    前兩天篇文章,我分別把視覺和聽覺專注力培養方法講了,細心的家長會發現之所以沒有把孩子這兩方面的專注力培養好,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家長自身缺乏學習意識。真在實踐育兒時,常常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本篇文章我從培養孩子思維專注力方面著手,請一位學霸家長來談談她是如何在這方面做的,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優秀的品格,有出色的成績,不妨用心學習借鑑一番。常言道:三人行,必有吾師。
  • 孩子的腦袋越大越聰明?別鬧了!看這兩個部位才靠譜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孩子一出生如果頭很大,就會來一句:「這孩子頭這麼大,將來一定很聰明」!我記得我生我家女兒那天,同時產房還有一個男孩出生。這兩個孩子幾乎前後腳出生,抱出去的時候就聽我婆婆說:「你看人家那大胖小子,那腦袋多大,將來肯定聰明」!
  • 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家長必看!
    它可比咱們家長熟悉的奧數訓練效果強大多了!除了數理思維,還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空間思維能力、記憶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是對兒童智能的綜合開發,全世界聰明的孩子都在玩!如果你想讓孩子在數學方面有點建樹的話,不妨平時多做一些門薩的燒腦題,絕對對他們的解題思維有很大很大幫助的。▼戳這裡,火速入手▼
  • 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讓聰明翻倍!4-5歲就可以進行訓練了
    孩子是否聰明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她)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而無數事實證明了創造性思維往往來自於逆向思維,什麼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就是指與一般思維方向相反的思維方式,也稱反向思維。對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在於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問題,判斷事物。比如:當孩子知道李叔叔是明明的爸爸,趙阿姨是明明的媽媽,父母可以反問他「明明的爸爸是誰?明明的媽媽是誰?」當孩子知道了青蛙是小蝌蚪的媽媽,可以反問他「蝌蚪的媽媽是誰?」這樣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孩子的認識能力,就地取材來發展逆向思維,能夠幫助孩子準確的判斷事物、強化信息,讓頭腦變得靈活。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而具有成長型思維的父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從而使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終身成長》書中表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家長為孩子設立目標,並對他們抱有期待和理想。他們只有實現了父母的期待,才會去愛和尊重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家長給孩子一個奮鬥目標的同時,同樣給了孩子成長的空間,給他們空間長成擁有完整人格的人,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為社會作出貢獻。
  • 數學思維訓練,不妨從玩遊戲開始
    剛出生的嬰兒,其實相互之間的數學思維是相當的,都為零.而第一次出現差距是在小學,孩子之間的數學思維就會拉開明顯的距離.第二次是中學,差距就更明顯了,到了高中就更大了.很大部分原因是孩子的啟蒙時期,數學思維要從小開始培養.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日前公布了一個驚人的研究結果,5歲的兒童,他們竟然能自己掌握數字抽象概念和算數法則.請別讓5歲的天生數學家,到了10歲,就變成了數學落後分子!打好數學思維基礎是關鍵.
  • 開發最強大腦,訓練寶寶的「超級思維」,這套繪本家長不妨試一試
    從後臺留言互動發現,媽媽們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與思維訓練越來越重視。我們從家長的需求上來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所以,想要針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訓練。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思維訓練的書籍,但是基本上都是枯燥無味的
  • 好物分享|孩子的腦袋越大越聰明?別鬧了!看這兩個部位才靠譜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孩子一出生如果頭很大,就會來一句:「這孩子頭這麼大,將來一定很聰明」!我記得我生我家女兒那天,同時產房還有一個男孩出生。這兩個孩子幾乎前後腳出生,抱出去的時候就聽我婆婆說:「你看人家那大胖小子,那腦袋多大,將來肯定聰明」!
  • 中科院心理學家:如何訓練孩子具備「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事實上,成長型思維就像一棵大樹,孩子的各種態度和行動就像是大樹的枝幹和樹葉,都是從同一個樹根自然生長出來的。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解決問題時會努力思考,就算想不出答案或者做錯了都沒關係,因為努力的過程,就能讓自己變聰明。他們認為結果取決於行動,行動取決於態度,態度取決於想法。
  • 孩子的智商情商和父母有關,1~6歲孩子這樣教,孩子聰明又懂事
    在如今的這個二胎時代,很多家長都希望有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高智商代表聰明,高情商代表智慧,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聰明而又有智慧的孩子,要比其他同齡人更容易取得好的成就。智商和情商高低,除了受到一部先天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其中,左右腦的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16《領袖特質訓練營》開始招生了
    每個贏家,每個領袖都要具備他獨有的特質。縱觀人類,所有的偉人都是因為他不凡的經歷造就了他卓越的領袖特質,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擁有什麼樣的經歷,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特質,從而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在你心中,你期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領袖特質,你期望孩子有什麼輝煌的人生呢?你去引導或幫助孩子設計經歷的嗎?
  • 寶媽每天給孩子按摩這兩個部位,勝過靈丹妙藥,孩子以後會變聰明
    每個孩子都代表了家庭的延續和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起來。而當寶貝逐漸長大的時候,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聰明的小腦袋瓜,未來學習成績優異,超凡脫俗,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有所作為。
  • 編程思維會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嗎?
    這些都是缺乏編程思維的原因。什麼是編程思維呢?10多年前,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教授Jeannette Wing就曾提出這一概念。而是如何分析問題、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我們分析並發現規律、建立解決問題的模型、再映射到合適的數據結構和算法上,最後根據算法寫程序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前兩步的分解和模式識別,其實還屬於數學思維的範疇,而後面的抽象和算法卻是編程思維所獨有的,也是我們應試教學上缺少的、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步驟。
  • 別總是誇孩子「你真棒!」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誇孩子
    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妨多跟孩子說:「寶貝,讓我們做個計劃吧。」不難想像,這樣的孩子,未來該怎麼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 不要讓孩子被聰明詛咒
    往往導致事與願違,錯誤方法使得她開啟了,固定型思維模式。什麼是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的智力與生俱來,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有些父母,經常誇獎孩子。「寶貝你學真快,你真聰明」父母認為鼓勵孩子,幫孩子增強自信心。孩子接收這些信息,會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