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精彩紛呈的海洋盛宴_海洋產經_愛海洋_海疆在線

2020-12-22 海疆在線

11月4日,2016廈門國際海洋周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當今航運和經貿的重要港口——廈門海滄拉開帷幕。幾天來,經貿洽談、論壇研討、展覽展會、互動交流……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為公眾帶來了一場海洋盛宴。

開言路凝聚智慧

論壇和研討會主題多、議題廣是本次廈門國際海洋周的一大亮點。除了開幕式的發展中國家海洋可持續發展部級論壇,還有南南合作海洋論壇、中國—東協國家海洋公園生態系統管理國際論壇、海洋防災減災國際論壇、促進東亞藍色經濟投資研討會等。在這些論壇和研討會上,來自各國的官員、專家、學者深入交流,分享成功的經驗、碰撞思想的火花,為海洋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前站,在11月3日舉行的中國—東協國家海洋公園生態系統國際研討會上,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協國家的代表介紹了本國海洋保護區的現狀,分享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和教訓,探討建設中國—東協海洋公園生態服務網絡平臺。

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越表示,保護海洋健康、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是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據她介紹,我國近10年來增加了一定數量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海洋公園,「2006個海洋保護區共計12萬平方公裡」。目前,中國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與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東協國家展開了務實合作。「研討會搭建了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促進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提升海洋公園管理、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水平,對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11月4日,廈門國際海洋周主論壇上,藍色經濟發展理念成為討論重點。「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轉換經濟發展的理念,中國在這個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主任維麗·范德維爾德博士在論壇上說。

如何在發展經濟同時,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餘興光介紹了廈門市治理九龍江流域與廈門灣生態環境的經驗。在他看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綜合性、艱巨性、複雜性、創新性很強的任務,要頂層設計、綜合規劃、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從汙染最重的地方、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依靠科技的支撐與生態系統管理的持續跟進,才能取得積極成效。」

針對如何加強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合作,共同發展藍色經濟,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認為,首先要有一些地區先行先試,再通過交流合作的方式推廣。應允許民營機構參與到海洋區域管理中,同時不斷加強科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東亞地區海域廣闊,各國海洋經濟基礎優勢明顯,已成為相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全球主要海洋產業重心東移,海洋經濟已成為東亞經濟新的增長點。11月5日,在促進東亞藍色經濟投資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分別就「具有潛力的藍色經濟投資案例」「成功的可持續發展投資項目的經驗與教訓」「海洋融資與投資機制」等主題作了經驗介紹,並就海岸帶綜合管理促進藍色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等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副司長沈君在會上介紹了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中國實踐。「2014年,國家海洋局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實施意見,在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有益嘗試。」沈君表示,目前中國各類金融機構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力度不斷增強,建立了一批專注於海洋領域的產業投資基金公司、保險公司、銀行分支機構或部門。

來自荷蘭的可持續發展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專家菲賓·莫萊特分享了菲律賓巴拉望島海藻養殖的投資案例。在當地,投資方引導漁民建設海藻養殖基地,從海藻中提取卡拉膠,用於生產化妝品,為當地漁民帶來了額外收入。

「這些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項目投資成本低,延續的產業規模效應能提高投資方的利潤空間,還可以有效改善當地民眾生活水平。」菲賓·莫萊特同時指出,迎合投資者預期、建設知識管理平臺、幫助地方政府發展項目、推進海岸帶綜合管理已成為促進藍色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

其他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要加深對東亞藍色經濟現狀的了解,為投資者和項目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

11月5日,2016年南南合作海洋論壇圍繞海洋經濟發展、海岸帶管理、海洋生物生態保護等多個方面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交流探討。

新成果現場對接

「我們是泉州的船舶企業,聽說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還舉辦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特意過來尋求一些合作」。11月4日~5日,在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上,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海洋創新型項目集體亮相,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有關部門、涉海企業、項目單位的800多位代表參會。

本次洽談會突出海洋科技成果展示和產業合作,實物、圖片、影像、模型、現場演示、互動相結合,現場對接。

「廈門市為我們中小涉海企業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和便利」,廈門市羅普特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說,「我們今年通過『海洋助貸寶』解決了資金周轉不開的問題。」

在洽談會上,「海洋助保貸」得到了中小微涉海企業的關注。這是政府、銀行、擔保機構共同助力海洋實體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

洽談會共發布了25項實施成果和專利,這些成果都是2012年~2016年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項目。

「我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現在在做海鮮電商項目,正因為得到了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的扶持,我們的團隊才能走到現在。」廈門大學畢業生李亮告訴記者。

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在洽談會上受到了眾多涉海創業計劃人群的關注。據了解,該基地鼓勵涉海科技人員自主創業,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為涉海創業和創新團隊提供適合海洋產業發展的「拎包入住」式服務。

遊艇展盛裝迎客

在廈門五緣灣遊艇港邊,一排排顏色各異的遊艇排列在一碧萬頃的海水中,與藍天白雲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作為一年一度的國際遊艇盛事,11月4日~7日的第九屆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展覽會集「展覽、論壇、賽事、活動」於一體,倡導時尚健康的遊艇生活方式。

馬化集團澳大利亞神仙灣副總經理、中國市場銷售總監說,「遊艇展吸引了眾多觀眾,遊艇已經成為廈門市民新的生活消費品。」

進口遊艇帥氣亮相,國內品牌盛裝登場。既有10萬元左右的中小遊艇,也有億元級的高端遊艇,雲集了中國、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上百個知名品牌,令人大飽眼福。

據主辦方介紹,面對瞬息萬變的遊艇市場,此次遊艇展既引入國際買家團,又為國內外觀眾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消費選擇。

同時,作為遊艇展的重要配套活動,中國(廈門)遊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圍繞「遊艇產業與城市經濟發展關係」的議題,邀請專家從濱海旅遊、海島開發、城市規劃、配套地產、產業互動等多維角度,進行了交流探討。

「遊艇消費是產業鏈的核心」,集美大學副教授陳清林表示,遊艇消費有三個方面,一是大眾化遊艇消費,二是定製化遊艇消費,三是酒店式遊艇消費。在他看來,酒店式遊艇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待開發。

金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董燊表示,西方的遊艇消費人群平均年齡越來越大,東方則恰好相反。

鯨豚館免費開放

11月5日,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鯨豚館開放日迎來了許多遊客。

在鯨豚館門口,工作人員給遊客們免費發放宣傳手冊、講解海洋知識。遊客們大多帶著孩子,一邊參觀一邊給孩子介紹海洋生物。

該所的鯨豚館是我國第一家以灰鯨為主題的海洋生物展館,擁有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還有我國不同海域的各類海洋生物標本和樣品200多件,包括中華白海豚、領航鯨、江豚、寬吻海豚、斑海豹等。

「海豹是南極的嗎?灰鯨怎麼這麼大?海豚看上去好可愛啊!」孩子們邊看邊問。

此次開放日,海洋三所還特意開放了珊瑚館。該所科技處副處長徐憲忠介紹,因為場館不大,擔心人多擁擠,珊瑚館平時不對外開放,這次特意開放,讓大家感受一下珊瑚的魅力。

走進珊瑚館,可以看到十多個水箱裡養著各種各樣的珊瑚,在珊瑚叢中,遊弋著色彩豔麗的海洋生物。

「好漂亮啊!」一位小朋友看到五彩斑斕的珊瑚,發出了異樣的驚嘆。

在一個大水箱裡,一條細長的小白魚趴在乳白色的沙子上,吃一口沙子,又吐出來,甚是有趣。小朋友開心地說:「真好玩兒。」

珊瑚館吸引了一群來自馬來西亞的外國客人長久駐足,還不停地詢問工作人員如何維護、飼養珊瑚。

來自馬來西亞大學的副教授林保澄是從事藻類研究的科學家,他是首次參加廈門國際海洋周。林保澄深有感觸,他說,展館提升了公眾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保護的認識。「但是,我不希望未來人們只能在室內看到鯨魚和珊瑚,而是在大自然裡看見和體悟它們。」

馬來西亞有幾十公裡的珊瑚礁,林保澄經常去潛海。「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珊瑚礁慢慢被破壞了,所以保護工作很重要,也很必要。馬來西亞也有類似的展館,這些珍貴的展品可以讓科學家更好地從事保護海洋生物保護的研究工作。」林保澄說。

相關焦點

  • 廈門國際海洋周打造精彩紛呈的海洋盛會
    水裡遊的傢伙們既有「秀色」又有「可餐」 廈門國際海洋周打造精彩紛呈的海洋盛會東南網11月2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山東的海參、福建的鮑魚、寧德的大黃魚、乳山的生蠔、詔安的牡蠣……一系列特色海產品,齊齊亮相,「鬥鮮」廈門
  • _海洋文化_愛海洋_海疆在線
    你知道海洋裡有一種小兔子麼?它的個子非常小,只有10釐米長哦,而且長得非常可愛,堪稱新一代的萌神。據說蝸牛還是它家親戚呢。博學的你知道它的存在麼?它就是大海中的小兔子名叫「海兔」哦,一起來認識一下吧。海兔不是兔,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類的統稱,又稱海蛞蝓。海兔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體光滑,或有許多突起。觸角分工明確,前面一對稍短,專管觸覺;後一對稍長,專管嗅覺。
  • 全國科技周中的海洋科普活動:走近海洋科學 感受海洋魅力
    本次科技周以「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為主題,系統展示了一大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科技創新重大成就,各涉海部門、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其中,為公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海洋科技盛宴,讓大家走近海洋科學,感受海洋魅力。
  • 合肥另類海洋主題餐廳吉利亞特昨日開業 體驗實景海洋盛宴
    12月18日,國內頂級海洋主題餐廳、奢侈餐飲業航母吉利亞特海洋餐廳,在萬眾期盼中於國購廣場IFC正式營業。開業當天,彩旗飄飄,現場大咖雲集,勞斯萊斯、賓利、邁巴赫、蘭博基尼、寶時捷等40輛豪車聚集餐廳樓下,盡顯吉利亞特海洋餐廳豪華陣容,引爆合肥城。
  • 科普巡展活動走進思明區各小學 為孩子們帶來海洋知識盛宴
    在聽完一場有關海洋意識教育的公益講座後,松柏小學三年(2)班的陳彥儒同學意猶未盡。  昨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思明區教育局、廈門市市教育基金理事會、廈門帆傳航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帆樂海洋,走進校園」科普活動在松柏小學舉行,為松柏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海洋科普的盛宴。
  • 海洋牧場主人張振海 以赤子之心依科技創新為海洋護航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黃昂瑾) 從2002到2016,14年,他讓20年來幾近荒漠化的祥雲灣海域重現海底藻林和多樣魚群;他克服條件的限制、戰勝風浪的考驗,成功建成能同時停泊300艘標準漁船的碼頭;他通過實踐摸索得出的海洋生態修復實驗成果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他密切關注京津冀協調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 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社區舉辦首屆海洋文化節
    欣賞精彩紛呈的民俗表演,盡情品嘗本地特色美食,共同展望赤灣美好未來……1月4日下午,由招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赤灣社區黨委、蛇口赤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首屆赤灣海洋文化節盛大開幕。招商街道黨政領導,各部門(中心)及各社區負責人,轄區共建單位代表以及社區居民共500餘人到場參加活動,享受了一場美食和文化的盛宴。
  • 當海洋碰上科學 浙江小記者邀你踏上奇幻海洋之旅
    浙江在線杭州4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董詩夢 陳麗麗)在過去的兩年裡,浙江小記者站帶著孩子們一次次走近地質、天文以及植物的世界——近距離接觸和探索科學;去考古、去觀星、去探險;去追尋地球的歷史,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40億年以前,海洋的誕生給地球帶來巨大變化:創造了綠洲,生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變化萬千的氣候以及令人驚嘆的大量生命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開門時間 是世界最大海洋公園(圖)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八大主題區域演繹頂級海洋盛宴。資料圖片  全球最大的海洋動物主題公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1月28日開業  全球最大的海洋動物主題公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將於1月28日開業,今年的春節老廣們又有最新鮮的玩法。
  • 鳳凰城百萬海洋球歡樂節啟幕 現場巨型海洋球池引關注
    不如來一場放肆的海洋球大戰!你們的關係就像快樂一樣快速發酵,想不嗨皮都困難,客戶答謝、家庭樂園、企業拓展、教育活動、來鳳凰城百萬海洋球歡樂節就對了!  「開球」首日 現場爆棚  8月7日,凰城北城一樓中廳河南省內二十餘家主流媒體、自媒體大咖及嘉賓共同見證了「鳳凰城百萬海洋球歡樂節」這一場歡樂盛事的開啟
  • 面朝大海,追風逐浪——「山海少年」齊聚蛇口共享海洋文化盛宴
    2020年12月12日下午,第三屆「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藝大賽成功舉行。同時,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普教育基地,即深圳蛇口郵輪中心,2020年比例模型公開賽和第七屆「風帆時代」海洋繪畫作品展也一併圓滿舉辦,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場海洋文化藝術與模型文化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文化盛宴。
  • 與城共建 | 青島海洋活力區 一粒「海上懸石」 擎啟未來潮向
    青島在全球海洋時代的進程裡,經略城市夢想,海洋經濟邁入新階段,西海岸新區成為城市發展代言者,青島海洋活力區應運而生,以一河兩岸、三區共融,規劃布局產城核心區、健康宜居區、共享休閒區,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兌現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  青島海洋活力區將城市底蘊、海洋文化、產業特色等元素融入建築空間,打造未來展示中心,盛啟城市未來生活潮向。
  • 在東京海洋大學了解海洋、保護海洋、利用海洋
    ,並在2004年4月開始以東京海洋大學名義招收本科生,學校簡稱「海洋大」。海洋大是日本唯一特化海洋研究與教育的國立大學。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海洋大圍繞著海洋相關學問以及科學技術,不斷進行基礎性的、應用化的教育和海洋環境、生物資源、食品生產、海洋政策文化等研究,同時,它也是東日本地區唯一進行物流領域教育與研究的大學。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讓你盡享超凡海上盛宴
    作為皇家加勒比第三艘部署在中國母港的全新遊輪,「海洋光譜號」的首航儀式吸引了各界的廣泛關注。結合皇家加勒比的最新科技及創意,「海洋光譜號」在軟、硬體設施上均實現了革新性突破,無論是面積261平方米的複式完美家庭套房,還是VR蹦極體感遊戲南極球等新增的娛樂設施,都讓「海洋光譜號」成為高端家庭旅遊度假的絕佳選擇。
  • 關愛海洋 多國在行動——「 海洋小組」與《自然》雜誌發布海洋...
    圖片來源:《自然》在線版今日視點世界正加速發展,我們越來越依賴海洋來獲取食物、能源和物質資源。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海洋經濟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在疫情暴發之前,氣候變化、過度捕撈、汙染和生物多樣性流失,已經在削弱海洋的「能力」。因此,現在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健康的海洋帶來的生態系統服務和效益。
  • 海疆生態行榮成 海濱城不拼顏值OUT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拼資源的時代已過 城市需要拼顏值 榮成是全國第一漁業大市,海洋是榮成最大的比較優勢。榮成經濟從傳統漁業起家,走了很長時間資源依賴型發展路子。榮成市在產業轉型上優化提升傳統漁業,在海洋生態修復上,嚴格執行涉海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海域使用論證等制度,堅持「扶大壓小」,重點支持骨幹漁業企業發展名優養殖、深海養殖和生態健康養殖,逐步淘汰沒有加工能力的小型低端近海養殖。同時,該市嚴控近海漁船更新改造審批,大力發展遠洋漁業,鼓勵近海漁民轉產轉業。據了解,去年榮成市的專業遠洋漁船突破300艘,遠洋漁貨回運比例超過了75%。
  • 2015考研專業解讀:海洋科學VS海洋技術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5考研準備在即,面對紛繁複雜的各類熱門專業,準備考研的你是否還在猶豫不決,不知改選哪個專業?即使歷經四年的大學時光,也未必會對自己所關注的考研專業和方向了如指掌。
  • 2019年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 打造最炫的海洋展會
    (蔡茂祥 攝)廈門日報訊(記者 鄔秀君)2019年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啦!本屆海洋周,規模更大、質量更高、活動更豐富。它的一大亮點是,緊密結合廈門特色海洋產業,打造最炫的海洋展會。昨日起,「海洽會」、休閒漁業展、國際潛水打撈與海洋工程裝備展、國際遊艇展這「一會三展」四大重磅活動已悉數亮相,想看「廈門造」最前沿高端的創新海洋產品,體驗水上嘉年華的精彩紛呈,就來海洋周的展會逛狂吧!
  • 亞洲海上巨無霸「海洋航行者號」 邀你暢享饕餮盛宴
    「海洋航行者號」俯視圖你是否總拿些一成不變的速食來草草裹腹,如同嚼蠟;是否曾面對各國美食,卻少有細細品味的心境?有人說:「只有在遊輪上的味蕾才是真實的。」那麼,不如登上「海洋航行者號」,在悠閒愜意的遊輪生活中激活你的味蕾吧!2012年6月19日,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旗下的「海洋航行者號」將正式進入中國,讓你有機會盡情放鬆自己,暢享一場味覺盛宴。珍饈美饌,體驗貴族晚宴在「海洋航行者號」上,橫跨三層甲板的「歌劇院」主餐廳,奢華典雅,氣度不凡。每天晚上,餐廳廚師們都將為客人精心烹飪一道道風味多元的西式正餐。
  • 【海洋教育】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承辦市級海洋教育發展論壇,作為典型交流經驗,助力青島「海洋攻勢」;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