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生態行榮成 海濱城不拼顏值OUT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2020-12-22 中國網
濱海公園一角。

中國網5月12日訊(記者 馮竹)環山、環海路上移步換景,海島、海岬、沙灘如詩如畫。來到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的那香海國際海濱浴場,不遠處的海面上藍色漁船桅杆林立,不時還有白色遊艇劃破海面,別是一番景象。

好運角旅遊度假區養殖場的變遷是榮成市主動淘汰落後產能,騰出空間發展第三產業的一個縮影,也是榮成市推動經濟和生態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一類開放港口榮成石島港

拼資源的時代已過 城市需要拼顏值

榮成是全國第一漁業大市,海洋是榮成最大的比較優勢。榮成經濟從傳統漁業起家,走了很長時間資源依賴型發展路子。近年來,榮成深刻認識到,傳統產業面臨著環境約束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特別是很多低端行業,長期依賴「拼資源」生存,汙染問題非常嚴重,必須通過環境約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否則美麗的榮成遲早會淪為爛泥潭。

榮成市在產業轉型上優化提升傳統漁業,在海洋生態修復上,嚴格執行涉海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海域使用論證等制度,堅持「扶大壓小」,重點支持骨幹漁業企業發展名優養殖、深海養殖和生態健康養殖,逐步淘汰沒有加工能力的小型低端近海養殖。同時,該市嚴控近海漁船更新改造審批,大力發展遠洋漁業,鼓勵近海漁民轉產轉業。

據了解,去年榮成市的專業遠洋漁船突破300艘,遠洋漁貨回運比例超過了75%。在加工環節,榮成市提高產業準入門檻,整合低端項目,禁止新上小型食品、小冷藏、小魚粉、小飼料等加工項目,鼓勵企業對海產品進行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提高海洋產品的高新化率和附加值。

海上牧場

魚粉汙染不除 老百姓戳脊梁骨怎麼辦?

榮成市為徹底根治魚粉、石材等行業環境汙染,啟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行業整治行動,推動產業向中高端轉型提升。「我們投資1億多元,引進4套先進生產設備,建設一座汙水處理廠,鍋爐廢氣除塵率99%以上,徹底解決了環境汙染問題,再也不怕周圍老百姓戳脊梁骨了。」某魚粉廠老闆自豪地說。而在幾年前,這家企業生產設備老舊落後,生產方式原始粗放,汙染治理技術不高,廢水、廢氣給周邊環境造成了汙染,周圍老百姓意見很大。

榮成市一方面關停部分證照不齊的作坊式魚粉企業,要求參與整改的企業同步實施設備更新、廠房改造和汙染治理設施配套建設,確保生產廢氣零排放、廢水達標排放。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扶持、引進外來資本等模式,推動魚粉加工向海洋蛋白、魚油等提取物開發轉型,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目前全市186家魚粉企業整合至61家,所有企業完成新改擴建廠房,全部更新了生產設備和配套汙染治理設施,並通過綜合驗收。三年前,位於石島管理區與人和鎮交界處的威石路南側區域,還是冷藏廠、魚粉廠、養貂場林立。現在這裡一個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海洋高新產業園拔地而起,園區將被打造成榮成重要的現代海洋優勢產業集聚區、現代海洋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區和海洋商貿物流集散區。

相關焦點

  • 袁隆平受聘為廣東海洋大學特聘院士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12月18日上午,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從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曹俊明手中接過鮮紅的聘書,正式受聘為廣東海洋大學特聘院士。聘任儀式上,曹俊明為袁隆平院士頒發證書並佩戴了廣東海洋大學校徽。
  • 海洋牧場主人張振海 以赤子之心依科技創新為海洋護航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黃昂瑾) 從2002到2016,14年,他讓20年來幾近荒漠化的祥雲灣海域重現海底藻林和多樣魚群;他克服條件的限制、戰勝風浪的考驗,成功建成能同時停泊300艘標準漁船的碼頭;他通過實踐摸索得出的海洋生態修復實驗成果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他密切關注京津冀協調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 一場精彩紛呈的海洋盛宴_海洋產經_愛海洋_海疆在線
    作為前站,在11月3日舉行的中國—東協國家海洋公園生態系統國際研討會上,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協國家的代表介紹了本國海洋保護區的現狀,分享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和教訓,探討建設中國—東協海洋公園生態服務網絡平臺。
  • 中國最好的海洋大學之一,上海海洋大學在全國排位和影響力如何?
    海洋大學的顏值通常都比較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國有五所比較知名的海洋大學,分別是位於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位於上海的上海海洋大學,位於浙江舟山的浙江海洋大學,位於遼寧大連的大連海洋大學,位於廣東湛江的廣東海洋大學。
  • 行走海岸線|榮成這片詩意的海灣,竟是國家級的海洋牧場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行走海岸線」採訪團來到威海榮成市。作為山東省的漁業重鎮,榮成市的漁業產業可謂亮點紛呈,這自然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關注的焦點。在榮成市的尋山街道,有一處國家級的海洋牧場示範區。
  • 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中國史學會原會長) 王國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 第二節 海洋與中國研究新書首發式(9:10—9:30) 主持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日根教授 一、江西高校出版社介紹《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 二、海洋出版社介紹《中國海洋空間叢書》
  • 侯毅 項琦:中國海疆史研究評述(1998—2018年)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組織策劃下,出版了安京的《中國古代海疆史綱》和張煒、方堃主編的《中國海疆通史》。兩部著作融合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形成中國海疆通史研究獨特體系結構,特別是《中國海疆通史》一書對「海疆」的概念、內涵、研究範疇等進行了界定和闡釋,對海疆史理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 中國海洋大學按學分收學費 學藝術多花1萬多元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2013級的李同學向記者反映,今年開學前,她發現學校開始按照學分制收費,算下來四年本科要多交12000元,而她在入學前並不知道要這種收費辦法,收費項目如何計算的,學校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對此,中國海洋大學的外宣秘書呼老師表示,學校已經在官網上掛出了學費收取辦法的通知,學生有疑問可以自行查詢。
  • 保護海洋原色 彰顯青春底色
    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為踐行今年海洋日主題「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的理念,營造全社會認識海洋、關注海洋、保護海洋的良好氛圍,6月10日,惠州市自然資源局團委攜手惠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協會共同舉辦了「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2020海洋生態行」暨世界海洋日主題宣傳活動。
  • 世界海洋日:守護深藍 7所海洋高校共同發聲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圍繞著「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這一主題,中國海洋文化新媒體聯盟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共同發聲,用行動致力於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一起守護這片藍色海洋!
  • 校友會:海洋科學類的四所高校,其中中國海洋大學排在第一
    說起海洋類的大學,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中國海洋大學,這所大學一直是海洋類的第一高校,在海洋科學類的排名也是榜首,是全國最好的一所海洋類的高校。當然,在海洋科學類的高校中,廈門大學、同濟大學和南京大學也是佼佼者。
  • 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750億元!威海將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
    據悉,當前沿海各地圍繞海洋經濟發展,在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和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其中,從整體上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從局部上打造「海洋科技(科學)城」這兩種模式較為普遍。綜合比較這兩種模式,結合威海的實際情況,提出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設想,基本思路是在具有現實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重點區域,突出主導產業,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生態,融合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實現海洋經濟空間布局的整體優化和高質量發展。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規劃布局總的思路是「一城三核、科技引領,多區布局、鏈式貫通,條塊聯動、全域覆蓋」。
  • 威海再添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新增數量居全國第一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公告,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威海市4個海洋牧場符合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創建條件,獲得第五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稱號,這是威海市一次性獲批數量最多的一年,新增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6,居全國第一。
  • 春夏之際,來榮成,尋海趣!
    海洋,是榮成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未來所在。 近年來,榮成在遠洋漁業開發、名優水產品養殖、海洋生物食品、海洋旅遊等領域全面開花,吸引了眾多海鮮美食愛好者、海上運動體驗者來此打卡。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類亞洲第一
    1962年,教育部撤銷山東地質學院建制,其人員和設備併入山東海洋學院,與海洋地質地貌系合併成立海洋地質系。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8年1月,學校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鄧小平題寫校名)。
  • 中國海洋大學校歌-《海大之歌》附歌詞和MP3!
    後歷經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時期,1958年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等為基礎,於1959年3月成立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其校歌為《海大之歌》!
  • 這就是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私立青島大學創建於1924年,是在齊魯大地上創辦的第一所本科起點的現代大學。1958年秋,山東大學奉命遷至濟南,所設9個系中,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以及生物系的海洋生物專業、物理系和化學系的部分教研組和直屬教研組部分人員留在青島,以山東大學(青島)名義繼續辦學,並建立黨委和校務委員會,黨政工作的重點是山大原校址、以留在青島的部分為基礎,籌建一所面向海洋的大學。1959年3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第一所海洋高等學府——山東海洋學院成立。
  • 中國海洋大學:做海洋建設的中流砥柱
    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95年來,中國海洋大學始終謹記「海洋強國」的藍色信念,立足青島、面向世界、深耕海洋,走出了一條特色立校、科學發展、樹人立新、謀海濟國的發展道路。8月26日,我國現代海洋藥物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在為中國海洋大學新生講授「入學教育第一課」時,與學弟學妹們一起分享海大榮光,感恩母校培育之情。60年來,管華詩帶領科研團隊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現代海洋藥物研究實驗室,首創我國第一個現代海洋藥物藻酸雙酯鈉,2018年7月,他的團隊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上市在即。
  • 浩海求索是 謀海濟國功——建設海洋強國路上中國海洋大學的奮勇擔當
    9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宋微波為2020級研究生講授「開學第一課」,叮囑新一代青年學子,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做有家國情懷的中國海大人。作為國際知名的原生動物學者,30餘年來,宋微波全身心投入到海洋纖毛蟲的研究事業中,從一個人發展成為一個團隊,直至成為一所學校的人才培養基地。
  • 中國最美高校之一中國海洋大學
    哈嘍大家好,又跟大家見面了,我是油墨,今天繼續跟大家聊山東省的大學,山東省的國字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後歷經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時期,1958年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等為基礎,於1959年3月成立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