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試水虛擬學院(看臺灣)

2020-12-25 臺灣頻道

  臺灣大學學生參與創新設計學院的絹印體驗課。
  (資料圖片)

  調查並思考如何改善乘客公交候車體驗、運用建模軟體創作3D模型、通過課程訓練了解講故事的技巧與核心價值……五花八門的課程,讓臺灣大學生在本專業學習之外有求創新、跨領域、重實踐的課程體驗。這便是虛擬學院的教育模式。

  前不久,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實踐大學等島內高校紛紛設立或籌備建立創新設計學院、人文創新數位學院等虛擬學院。這些學院的設立目的在於打破原有的院系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多元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及回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跨學科培育複合人才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知識的保鮮期正在縮短。」臺灣政治大學虛擬學院籌備辦公室主任李蔡彥說,過去傳統學院通常傳授學術導向的知識。虛擬學院希望透過讓學生思考真實世界的問題,提升學習動機,也讓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再局限於學生的主修專業。「比如要多提升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設虛擬學院,是要培養社會所需的多元人才。許多學生體認到,光擁有專業能力,競爭力仍不足,需要積極培養第二專長,讓未來就業出路更廣,也更能運用跨領域專長,解決社會問題。

  「創新設計是時代需求,理當運用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服務社會。」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成立儀式上,臺大副校長、創新設計學院執行長陳良基表示,世界範圍內的名校如史丹福大學等都早已開設創新類的課程,為學生專業提升附加價值。臺大曾派教授到史丹福大學取經,未來將讓臺大學生和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通過視頻同步在線上課,一起參與討論。

  追求創新與數位技術

  不論虛擬學院最終名稱是什麼,這些學院的核心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與設計思考能力。

  比如臺大創新設計學院核心課程是設計思考、使用者心理、說故事能力培養、腦力激蕩、團隊合作技巧等。課程從團隊組成、群體合作、創意激發開始,讓跨系所的學生有機會從不同領域出發,發掘生活周遭的實際問題,並深入探索問題來源,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創新的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科技的日新月異,虛擬學院對創新的要求也體現在信息技術的普及上。

  以臺灣政治大學為例。該校的人文創新數位學院要求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生認識程序設計,也要會數據分析與解讀;同時也要求信息專業的學生將更多專業知識用於人文議題。李蔡彥說,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讓學生學會並善用數位技術解決社會問題,將是未來的教學重點。

  注重操作與解決問題

  「綜觀人類文化史的發展,木材的使用,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之中。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過程裡,如何讓木材不至於褪色,需要『設計』。」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木工藝實作課程」開始前,臺北科技大學副校長黎文龍說道。

  為了避免創新和思考的空洞化,島內大學的虛擬學院往往開設有實踐類的課程,讓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化設想為現實。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與臺北科技大學合作的木工藝課程就體現了這一理念。

  3D列印、手繪訓練、縫紉技巧、音樂設計、影像拍攝……這些操作性強的課程都讓學生有了動手的體驗,增強了實踐能力。

  同時,虛擬學院的課程也十分注重社會性問題的解決。比如臺大創新設計學院針對交通議題的專題課程「創新車輛設計」,該課程會邀請臺北市政府的相關人員一同討論改進臺北交通的提案;而貼近使用者需求打造「暖科技」的課程,將視角聚焦在身心障礙兒童的玩樂議題,希望通過創新思考及設計,帶給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更舒適的遊樂、成長、互動環境,也從中體現人文關懷。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試水虛擬學院
    (資料圖片)  調查並思考如何改善乘客公交候車體驗、運用建模軟體創作3D模型、通過課程訓練了解講故事的技巧與核心價值……五花八門的課程,讓臺灣大學生在本專業學習之外有求創新、跨領域、重實踐的課程體驗。這便是虛擬學院的教育模式。  前不久,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實踐大學等島內高校紛紛設立或籌備建立創新設計學院、人文創新數位學院等虛擬學院。
  • 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
    中國臺灣網6月15日福州消息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臺協會組織召開「陸生赴臺修讀中華大學學士學位推介會」,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來自福州市華僑中學、教院附中、屏東中學、二中、十中、銅盤中學等福州地區十幾個高中的學校校長與臺灣新竹中華大學招生處處長袁正績舉行了座談,就招生事宜以及該校總體情況進行了討論。
  • 臺灣公立大學試水招生 高校招大陸生1804名創新高
    在一次高考志願填報推薦會上,他了解到銘傳大學是亞洲第一所美國認證大學,實力在臺灣民辦高校中名列前茅後心動了,此外,銘傳大學在國外的姐妹校多,學生交流的機會多也讓他頗為看中。  在招收限制上,臺灣的私立高校要求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達到本二線,成績公布後,分數超過本二線的陳邵德如願以償邁入了銘傳大學的「門檻」。  「臺灣的教育模式跟大陸對比偏向西方化,更為開放。」
  • 青島濱海學院第一次派遣赴臺灣高校訪問學者
    齊魯網教育頻道9月10日訊(通訊員 劉志明 劉志剛 喬世葆)9月3日,青島濱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趙建老師飛往臺灣大葉大學,以訪問學者身份,開啟為期一學期赴臺高校工作歷程,這是青島濱海學院首次派遣赴臺灣高校訪問學者。  青島濱海學院派遣學者受到該校領導熱情接待。
  • 福建莆田學院與臺灣6所高校合作辦學
    福建莆田學院與臺灣6所高校合作辦學 2012年06月01日20: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灣高校掠影
    現有學術單位包括健康學院、資訊學院、創意設計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等。韓國亦有同名大學。亞大校訓為:健康 · 關懷 · 創新 · 卓越。學校是全球第一個(目前也是唯一)擁有安藤美術館的大學。信樂團主唱阿信的作品正在亞大美術館(安藤館)展出中國文化大學,原名遠東大學,後改為中國文化學院,1980年改為中國文化大學。學校位於陽明山上,是臺灣海拔最高的高校之一,學生在圖書館、食堂等地即可鳥瞰臺北夜景。
  • 臺灣著名新聞網站聯合新聞網試水電子商務
    網易科技訊 5月1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當地著名新聞網站聯合新聞網試水電子商務,與遠東集團GOHAPPY線上快樂購合作,於昨(18)日推出購物頻道。
  • 臺灣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系)參訪團到湖南參訪
    臺灣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系)參訪團到湖南參訪 2016年04月01日 10: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3月28日-4月1
  • 臺灣高校老師:&ld...
    (中國臺灣網 趙燕 攝)中國臺灣網8月3日長沙訊 (記者 趙燕)第三屆「愛在芒果」臺灣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學生來湘實習活動將於8月4日正式結束。3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蔡振紅會見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周寧和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高層代表、臺灣新聞傳媒高校老師代表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蔡振紅(右)講話。
  • 聯合早報:臺灣學者批臺灣人「虛擬暴力性格」
    中新網3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刊出臺灣大學教授石之瑜的文章《臺灣人的虛擬暴力性格》。文章說,向臺中市長胡志強發難的島內大學生遭制止懲處,或呼籲撲殺當局領導人家人的島內網民被捕,不僅是表面上那樣屬於他們個人的挫折,在文化深層也更是臺灣整體的挫折。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戴一峰副院長率團赴臺灣4所高校考察交流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戴一峰副院長率團赴臺灣4所高校考察交流 http://www.huaue.com  2018年5月2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5月14日至18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院長戴一峰率團赴臺灣交流與學習
  • 臺灣大學生上海戲劇學院參訪交流
    臺灣大學生參觀上海戲劇學院現場1臺灣大學生參觀上海戲劇學院現場2臺灣大學生在上海戲劇學院食堂就餐檯灣大學生在上海戲劇學院食堂就餐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參加「通向未來之路,臺灣大學生研習上海」的臺灣師生,在上海戲劇學院參訪交流。
  • 在寧高校臺灣大學生「愛在南京」活動走進青創學院
    龍虎網訊(記者 宦宇飛 通訊員 周勇)10月24日下午,2020在寧高校臺灣大學生「愛在南京」活動走進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30餘名在寧臺灣大學生共同了解江寧,並同前輩交流在寧創業就業經驗
  • 福建省民辦院校首例 華廈學院與臺灣高校互派交換生
    剛剛升格本科的廈門華廈學院與臺灣佛光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合作,今年9月,華廈學院將有一批交換生赴臺交流學習。近日,臺灣教育部門原負責人、現任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來到華廈學院參訪,他認為,兩校的合作對推動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具有積極作用。據介紹,這兩所學校的交流合作在福建省民辦院校中尚屬首例,實現了對臺教育交流和兩岸職教融合的新突破。
  • 臺灣高校趣談 以「中國」命名的大學不少
    位於新竹的交通大學,發端於1958年,起初只有一個電子研究所,後來設立大學部,時至今日,新竹交大已成為島內排名前三的頂級高校。從校徽看,上面「1896」的字樣以及齒輪的形狀,反映了該校與早年國立交通大學之間的歷史傳承。跟新竹交大類似,新竹清華大學跟大陸的清華大學也是同名同源,兩岸清華校友都聆聽著同樣的校訓,吟唱著同樣的校歌。
  • 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臺灣戲曲傳承發展
    臺北木偶劇團走進校園   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蔡欣欣,是大陸戲劇界熟識的朋友。這位長相和打扮都頗為古典的美女教授以研究古典戲曲、臺灣地方戲、民間遊藝與陣頭小戲著稱。蔡欣欣以極快的語速,向記者道出了臺灣戲曲的樂與憂。  如魚得水與瀕臨失傳  除布袋戲之外,臺灣傳統戲曲大多源自大陸閩粵地區,於明代末年隨漳、泉、客籍移民的遷徒流傳至臺灣。因此,臺灣早期民間戲曲是建立在閩粵曲藝基礎之上的。之後,京劇、崑曲、河南梆子等內陸劇種也陸續傳入臺灣。
  • 範躍進到臺灣高校訪問交流
    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深化與臺灣高校的交流合作,並就今年10月將在我校舉行的「2017年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徵求臺灣高校的意見,6月25日下午至6月30日上午,校黨委書記、校長範躍進對臺灣部分高校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訪問成果豐碩,取得圓滿成功。
  • 臺灣學生參觀上海戲劇學院:感受真實的上海校園
    「通向未來之路,臺灣大學生上海研習」一行在上海戲劇學院佛西樓前合影留念。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參加「通向未來之路,臺灣大學生研習上海」的臺灣師生,在上海戲劇學院參訪交流。上戲副院長張偉令,上戲副主任胡偉偉,上戲影視學院院長上海米亞藝術中心主任胡雪樺,米亞藝術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劉淵接待並陪同參觀。
  • 2014年臺灣134所高校計劃內地招1988人
    2014年臺灣地區高校招收大陸本科生招生簡章於近日發布。今年臺灣高校再度擴大招生規模,134所院校計劃在包括廣東在內的8個省市錄取本科生1988人,比去年計劃多招256人。  據悉,臺灣目前一共有160餘所大學,此次就有134所大學到內地招生。
  • 臺灣七高校到訪交流 廈門理工第五屆「臺灣周」啟幕
    臺灣七高校到訪交流 廈門理工第五屆「臺灣周」啟幕 2016-05-10 11:59:12銘傳大學、大同大學、臺南藝術大學、南臺科技大學、開南大學等七所臺灣高校50餘名師生蒞廈與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開展為期一周的訪學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