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臺灣學者批臺灣人「虛擬暴力性格」

2020-12-22 環球網

中新網3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刊出臺灣大學教授石之瑜的文章《臺灣人的虛擬暴力性格》。文章說,向臺中市長胡志強發難的島內大學生遭制止懲處,或呼籲撲殺當局領導人家人的島內網民被捕,不僅是表面上那樣屬於他們個人的挫折,在文化深層也更是臺灣整體的挫折。

文章摘編如下:

老百姓嗆政治人物,一點也不稀奇,全世界皆然。登上臺灣著名的電子布告欄「批踢踢」,就可以見識臺灣年輕人用各種髒話羞辱當局領導人的下流作風,甚至用文字模擬肢體侵犯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臺灣的特色是,網民整體的虛擬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正在失去了區隔。

最新一波網民採取的激進行動,是在胡志強宣傳ECFA的時候,一位大學生到場拿出預藏的刀子對他揮舞。之後不久,又爆發臺灣網民呼籲撲殺馬英九的千金,均引發軒然大波。

但馬英九應該不會去看,也不會在意網民在虛擬世界強暴他。而照道理,網民離開鍵盤以後也不會滿口髒話,更不會真的採取肉體行動對付馬英九或他的女兒。但是網民能走出虛擬世界的前提,是有真實世界存在。然而臺灣政壇的問題是,已經沒有真實世界,因此網民的暴力傾向,就無法只局限在一個虛擬的場合發洩。

虛擬世界侵噬生活世界

被嗆,對胡志強這種身經百戰的政治人物,想必早已司空見慣,何況是其他多數支持度都比胡志強低的政客。但是從網絡嗆變成當面嗆,再到拿出刀子揮舞,可見原本作為發洩不滿的虛擬世界,已經侵噬到了生活世界。嗆,就是酷,就是跩,也就是有我無他的精神世界,已像黑洞一樣,吞噬了生活世界。

這裡發生兩個過程,一是臺灣的生活世界已墮落成為虛擬世界,即生活世界過於虛矯、短暫、缺乏目的,以致常人已經不能清楚區分;二是虛擬世界襲卷生活世界,在虛擬世界裡得到的權力太過誘人,因此不再能忍受生活世界裡因為不順遂帶來的沮喪。如此一來,生活世界裡的人被當成是虛擬世界裡的對象,成為可以殘酷操弄來取樂或洩憤的道具。

相關焦點

  • 臺灣課綱或定調慰安婦不寫「被迫」被痛批
    針對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的高中微調歷史課綱,臺「教育部」之前邀請專家學者檢討17個爭議點,獲得初步共識,建議改成較為中性的字眼,其中12項直接改回微調課綱前,也就是舊課綱的用法。這也被一些輿論認為是臺灣教育部門向「臺獨史觀」的妥協。臺灣「名嘴」黃智賢在臉書上痛批表示悲痛,說「教育部」所聘請的專家,「正在告訴我們,做臺灣人,是沒有價值的。」
  • 蔡英文向少數民族道歉 臺灣學者批「感人的政治秀」
    蔡英文向少數民族道歉 臺灣學者批「感人的政治秀」 2016年08月01日 13: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洪秀柱將率團訪陸:批蔡英文「野蠻暴力」 臺灣危機重重
    來源:參考消息網洪秀柱(資料圖 來源:香港中評社)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據中國臺灣網消息,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月9日表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將率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一行另據臺灣「中央社」5月9日報導,洪秀柱辦公室當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洪秀柱訪問期間將與大陸有關方面進行交流會談、雙邊座談會,並赴大學演講,雙方將就兩岸關係前途和中華民族未來進行溝通探討。
  • 聯合早報:誰會勝出? 臺灣「總統」大選預估
    ●胡忠信  距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已不足一個月,到底誰會勝出,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但從最近的形勢演變中,仍可掌握最新趨向。  從戰略面來說,連宋是有可能當選;從戰術面來說,陳水扁挾行政之優勢,加上多年選舉技巧之磨鍊,是否最後大翻盤,誰也不可低估。
  • 臺灣擬4年完成繁體字申遺 學者稱應以漢字申遺
    而在歲末,臺灣地區行政當局已決定推動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據臺媒體報導,明年臺地方當局將成立「產官學推動小組」,聯合全世界重要大學展開聯署,希望能在四年內達到目標。    引人注意的是,劉兆玄此處所說的並非「繁體字」,而是「正體字」。事實上,臺灣地區一些領導人此前也一直表示,繁體字應當正名為「正體字」,並表示因為這是代表祖先傳下的正統文字,其次是代表與「簡體字」相對,「我們使用國語及中文的程度,並不比大陸低。然而我們所使用的文字,卻被稱為"繁體字",其實我們的文字並未增加筆畫,實不應繼續誤稱。應予正名,並重視、珍惜我們現正使用的"正體字"。」
  •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
    本報訊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揭牌儀式23日在京隆重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題寫了院名。這是繼去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之後,在大陸高等院校中設立的第二家臺灣研究院。    聯合大學舉行的揭牌儀式還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以及臺商代表200多人與會,臺灣代表包括饒穎奇、朱鳳芝、許信良、王曉波、鍾佳濱等,鬱慕明、李文忠、張顯耀、李永萍、蘇起、張榮恭、李敖、陳文茜、趙少康、邱太三等島內知名人士,分別通過錄影的方式向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表示祝賀。
  • 今天,北京、臺灣聯合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匯聚寧化參加這個論壇!
    三明學院副校長林建偉、福建省客家研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福建客家研究院副院長黃勇、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彥傑、臺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苗慄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博士劉煥雲,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客家歷史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郭華榕、縣領導李平生、馬志凡、黃棟出席論壇開幕式。
  • 兩岸關係民調與臺灣人性格有密切關聯
    不久前,臺「陸委會」公布例行性民調,有高達85%民眾主張兩岸關係「廣義維持現狀」,除了顯示馬當局維持現狀主張,仍掌握臺灣多數主流民意,同時這與臺灣人在面對環境變化、實力消長與制度變遷中的一種直觀性格的展現,那就是安定與保守的臺灣人性格。
  • 《聯合早報》:「拼音大戰」的政治色彩
    這是中國官方發言人首次就最近臺灣政界所爆發的一場「拼音大戰」公開表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正在進行的這場論戰的實質。張銘清將臺灣當局推行通用拼音與搞文化臺獨掛鈎,矛頭直指臺灣政府頭號當權派及其追隨者。    《漢語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中國全國人大一屆五次會議批准通過的。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
  • 香港示威現場,臺灣人卻受到「禮遇」?臺獨勢力的攪局大戲遭痛批
    臺灣「太陽花學運」頭目林飛帆事發當晚在社交媒體發帖,對暴徒表示支持。半個多月後,香港媒體報導稱,有超過30名在7月1日鬧事的亂港分子潛逃至臺灣。他們大多是學生,有人尋求「庇護」,有人打算在臺灣讀書,以延長逗留時間。那時候,蔡英文稱這批人是「來自香港的朋友」,「會基於人道做適當處理」。臺當局在香港暴亂中呈現的形象愈發可疑。
  • 臺灣高校試水虛擬學院(看臺灣)
    (資料圖片)   調查並思考如何改善乘客公交候車體驗、運用建模軟體創作3D模型、通過課程訓練了解講故事的技巧與核心價值……五花八門的課程,讓臺灣大學生在本專業學習之外有求創新、跨領域、重實踐的課程體驗。這便是虛擬學院的教育模式。
  • 臺灣民眾痛批美國在臺協會「把臺灣人當賊」
    美國在臺協會(AIT)趕搭Facebook的網絡風潮,日前特別建立了粉絲專區,希望能夠提供給臺灣民眾網絡服務。但沒想到,AIT的facebook網站竟然意外成為臺灣人的「發洩專區」。
  • 「暴力傷醫」頻發,臺灣醫界怒了
    這是臺灣近期發生的又一起暴力傷醫事件,引起社會和醫療行業的極大憤慨! 本次晶報駐臺已有兩個月時間,這樣的暴力事件已有N起,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臺灣的醫療環境狀況。平心而言,無論就醫的質量,還是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就醫環境等等,臺灣還是相當不錯的。那麼,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為什麼還一再發生暴力事件呢?
  • 臺灣教授:閩南語成為一種國際性的語言
    與會專家表示—— 閩南語是國際性語言泉州網(微博)-東南早報(微博)訊 (記者張文璟)「研究語言的學者不能不關注語言負載的文化信息,相信大家一定會對獨具魅力的『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產生興趣。」昨日,第13屆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泉舉行,國內外從事閩方言研究的專家學者出席盛會。「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靈魂,方言與地方文化是豐富漢語和中華文化的重要來源,這正是我們開展閩方言研究的目的。」本次研討會論題主要在馬來西亞、臺灣、廣東和福建等地閩語的音韻、詞彙、語法和修辭等多個領域展開。
  • 臺灣知名學者李瞻教授在濟南介紹《山東人在臺灣》
    2007年5月,李瞻教授(右二)在臺北向山東師範大學趙彥修校長贈送《山東人在臺灣》    華夏經緯網4月30日訊    2008年4月26日上午,臺灣知名學者李瞻教授在山東省圖書館報告廳「大眾講壇」主講了--見證大時代:-山東人在臺灣,受到聽眾的歡迎。
  • 連夜逃去臺灣,暴徒又被臺當局"坑"回香港..
    同其他入境臺灣的暴力分子一樣,Jack所持的「港澳居民網絡申請臨時停留許可(網籤)」有效期僅有30天。Jack坦言,隨著到期時限臨近,籤證延期安排至今仍無確切消息,這令潛逃臺灣的暴力分子惶惶不安。「即使獲籤證延期,也不代表事情解決。」「無限續籤?臺灣機構養我一世?」而平日在社交媒體上,他看到有不少網民呼籲臺灣地區政府不能隨意開先河。
  • 台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係 臺學者痛批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日電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 南華早報:臺灣人為什麼不愛用小米手機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分析人士稱,首次進軍臺灣市場的小米科技公司將發現在臺灣打造客戶群體比大陸更加困難。小米公司生產的手機酷似iPhone,但價格更便宜。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9日報導,總部設在北京的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年前剛剛成立,如今已成為中國內地第五大智慧型手機暢銷品牌,去年出貨量達到719萬部。小米科技公司大概在6個月前開始在臺灣地區出售其產品。家用電器分析人士稱,小米手機可能將很難滿足臺灣消費者的需求,因為他們通常喜歡使用歷史更加悠久且自身更加信任的品牌。
  • 聯合早報:「臺獨」搞愧疚經濟學 經濟困局無解
    聯合早報:「臺獨」搞愧疚經濟學 經濟困局無解 2015-07-27 11:24:23   中新網7月2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刊文分析,在兩岸經濟、社會與文化交往如此密切的情況下,蔡英文採取的兩岸「冷和」策略,配合在內部採取全面的「去中國化」、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