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圖解是兩項進攻性技術的組合,由臺內延伸到近臺的正手挑接衝拉弧圈球。在這裡需要給大家做個提示,這組套路中的「一挑一衝」都是在正手位完成的,從某種程度來說,它比上正手短球後銜接側身位衝拉的套路更有難度,如果練習時不注重步法的流暢,或者動作協調性不太好的話,做起來會非常彆扭。
圖1-6是準備挑打的動作,其中圖2中有一個幅度非常小的左腳墊步,這個細節非常有必要,它便於兩腳的交替使用,從而在擊球前實現重心交換。如圖5,小隊員右腳踩實,手上開始引拍,這種動作上的手腳聯動是挑打短球的先決條件,否則出手時很難順暢地發上力。圖6中,她的拍形狀態非常漂亮,亮得很開,唯一的瑕疵是右腳有些離開地面,如果此時能夠抓住地的話,效果會更好。
從圖6-7中,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小隊員迎前的感覺,這一點非常好。在第一板挑打的過程中,小隊員的右腳再次踩住地,但擊球時重心有些往下坐,從手上動作來看,出球弧線已經夠了,但往前送的感覺還稍顯不足,也就是挑的落點會相對較淺一些,當然這是為了銜接的穩定性,如果在實戰中有足夠的機會一板挑死對手的話,這一下的質量是可以增強的。
圖9-10是小隊員的步法回位過程,右腳蹬地和左腳支撐的感覺都交待得很清楚,尤其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持拍手狀態很值得稱道,一直放在身前的檯面上,動作結構很穩定。到圖11中,她又做了一個左腳的小幅度墊步,實現了身體重心的轉換,非常靈敏,為下一板銜接製造了充分條件。
圖12-13的細節需要大家特別注意,小隊員在準備第二板擊球時雙腳站位的平行感很強,這是因為在近臺銜接時,兩腳不宜站得過於傾斜,尤其是右腳偏後太多的話,正手拉衝時容易造成身後擊球。圖13中,小隊員在引拍時手腕做了充分的外展,保證拉球時能夠摩擦到位。
圖14-16是正手衝拉的動作,這板球從時間上看稍微晚了一點,如果前面的動作能夠再緊湊一些,擊球時間會更早;從效果來看,出球向上的成分多於向前,穿透力就沒有那麼強。不過這板球確實不好拉,畢竟這是一套直線銜接技術,引拍的動作也容易做大,確實很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