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訓練:正手挑後銜接正手衝

2020-12-22 桌球世界

本組圖解是兩項進攻性技術的組合,由臺內延伸到近臺的正手挑接衝拉弧圈球。在這裡需要給大家做個提示,這組套路中的「一挑一衝」都是在正手位完成的,從某種程度來說,它比上正手短球後銜接側身位衝拉的套路更有難度,如果練習時不注重步法的流暢,或者動作協調性不太好的話,做起來會非常彆扭。

圖1-6是準備挑打的動作,其中圖2中有一個幅度非常小的左腳墊步,這個細節非常有必要,它便於兩腳的交替使用,從而在擊球前實現重心交換。如圖5,小隊員右腳踩實,手上開始引拍,這種動作上的手腳聯動是挑打短球的先決條件,否則出手時很難順暢地發上力。圖6中,她的拍形狀態非常漂亮,亮得很開,唯一的瑕疵是右腳有些離開地面,如果此時能夠抓住地的話,效果會更好。

從圖6-7中,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小隊員迎前的感覺,這一點非常好。在第一板挑打的過程中,小隊員的右腳再次踩住地,但擊球時重心有些往下坐,從手上動作來看,出球弧線已經夠了,但往前送的感覺還稍顯不足,也就是挑的落點會相對較淺一些,當然這是為了銜接的穩定性,如果在實戰中有足夠的機會一板挑死對手的話,這一下的質量是可以增強的。

圖9-10是小隊員的步法回位過程,右腳蹬地和左腳支撐的感覺都交待得很清楚,尤其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持拍手狀態很值得稱道,一直放在身前的檯面上,動作結構很穩定。到圖11中,她又做了一個左腳的小幅度墊步,實現了身體重心的轉換,非常靈敏,為下一板銜接製造了充分條件。

圖12-13的細節需要大家特別注意,小隊員在準備第二板擊球時雙腳站位的平行感很強,這是因為在近臺銜接時,兩腳不宜站得過於傾斜,尤其是右腳偏後太多的話,正手拉衝時容易造成身後擊球。圖13中,小隊員在引拍時手腕做了充分的外展,保證拉球時能夠摩擦到位。

圖14-16是正手衝拉的動作,這板球從時間上看稍微晚了一點,如果前面的動作能夠再緊湊一些,擊球時間會更早;從效果來看,出球向上的成分多於向前,穿透力就沒有那麼強。不過這板球確實不好拉,畢竟這是一套直線銜接技術,引拍的動作也容易做大,確實很有難度。

相關焦點

  • 乒壇freestyle小王子——許昕 教你正手拉挑接反手橫拉!
    本篇的戰術是許昕在接發球輪次面對對方發的正手短球,採用臺內拉挑的技術把球主動搶起來,隨後在對方撕直線時,選擇來球的上升後期完成反手橫拉的套路。這組戰術的技術含量比上一組要高,特別是許昕第一板正手接發球的拉挑,對於業餘球友來說難度非常大,建議不具備一定基礎或良好手感的球友們不要盲目學習。
  • 正手攻球是桌球比賽最主要的得分手段 怎樣練好正手基本功呢
    如果這個時候再配以多球定點訓練,新學員就能快速上手輕易地輕鬆碰擊來球了。學會借力碰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擊球點。掌握借力碰球,教學中就再也不會出現新生把手往後過度引拍,也不會出現總是要等球出臺才能擊球現象了。所以說,借力碰球,是在正手攻球技術教學中要反覆強調的的第一大要領。
  • 從零開始學桌球(4)桌球基本姿勢站位和正手攻球技術及訓練
    請大家放鬆心情,其實桌球非常易容學習,初學者只需要練好正手基本功(正手攻球)和反手基本功(反手攻球),就能夠和朋友一起打著玩了。甚至你不用練基本功也可以和朋友玩,只是水平提高不了罷了。這一章講下桌球基本姿勢站位和正手攻球技術及訓練方法。
  • 羽毛球4種正手發球!高手們都不一定會,趕緊偷摸學起來
    發球既是羽毛球運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術,也是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球質量會直接影響一個回合比賽的主動性,所以我們要充分重視發球訓練。上次我們學習了知道怎麼握拍,這次我們就可以學習如何發球了。首先,正手發高遠球。
  • 73小丸子朱雨玲式相持:反手快攻結合正手拉弧圈GIF動圖
    點擊藍色字90%球友都加入了桌球網簡介+投稿+關注小朱是95後,總是一個娃娃髮型,好像櫻桃小丸子,十分萌萌噠。不過打起桌球來,小朱一板重過一板的反手,可不是吃素的。朱雨玲在比賽中,經常使用一種相持技術:反手快攻結合正手拉弧圈。
  • 3個細節,讓正手Inside-Out成為你的殺手鐧!
    正手Inside-Out頗具威脅,能夠打出這樣的回球,無論是準備動作還是移動步法,每一項技術都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將詳解這些細小環節,幫你更好地打磨正手Inside-Out這項致命武器!  打出正手Inside-Out通常需要側身,所以留給你的準備時間會更短。因此你需要提前做好擊球準備——球拍快速後拉,放在身後,身體轉向持拍手一側。
  •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正手引體向上10個是什麼水平?之前在寫關於引體向上的文章時已經查閱過不少資料,但沒有查到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成年人引體向上的能力。不過,通過下面幾個群體的引體向上標準,或可評估正手完成引體向上10個處於什麼水平上:(1)學生。
  • 正手斜線反斜線是必殺技 李娜輕鬆邁過首輪關
    良好的發球加上強有力的正手,是中國金花獲勝的原因。尤其是她的正手斜線和反斜線,更是必殺技。在實現破發後,6號種子取得2比0的局分領先。從第2局開始,6號種子一發進球率提升很多。而只要有了一發,對手就很難進行由守轉攻的變化,只能眼看著李娜一拍緊似一拍地打過來。在0比3落後之後,加裡奎斯在戰術上又出現了問題:她在攻和守之間遊移,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而李娜則將自己正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打很多正手斜線,將對手調動出球場後,再來一個正手反斜線。
  • 從零開始學桌球(5)桌球正手攻球技術重心移動及發力順序
    上一章我講了「桌球基本姿勢站位和正手攻球技術及訓練方法」。希望大家對能夠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練習,保證基本動作的準確性。這一章我們在上一章的基礎下講桌球正手攻球技術重心移動及發力順序,此章的內容很難掌握,請大家多多練習、慢慢體會。
  • 桌球正手攻球的動作要領
    桌球正手攻球技術是一項最基本的技術,是其它技術的基礎,是桌球比賽中爭取主動、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近臺正手攻球(以直板右手執拍為例)技術要領∶準備階段,擊球前∶1.含胸收腹,身體稍彎腰、前傾,兩膝自然彎曲,肩部放鬆、重心在下。2.兩腳同肩平寬,左腳稍前,右腳稍後。
  • 正手擊球,網球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擊球方式,你了解多少?
    這是網球學校所教授的第一種擊球方式,正手擊球無疑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擊球方式。下面小編將通過文章來為大家驚醒具體講解!我們可以區分出兩種類型的正用擊球:平抽式擊球與提拉式擊球。與正手平抽球不同,正手提拉球要求調整與球體之間的高度關係。與我們的想當然相反,提拉球應從腿部高度擊出,而不是手臂高度。擊球時要略微彎下身來,這樣才能讓您在擊球之前將手腕略向下斜,從而將球拍高度調整得略低於球體。這種姿勢對於加強提拉球的旋轉效果很有必要。
  • 安賽龍反手位正手截殺斜線技巧,動圖示範,高舉高打,暗含機智!
    安賽龍反手位正手截殺斜線技巧,動圖示範,高舉高打,暗含了舉多的機智在裡面!配圖00安賽龍VS林丹(2015日本超級賽男單決賽):配圖01-1安賽龍反手位正手截殺斜線(第一局15平後):配圖01-2安賽龍反手位正手截殺斜線(第一局15平後):配圖02-1安賽龍反手位正手截殺斜線(第二局20比16後):
  • 業餘打桌球怎樣練習挑打,張本智和訓練戰例談挑打技術
    今天我們用張本智和的訓練和戰例,談一下正手挑打技術。 挑打,主要是對付臺內近網的下轉或不轉。配合擺短與劈長,混合使用,給對手製造壓力。 正手挑打,就是縮小的正手攻。
  • 這款發球當場釘住對手,銜接正手進攻得分太輕鬆!-桌球國球匯
    這個勁兒在於平時訓練積累,找到感覺記在心裡,長期鞏固練習,所謂功夫上身,誰也偷不走了。 發到反手位的低平短球,忒毒——業餘來說,一般就是推一下,有點水平的挑、擰、拉、撥,不管怎麼做,只要發到這個區域,接起來很彆扭,回球位置基本偏中線,就給牽制住了。
  • 桌球教學:側身位正手兩點快拉,讓你的側身位拉球像正手一樣好
    摘要:今天的訓練內容是側身位的正手兩點快拉,主要一起學習下側身位拉球腳下步法、重心蹬轉的一些技巧。一、站位上的區別側身位拉球和正手位的拉球有一定區別,側身位身體側得較多,左腳靠前較多。發力也是,發力的時候感覺前後不好調整,重心容易導致後仰,蹬轉不過來,在側身位拉球的時候,右腳蹬轉完了以後儘量把重心轉移到左腳,右腳發力的時候多向前用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我們的腰部、身體送到前方,腳下蹬轉幅度相對更大,右腳掌蹬轉後,腳後跟會抬起來一點,甚至拉球過程中整個人可能會騰空離地。
  • 羽毛球:在實戰中,正手發球技術診斷,以及接發球技術診斷
    文/體育趣說【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羽毛球:在實戰中,正手發球技術診斷,以及接發球技術診斷羽毛球實戰中,正手發球技術診斷,正手發球擊球點錯誤:正手發後場高遠球時,擊球點靠近左腳位置身體擋住發力的空間位置。
  • 單打戰術的制定2創造正手反斜線球的機會
    但基本上接發者是將球回向發球者,通常威力不會很強,這樣發球者在下一球中用正手擊球的可能性就會提高,也就有機會轉體打正手反斜線球。b發向對手的中路將球發向對手的中路( 以右區發球為例),球是在球網中間較低的區域通過,失誤率小,而且球飛行距離短,容易發出大力球。
  • 中國桌球國家隊選手正手球拍膠皮選擇黑色的秘密
    經常觀看桌球比賽的愛好者可能會細心地注意到一個比賽中的細節,那就是絕大多數桌球選手的正手都是黑色膠皮,反手都是紅色膠皮。不光是中國中國桌球隊主力馬龍、許昕、樊振東等國手,就連日本的張本智和、水谷隼,德國的波爾、奧恰洛夫也是如此。
  • 網球正手的斜線和反斜線球
    正手抽擊網球,不外乎直線球、斜線球和反斜線球。一般對陣中,球員都不會輕易改變線路。因為揮拍時,來球對拍面都有個入射角。就像網球衝進場地一樣有個入射角,然後又朝相反角度對稱(會有點衰變)彈射。入射角度越大的來球,相對威脅性更小,比如,近乎90度垂直下落的月亮球。
  • 正手做10個「引體向上」的人是什麼水平?健身教練說出了實情
    大家好,我是馬特,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正手做10個「引體向上」的人是什麼水平?   在眾多的運動項目當中,引體向上可是說是最練肌肉的一種了。因此,很多想要練肌肉的男生,通常都會有針對性的去做引體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