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206所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2月29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獲悉,該院206所近年來大力鼓勵創新,不僅在軍民融合領域取得了豐碩成功,還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值得借鑑的新路。

據了解,作為大型航天科研院所,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組建於1970年,是以發射和發射控制技術為核心,集研究、設計、試驗、生產和服務保障於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研究所。自成立以來,206所承擔多型航天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為陸、海、空以及火箭軍部隊研製生產了多型裝備,並參與了建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以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建軍90周年數次大型閱兵任務的保障工作。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並大力鼓勵在全社會特別是科研領域開展創新。為響應國家號召、推進軍民融合、科技創新,206所高度關注創新發展戰略,有效導入短平快式的產品設計開發理念,參考優秀設計實踐經驗,提升航天特色的小批量、多品種、高科技產品研發。

正是在206所良好的創新氛圍下,該所的軍民融合成果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並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網」低慢小攔截系統多次圓滿完成國內重大活動安保任務;集群定位指揮系統在杭州G20峰會上嶄露頭角,多次助力消防比武大賽;投彈式高層建築乾粉消防車已初步實現從技術向產業的轉化;單兵空調和集群定位系統成功籤約市場訂單。所內軍民融合產業化發展道路已見雛形。2017年8月,首家控股公司航天威能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誌著206所在軍民融合產業化發展和多元化經營方面邁出堅實的一步。

作為鼓勵創新創業的實質性舉措,206所近年來還成立了「原點創客」網上平臺,為那些有點子、敢打拼的年輕人,打造「雙創」的「試驗田」。

「創客平臺從2015年成立以來,通過網上眾籌順利立項67項創客項目,直接投入創客項目預算200餘萬元,94名設計師直接參與創客項目,帶動研究所職工創新熱情高漲,激活了全員創新激情。」時任技術發展處處長許諾說道。

設備精靈全局物聯網管理系統以及「燈塔」全景成像就是「原點創客」首批孵化的創新成果。其中,「設備精靈」在一年的時間內實現了概念到第三代產品成功研製並走向了產業化。

近日,206所參股設立的首家由雙創團隊控股的物聯網產業公司——航天極創物聯網研究院在南京正式掛牌運行。通過設備精靈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成立的航天極創物聯網研究院,開啟了央企首單科技成果量化知本投資的雙創示範項目,首次實現了國有企業科技成果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的三權分離,打通從創新到創業「最後一公裡」。

相關焦點

  • 以小見大探科學究竟——航天科工206所「數字微流體」青年創新工作...
    用微液滴分析世界,用微流體模仿自然,用離子液推動衛星,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正在被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數字微流體」青年創新工作室的航天科研青年們逐漸轉化為現實。  自2015年成立以來,206所「數字微流體」青年創新工作室從最初僅有幾個人的小團體,發展成為了青年佔比90%,博士佔比80%,黨員佔比80%,有著「博士天團」美譽的年輕、高知,充滿活力的團隊。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50年發展紀實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50年發展紀實從茫茫戈壁到雪域高原,從深邃太空到湛藍深海,從國之幹城到民之衛士,都鐫刻著206所的強軍使命,都訴說著206所的強國夢想。這就是飛彈發射和發射控制技術的引領者——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
  • 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9日,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數字經濟、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對標分析等方面開展戰略研究與合作,為更高質量、更加精準服務黨中央、國務院決策貢獻力量。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砥礪奮進五十載 不忘初心鑄神弓
    該所以北京本部為中心,構建保定分部生產保障中心、山東航天威能新能源產業基地、南京航天極創物聯網研究院;推動產業優勢布局,先後成立洛陽、成都、深圳、西安(籌)等多個協同研發中心,成功構建「1 3 N」內涵式多維實體布局。如今,不斷超越的206所已擁有雄厚的企業技術實力,並且核心能力突出、發展動能強勁。
  • 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完成產品交付
    近日,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參加國內首次外骨骼競爭性採購項目,以領先的技術指標與良好的可靠性獲得首批訂單,標誌著航天科工可穿戴裝備進入全新領域。作為國內外骨骼領域的探路者之一——206所在2019年「超能勇士」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中的近百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用實力證明多年來技術探索的成績,斬獲跨越障礙和彈藥裝填兩個科目第一名,輕裝機動科目第二名,負重行軍科目第三名。
  • 中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
    中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人才的爭決定了國家之間的競爭,現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都十分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當然,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每年全世界都有各種各樣的創新型專利被申請,也有很酷哦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今天我們要說到的,當然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我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
  • 航天科工「雲端營銷」發力:貴州航天已成交逾17億元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獲悉,該集團基於其工業網際網路航天雲網打造的「雲端營銷」平臺已發力在線業務——旗下貴州航天目前累計雲端成交642筆合同額17.13億元人民幣,旗下湖南航天所屬湖南航天磁電公司也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在線交易
  • 航天科工七院:建設航天秉初心 乘勢風雲夢必成
    在新時代的徵程中,她快速發展、突破自我、轉型升級,以高質量發展的業績向祖國匯報,與中國航天共同成長。   她,就是秉承初心、繼往開來,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七院一路走來的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65年2月,錢學森等老一輩航天奠基人從系統工程思路考慮,提出航天要成立一支自己的建設隊伍,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前身)組建了第七設計院。
  • 航天科工203所首獲中國專利金獎
    日前,航天科工203所發明專利「一種實現CPT原子頻率標準的方法及裝置」(專利號ZL 201510956144.9)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是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首次獲此殊榮。203所作為我國主要時頻標準及應用研製生產單位,長期承擔多型原子頻標研製任務,部分產品的性能指標已居國際先進水平,其發明專利通過光噪聲抑制、躍遷信號相干解調等技術突破,實現了信噪比和線寬等性能指標提升,相關技術在重大工程、交通網絡、電力系統和金融行業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
  • 慶城:文化賦能激活旅遊發展新動能
    慶城:文化賦能激活旅遊發展新動能 2020-12-02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核心技術驅動消防救援產業新拓展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以下簡稱206所)民用產業領域喜報頻傳,先後斬獲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森林滅火炮、應急呼吸面罩、消防外骨骼三項採購合同,成功挺進森林消防領域。同時,206所立足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申報的兩項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人機混合伴隨保障牽引車伴隨牽引車》和《非抵近式多功能偵測車》,從全國百餘個申請課題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批准立項,為後續深挖森林消防市場奠定基礎。
  • 航天三江商業航天產業「十三五」發展紀實
    五年來,航天三江在商業航天大道上奮力飛奔,積極探索實踐航天產業發展新模式,堅持「社會性總體院、社會性總體部、社會性總裝廠」的運營規則,突破傳統技術路徑、商業模式和管理局限,持續加強商業航天領域前沿技術研究,創新發展商業航天產業,開啟了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新篇章。
  • 中國航天科工天地協力保障「天舟一號」
    在本次交會對接任務中,運載火箭、天舟飛船、發射場、空間實驗室等多個系統都含有航天科工的核心技術:為了給本次發射任務提供實時可靠的「體檢服務」,航天科工所屬一院測控公司研製生產的測量系統自動測控組合、測控信號轉換裝置及整流罩環境測試組合等設備和軟體,給指揮中心提供了及時的信息反饋,為發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撐;十院航天電器公司研製生產的多種單機產品、連接器、繼電器和電纜產品,為運載火箭和天舟飛船打造了健康的
  •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建設:建設航天秉初心 乘勢風雲夢必成
    在國家發展的歷史新階段,航天建設將繼續精心打造優質品牌,加速實現具有航天特色的國內一流建設產業集團目標,為祖國航天事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多新貢獻。2011年6月,航天科工全面啟動內部建築業整合改制,在原七院的基礎上,整合二院、三院、新四院、068基地、河南總公司旗下的建築企業,組建成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七院由24家企業組成,註冊資本4.5億元。「十二五」期間,航天建設營業收入由30多億元增長至百億元,各項工作全面升級,整體實力躍上了新臺階,在建築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強勁逆勢而上。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就航天科工而言,以雙創示範基地為突破口,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培育新一代航天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新動力,進而牽引和帶動全社會營造創業創新的發展氛圍,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積聚能量。
  • 航天科工203所成功研發超穩晶體振蕩器
    光明網訊 日前,航天科工203所成功研發超穩晶體振蕩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產品已經交付給用戶使用,實現產品化。高穩晶振作為基準頻率源,作為系統「心臟」,有助於提升定位精度和測距準確度。
  • 航天科工與吉利合作,網友質疑高速飛行列車合理嗎?
    【文/ 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餘鵬鯤】11月6日珠海航空展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這份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的優勢實現高速飛行列車、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技術發展及技術產業化轉化。
  •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2020-01-1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載創造固體飛彈研製多個「第一」
    (原標題: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載創造固體飛彈研製多個「第一」)
  • 航天科工203所為風雲衛星打造精準「刻度尺」
    航天科工203所供圖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 (吳巍 孫曉寧 郭超凱)記者2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中國計劃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近日完成定標試驗。此次試驗流程更為複雜、工作時間更長、獲得的定標數據更加精準。203所為風雲三號衛星提供微波溫度計、微波溼度計、成像儀的定標服務,打造精準「刻度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