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三個「壞習慣」,說明智力發育很好,家長別盲目制止

2020-09-22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是子女能否「成龍成鳳」不光靠天賦,更要靠後天的培養。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大」。

在不同的年齡段,如何讓寶寶變得更聰明,都是需要家長不斷學習的。

家長要如何把握住關鍵時刻呢?

三歲前,孩子如果有這些行為,說明是智力發育好的表現,家長不要過分制止。

1、愛吃手

大概只要是個小寶寶就愛吃手吧,所以不少家長也為此加入了「制止吃手」的大軍中,用盡各種方法來阻止。

比如:網上買阻止寶寶吃手神器,給寶寶手指上沾檸檬汁或者苦瓜等,可謂是「絞盡腦汁」。

從寶寶呱呱墜地起,身體最先發育的感官就是嘴巴和舌頭,他/她們需要通過舌頭來感知未知事物的形態。

其實寶寶愛吃手,說明大腦已經開始發育得能控制住雙手了,吃手也會鍛鍊自身的吮吸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如果家長們擔心手部細菌多,寶寶會生病的話,只要做到勤洗手,保持衛生,就不用太過擔心了。當然如果把手指吸脫皮,甚至影響到口腔健康的話,家長們還是要加以制止的。

2、愛撕紙、愛扔東西

不少家長會覺得撕紙、愛扔東西是個壞習慣。其實寶寶的手部動作越細,越能體現智力的發育情況。

當寶寶好奇「為什麼紙能被撕下來?它能被撕成多小塊呢?把手中的玩具扔出去,它會變成什麼樣」時,這說明寶寶的大腦在思考。

如果這時候家長制止並嚴厲苛責,不僅會阻礙寶寶的智力發育,還會讓寶寶潛意識裡覺得這麼做是錯的。

那會有家長問,孩子什麼都扔就隨他去嗎?

其實不是,隨著寶寶長大,家長們就可以引導孩子什麼可以扔,什麼不可以扔,讓寶寶自己學會判斷,千萬不要嚴厲指責孩子哦。

3、開始「說謊」

每個人在長大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撒一點謊」,家長們會覺得撒謊是個很不好的習慣。

其實「會撒謊」是孩子思維能力的一種進步,知道怎麼對父母說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當發現孩子撒謊時對其嚴厲批評是不可取的,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不誠實」、「小小年紀就會騙人」等標籤。

那孩子在3-7歲之間,家長又該如何培養呢?

一、滿足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在四歲左右,就進入到「貓嫌狗棄」的年齡段了。這時候的孩子精力最旺盛、求知慾也爆棚。

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問的「為什麼」多而嫌煩,相反要更有耐心的跟孩子交流,多聽、多回答孩子的問題。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一個人的專注力是很重要的,這關係到上學時能不能專心聽老師講課,在工作中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上學時老師總說思想不要開小差,要專心聽老師講,其實講的就是專注力。

如果孩子從小專注力就不夠,玩玩具不到一分鐘就換來換去的話,家長們就要多費點心思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

建議家長可以晚上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置身其中,這樣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三、多誇獎孩子,讓孩子更自信

很多家長在別人誇獎自己孩子的時候,會表現得很謙虛甚至會稍微打擊一下孩子。

可是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眼裡並不優秀,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

所以家長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多誇獎、讚美孩子,比如:孩子獨立完成了積木、拼圖等,家長們可以說「這個積木你自己就完成啦,好厲害啊」之類的話。

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將來進入到社會,會變的更有自信,也不會吝嗇對別人讚美。

想要孩子更加聰明,家長要在智商和情商兩方面培養孩子,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關心其交友狀況。一個孩子如果學習和交友能力都很強的話,將來進入社會,一定會無往不勝。

相關焦點

  • 寶寶有這2個「壞習慣」,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有些寶寶本來特別的乖巧懂事兒,但是突然變得很糟糕,脾氣差,不願意跟小朋友分享,有時候還會打人。讓家長們特別的頭疼,恨不得揍他一頓!其實這些讓人頭疼的「壞習慣」,很可能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去盲目的阻止,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 孩子三歲前的「壞習慣」,是智商高的體現,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尤其對待3歲左右的孩子,這個年紀很特殊,孩子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他們的大腦發育還不太完全,沒有達到可以理性思考的地步。這個時期因為孩子已經擁有主觀意識,所以做事情有了自己的習慣。孩子可能就會對家長的一些命令產生牴觸的情緒,因為自己的想法跟家長的想法不一致。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進行簡單的引導,孩子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就比如下面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孩子雙商高的表現,家長若是發現了,可不要盲目的阻止。當孩子出現頂嘴的行為時,家長不要盲目的訓斥孩子,孩子這個時候頂嘴,恰恰說明他大腦發育好,所以才能夠快速組織語言的來和父母頂嘴,所以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這能讓孩子的語言變得能力更強
  • 寶寶有這2種「煩人」的小動作,不要出手制止,是大腦發育的信號
    說完向我求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他?其實,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父母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寶寶出現「煩人」的小動作後,首當其衝想到的就是出手制止。事實上,寶寶的這2種行為看起來是壞習慣,卻是大腦發育的信號。
  • 娃2歲前有這4種「壞習慣」?家長別擔心,或是娃健康發育的表現
    有啥辦法解決沒?小寶寶不喜歡穿襪子,總愛光腳沒問題嗎?「小淘氣」總是喜歡亂扔東西,咋說都沒用。孩子會「認生」,是膽小怕事的表現嗎?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大都是趕緊糾正,但事實上,如果娃是在2歲前出現了這些「壞習慣」,還真的不用管,這是娃大腦發育到了新階段的表現。
  • 1歲內寶寶,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強迫寶寶改正,不利於寶寶發育
    寶寶從生下來到一周歲,這一年的時間生長的速度非常的快,每一天都在變化,一個月就會大變樣,會掌握很多新的技能。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寶寶也會有很多的壞習慣,讓家長很頭疼,所以,家長們特別希望寶寶能改正。1歲內的寶寶,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強迫寶寶改正,不利於寶寶發育1、吃手寶寶兩個月以後,家長們便會發現,寶寶十分的愛吃手,沒事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小手塞進了嘴裡,不停的吧唧,就好像手上有蜜一樣。有些家長就跟劉奶奶一樣,感覺這種習慣不好,而且會吃進很多不乾淨的東西,容易拉肚子。
  • 寶寶三個高智商預兆,家長卻常當作「壞習慣」,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別把寶寶高智商的預兆當做壞習慣幼兒時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有些行為的出現並不代表孩子養成了壞毛病,反而是智力開發較好的表現。只不過這些表現不太符合「乖孩子」的標準,因此媽媽常常將這些預示高智商的行為當做壞習慣來糾正,得知真相的媽媽會不會後悔呢?
  • 寶寶三個高智商預兆,家長卻常當做「壞習慣」,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別把寶寶高智商的預兆當做壞習慣幼兒時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有些行為的出現並不代表孩子養成了壞毛病,反而是智力開發較好的表現。孩子有這三個舉動,家長偷著樂吧1.寶寶吃手,橫加制止打斷寶寶,寶寶反而無法順利度過口欲期,在長大後也會依賴吃手。
  • 1-3歲的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的很好!不愁孩子不聰明
    其實呢,孩子聰不聰明,在小時候就已經有所表現了,尤其是在1-3歲的這個階段,如果你家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的很好,長大會很聰明!1、愛模仿大人模仿其實就是在學習,寶寶看的多了,就會下意識的模仿,這說明寶寶的學習很強。
  •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相信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真是一天一個變化,小臉經常說變就變。特別是3歲左右的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最難帶的,很多媽媽都表示帶3歲左右的寶寶,有時候比幹農活還要累。
  • 這些「壞習慣」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別埋沒了
    ​現在出生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每個寶寶都是一個家庭最被呵護的人,都希望把寶寶培養的聰明健康,所以寶寶一出現任何不好的行為,家長們都希望能夠及時的糾正。但有時候一些在我們成年人眼中的「壞習慣」卻正是寶寶他們智力發育的表現,所以當你遇到以下這幾種情況的話,千萬別著急去糾正,這是寶寶在自我鍛鍊,智力正在發育。
  • 智商高的孩子,3歲前都有這些壞習慣,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阻止
    李玫瑾教授說過: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生命發展是軌跡式,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生個聰明又健康的孩子是每個父母所期望的。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示很疑惑,很多時候,家長們所認為的一些「壞習慣」,其實是孩子在發展智力的表現。
  • 寶寶有這4種「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趕緊偷著樂吧
    一歲半的寶寶總是吃手,有沒有什麼辦法管管呢?寶寶在老揪襪子愛光著腳,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孩子總是亂扔東西,說了也沒用。媽媽總怕這些壞習慣對寶寶不好~~~看到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多家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趕緊制止。
  • 月子裡的寶寶有這四個特徵,說明智力發育好,你家寶寶在其中嗎?
    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將來聰明,其實不過這個聰明有很大先天的因素,但是也需要靠後天自己的勤奮和父母的培養。寶寶從出生後,其實很多特徵都能看出寶寶的智商發育情況,月子裡的寶寶有這四個特徵,說明智力發育好,你家寶寶在其中嗎?第一:愛笑。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與主持人竇文濤提出了一些看法:正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智商(智力)教高的孩子,總會在生活中展露出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正是代表孩子智力發育速度快(發育完整)的表現,父母切忌不要著急改正,也不要盲目訓斥
  • 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
    導讀: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這幾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最好不要盲目糾正
    前言:隨著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當寶寶還在腹中發育時,很多媽媽就會去聽各種各樣的胎教,比如聽音樂、做瑜伽等。當孩子出生之後,很多家長就會讓寶寶去上早教班,家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讓他從小不輸在起跑線上。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
    比如有些寶寶到了可以說話的年齡仍然保持沉默,再看看別人家的寶寶已經牙牙學語,父母開始著急了,懷疑孩子是否智力發育遲緩。為什麼有些寶寶明明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是各種表現差強人意,讓很多父母開始懷疑寶寶的智力是否發育遲緩,當寶寶有這4個表現時,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們要注意了,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
  • 娃若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智商不會低,可別傻傻制止
    導讀:娃若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智商不會低,可別傻傻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若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智商不會低,可別傻傻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不妨自測一下
    也有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如別人的孩子,於是便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雖然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長大的心是好的,但是有時一些家長過激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但是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可能代表自己的孩子的智力發育比同齡孩子緩慢,這時父母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