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從國學養生到生命自控---馮成平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洗禮

2020-12-25 詩人中島

孔慶東:從國學養生到生命自控----馮成平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洗禮

孔慶東

與傳統文化學者兼作家馮成平的接觸,不算甚多,但他的文化理念與傳統哲學修為,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幾分精髓。

前幾日看到新華網記者對他的訪談,其中的幾個細節不由得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首先,馮成平提出了非常新穎的,具有哲學深度的生命概念:「生命自控」說,這個提法,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在人類發展的千萬載歷史中,文化意義上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推進有巨大的貢獻,蠻族歷史的蛻變,也是隨著「生命自控」而進入到今天人類文明社會的,儘管期間每一步都充滿了坎坷甚至血腥,但是,這樣的代價與結果都具有人類發展的文明承載意義。

雖然我們今天從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忽略了這些歷史沉積的生命改變,但它的體系依然支撐著我們當今人類文明發展的天平。

從馮成平「生命自控」說,我們看到了一種新文明與自我健康體系的深度修補。

一直以來,人類發展路途上的坎坎坷坷也多多少少的傷及了我們「筋骨」,而每一次的自我完善的力量都是通過精神層面來修復。「生命自控」實際就是通過我們自身的修為來完成的人類個體的精神與肉體的維護,盡而健康的推進我們人類文明與個體健康的新步伐,這是個體與整體融合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文明推進的重要環節與手段。

馮成平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生命自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的能力。生命自控就是讓我們的生命處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之中,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這裡就必須樹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踐行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把我們的身心意完滿融會貫通,把福慧雙修、性命雙修落實於平常,實現因果自了,達到陰陽平衡狀態,把我們自己身體這棟獨一無二的房子保養好,讓健康快樂長壽與我們永相伴」。

實際上,馮成平的「生命自控」學說更在於把個體的正能量調動與發揮出來,讓生命雖有「自由自在」,但也有節制,讓個體隨著整體的精神脈絡保持協調,推進「生命共同體」的和諧統一,這樣一種理念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人類文明「共同體」的先進理念。

是的,我們每個人如果能夠通過「生命自控」來健康的完成我們的精神境界,那麼肉體的健康成色也會純度很高,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無法進行「生命自控」,我們的個體就會暴力橫行,傷及無辜,我們的整體也就成了「無序」的蠻族。

因此,在馮成平的「生命自控」學說中,「命盲」「體能革命」「生命再造」「生命地產」都成為了馮成平新文化學說的重要詞彙。

掃除「命盲」是馮成平「生命自控」的重要學說。他認為,「掃除『命盲』,提升生命維層的『體能革命』奠定好基礎,把我們精神的落腳處,也就是我們用『生命地產』來形象的比喻生命的自然本真狀態,強烈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愛護和珍惜。其結果必然是要以提升個體的能量來自動融合、合一而回歸。這就要求我們腳踏實地的以利益國家、社會、人類、眾生為目標去努力爭取和進取,和命運共同體的智慧維度所在」。

我想,馮成平的這些理論,實際上在主張:只有通過我們個體的文化與精神上的修為,才能夠完成「生命自控」的健康整體,完成新人類的文明進程。

在幾年前,馮成平就率先提出了「國學養生」,這是生命的全新概念,他的理論基礎不僅僅在「國學」與「養生」字面上,他更大的意義是我們自身的通過國學來完成自身的修為就可以達到儲精「養生」效果,這個「養生」是精神層面的,只有完成了精神層面的努力,才能夠圓滿肉體的健康,這是客觀而科學的法則。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精氣神,那他的肉體也不可能健康。

馮成平的精神理論,是通過運用中道智慧、踐行在文化意義上的國學養生。他說過,「日日精進、遵時守位、尊道貴德、敬天愛人」。

這一點在4715年前,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時,就有了答案和真相,這些內容在莊子《南華經》之《莊子·在宥》中有精準的記載,為此,東坡居士還專門詮釋了該內容。

無論是「國學養生」、「中道智慧」還是「生命自控」,其踐行的生命哲學都是「健康生命」的傳承,個體健康則國強,整體健康則國興。

馮成平在這方面經歷了幾十年的踐行,著書立說,舉辦講座,傳承國學,使之成為了一整套的理論體系,雖然沒有「十年寒窗」的經歷,但有「十年寒窗」的感受。

這些成績,是馮成平長期艱辛耕耘所獲得的成果,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使命!我想,這種使命感,如果不輔之以一種高尚的生命的修為,那是絕難完成的。

圖為馮成平在世界發展論壇發表演講

相關焦點

  • 感悟人生,靈魂洗禮!活出生命意義!
    二指生命。三指精神、思想、感情等。四指人格,良心。五比喻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六指產品中流露出的能夠被使用者認同的價值觀念。我們這裡說的靈魂,我認為,是我們的潛意識,是一種恍然大悟,是一種活的明明白白。人生在世,茫茫人海中,有多少人的靈魂經過洗禮。也許有的人很年輕的時候就經歷了。也許有的人到中年才經歷。
  • 國學根文化《易道養生》實修課程-易道養生官方平臺
    ,並從導師近四十年的實修親證中精心提煉出的切合現代人要求的簡單易學又快速有效的國學根文化養生法。每天5-10分鐘,30天內即可恢復到5到10年前的精氣神狀態,兼具美容駐顏與瘦身塑形,同時精神日益煥發,從而全面調理亞健康。
  • 中國國學院2018全球華人國學文化年度盛典
    「命運共同體,文明進行時,國學新時代,文化新紀元。」會上頒發了12個重大獎項,同時進行了《國學新時代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高峰論壇、中國國學院大健康研究院《健康有道》名家分享會及中國國學院《2019年第一期國學使者、健康使者雙證研修班》的開幕及授課。
  • 孔慶東簡介
    孔慶東孔慶東,1964年生,祖籍山東,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中共黨員,哈爾濱三中和北大中文系畢業,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國現代文學。孔慶東擅長和媒體交鋒,語言幽默但常常出言不遜。孔慶東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經常發表時評,曾遭新華社點名批評和中聯辦不點名批評,但他始終擁有忠實的支持者。個人簡介孔慶東,1964年9月22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魯國沂蒙山區),自稱孔子第73代孫,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教授。筆名孔醉、醉嬰、周三、叢劍、孤島獨一郎等,自稱孔子第73代傳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學位。
  • 孔慶東告主持人侵權敗訴 法院:未損害孔慶東名譽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名嘴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了上述評論,之後被孔慶東訴至法院,索賠20萬元。昨天,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案件,一審駁回孔慶東的訴訟請求。  對於這一結果,老吳昨天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判決挺公正」。而孔慶東的代理律師則表示「應該會上訴」。
  •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2016-1-6 13:08:26 來源:東方網 作者:沈棲 選稿:桑怡   孔慶東,北京大學教授也。近年來,關涉此人的新聞不少,多為負面的,日前又添一例:孔慶東訴名譽案終審敗訴。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大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評論,稱:「名氣是靠罵人罵出來的」、「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後被孔慶東以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一審敗訴後,他又上訴至北京一中院。終審為:維持原判。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呢?
  • 「孔慶東靠罵人出名」
    法院判孔慶東敗訴   「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一起事件進行了上述評論,之後被孔慶東訴至法院,索賠20萬元。昨日上午,海澱法院通報稱,一審駁回孔慶東的全部訴訟請求。
  • 北大教授孔慶東《青樓文化》一書被指抄襲
    「萊卡」注意到,兩位作者都提及了謝眺的兩首詩,陶慕寧寫的是,「再如南齊謝眺的兩首『聽妓』詩」,孔慶東寫的是「再看謝眺的兩首『聽妓』詩」,這看似沒有問題。但謝眺原作題為《夜聽妓》(二首),陶慕寧稱其為「兩首『聽妓』詩」,不是常規用法,而孔慶東引用《夜聽妓》時也以「兩首『聽妓』詩」指代,太過湊巧。在《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中,陶慕寧提到:「白居易一生幾乎是與妓女聲色相始終的。
  •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該讀者以「萊卡」為名在網絡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就像是偷了人家一輛汽車,使用前重新噴噴漆。」【孔慶東其人】  孔慶東,1964年9月22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自稱孔子第73代孫。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現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紀中國文學,人稱「北大醉俠」。
  • 你沒有經歷別人的人生,又有什麼樣的資格,對他指手畫腳
    你覺得的不過都是你覺得,它不代表了所有人的感受和想法,你沒有去經歷過別人的人生,又會有什麼樣的資格去對他人的感受做出評價,又要用什麼樣的理由去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其實不是你沒有資格,而應該是你不配。刀插在自己腳背上的時候,你才會知道有多疼,它不是誰可以憑空就能感受的,所以有些時候,你那些想法,在別人的世界裡真的是那麼的可笑,當你沒有經歷,就不要隨意做出結論。或許同樣的一件事,當你真正去經歷的時候,也不一定就如別人做得好。
  • 孔慶東的「華山論劍」
    孔慶東回答一條網友提問的問題,全國統一零售價388,圍觀一元一人次,加Ⅴ需付98元,才能看他的數篇文章,頗有中國古代藝不外傳只傳家的意思,即不給錢,就別想看孔教授的文字。唉,我都消費不起。——引自孔慶東原博字句。7月4日下午三點34分,孔慶東發出此一條博文,有否引發轟動?甚至全網吃瓜?沒有沒有,大半天過去了,只有寥寥無幾(不過一百)的轉發、評論、點讚。為什麼會這樣子的啊?
  • 北大教授孔慶東涉嫌剽竊
    孔慶東著作 陶慕寧著作《中國青年報》昨刊出文章《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對於涉嫌抄襲事件,孔慶東教授竟回應稱:這是迫害。讀者爆料不是簡單照搬  而是改頭換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一位讀者比對了他的《青樓文化》一書以及南開大學教授陶慕寧等學者的作品,認為存在剽竊行為。這位讀者以「萊卡」為名在網絡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
  • 12星座對洗禮的態度是什麼?射手座經歷太多
    人生就像一次不知道目的地的旅行,在這個旅程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在這段旅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經歷。在這個旅程中有很多分岔口,不同的選擇創造了不同的生活和生活質量。有些人選擇過平庸、平淡、一無所獲的生活大風大浪。
  • 號外:遊學修德谷,品人生八雅——國學素養高級研修班開課了!
    撫琴聽流水,閒坐觀春秋,品「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之八雅,悟「雅、靜、寧、和、安、逸、儒、清」生命之大道。                               ——八雅先生      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幽遠淡定!
  • 北大教授孔慶東,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質疑,這種素質如何當上教授的
    孔慶東作為北大的教授自己孔子的後人,無論是才學還是家世都是別人不可比擬的。可以說,孔慶東一出生就握著一手好牌。有孔子後人頭銜的加持,孔慶東的人生也是順風順水。他成績優異被北大錄取,在校期間又有名師指導。但是孔慶東的人生卻又具有戲劇性。
  • 透過多肉陽臺感受冬日,洗禮生命的體驗!
    冬日裡的陽光接受著生命的朝拜,我與你都需要陽光。寒風呼嘯整夜,洗禮著昨日的陰霾籠罩,獨自站在窗前眺望著冬天裡的顏色。抬頭看天空藍的沒有一點瑕疵,低頭看你們在冰點中搖曳生姿,側耳傾聽著寒風的吟唱。冬日是我最喜歡的季節,我想,冬日對於生命來說是一種重要的體驗。它代表了在艱難的日子裡生命的堅守,一切的不頑強將在冬天被剝奪,只留下堅韌。也許生命在經歷了枯榮悲苦之後,才會呈現出絕美的韻致。只有經歷了洗禮,才能體會那種恬靜自在。
  • 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就走成一條什麼樣的人生旅程
    在這平常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是那麼忙忙碌碌,需要承擔生活的壓力,又要思考人生的走向,有時候,就連品味這場酸甜苦辣都成了人生的負擔。心頭那些能夠回味的故事,卻是糾結多於灑脫,有時候感嘆生活是如此傷人,世間百態,甚至有些醜陋,不經意間更會產生哪些負面情緒,產生對人生意義的困惑。人生怎麼活,意義在哪裡,什麼樣的人生才恰當,什麼樣的姿態才是人生的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