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初之列士 桀 大夫,慎言知行。」——墨子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同時他也是古代社會最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古代私學的開創者。他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有些重要的地位,他對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無論社會怎麼變化,文化怎麼發展,孔子的儒家學說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對當代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孔子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孔子的思想卻能世代相傳。孔子的後人也在不斷的傳播孔子的思想,在孔子的後世子孫中不缺乏優秀的人。
很多人都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國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孔慶東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傳人,曾經也是國之棟梁,為何後來他被網友謾罵,說他不適合當北大教授?
這個社會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人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言論自己確實是公民的權利,可是我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該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可是人們往往只追求一時的言論自由,忘記了自己需要謹言慎行。
02放蕩不羈的孔慶東
我們發表的每一句話都要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如果違背事實隨意發表言論,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也會給別人造成惡意的傷害。現在很多網絡噴子被人們稱為鍵盤俠,雖然不好聽但是這些人的不當言論確實給他人造成了傷害。北大才子孔慶東就是一位個性瀟灑,放蕩不羈的人。
他擅長批判,因此早年的孔慶東總是能不受他人影響,敢於發表他人不敢發表的言論。他往往能切中要害,指出利弊,他的批判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和肯定。他的言論沒有脫離事實依據,是合情合理的批判。
孔慶東作為北大的教授自己孔子的後人,無論是才學還是家世都是別人不可比擬的。可以說,孔慶東一出生就握著一手好牌。有孔子後人頭銜的加持,孔慶東的人生也是順風順水。他成績優異被北大錄取,在校期間又有名師指導。但是孔慶東的人生卻又具有戲劇性。
他的人生反差太大了,早期的孔慶東是人們眼中敢怒敢言的北大青年才俊,後期的孔慶東卻變成了一個滿口髒話,脾氣暴躁的人。他經常出言不遜與網友互懟,還經常發表一些不當言論。很多人得知他是北大教授後,對他提出了質疑。
作為國家的高等知識分子難道不應該為人師表嘛?為何他總是口吐芬芳,行為粗魯不雅?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讓他性情大變?
03北大教授獨特的魅力
孔慶東在北大讀書期間跟隨名師學習,在寫作方面很有天分,他尤其擅長寫作武俠小說。他的小說文筆流暢,語言風趣,又頗具有批判性。因此,他的小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正是因為他的這股執拗勁兒,他成為了自由批判的鬥士。
後來因為批判過頭被迫從北大輟學。以後又憑藉自己的能力重新回歸北大。回到北大後他潛心學習,攻取了博士學位並且留校工作。他作為一個北大人繼承了北大的學風和精神,成為學生追捧的教授。
他最出名的時候就是他在北大擔任教授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孔慶東憑藉自己獨特的魅力紅極一時。他能紅極一時還得從他的興趣愛好講起,他的偶像是金庸和魯迅。金庸和魯迅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金庸的武俠小說至今都是人們無法忘懷的經典。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金庸的武俠總能在年輕一代人心中佔有一席之地。金庸先生雖然與世長辭,但是他的影響力絲毫沒有減弱。每一代人都能從他的小說中解讀出不一樣的東西。孔慶東作為金庸的忠實粉絲,對金庸的小說有著無人能及的執著。
04不當言論引起爭議
受金庸的影響,孔慶東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而且也頗有金庸的風範。很多人說他過分吹捧金庸,不過這個就有點牽強了,只有真正喜歡的人才有發言權。更何況孔慶東寫小說也是正面的影響又沒有做什麼敗壞的事情。
真正讓孔慶東出名的就是他對金庸小說的解讀,因為講解的比較透徹而且語言幽默風趣,很快他的名聲就被傳開。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能火,最開始他參加《百家講壇》節目也只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
孔慶東憑藉這檔節目收穫了一大批粉絲。從這個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孔慶東北大教授的頭銜還是名副其實的,畢竟一個普通人是不能這麼透徹的講解金庸小說的,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他的學識還是比較淵博的,他能考取北大教授的職稱也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近幾年來,孔慶東的名聲不大好,很多人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有網友扒出他在微博發表不當言論。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他居然說美國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國家。而且他還說在美國戴不戴口罩都沒有人找你麻煩。
我們都知道美國疫情嚴重,我們避之不及他還讓大家去旅遊。美國的疫情控制不住和不戴口罩有很大的關係,他居然說不戴口罩沒人找麻煩。他的微博一發表,很多網友就開始和他互懟。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孔慶東,認為他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沒有肩負起傳道授業的責任。
05傳遞正確價值觀,謹言慎行
「 君子敏於行而慎於言 」,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胡言亂語,說話一定要謹慎小心。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知道說話的禮儀,對自己說的話一定要負責任。不能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就隨意評判別人的言行。
我們自古就是一個禮儀大邦,更應該延續先人的優良傳統,給後人的言行做出榜樣。作為教育者我們更要利用好自己的身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如果利用網絡平臺發表不當言論,有毀讀書人的形象。我們要用正確的觀點去看待問題,不能隨便去評論和批評別人。
只有我們管好自己,不歪曲事實,不詆毀他人文明上網,這樣才能真正的享受言論自由。只有我們端正自己的言行,才能讓別人看到正確的處理方式。這樣的做法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別人的言行。
參考文獻:
《論語》 《師說》《墨子·非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