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惹怒網友,他說了什麼?

2020-12-09 粟中齋筆記

5月19日,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了幾張圖片和一段話,引起網友激烈的反響。他說什麼了。「2019美國文化之旅# 美國是個很適合旅遊的國家,地大物博,氣象萬千。特別是你戴不戴罩罩,都沒有那麼多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伸長了鴨脖子來管。」他在回憶去年此時在美國的旅行,好像看不出什麼問題。細心的網友發現的是,孔慶東在罵監督人員,稱之為伸長了鴨脖子的、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這一下子戳中了,疫情期間人們緊繃的神經痛點。

如果普遍群眾對戴口罩不滿,隨便罵街也無人理會。但是孔慶東是誰,大家可是熟悉啊。他年少成名,北京大學教授,我國最高學府的著名學者。他說話向來罵罵咧咧缺乏人文學科教授應有的儒雅,為人們詬病。

長期以來,群眾們已經習慣了,他的這種說話方式。但是,這次群眾不習慣了。為什麼呢?

1.嘲諷為公眾利益而奮鬥的監督人員們 舉國上下都在為消滅新冠狀病毒而努力,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為公眾人物、北大教授,為了戴口罩的小事就肆意侮辱衝在前線的戰士,顯得極其狹隘自私,是擺在明處的個人主義。

2. 隨口撒謊,過度美化,惹人生厭

太平洋的彼岸地大物博、氣象萬千、自由自在,而且不帶口罩沒人管嗎?很明顯,這是為了美化而虛構的。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是透明的。隨便在網絡上搜索,你就會找到證據,說明這只是他個人的想像。孔慶東教授隨便撒謊,臉皮不發燙嗎?

這些年很多假冒「公知「的知名人士過於美化西方,已經讓公知如過街老鼠,為人民所唾棄。公知本來是公共知識分子,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以批判精神和公共道義參與公共事務,推動國家向著富強、民主、文明的方向發展。但是,這種人物真的難找,很多人物沒有中立立場、公共道義,更缺乏真正的批判精神,嚴重侮辱了公知這個詞。這次孔慶東教授又一次侮辱了這個詞,讓人民群眾再次刷新了認知。

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在病毒面前,誰也無法獨善其身。疫情當前,全國人民同心同力對抗病毒。在這個特殊時期,個人的感受沒有那麼重要。這會,最正確的做法是遵從政府的安排,讓病毒早日消失。我們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巨大成就,不就是許許多多的」道德閒漢「的努力嗎?

孔慶東教授可不要裝聾作啞,選擇性失明啊。人民群眾會不斷呼喊你的啊。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到底誰才是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
    但是,近日一位北京大學的教授,卻公然發表了一些不當言論,引起人們的熱議。這位教授名為孔慶東,在北大一路讀到了博士,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或許是文人特有的脾性,孔慶東教授經常會說一些別人不敢說的話。有人稱他的行為是「嫉惡如仇」,也有人認為他是在「譁眾取寵」。由於這張嘴,孔慶東沒少被人懟。
  • 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
    前段時間,一些大學教授因不當言論,接連不斷地被扒出。可是,好多人是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仔細一看,孔慶東的言論實際是發布於去年的5月,但引起熱議的卻是現在。有人說,孔慶東終於帶出了好徒弟。因為其實現在網友加之於孔慶東身上的批判,對於孔慶東來說套路太熟,他以前就經常這樣做的。給人的感覺就像把別人押上了法院,但蒙住了嘴巴。只聽檢察官在公布他的罪行,就是不讓他給自己做個辯護。所以,怎麼回應網友的批評,相信孔慶東一定有辦法解決。有人說,孔慶東會有今天,不知道他以前有沒有想過。
  • 孔慶東,他是北大教授?不,他只是一個小丑而已
    孔慶東先解釋一下這篇文章的標題,孔慶東,他真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教授,……這網友沒毛病,只是表達一個很正常很普通的觀點和看法而已。孔慶東馬上發起羊癲瘋辱罵這位網友:「他全家已經被強暴出快感了,所以他就認為那不叫惹。」
  • 北大教授孔慶東翻車,曾說美國空氣太香甜,如今被迫遠逃美國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有名氣的大學,每年的大學排行榜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很多學子都是衝著北大雄厚的師資才報考的北大,可是當他們真的來到北大後卻發現原來這裡還有一位教授叫孔慶東。
  • 北大中文教授孔慶東想跑,曾說美國空氣真香,加州別墅已能入住
    北京大學是一所令人羨慕的大學,多少莘莘學子都期待著能進入北大學習,因為在人們的印象裡北大有全國最有學問的教授,只有在北大這樣學習氣氛濃厚的大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可是如今孔慶東教授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北大的印象,此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北大也有令人失望的老師。
  • 北大教授孔慶東變臉美粉,美國空氣很清香,出門不戴口罩沒人說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神聖的大學,近一個世紀以來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的國之棟梁,千千萬萬的學子們都以進入北大學習為榮。但是真的當他們進入北大學習後才發現原來北大也就那麼回事,裡面的老師素質可能還沒有學生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發不當言論,引網友質疑:這素質也能當教授?
    而有一個這樣的北大教授,他的名字叫做孔慶東,為人師表,竟然頻頻發表不當的言論,遭到網友們的質疑,這素質也能當教授?北大教授孔慶東今天要來說的這位主人公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他的名字叫做孔慶東,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而在東北的生活環境之下,他也培養出了一副堅毅的性格。而孔慶東從小到大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愛好,那就是非常喜歡看金庸寫的武俠小說,以及非常的喜愛一些前人名家的大作。而他最喜歡的莫過於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他認為魯迅先生批判當時社會的精神非常的值得褒獎,所以反覆的閱讀魯迅的詩書文集。
  • 北大教授孔慶東惹事了,曾公開稱美國空氣真香,如今已打算去美國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有名氣的大學,每年的大學排行榜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很多學子都衝著北大雄厚的師資才報考的這所大學,可是當他們真的來到北大後卻發現原來這裡還有一位教授叫孔慶東。可是不好聽的話說多了後他也有翻車的時候,前不久孔慶東教授在參加一檔訪談節目時說起了美國,他激動地對臺下觀眾說美國環境太好了,那裡的空氣很香甜,呼吸起來很舒服,美國很適合中國人前去移民,說實話我自己都很心動。
  • 北大教授孔慶東涉嫌剽竊
    孔慶東著作 陶慕寧著作《中國青年報》昨刊出文章《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一位讀者對他的《青樓文化》一書與陶慕寧於1993年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根據引用的文獻材料、這些材料出現的次序、作者對於材料的總結都大致相同,認定存在剽竊行為。對於涉嫌抄襲事件,孔慶東教授竟回應稱:這是迫害。讀者爆料不是簡單照搬  而是改頭換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2016-1-6 13:08:26 來源:東方網 作者:沈棲 選稿:桑怡   孔慶東,北京大學教授也。近年來,關涉此人的新聞不少,多為負面的,日前又添一例:孔慶東訴名譽案終審敗訴。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大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評論,稱:「名氣是靠罵人罵出來的」、「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後被孔慶東以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一審敗訴後,他又上訴至北京一中院。終審為:維持原判。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呢?
  • 北大教授孔慶東想跑,曾經說過美利堅空中真香,加州別墅可以入住
    把人才送到歐美國家學習交流,然後讓他們回國工作,一直是我們的美好願望,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事情真的傷害了我們的心,其中,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楊舒事件,美國的楊舒on畢業典禮公開表示美國的空氣更香甜,但在美國他不願意錯過每一次呼吸空氣的機會,我們應該知道楊舒是雲南中宜居的聖地,這也是雲南吸引遊客的原因,可以看出楊舒可以不顧事實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崇洋媚外,當楊舒踏上美國之路時
  •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被批「崇洋媚外」?「無釐頭批判」何時休?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即將惹上「麻煩」。昨天,在網絡上有一篇叫做《北大教授發表不當言論,這樣的學者,能留在大學校園嗎?》的文章引起網友們的關注。但是沒過多久,這篇文章題目又被改為《北大教授發表不正當言論,諷刺國家,網友:清理出教師隊伍》。
  • 孔慶東,你這樣子的言論,純粹是在大言不慚,有辱斯文!
    因為歧義往往令孔慶東尷尬不已,他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罵人時讓人產生他也是雜種與畜生的想法,這,絕對是孔子第七十三代後裔的一大尷尬,也是北大的一大尷尬,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大尷尬。因為網友,可以是雜種與畜生,孔慶東是不可能成為雜種與畜生的。
  • 孔慶東回應"間諜門":最卑鄙謠言 只當好玩而已
    孔慶東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語言駕馭出色,文章生動有趣。繼引起熱議的《正說魯迅》之後,孔慶東又推出新書《孔慶東評點魯迅小說》,本書對《吶喊》《彷徨》《故事新編》裡所有作品進行了隨文評點,實現了與魯迅這位偉人的一次跨越時間的碰撞。
  • 孔慶東告主持人侵權敗訴 法院:未損害孔慶東名譽
    當時,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生指出孔慶東詩作《立春過後是立夏》「格律不對」,孔慶東隨後回應「驢唇不對馬嘴」、「狗漢奸」等字眼,被當事學生起訴。  「他又罵人了,為什麼說他又罵人呢?因為這個孔慶東坦率講,他的名氣並不大,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國有一些名氣,完全是靠罵人罵出來的,因為他罵人罵了不止一回了。」然後,吳曉平列舉了孔慶東曾說過的一些犀利言語。
  • 北大教授孔慶東,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質疑,這種素質如何當上教授的
    孔慶東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傳人,曾經也是國之棟梁,為何後來他被網友謾罵,說他不適合當北大教授?這個社會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人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言論自己確實是公民的權利,可是我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該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可是人們往往只追求一時的言論自由,忘記了自己需要謹言慎行。
  •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2.03.03 星期六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的作品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孔慶東簡介
    孔慶東孔慶東,1964年生,祖籍山東,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中共黨員,哈爾濱三中和北大中文系畢業,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國現代文學。孔慶東擅長和媒體交鋒,語言幽默但常常出言不遜。孔慶東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經常發表時評,曾遭新華社點名批評和中聯辦不點名批評,但他始終擁有忠實的支持者。個人簡介孔慶東,1964年9月22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魯國沂蒙山區),自稱孔子第73代孫,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教授。筆名孔醉、醉嬰、周三、叢劍、孤島獨一郎等,自稱孔子第73代傳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學位。
  • 孔慶東訴主持人被駁回 「教授還是野獸」不算侮辱
    孔慶東訴主持人被駁回 「教授還是野獸」不算侮辱孔慶東資料圖  因認為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欄目中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將其告上法庭。孔慶東在起訴書中表示,其指控認為吳曉平侵權的語言有兩處,一是「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國有一些名氣,完全是靠罵人罵出來的」,二是「教授還是野獸,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孔慶東認為,吳曉平的言論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遂要求其道歉並賠償20萬元。  海澱法院經審理認為,難以認定吳曉平的評論侵犯孔慶東的名譽權。
  • 「孔慶東靠罵人出名」
    法院判孔慶東敗訴   「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一起事件進行了上述評論,之後被孔慶東訴至法院,索賠20萬元。昨日上午,海澱法院通報稱,一審駁回孔慶東的全部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