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爆粗口,被網友告上法庭判賠200元

2020-12-14 清諾晗history

2011年10月7日下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在自己的微博下面大爆粗口,用自以為幽默的有文採的「排比粗口」大罵《南方人物周刊》的記者

孔慶東的這一舉動讓圍觀群眾大跌眼鏡,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在人們一貫印象裡溫文爾雅的教授居然會大爆粗口。

網上有人開始討論他到底夠不夠資格當北大教授,很多網友公開質疑:北大教授就這素質?

然而這已經不是孔慶東第一次發出不當言論了,孔慶東這些年來的不當言論,可謂「精彩」,有人公開調侃孔慶東,真的算得上是業餘的相聲演員了。

一.孔慶東,請你好好說話

孔慶東網上一度說他是孔子的第73代直系傳子,他本人也一度以孔子的傳人自居,然而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無從考證。只是他一貫的言論態度,自稱孔子後人實在讓人覺得諷刺。

2010年孔慶東因為在出席節目的時候讚揚朝鮮的制度,並且大肆謾罵詆毀韓國的制度,而遭到了網友的熱議。

大家都以為這只是一個知名專家學者的一次失言,沒想到這卻是孔慶東放飛自我之路的開始。

之後他在公開平臺多次發表了不當言論,直到2012年,他終於把自己作到了法庭之上,因為發在微博上的詩遭到了網友的質疑之後,他大罵網友,直接被網友告上了法庭,結果孔慶東敗訴,判決其公開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給付公證費1000元。

此後,孔慶東就成為了公堂上的常客,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當言論,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爭論,他多次與人對簿公堂,但結果無一例外都是敗訴。

無數人在嘲諷孔慶東的同時也有人在發出希望之言:孔慶東,請你好好說話。

孔慶東之所以能成為北大中文系的知名教授想必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專業素質自然不在話下,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著名學者,尤其對魯迅的研究有獨到的見解,多年來也出版了不少的文集。

雖說確實有實力,但是平日裡的言行舉止確實令人汗顏。很多高校教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坦言孔慶東的言行舉止確實不符合高校教師的基本素養

事情發展起來已經不是孔慶東一個人的問題,孔慶東的粗鄙謾罵已經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而是背後折射了太多的社會問題,就算孔慶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的發言是否要被正確引導?

不當言論引爆網絡,許多死忠粉還在盲目追捧,有調查顯示,有6成的網友支持孔慶東罵記者,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會形成一種錯覺?會不會引導孔慶東們繼續這樣的言辭?

孔慶東,請你好好說話,這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呼喚,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願望,孔慶東的支持者們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言論之間粗鄙的不堪入耳

二.究竟是媒體的炒作還是學者自身的失德?

多年之前,孔慶東曾經批判過《百家講壇》越來越娛樂化,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如此言論獲得了一眾觀眾的支持。可孔慶東本人是不是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呢?或許是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或許是那時候網絡還不發達,或許是那時候專家學者們仍舊忙碌於教學之中,並沒有多種媒體供他們向外界發表言論,因此那時孔慶東的言論似乎還是正常的。

近幾年來,尤其是從2011年接受採訪後開始,孔慶東的言論越來越放肆,不當言論頻發,媒體報導的甚囂塵上,也讓很多人有些反感,孔慶東事件的背後,已經不再是孔慶東一個人的鍋了

所謂的吸收眼球,為了所謂的流量,為了更多的人關注,媒體的引導作用已經朝著一個失衡的扭曲的方向發展。

為了更多人的關注,這些專家學者們自然也樂意朝著媒體指引的方向發展,於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在充斥著浮躁,壓抑與不安的當代社會,似乎言論要足夠新鮮足,夠特立獨行,足夠震撼才能引人關注。

正常的分析已經不再滿足大家尋求刺激的感覺,專業的學術領域發言一般觀眾也不一定能聽懂。

於是很多的科教發言開始朝著一種奇怪的方向發展,各路專家學者的發言如同一針強效興奮劑刺進觀眾的心中,效果自然是有的,可是副作用也太大了。

當名人發言的娛樂性多於政治性,給社會造就的矛盾有衝突,遠遠比他們本身想要達到的目的還要多。造成的影響自然更大,留下的問題自然也更多

媒體操作宣傳怎樣才能達到一個平衡點,專家學者的發言怎樣才算是正確的引導這個社會,孔慶東現象的背後不僅僅是一種為了尋求關注的專家學者自身社會責任感的缺失,更是媒體責任感的缺失。

關於孔慶東事件,中國網的評論顯然更加客觀與公正,媒體和孔慶東本人都是有責任的,社會也 不應該縱容這一種現象,所有人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

言論自由絕不僅僅是亂七八糟的胡說,法律道德的紅線之下,有理由有根據的得體發言,這不僅僅是孔慶東一人的事情,更是整個社會所有人應該堅守的底線。

三.名人該自律,自由有底線

當今社會無疑是一個多元化自由發展的時代,整個社會樂於傾聽每一方的發言和觀點,這並不意味著孔慶東作為一個專家學者頻發不當言論的藉口。

社會需要自由的,但每一種自由都是有條件的,從來沒有人可以肆無忌憚,哪怕是在言論更加自由的西方社會,孔慶東的發言很多也被做了消音處理。

比起普通人,名人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他們是名人,所以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因為他們是名人,所以有更大的影響力,因為他們是名人,所以會引導很多人的發展。

另外,以孔慶東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在網絡上發表不當言論,影響巨大的同時,會引發一部分思想上不健全的青少年的效仿,會造成社會更大的問題。

哪怕孔慶東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們也不應該提倡。中國人素來講究仁義道德,素來講究溫潤爾雅。

在稱為禮儀之邦的國度,有無數人出口成髒,有無數人以錯誤的言論為樂,有無數人支持粗鄙的發言,甚至青出於藍的模仿,這會成為一個社會的悲哀,這會成為一個時代的不幸

名人應該自律,因為名人樹立的是一個榜樣作用,當然除了社會引導作用之外,名人自己的發言影響的不一定是他的聽眾,還有他所代表的整個群體。

孔慶東本人的發言就曾經一度關係到北大的聲譽。北大的校風開放,講究兼容並包。

然而孔慶東本人卻因為有人反駁他的學術觀點,而在微博上對其大加謾罵,甚至還被人告上了法庭,這顯然是不符合北大一貫的辦學治學理念的。

雖然北大並未對孔慶東本人作出嚴厲的批評,但孔慶東本人應該引以為戒,自由絕不僅僅是這種言論的自由。

名人需要自律,自由應該有限度,所謂以言論自由來為孔慶東開脫的人們,顯然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而在媒體引導下,由於名人效應而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導致社會上有些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發生偏斜,是急需要糾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孔慶東微博罵人 被判賠的雙重警示意義
    「你說的驢唇不對馬嘴……你就是個狗漢奸……」北大教授孔慶東在微博上一句口舌之快,結果卻被網友告上法庭。近日,海澱法院一審判決其公開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給付公證費1000元(5月9日《新京報》)。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發不當言論,引網友質疑:這素質也能當教授?
    而有一個這樣的北大教授,他的名字叫做孔慶東,為人師表,竟然頻頻發表不當的言論,遭到網友們的質疑,這素質也能當教授?北大教授孔慶東今天要來說的這位主人公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他的名字叫做孔慶東,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而在東北的生活環境之下,他也培養出了一副堅毅的性格。而孔慶東從小到大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愛好,那就是非常喜歡看金庸寫的武俠小說,以及非常的喜愛一些前人名家的大作。而他最喜歡的莫過於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他認為魯迅先生批判當時社會的精神非常的值得褒獎,所以反覆的閱讀魯迅的詩書文集。
  • 知名學者爆粗口層出不窮 教授素質被指遠不如前
    近日,北大教授孔慶東在網上大爆粗口,用三個「你媽的」回應想採訪他的記者,結果引來一片爭議。作為一位知名學者、知識分子,為何會爆粗口?是不文明,還是真性情?  實際上,學者、教授乃至知名的主持人等在網絡上爆粗口已不是個案,孔慶東本人也非首次,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  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一向講究知識分子的個人修養,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從修身開始,不過另外也有人認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古往今來,罵暴君、罵奸臣、罵小人的故事也多不勝舉,那麼,究竟哪一個才是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修養呢?
  • 北大教授孔慶東,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質疑,這種素質如何當上教授的
    孔慶東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傳人,曾經也是國之棟梁,為何後來他被網友謾罵,說他不適合當北大教授?這個社會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人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言論自己確實是公民的權利,可是我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該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可是人們往往只追求一時的言論自由,忘記了自己需要謹言慎行。
  •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2.03.03 星期六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的作品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孔慶東告主持人侵權敗訴 法院:未損害孔慶東名譽
    2013年5月11日,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節目的子欄目「掛個耳朵讀報紙」中,評論當天的新聞事件—「微博罵人『狗漢奸』,北大孔慶東被判道歉賠償」。  節目開始,吳曉平說,看了這則新聞,「覺得蠻有意思的」。
  • 這次是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惹怒網友,他說了什麼?
    5月19日,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了幾張圖片和一段話,引起網友激烈的反響。他說什麼了。「2019美國文化之旅# 美國是個很適合旅遊的國家,地大物博,氣象萬千。特別是你戴不戴罩罩,都沒有那麼多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伸長了鴨脖子來管。」
  • 孔慶東,他是北大教授?不,他只是一個小丑而已
    孔慶東先解釋一下這篇文章的標題,孔慶東,他真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再舉一例,也是同日發生的,孔慶東打廣告,必有北大教授,及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這兩個牛逼哄哄的招牌廣告語。瘋狗一樣的孔慶東,說事歸說事,一言不合,侮辱他人的父親和母親,,你真以為北大教授有這特權?你不防試一試,在路上與人一言不合,就說這句話,看看人家會不會揍你,躲在北大做鍵盤俠,肆無忌憚的罵人,對你,真是徹底無語了……
  • 北大教授孔慶東涉嫌剽竊
    孔慶東著作 陶慕寧著作《中國青年報》昨刊出文章《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對於涉嫌抄襲事件,孔慶東教授竟回應稱:這是迫害。讀者爆料不是簡單照搬  而是改頭換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一位讀者比對了他的《青樓文化》一書以及南開大學教授陶慕寧等學者的作品,認為存在剽竊行為。這位讀者以「萊卡」為名在網絡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
  • 北大教授孔慶東翻車,曾說美國空氣太香甜,如今被迫遠逃美國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有名氣的大學,每年的大學排行榜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很多學子都是衝著北大雄厚的師資才報考的北大,可是當他們真的來到北大後卻發現原來這裡還有一位教授叫孔慶東。
  • 北大教授孔慶東變臉美粉,美國空氣很清香,出門不戴口罩沒人說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神聖的大學,近一個世紀以來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的國之棟梁,千千萬萬的學子們都以進入北大學習為榮。但是真的當他們進入北大學習後才發現原來北大也就那麼回事,裡面的老師素質可能還沒有學生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
  • 北大教授孔慶東惹事了,曾公開稱美國空氣真香,如今已打算去美國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有名氣的大學,每年的大學排行榜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很多學子都衝著北大雄厚的師資才報考的這所大學,可是當他們真的來到北大後卻發現原來這裡還有一位教授叫孔慶東。,眾多網友們都表示義憤填膺,有網友說孔慶東教授這次說的太出格了,作為一名北大中文系教授竟然公然鼓吹美國好,甚至大言不慚地說美國空氣很香甜,實在是讓人不可接受。
  • 北大中文教授孔慶東想跑,曾說美國空氣真香,加州別墅已能入住
    北京大學是一所令人羨慕的大學,多少莘莘學子都期待著能進入北大學習,因為在人們的印象裡北大有全國最有學問的教授,只有在北大這樣學習氣氛濃厚的大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可是如今孔慶東教授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北大的印象,此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北大也有令人失望的老師。
  • 孔慶東訴主持人被駁回 「教授還是野獸」不算侮辱
    孔慶東訴主持人被駁回 「教授還是野獸」不算侮辱孔慶東資料圖  因認為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欄目中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將其告上法庭。孔慶東在起訴書中表示,其指控認為吳曉平侵權的語言有兩處,一是「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國有一些名氣,完全是靠罵人罵出來的」,二是「教授還是野獸,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孔慶東認為,吳曉平的言論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遂要求其道歉並賠償20萬元。  海澱法院經審理認為,難以認定吳曉平的評論侵犯孔慶東的名譽權。
  • 高雲翔被判無罪後首次現場開聲,輕鬆走出法庭後大爆粗口
    隨後,當日庭審記錄曝光,可以看到高雲翔被控7項罪名以及王晶被控的11項罪名,在法官的逐一念下來時,均被判以「無罪」,其中5項「夥同嚴重侵犯(Aggravated Sexual Assault in Company)」的最高量刑為「終身監禁」,曾經是坊間認為高懸在高雲翔和王晶頭上的利劍。
  •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到底誰才是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
    但是,近日一位北京大學的教授,卻公然發表了一些不當言論,引起人們的熱議。這位教授名為孔慶東,在北大一路讀到了博士,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近日,孔慶東又「攤上事」了,他在朋友圈發表的言論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 孔慶東的「華山論劍」
    孔慶東回答一條網友提問的問題,全國統一零售價388,圍觀一元一人次,加Ⅴ需付98元,才能看他的數篇文章,頗有中國古代藝不外傳只傳家的意思,即不給錢,就別想看孔教授的文字。唉,我都消費不起。堂堂北大知名教授,幾乎每天都被騙,這瓜不夠大,不香甜嗎?嘿嘿嘿,筆者也不知何解,難道是網友現在的品味都太獨特了?其實,說句良心話,這還真不能怪網友。那該怪誰?
  • 孔慶東,你這樣子的言論,純粹是在大言不慚,有辱斯文!
    因為歧義往往令孔慶東尷尬不已,他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罵人時讓人產生他也是雜種與畜生的想法,這,絕對是孔子第七十三代後裔的一大尷尬,也是北大的一大尷尬,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大尷尬。因為網友,可以是雜種與畜生,孔慶東是不可能成為雜種與畜生的。
  •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
    近年來,關涉此人的新聞不少,多為負面的,日前又添一例:孔慶東訴名譽案終審敗訴。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大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評論,稱:「名氣是靠罵人罵出來的」、「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後被孔慶東以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一審敗訴後,他又上訴至北京一中院。終審為:維持原判。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呢?
  • 北大教授孔慶東狀告主持人吳曉平侵犯名譽權案被駁回
    法制晚報訊 北大教授孔慶東狀告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侵犯名譽權一案一審被海澱法院駁回。法院認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評論,所依據的報導和案件情況是真實的,評論有誠意,並非藉機損害孔名譽,進行人格侮辱,新聞評論即使言辭稍有過激,也應予以理解與寬容。公眾人物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保護上應當適當克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