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STEM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國科學家提出,後逐漸應用在我國教育領域中。該理念提出,要以設計和探索為目的,將數學、技術、工程、科學知識,實現全面融合與整合,最終構建為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將STEM教育理念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為社會與國家培育更多優質人才。

藉助信息技術

STEM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運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就可以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實現靈活運用。地理教師要主動學習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各門學科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STEM教育理念的應用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藉助多媒體技術、微課等進行優質課件的製作,然後上傳並分享到交流群中,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小組討論,來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通過在線課堂,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密切交流,教師可以動態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及時提出自身的問題與看法,與教師一起討論、研究,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知識。

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學習環境,然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究、總結、反思,來發現地理學科的規律,強化自身的理解能力。教師要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創設實驗問題情境,對於較為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實驗情境,將其直觀、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觀看、思考、交流、探究,然後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遵循生活化原則,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地理知識來源於實際生活,並且用於生活問題的解決,比如工業、農業、環境等等,都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挖掘內心深處的情感;創設趣味問題情境,只有簡化知識,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保持身心愉悅,才能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參與地理學習。因此,就可以通過趣味問題情境的創設,以故事講解、遊戲活動等方式呈現。

展開實踐探究

高中階段的學生,理論知識已經相對充足,但是對於地形圖還比較陌生,因此可以藉助實踐探究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地形圖識別與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地形圖的自製,可以查閱資料、詢問他人、小組合作,並且結合實際生活,來繪製地形圖,並且能夠準確解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讓學生體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將地形圖的要素與核心告知學生,然後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模具與素材,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製作與繪製地形圖,教師在一旁給予指導,並且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合理的評價,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最終獲得個性化提升。

綜上所述,在今後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可以通過藉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展開實踐探究等策略,來實現STEM教育理念的靈活應用,來促使學生獲得全面提升,實現地理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九江日報)

相關焦點

  •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摘 要:隨著不斷深化的素質教育改革,高中英語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尤其是生活領域十分需要英語知識的運用,這也是對高中英語所提出的一個新要求,即將生活化這一理念加入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每個環節。基於此,首先介紹生活化理念,然後從三個方面提出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討論。
  • stem課程的教學策略是什麼
    格物斯坦小坦克就stem課程的五大教學策略來講一講。激發求知慾、培養思維技巧是STEAM課程活動的重點之一。「先玩後做」,即先呈現成果的樂趣再探索製作,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相關的概念,力求最match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求知慾。這裡的玩,是「有目的、有引導」的玩,而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設計和理解,進而提高思維技巧。
  • 教育解析:教學創生視覺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
    本文從現階段的高中英語寫作問題出發討論,分析了教學創生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並提出了教學創生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希望能為高中英語教育者提供幫助。關鍵詞: 教學創生;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不可否認,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提升了我國的教育質量,然而因為英語寫作教育存在特殊性,因此課改所獲得的實效並不如其他課程明顯。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探索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的有效實施途徑,建立基於學科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例及應用案例。  (4)初步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的中小學跨學科學習實踐模式。  (3)區域中小學跨學科學習課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以STEM課程整合理念為指導,以中小學各學科教學為基礎,開發一系列覆蓋各學段的跨學科學習課例。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切入口,開展跨學科教學實踐,從實踐中總結實施跨學科教學的有效方式。  (4)區域中小學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模式研究。
  • 高中化學新課改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
    (三)教學理念較落後素質教育倡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鍛鍊。高中化學課本教材不斷進行更新完善,傳統的教學理念明顯存在滯後性,並不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現階段,依然有大部分教師強調理論知識的講授,並未重視起人文教育,也未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的綜合發展並未引起教師重視。正是因為教學理念嚴重落後,所以導致高中化學教學工作難以正常、有序進行。有些教師將成績視為指導,一切向分數看齊,學生的實際想法不受重視,難以發揮其主體作用,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高分低能的問題愈發嚴重。
  • 【徵文選登】STEM理念下高中信息科技Arduino拓展課程教學案例
    本文從基於STEM教育理念出發,以 「超聲波傳感器」知識應用為例,通過基於Arduino開源平臺設計「電腦智能提醒器」進行項目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
    摘要:新課程理念,是教育改革之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教師以新課程為背景,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歷史知識點,教師按照教學要求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解決一些教學問題,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課堂質量,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做出探究。
  • 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融情教育」的策略,激活師生的內在潛能
    二、 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融情教育」的必要性根據《地理課程標準》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初中地理課程中,地圖的閱讀、人口與人種、發展與合作衝國地理概況(疆域、人口泯族、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與文化)、中國區域的差異與發展、天津地理等內容,使學生體會到地理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和地理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
  • 網絡資源在高中日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生日語閱讀學習時,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日語學習興趣不高,直接影響到學生日語學習積極性與熱情,不利於教師開展日語閱讀教學引導,使得高中日語閱讀教學陷入困境。 網絡資源在高中日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應用優勢解析 教學資源豐富。
  • 地理教育的改革方式與教學手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地理教育的改革方式與教學手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為主題,對於初中教育的教學策略展開了進一步探索。「歷史一條線,地理一張圖。」但是,在教過幾年地理之後我卻覺得,其實地理的知識面的涵蓋卻遠遠不是一張圖那麼簡單,要想學生對於地理知識進行深刻的了解,僅僅通過僵化的填鴨式教學是不足以支撐課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情感教育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學理念,對於培養有智商、有情商的綜合素質人才具有其重要作用,以下對於該理由進行了探討。教材內容不夠系統化。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1、概念區別:「STEAM」,S是指science(科學)、T是指technology(技術)、E是指engineering(工程)、A是指arts(藝術)、M是指math(數學),這是是源於美國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它融合了五大學科知識,致力於在跨學科教育當中培養孩子的系統行的思維能力,讓兒童在實踐中習得知識
  •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與應對策略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分析對於高中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活動而言,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一個結論來對實驗過程進行推論,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具體的物理實驗產生興趣在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實驗器材的選擇以及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會直接影響到物理教學質量。很多時候實驗器材以及實驗工具、實驗材料的消耗都會阻礙物理實驗活動的展開,從而使得學生的物理實驗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也使得最終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 剖析STEM教育模式,探索STEM教學實施
    ——2020年長沙市初中大概念科學教育深度學習策略主題研修紀實(二)  導語:立秋之日,窗外驕陽灼烈,樹上蟬鳴聒噪,但絲毫未能影響培訓第二天中的長沙市初中大概念科學教育深度學習策略主題研修班的學員們
  • 基於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逐漸出現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其中較為常見,也是效果較好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構建出相應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學生的親身感受,以加強對知識的了解。
  • 數字教材在數位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教材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撐日益受到重視。本文通過對數字教材內容和特點的研究,結合影響數字教材普及應用的因素,總結了當前數字教材在數位化教學中應用模式及其策略,以期為數字教材的普及應用提供參考。
  •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落實唯物史觀的策略分析
    隨著教育部和學術界對教育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各門學科在教材、課程標準、教育理念等不同領域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動。
  • stem教育機器人難處
    目前stem課程的體系是有標準化的,適合課堂教學使用,分不同年齡段提供課程教材。格物斯坦認為:即便相差一歲,幼兒也會有相當多的不同。二是拓展課程,在多種玩法的基礎上,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在不同環境裡拓展練習。不能說我們的課程體系就OK,這個要看整體的設計出發點和目標是什麼。沒什麼國家標準,只要依據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邏輯清晰即可。
  • 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理念的轉變及課堂教學雙通道——教學與評價
    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理念的轉變及課堂教學雙通道——教學與評價從新近研究中可以發現,目前國際上評價理念正在發生系列的轉變:從「對學習的評價」(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為了學習的評價」(assessment of learning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結合實際組織編寫《福建省普通高中語文等九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