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

2020-12-13 小文章分享

摘要:新課程理念,是教育改革之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歷史教學,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教師提高學生歷史成績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師在為學生制定教學方法時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來制定,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欲望,以達到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以新課程為背景,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歷史知識點,教師按照教學要求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解決一些教學問題,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課堂質量,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做出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需要教師有完整的教學體系,要有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對歷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過程中,首先要以新課程為背景,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比如,教師在備課前要了解該課程的核心知識點,要為學生分析好知識點的核心觀點,把該知識點所反映的歷史事實為學生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知識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構建歷史聯繫,也就是說教師把該知識點反映的歷史事實以多方面的教學方法教學,構建多方面的聯繫,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孤立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中要為學生歸納知識點,對該知識點的重點與關鍵部分進行整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該知識點;探究與挖掘知識點,也就是說教師要為學生深入分析該知識點的歷史影響、作用及歷史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這幾點,幫助學生提高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以提高課堂質量。

一、梳理核心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都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就是歷史知識點都會有自己的基本的核心要素,而歷史知識點正是由這些要素構建而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分析好這些基本的核心要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同時,教師在備課時,要抓住該知識點的核心要素,並且加以梳理,在課堂中為學生呈現出井井有條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會出現知識點混亂的現象,教師在梳理知識點時,要把歷史事實完整的整理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在學習該知識點更好地掌握,對歷史事實產生很大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提高,而教師則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來為學生分析知識點,在課堂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同時把歷史教學方法進一步完善,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秦始皇這個人物時,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每一個歷史知識點都有它的核心要素及構成要素,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把該知識點預習一遍,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把該知識點的構成要素找出來,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提問,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再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把遺漏的知識點補全。教師在為學生分析該知識點時,要為學生例出該知識點的基本要素,比如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建立專制主義的中央制度、採取一系列的鞏固措施等等,教師為學生把這些基本要素一一地列舉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該知識點,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構建歷史聯繫,多方面教學

我們知道,歷史知識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多方面的聯繫和多方面的影響存在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方面教學,把歷史知識點聯繫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以提高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歷史課堂上,教師教學時要把相關知識點聯繫在一起,為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法,教師在為學生分析歷史知識點時,首先教師要了解到歷史知識點往往分布在每個模塊中,如果教師想要靠一個模塊來幫助學生完全掌握該知識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個模塊中的知識點不同,所以教師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質量。

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二中有這樣的一個知識點,就是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我們知道,該知識點不僅與古代的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有關,而且在必修一的古代經濟政策的知識點有關。所以教師在為學生分析該知識點時,首先要對學生必修一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簡單的檢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正再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該知識點,同時教師在分析該知識點的過程中,要把該知識點與之前學習過的聯繫在一起為學生分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以前學習的知識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教師把知識點與之前的聯繫在一起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該知識點,因為學生對之前的知識點有非常深的印象,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該知識點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高,而教師則可以更好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師為學生整理與歸納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知道,不管是學習哪一個科目,教師在課堂中都要為學生把知識點歸納在一起,幫助學生把該知識點的關鍵部分整理出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避免把知識點弄混淆,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歷史課堂中,要為學生分析歷史特點是歷史事實的特殊之處,歷史特點反映出來的是歷史事實的具體性和特殊性,同時,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歷史的特點是歷史事實的一個方面,教師要為學生分析好這些知識點的特點,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全掌握該知識點。而教師在為學生整理知識點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整理與歸納,不要什麼事都靠老師幫助自己,學生自己要學會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不要太慣著學生,對於學生的要求教師要有一個度,不要一味地滿足學生,這樣會讓學生過於依賴老師,不是說教師為學生整理知識點不好,而是教師要適當地為學生整理,要讓學生自己學會整理,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學生,學生自己整理歷史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熟悉度提高,以提高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知識點時,首先在課堂中為學生精確分析該知識點,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有一個認識,幫助學生提高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知道該知識點的內容包括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還包括早期政治制度發展及演變過程,同時要了解到該知識點帶來的影響和該知識點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分析這些要點時,讓學生在課堂中做好筆記,然後再課下自己歸納出該知識點的關鍵部分,教師以這樣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做筆記的習慣,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得到教學目標。

結語:高中歷史教學,需要教師以新課程為背景,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中能更好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歸納知識點,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歷史知識點與之前學習的知識點形成聯繫,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到的其他知識點,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相關焦點

  • 【教育雜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高中教學的方式與觀念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
  •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摘 要:隨著不斷深化的素質教育改革,高中英語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尤其是生活領域十分需要英語知識的運用,這也是對高中英語所提出的一個新要求,即將生活化這一理念加入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每個環節。基於此,首先介紹生活化理念,然後從三個方面提出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討論。
  •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構思與實踐
    [前 言] 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緊抓新課程理念、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是每一位一線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字] 新課程 高中歷史 教學設計 構思 實踐  一般的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對於即將講授的一堂課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總體構思,是在授課前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如:學生特點、教學目標、學習內容、教學資源等等)、各個環節(如:導入,過渡,設問,反饋等等),進行預先計劃,精心構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以期達到教學目標的系統化設計。
  • 統編高中歷史「新」在何處?——人教社歷史編輯室主任李卿為您解讀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前幾期講座主題分別為:基於數學理解的中學數學教學(李海東)、科學思維與生物教學(譚永平)、統編教材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王林)、閱讀有力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秘訣(張貴勇)、新時代的閱讀教學(王本華)、增進化學學科理解,改進化學課堂教學(喬國才)。就在今天!「人教開講啦」第八期又要與大家見面了。
  • 高中化學新課改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課堂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基礎平臺,是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主要場所,可以說,課堂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 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STEM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國科學家提出,後逐漸應用在我國教育領域中。該理念提出,要以設計和探索為目的,將數學、技術、工程、科學知識,實現全面融合與整合,最終構建為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將STEM教育理念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為社會與國家培育更多優質人才。
  •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落實唯物史觀的策略分析
    隨著教育部和學術界對教育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各門學科在教材、課程標準、教育理念等不同領域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動。
  • 探究式實驗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冉冉新星
    高中的化學實驗教學是掌握化學知識、學習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課程。探究式實驗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已經逐漸成為了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方面。《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也將探究性學習作為教學三大新理念之一,因此,關於探究式實驗設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受到了社會、學校和教師的重視。
  • 開創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新局面: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探索
    通過分析2020年高考各科試題也能夠看出,這次高考著力落實國家對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能體現出核心價值引領作用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那麼,在未來一段時期,怎樣更好地落實國家關於教育改革的各項要求,實現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和新評價?我們邀請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和一線資深教師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
    經過幾年的信息技術課程開放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 運用遊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使用計算機實現教學的過程中,圖文並茂、聲情兼備的新型技術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它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遊戲教學的形式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
  • 教育解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研究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利用教學改革的契機,多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陳舊的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
  • 【徵文選登】STEM理念下高中信息科技Arduino拓展課程教學案例
    本文從基於STEM教育理念出發,以 「超聲波傳感器」知識應用為例,通過基於Arduino開源平臺設計「電腦智能提醒器」進行項目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 「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推進?
    從今年開始,全省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配套課程標準,全面推廣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三新」背景下,江蘇高中教育改革的快車已經啟動。在視導海州中學時,省教育廳領導指出,「以前學校在改革上有顧慮、有依賴,缺乏向前變革的推動力,現在考試評價的新變化,倒逼我們進行實實在在的教和學方式的變革」。
  • 【學小教苑】基於STEAM教育理念引領下的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探討
    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參照國外STEAM教育開展的現狀,將其同信息技術相結合,對促進中小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信息技術通過影像、音頻、動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突破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拓展學生的知識界面。
  •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
    一、國際外語課程改革總趨勢知識經濟的到來和資訊時代的發展大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和頻繁,也更加趨於互相依賴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各個國家都將教育改革列入國家發展的戰略計劃之中。
  • 基於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對策探究
    在高中數學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藉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目標,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重點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其二,對核心素養的培育有助於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在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更注重對學生的數學素養、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核心素養作為發展目標,將能加快教師變革傳統教學觀念與方式的效率,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
  • 新課程背景下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做好備、教、批、輔等教學各環節
    在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後,目前存在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顯示出了其與新課標理念與精神不相符的一面,以新課程的相關要求,以新課程的相關要求為視點,課堂的概念需要重新書寫,課堂教學的活動需要重新規劃,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行為方式需要重新規範。
  • 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微探
    在新高考制度下,高考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這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方法與理念,對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教師應意識到,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
    本文從精心設計實驗內容、利用實驗設置疑問、設計相關遊戲環節、利用課外延伸實驗和構建的多元評價體系五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和基本策略。 而實驗教學的內容是直接影響學生興趣和熱情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學科學教師應在教材和課本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精心設計實驗內容,使實驗內容更具趣味性和探究性,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並使其轉化為學生展開實驗探究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主動地展開實驗操作與探究。
  • ...小學課程課堂教學講座(四十四)01.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模式...
    現今中小學教師,要能自如應付哪些類別的課程教學呢?傳統教學模式下,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在應對著一種、並且是唯一一種課程教學模式:課本課程教學。這九類課程是:1. 精簡的統編教材教學統編教材教學,是目前學校課程學習內容的基本範疇,從歷史和傳承上講,它吸引了老師的所有關注,老師把全部教學精力投放到這裡。但是,現在,這一傳統局面必須要有徹底變革、顛覆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