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解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研究

2020-12-17 長在水裡的草

論文摘要: 眾所周知,教師才是教育實踐的直接承擔者和教育變革的終端實施者,是一切教育改革和發展最終得以實現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礎,是教育教學走向成功、學校實力不斷提升的核心因素。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利用教學改革的契機,多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陳舊的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

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如何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好地給學生一碗水,是每一個高中語文教師應思索的問題。葉瀾教授曾說:「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提升,就很難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的精神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所以,要想達到高質量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得到最優的發展,教育者要繼續學習,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夠在與學生的合作互動中,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

新課程從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上都體現出新意,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三維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要能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這都需要語文教師努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專業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學中減少盲目性,增強實效性。

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專業知識發展,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探索。

一、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要求

專業發展是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並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語文課程標準,從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能夠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要實現新課程標準,勢必要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明白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具體要求。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具體要求包括六個方面。1.知識要求具備基本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語文學科課程論與教學論、語文基礎課程、語文教學大綱、校本課程等。2.能力要求要有獨立的語文課程設計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溝通能力;善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能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課後自我反思的能力。3.教學策略要求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要求「學語文」的策略;注重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策略;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策略。4.教學指導的要求 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能夠開展高效課堂學習,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教育論文為學生創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5.教師角色的改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改變「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狀態。由課堂的「霸主」轉變為能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朋友」。6.培養職業道德和情感態度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如果教師的行為品質做不了學生的表率,勢必培養不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途徑

根據有關方面的調查,大學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老化速度較快。國外教育專家指出,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所學的知識只有10%左右是由學校傳授的,其餘的90%左右是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學習得來的。可見,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一個專業化的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途徑有下面四個方面。

1.紮實專業知識要紮實與語文教學密切相關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一定的語文教科研能力,成為「學者型」「專家型」的語文教師;掌握一些現代教育技術、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只有廣博的學識,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一本教參打天下的做法很顯然跟不上改革的步伐。2.更新語文教學理念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一是要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是要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三是要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師要利用新課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轉變觀念。增進課程與學生成長的聯繫性,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自我,規劃人生,走向自立和成熟。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3.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學生的創新精神

江澤民曾說:「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所以教師應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素質普遍較低,無心學習,遵循「不能成才先得成人」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語文教師要能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要善於利用本縣的人文拓展課程資源,利用古代先儒思想薰陶學生,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對社會及人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認識。

4.在交往與合作中得到自身的發展

互動和交流是人們溝通思想和情感的途徑,「閉門造車」只會讓自己的視野狹隘,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得以共同發展。校內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的時機,在思想碰撞交流中發展自我。走出校門,與外校教師一起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百家之長,補自家之短。

三、語文教師在反思中實現專業發展的飛躍

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課堂是教師專業知識發揮的一個舞臺,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後,教師必須反思自己的課堂,堅持每課一個教學反思,思考課堂達到怎樣的效果,還有沒有更為有效的課堂實施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形成對新課改的認識,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在實踐到反思再到實踐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知識發展的飛躍。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把握新的教學理念,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傳統的、落後的教學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實施新課程。多寫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成長為優秀的語文教師。

相關焦點

  • 【教育雜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高中教學的方式與觀念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
  • 開創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新局面: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探索
    通過分析2020年高考各科試題也能夠看出,這次高考著力落實國家對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能體現出核心價值引領作用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那麼,在未來一段時期,怎樣更好地落實國家關於教育改革的各項要求,實現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和新評價?我們邀請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和一線資深教師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師角色轉變的調查研究
    然而現如今還有許多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式落後單一,沒能正確認識到在當今社會自身角色的轉變。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更好地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角色的轉變很有必要。
  • 容山中學「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程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項目開展第一次主題培訓講座活動
    2020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與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山中學合作開展「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程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教師培訓項目。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該項目於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第一次開展講座培訓活動。
  • 「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推進?
    「往年的袋子裡通常裝5門學科試卷,這是新高考帶來的新變化。」白蒲中學語文教師湯小燕說。白蒲高級中學教育教學工作反饋會現場     2021年,江蘇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採用「3+1+2」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採用全國卷,高考總分調整為750分。今年秋學期開學,江蘇高一學生都拿到了新教材,其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學科均採用國家統編教材。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及...
    它既包括對教師職業性質、職責和價值的認識,也包括對教師這種專門職業的基本素養及其專業發展的理解。在備考教師資格考試過程中,教師觀作為,重點要作為材料分析題備考,但是也不排除考察單選題。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 英語教育變革背景下的教師認同研究
    英語作為衡量學業成績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高考中與語文和數學並列,成為決定考生命運的關鍵一科。在這一背景下,英語學習熱度不斷升溫,英語學習甚至開始於學前階段。許多雙語幼兒園和英語早教機構通過開設英語課程來吸引家長和學生的眼球。英語教學的軟硬體條件得以改善,多媒體教學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應用,網際網路上各類英語電子學習資源及公開課資源極大豐富。我國英語教學進入了一個相對繁榮的階段。
  •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觀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觀在教育理論的考察過程中,該部分知識常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多是題幹給出具體情境,需要考生選擇所對應的感覺變化規律。此外,也存在以多項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的可能,直接選擇感覺的變化規律有哪些。
  • 新高考背景下學校課程制度建設
    關 鍵 詞:新高考背景;學校課程;課程制度建設  標題注釋: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8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新高考時代普通高中教師教學勝任力研究」(項目編號:BHA180161比如為學生個性化課程學習提供場地的專用教室:創新實驗室、研究性學習教室等,學校內部年級間或各學校之間可以相互共享;大學教師給高中學生開設大學先修課、高中與大學的銜接課程等等,學生可以在先修課中初步認識相關專業,為以後的選考、高考以及選專業做好準備;一些在線課程、網絡資源都可以來到高中課堂,作為課堂、書本的延伸;學校與校外機構在師資、設施設備、課程等方面展開合作,讓學生切實感受職業生活,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 新時代的教師(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
    一、知識連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一)教師的角色轉變1.解析:新課程背景下倡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以及社區型開放教師。故選擇A。2.【單選題】邱老師在工作日誌中寫道:「在今天的教研會上,我說做教研跟寫論文的方法是一致的,居然沒有得到認可。是我錯了?還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這表明邱老師( )。
  •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促進者指教師要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啟發誘導和幫助。
  • 新高考背景下,命題有何特點?普通高中如何選課走班?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高考新政背景下,學校如何實現教育創新?如何應對新高考改革對教育、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方式等提出的全新挑戰?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並作相關要求,接著通報《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2、制定課題研究管理制度,確保研究任務實施:為加強對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管理,確保研究任務如期完成,課題組特制定了「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研究之管理制度」、「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組成員職責與要求」、「 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
  • 「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邏輯及推進策略
    在「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基於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取向、邏輯基點和專業發展能力要素等,提出推進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應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建設,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協同模式,構建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聚焦教師專業發展的四大核心能力等,多視角全方位推動。
  • 周周練|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核心考點3: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1.教師職業角色的轉變(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教師的職責在於幫助,教育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觀和做人。(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
    (三)加強新高考和新課改業務培訓(責任科室:教師科、教科院)1.全面開展通識培訓。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高中學校要制定培訓計劃,精選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採取考察學習、專家講學、論壇互學、研究促學、反思自學等形式,促使全體教育行政管理幹部、教研人員、教師深入學習、準確理解和把握新高考改革政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探索
    那麼,在未來一段時期,怎樣更好地落實國家關於教育改革的各項要求,實現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和新評價?我們邀請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和一線資深教師共同探討這一話題。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生態教育,以及海洋權益等意識和內容的滲透,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基礎。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形成了體現時代性的課程方案。新方案明確了普通高中的基礎教育、通識教育性質,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加強課程的基礎性、選擇性和多樣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選修課如何上?用好「合作式單元整體備課」模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設選修課,這在我國普通高中語文教育史還是第一次,對於參加選修課教學實驗工作的教師們來說,上選修課也是第一次。既然是第一次,它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許多困難。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這些困難至少有三個方面:一是課程資源非常貧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各類教輔資料奇缺,一是能夠勝任選修課的專職教師幾乎沒有。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實踐」省級教學開放活動在...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22日—23日,由省教育廳主辦、漳州市教育局承辦的2017年第二場普通高中省級教學開放活動在廈大附中舉行。來自省內外600餘位(市外288人,省外35人)教育同仁,圍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研究。
  • 新課標解讀鏘鏘三人行:2017年版新高中課程方案的背景與突破
    編者語:2017年底,教育部正式印發修訂後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意味著基礎教育課改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也對課堂教學提出新的挑戰。因此,為了切實推進新課標和新高考要求下的課堂教學變革,幫助廣大師生、校長、教研人員等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理解新課程,學習新課程,充分利用新課程提升成長,現代課程網針對性地打造了現代課程研修平臺,其中既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豐富在線研修內容,也有兼具基礎性、全局性和整體性的新課程通識教育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