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眾所周知,教師才是教育實踐的直接承擔者和教育變革的終端實施者,是一切教育改革和發展最終得以實現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礎,是教育教學走向成功、學校實力不斷提升的核心因素。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利用教學改革的契機,多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陳舊的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
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如何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好地給學生一碗水,是每一個高中語文教師應思索的問題。葉瀾教授曾說:「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提升,就很難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的精神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所以,要想達到高質量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得到最優的發展,教育者要繼續學習,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夠在與學生的合作互動中,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
新課程從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上都體現出新意,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三維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要能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這都需要語文教師努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專業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學中減少盲目性,增強實效性。
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專業知識發展,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探索。
一、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要求
專業發展是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並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語文課程標準,從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能夠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要實現新課程標準,勢必要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明白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具體要求。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具體要求包括六個方面。1.知識要求具備基本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語文學科課程論與教學論、語文基礎課程、語文教學大綱、校本課程等。2.能力要求要有獨立的語文課程設計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溝通能力;善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能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課後自我反思的能力。3.教學策略要求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要求「學語文」的策略;注重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策略;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策略。4.教學指導的要求 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能夠開展高效課堂學習,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教育論文為學生創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5.教師角色的改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改變「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狀態。由課堂的「霸主」轉變為能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朋友」。6.培養職業道德和情感態度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如果教師的行為品質做不了學生的表率,勢必培養不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途徑
根據有關方面的調查,大學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老化速度較快。國外教育專家指出,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所學的知識只有10%左右是由學校傳授的,其餘的90%左右是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學習得來的。可見,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一個專業化的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途徑有下面四個方面。
1.紮實專業知識要紮實與語文教學密切相關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一定的語文教科研能力,成為「學者型」「專家型」的語文教師;掌握一些現代教育技術、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只有廣博的學識,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一本教參打天下的做法很顯然跟不上改革的步伐。2.更新語文教學理念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一是要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是要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三是要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師要利用新課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轉變觀念。增進課程與學生成長的聯繫性,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自我,規劃人生,走向自立和成熟。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3.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學生的創新精神
江澤民曾說:「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所以教師應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素質普遍較低,無心學習,遵循「不能成才先得成人」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語文教師要能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要善於利用本縣的人文拓展課程資源,利用古代先儒思想薰陶學生,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對社會及人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認識。
4.在交往與合作中得到自身的發展
互動和交流是人們溝通思想和情感的途徑,「閉門造車」只會讓自己的視野狹隘,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得以共同發展。校內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的時機,在思想碰撞交流中發展自我。走出校門,與外校教師一起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百家之長,補自家之短。
三、語文教師在反思中實現專業發展的飛躍
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課堂是教師專業知識發揮的一個舞臺,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後,教師必須反思自己的課堂,堅持每課一個教學反思,思考課堂達到怎樣的效果,還有沒有更為有效的課堂實施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形成對新課改的認識,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在實踐到反思再到實踐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知識發展的飛躍。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把握新的教學理念,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傳統的、落後的教學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實施新課程。多寫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成長為優秀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