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孫輩是情分非本分

2020-11-17 南陽網

陳向陽

老同學的兒子在杭州就業安家,媳婦馬上要生產了,婆婆必須得飛過去照顧,不得不把身體不太好的老同學一個人撇在家。兩口子淚眼婆娑的離別場面令我五味雜陳。

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要兩個孩子的計劃,因而帶孩子便成了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但由於不少年輕夫妻生活壓力大,經濟上又不寬裕,僱請專職保姆帶孩子顯得力不從心。於是,他們便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家中現成的「保姆」——雙方的父母。

突然間想起前兩年網絡上有一篇爆款文,內容是你不幫我帶孩子,以後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通篇其實說的是婆媳關係及家庭瑣事,最後引出結論:如果在媳婦需要幫助的時候你讓她孤獨無助,那麼當你老了她就能讓你老無所依。

這裡姑且暫不論誰對誰錯,首先可以看出來,太多的年輕人還停留在「父母應該幫忙帶孩子」的階段。其實,如果條件允許,父母身體健康且自己願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帶孩子也是理所當然。尤其在一些國人傳統的觀念裡,老一輩就應該有義務幫忙帶孫輩。一來可以減輕子女帶孩子的負擔,幫助子女節省不少開支,二來老人還可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到天倫之樂。

但不管老人身體健康與否,抑或是老人願意與否,作為子女,如果把老人幫帶孩子看作是一種義務,那就有點自私了。生活從來都不容易,當我們覺得挺容易的時候,一定是父母在替我們承擔那份不容易。實際生活中,一些子女總認為父母幫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甚至在老人帶孩子的同時,還把家裡的一切家務也順手「扔」給了老人。有些時候,老人沒有帶好孩子,或家中的家務沒有及時做好,竟拿出「臉色」給老人看。一些老人為了不讓子女生氣,往往也是「強作笑顏」。勞累了,不願說;腰疼了,不肯言。早些年就有調查顯示,老年抑鬱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加,而其中有三到四成是因帶小孩引發的。

殊不知,老人幫帶孩子是一種情分而非本分,它不是老人必需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不管是親媽親爸還是婆婆公公,是親娘親爹還是嶽母丈人,帶了那是老人體貼和愛護子女,咱們要知恩圖報;因各種原因不能帶或不願帶,也要予以理解,多換位思考。子女不能一味為了自己而疏忽父母的感受,捆住他們的手腳。

「父母為主,祖輩為輔」,這樣的養娃戰略其實是最理想的,因為這樣既能讓孩子養育問題得到和諧解決,又可以使老人們的夕陽紅歲月燦爛如霞。

相關焦點

  • 管是情分,不管是本分,幫你帶娃的父母,請珍惜
    1公園裡,經常看見照顧孫輩的老人。二胎政策放開後,三四十歲的夫妻紛紛孕育二胎,休完產假後,帶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而此時的老人已經六七十歲了。畢竟,毒保姆的新聞太多,好保姆可遇不可求。
  • 「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這句話完全就是謬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突然有了一種聲音,說什麼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很多人都在後面搖旗吶喊,說什麼父母養大你已經很不容易了,難道就不能安享晚年,還要勞心勞力的幫你帶孩子,還有就是誰生的誰養。
  • 女孩拒絕老人乞討要求,遭惡語咒罵,網友: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7月27日,河南鄭州,一女孩在街頭閒坐時遇到一乞討老人上前索要錢財,在直截了當拒絕老人要求後,女孩竟遭老人惡語相向,持續咒罵:「你也不是個好心人,你的心壞得很!你一輩子也掙不住錢!」。據女孩稱,另外還有一老人竟然拿著二維碼前來乞討,要求自己給他轉一元錢。對此,女孩認為給不給是自己自願的事,乞討老人不應該道德綁架。
  • 北京「帶孫費」案:祖輩帶孫的辛苦付出並不理所當然
    為此,老人徹底寒了心,才訴到法院。」祖輩帶孫輩,幫助子女分擔生活困難,這是情分;為人父母,要感謝老人的辛苦付出,作為孫女,更要感恩。如果孩子不懂事,父母應當教育子女從小要有感恩之心,這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從法律角度講,在父母有能力的情況下,祖輩對孫輩沒有撫養法定義務。「在現實生活中,兩口子離婚後,不許孩子看望祖輩或不許祖輩看望孫輩的現象很普遍。
  • 老人帶孫輩,子女要給「保姆費」嗎?
    曾經的「老人幫忙照顧孫輩、補貼子女」的中國傳統老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獨立關係越發明朗,以往順理成章的親情關係如今卻演變出許多親情和金錢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報將連續推出「談錢傷不傷親情?」系列報導,講述小家庭和雙方父母之間的故事。您可以掃描二維碼,登陸金陵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談談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您將如何處理?
  • 老人幫忙是情分,但有三種「假帶娃」要注意,對孩子成長不利
    因此,很多寶媽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雖然給家裡減輕了壓力,但也有些讓寶媽擔憂。眾所周知,爺爺奶奶對孫輩都特別疼愛,甚至有些溺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親」。雖說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但也有部分老人在帶娃時會偷懶。
  • 幫女兒帶孩子,談談自己對孫輩教育的認知與態度
    都說:「中華一大怪,生了孩子父母帶」。現如今,爺爺奶奶帶孫子孫女,姥姥姥爺帶外孫外孫女的現象,確實非常普遍。這種祖輩對孫輩的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許許多多的實例證明,隔輩教育不應該成為主流,家庭教育的全場主力,還應該是孩子的父母,隔輩的老人只是個替補隊員。
  • 武穴一百歲老人立家風:本分做人、真誠待人
    老人為何能這麼健康長壽?一家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這都得益於老人一直以來立下的「重信尚義」良好家風。電視臺採訪胡爺爺打小窮苦人家出身的胡勳貴老人總是教導兒女本分做人、勤儉持家。在他的教導下,兒女們對長輩十分尊敬、孝順,兒媳也受到良好家風的薰陶。
  • 老人不願帶孫輩,心裡其實有顧慮,兒女提前想到才能「雙贏」
    閨蜜笑著說,其實老人不願意帶孫輩,一般都是心裡有一些顧慮,但又不好跟子女明說。如果做子女的能提前想到,為父母考慮,幫他們解決掉後顧之憂,他們也不是就堅決不帶。只有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找出折衷的解決辦法,實現父母和自己之間的利益「雙贏」。「我想趁現在年齡還不大,賺些錢養老。」
  • 困境時,有人幫你是情分,無人幫你是本分
    困境時,有人幫你是情分,無人幫你是本分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有人幫是好的,無人幫,自己慢慢也會過去。人生失意的事十有八九,但只要我們努力調整心態,一定會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情分與本分小海每次給曉峰轉帳,後面會帶有一個數字,上面那個還剩是7000塊,慢慢變成了4600塊,後來變成了3000塊。小海這樣的做法,有些讓曉峰感到不快,曉峰便開玩笑說,哪有像你這樣的,別人都是整借整還。
  • 身為"周末父母"還嫌老人沒帶好娃?隔代養育需要被正確對待
    有的老人會直言:"你們生了孩子不用自己帶,我們都退休了身體好,能給你們帶娃。"在這種意識的引領下,年輕人生娃就是完成老人的願望。也許還有其他造成隔代養育的原因,但能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還是少數,從小區裡遛娃的主體就能看出來。但隔代養育也養出了很多問題,甚至不少家庭因為帶孩子問題爭執不休。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三種結果,看完既心酸又現實
    在中國就不同了,父母在「閉眼」之前都在為自己的子女操心,不僅要將自己的子女養大成人,幫助他們成家立業,這時候他們還不能頤養天年,等到自己的子女有了孩子後,老人還要幫忙帶孩子,雖然有的老人不是很情願,但是在中國傳統如此,他們也不得不在應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再帶孫子。在中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忙帶孫子的現象,簡直太普遍了。
  • 老人幫忙帶娃,年輕人到底要不要給錢?那些說不給的人還挺在理
    執筆:檸兒提起帶娃,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寶媽,就是老人。寶媽帶娃,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不捨得不帶。老人帶娃,是因為年輕人生了孩子,忙於工作和掙錢,帶不了,只能求助老人帶娃。很多人都說,老人帶娃不是義務。所以,帶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如果家有老人帶娃,年輕人一定要感恩。那麼,怎麼感恩呢?有人提出在養老和孝順的基礎上,要給帶娃費。
  • 「我是奶奶,不是傭人」,老人幫看孩子,卻被當成了保姆
    很多家庭中,老人幫忙帶孫輩,是出於對自己孩子的心疼,可是很多新手爸媽反而將帶孩子視為老人的責任和義務,要知道這種觀念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1、 孩子會不懂得感恩。俗話說的好,「老人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帶孩子是本分。」
  • 老人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老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夫妻倆要懂
    當代社會養娃成本非常高,生孩子註定會帶來一大筆開銷,有不少年輕夫妻,為了生活和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物質條件,放棄了陪伴孩子,選擇出去工作賺錢,而帶娃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家裡的老人身上,但對於幫忙帶娃這件事,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到底有啥不同?答案很扎心很現實
    老人愛自己的兒子無可厚非,但是,兒媳婦也是她父母的心肝寶貝,您不能只管自己的孩子是寶,把別人的孩子當草吧?現在有太多太多的論調在說,婆婆幫兒媳婦帶孩子是情分,不帶孩子是本分,這話看似沒錯,背後的邏輯卻值得商榷。你帶的只是兒媳婦的孩子,難道不是你兒子的孩子,您的孫子(女)?
  • 幫兒子帶娃VS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老人:選錯晚年多遭罪
    1、兒女的感激程度不同相信諸多老人幫兒子帶娃都是礙於傳統觀念,並且兒子兒媳也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即使老人再用心,也很難收到兒子兒媳的感激,要是遇上脾氣差的兒媳,甚至會各種挑刺、刁難,搞得老人吃力不討好。
  • 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
    聽完相信大家會深有感觸,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小木說雖然他現在的生活很不錯,但是以前的家境並不好,那時候家裡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一次他重病急需手術費也是父母問朋友借的,為什麼不問親戚借呢,因為那些人早就已經躲得遠遠的了。後來父母開始創業,日子一天比一天要好過了起來,那些親戚也開始黏了過來。
  •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要知道人家照顧你是情分,不照顧你是本分。
  • 不怕帶孫子的苦,就怕伺候兒女的累
    孫輩出生了,兒女們更忙碌了,長輩怎能袖手旁觀?帶孩子成了許多老人退休前後的不二選擇。帶孫子真苦呀,沒黑沒白地哭鬧,沒黑沒白地吃喝拉撒,所有生物鐘都要依孩子需求來調整。累嗎,真累,但苦中有樂。看著那個稚嫩如花的笑臉,抱著那個柔軟的小身子,望著那個充滿家族希望的未來,付出多少柔情,付出多少撫慰都覺得不夠。天下的老人都是一樣的,愛自己的孩子,更愛自己孩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