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這句話完全就是謬論

2020-09-23 淡如九月

中國的傳統一直都講究母慈子孝,三代同堂,好一點的甚至可以四代同堂,講究的是大家住在一起,可以相互扶持,有個照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突然有了一種聲音,說什麼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很多人都在後面搖旗吶喊,說什麼父母養大你已經很不容易了,難道就不能安享晚年,還要勞心勞力的幫你帶孩子,還有就是誰生的誰養。


當然也不能否認這些話在某一方面來說還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除了那些對孩子不管不顧,放任自流的家長,哪一個做父母的容易?現在你的孩子也要做父母了,是否也不容易。而且你幫的不是別人,是你最親的兒子,和他最愛的家人。

如果是身體狀況實在是不行,那就不說了,相信兒子兒媳也不會強人所難,但事實上很多的爺爺奶奶在小孫子出生時才五六十歲,精力上並沒有不足,體力也還跟的上,完全可以給兒子兒媳搭一把手,可就是有很多的大爺大媽廣場舞跳的直溜,麻將館裡牌摔得直響,或者遊山玩水不亦樂乎,就是不願意帶孫子,還振振有詞,我辛苦了一輩子,到老了想休息休息,放鬆放鬆,不想帶孩子。


你想休息放鬆沒錯,可是那不是別人,是你兒子的孩子,你們是一家人,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如果你不幫忙,標榜誰生的誰帶,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兒媳辭職留在家裡帶孩子,這樣所有的經濟壓力就全在你兒子一人的身上。

算算房貸、車貸,再算算孩子的奶粉錢、尿布錢,還有日常的生活費用,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就算不心疼兒媳,難道也不心疼你的兒子嗎?何況那還是要軟軟糯糯的叫著你爺爺奶奶的小可愛,是你們家族的未來與希望,光是看著心就要化了, 難道你就一點也不喜愛他嗎?


古人講究含飴弄孫,視為天倫之樂,可見照顧孫輩也是有許多的樂趣的。看著自己的孫輩從襁褓裡開始,慢慢的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親親熱熱的喊爺爺奶奶,朝你撲來,對你撒嬌,難道不是一種幸福。

何況現代人做爺爺奶奶的時候普遍身體還可以,並沒到帶不動孩子的時候,家裡也不會只有你一人,老伴從旁協助,兒子兒媳下班回來還有節假日都可以幫忙,況且時間也不長,二三年而已,到孩子上學了,你就可以解放了。又可以廣場舞、麻將館、公園等遛起來,依然還可以去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而且這樣做不僅兒子兒媳會感激你,小孫子也會和你建立很好的感情,有利於家庭和睦,最重要的是,家庭是過日子的地方,是講情的地方,講究的是你幫我一把,我拉你一下,不分彼此。如果事事都要情分、本分的分得那麼清楚,還動不動就將法律搬來,說法律規定了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沒有規定祖父母有撫養孫子女的義務。

這樣的家庭是不是太過於冰冷、現實。退一步說,到你們老了,動不了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兒媳是不是也可以說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兒媳卻沒有贍養公婆的責任。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嘛,現實中很多媳婦在公婆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讓兒子自己去照顧,她不阻攔兒子,但也僅此次而已,能做到這樣其實已經算好的了,到時候你和你兒子又有什麼立場去要求她、指責她。


很無奈的是在這一點上你無法改變,自然規律就是如此,你必然會在兒媳之前步入暮年,會有需要他們照顧的那一天。而且,現在的家庭普遍還是男主外,女主內,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一般都是女人在做,難道能指望到自己動不了的時候在床前端茶倒水、噓寒問暖的是兒子嗎?或者要兒子辭職回來照顧你?恐怕都不太現實吧!

也許你會說,現在有幾個兒媳能做到伺候公婆,到時候我可以自己請保姆,那好吧,如果你要這麼說的話,也無可厚非,但現實情況是,對於一個不能自理有沒有兒女在跟前的獨居老人,保姆能做得多好只有天知道。但是如果子女經常去看望,去提點保姆的話,那效果絕對不一樣。


更何況,你在兒子兒媳最需要的時候,袖手旁觀,你能保證兒子的心中就沒有怨言,再加上兒媳如果意難平,心存抱怨,小枕頭風一吹,兒子心中的天平自然會有所傾斜。

所以,做祖父母的最好還是能在兒子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大家一起共度難關,不要一股腦的全推給兒媳婦。

有一句話說得好把兒媳當外人她就是外人,把兒媳當親人你就會多一個親人。你和兒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相互之間沒有義務,但兒子和孫子是你們共同的親人,幫兒媳其實就是在幫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而且只有在兒媳這裡存下了情分,她才會念你的情,記你的恩,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會還你一份情。

相關焦點

  •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更是斥道:「你懷孕,懷的是你自己的孩子,不是公司的孩子!有什麼好矯情的?」我就問他:「你這女同事怎麼矯情的?」結果,換來了老公的一波吐槽。不加班,不交接,不接電話。體諒孕媽辛苦,領導給她安排的工作很少,即使這樣仍做不完,不加班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不交接。他們是文職工作,專項數據的統計不是拿到就明白,打電話找她,下班時間從來不接。傳播負能量,各種的抱怨。抱怨領導,抱怨客戶,抱怨公司,對周圍同事影響非常大。聽完,我突然覺得,他們領導說的這個話不過分。
  • 孕婦坐公交,沒人讓座還遭到羞辱,「讓是情分,不讓是本分」
    「請您給老人、孕婦及抱小孩的讓個座」這句話當我們在乘坐公交、地鐵的時候經常可以聽到,生活中也確實有很多人會自覺地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品德。但是最近今年有些事情開始慢慢變味了,有的人提出「讓是情分,不讓是本分」這句話,不再開始主動讓座,甚至是有人真的又需要的時候,還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 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要太過分
    這等天上掉房子的好事,在村民的諸多要求下,變成一樁難以實施的棘手事。跟許多收廢品的小老闆不同,夫婦倆的收益少得可憐,單是他們的房租,每年就得繳納6000塊,而收養的九個孩子中,有三個是患病需要治療的。不單孩子身體不好,張改玲在年幼時,摔傷了腰,年過六旬的她,已幹不了重活,後來也患上了心臟病,離不開藥,更是給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其實是個謬論,知識到力量還差十萬八千裡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讓很多人奮發圖強努力學習,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你想過嗎?這句話其實是個謬論,知識和力量之間還隔著十萬八千裡。 博士的知識是淵博的,他們至少寒窗苦讀20年,懂微積分會英語,寫得了高深的專業論文,做得了參數精確得實驗。
  • 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必要讀研?網友:完全是謬論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學生,真的是難以置信了,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必要讀研嗎?網友:這完全是謬論。 如果你是因為擔心讀研費用的問題,那麼這完全是多餘的擔心。
  • 女孩拒絕老人乞討要求,遭惡語咒罵,網友: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對此,女孩認為給不給是自己自願的事,乞討老人不應該道德綁架。對於此事,有網友表示: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女孩稱自己逛街逛累了,在德化街附近閒坐,大約三四十分鐘,看到周圍來來回回很多乞討的人,其中有兩個老人先後向自己提出乞討請求。
  • 老人帶孫輩是情分非本分
    陳向陽老同學的兒子在杭州就業安家,媳婦馬上要生產了,婆婆必須得飛過去照顧,不得不把身體不太好的老同學一個人撇在家。兩口子淚眼婆娑的離別場面令我五味雜陳。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要兩個孩子的計劃,因而帶孩子便成了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但由於不少年輕夫妻生活壓力大,經濟上又不寬裕,僱請專職保姆帶孩子顯得力不從心。
  • 給孩子面子,靠的是這3句話
    這個是最傷孩子自尊心的一種做法了,另外也收不到任何正面的效果,當著大家的面兒來訓斥孩子,那個時候孩子記住的不是你講給他的任何道理,而是那種來自其他人的各種評判的眼光。 孩子犯錯了、受批評了,還有你看哎呦這孩子多不懂事兒啊,被家長罵了吧。另外還有一些家長會借這個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他多不懂事,被他媽罵了,你看你要好好的。
  • 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
    聽完相信大家會深有感觸,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小木說雖然他現在的生活很不錯,但是以前的家境並不好,那時候家裡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一次他重病急需手術費也是父母問朋友借的,為什麼不問親戚借呢,因為那些人早就已經躲得遠遠的了。後來父母開始創業,日子一天比一天要好過了起來,那些親戚也開始黏了過來。
  • 為什麼說生完孩子頭三年看婆婆?用一句話暗示婆婆好不好
    關於婆媳關係,自古以來都是一道難題,但婆婆好不好生個孩子就知道,剛生完的女性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遭受了很大的疼痛,非常需要婆婆的幫助,下面就來看看用一句話暗示婆婆好不好!一、生完孩子頭三年看婆婆>1、一個女人最困難的時候就是生完孩子的頭三年,因為一個少女到新手媽媽的轉變很不容易的,畢竟身體和精神都是巨大的壓力和損傷.
  • 困境時,有人幫你是情分,無人幫你是本分
    困境時,有人幫你是情分,無人幫你是本分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有人幫是好的,無人幫,自己慢慢也會過去。人生失意的事十有八九,但只要我們努力調整心態,一定會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情分與本分小海每次給曉峰轉帳,後面會帶有一個數字,上面那個還剩是7000塊,慢慢變成了4600塊,後來變成了3000塊。小海這樣的做法,有些讓曉峰感到不快,曉峰便開玩笑說,哪有像你這樣的,別人都是整借整還。
  • 管是情分,不管是本分,幫你帶娃的父母,請珍惜
    一個人忙不過來,也沒有體力,無奈請了個保姆協助:「完全把嬰幼兒交給一個完全陌生的保姆,我心裡真不踏實,有我在旁邊監督,保姆不敢虐待孩子。」幫大兒子帶完孫輩,再幫二兒子帶孩子,帶大一胎接著帶二胎……,這樣的老人,真讓我感動。
  • 「我家孩子特聰明,就是不努力」別讓這句話給「毒」了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從學生到老師,從孩子到父母,在我三十多年的成長旅途中,轉變的是角色,然而這句話卻一直沒變。它仿佛無處不在,成為老師、父母對孩子共同的「保護傘」。老師希望家長不要過多責怪孩子,所以選擇用迂迴的方式來開導父母,以為這是給孩子的鼓勵與認可。
  • 孩子分床睡不看年齡,這三種表現就是"信號",家長做好準備了嗎
    前言:若孩子在合適的年齡,沒有選擇跟家長分床睡的話,很可能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影響,甚至是限制。一句"孩子小"成了拒絕他們獨立的理由,總擔心孩子小不敢獨自睡,於是錯過了最佳的培養時間,最終影響了他們的性格。所以說,早早分床睡還是有好處的,最起碼對孩子的性格很有幫助。
  • 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你看你說過幾句?
    專注力高的孩子,成績往往也比較好,專注力差的孩子,成績也要家長多操心。很多家長都很憂心,怎麼自己的孩子專注力這麼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和家長息息相關,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即使是開玩笑,家長也千萬不能說。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三種結果,看完既心酸又現實
    其實很多年輕人也非常無奈,繁重的工作以及生活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時候只能讓自己的父母過來幫忙,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不僅放心,而且還可以幫他們省下僱保姆的錢。在子女看來,這是最好的選擇。
  • 「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正在悄悄傷害你的孩子
    父母們也想通過言語鼓勵的方式,希望孩子可以更進一步。  這種盼孩子更好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鼓勵都有正面效果。  「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孩子。比如前庭功能敏感的孩子,他就會表現的很活潑很聰明,這是由於孩子大腦的抑制功能較低,無法把環境中無用的信息屏蔽掉,各種信息就會衝進他的大腦,從而讓他停不下來,顯得很活潑。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網友回答:看到這句話千萬千萬不要高興,也許意味著你孩子學習上要毀了。我高三教到的很多學生,成績非常差的那種,大部分都很得意的告訴我:「老師我其實特別的聰明,就是不想學,只是現在學不進去了。」後來發現很多很多的孩子都聽過那句話並能印象深刻的表達出來。但是很多學習成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孩子,從不承認自己聰明,你誇他們聰明他們甚至會覺得你忽視了他們的努力。
  • 別再誇孩子聰明了,這句話的危害你根本想不到!
    侄子樂樂迫於媽媽的威力,不情不願地呆在書桌前,眼睛雖然盯著課本,但很明顯心思早就飛出窗外了。看我進來,樂樂立馬丟開課本飛奔過來,臉上是藏也藏不住的笑意。對他而言,這時候進來任何一個人都是救世主。嫂子嘆口氣說:「老師都說了,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
  • 毀掉一個孩子的上進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對他說這三句話
    前幾天,鄰居家的孩子鬧離家出走,可把鄰居氣壞了:「你說說,考試考砸了,居然還鬧離家出走。長本事了,我還管不了了?!」原來,上三年級的孩子英語月考才考了78分,鄰居一打聽,班上考滿分的就有將近20個,於是回到家就把孩子好一個訓,差點還上演「武打戲」。孩子覺得受了委屈,一跺腳,直接摔門跑了出去。恨鐵不成鋼,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過類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