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怎麼過?91.2%受訪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不願「吃喝玩樂過四年」 91.2%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

  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必不可少的經歷是參加社會實踐和加入學生組織

  開學季,大一新生們即將開啟夢寐以求的大學新生活。相比高中生活,大學生活更自由,個別大學生甚至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去上課才上課……不過,很多00後大一新生已經不願意過這樣的大學生活,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更清晰的定位。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立規矩最多的方面是學習和作息。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裡必不可少的兩種經歷是參加社會實踐和加入學生組織。

  資料圖:大一新生在父母和學長們的陪伴下報到入學,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91.2%受訪大一新生會給自己立規矩

  李志鵬開學就要升大三了,他認為,大學生非常有必要給自己制訂大學「戒律」。「新生很容易沉迷在寬鬆的環境裡,陷入舒適圈不能自拔,所以時常警醒自己非常關鍵。」他坦言,自己大一時只顧著玩兒了,慢慢發現跟周圍同學拉開了差距,才有了緊迫感和危機感,開始把學習放在首位。

  孔磊(化名)是山東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大一新生,他一直提醒自己大學裡不能玩得太「嗨」,「大學四年的生活一定是豐富的、自由的,作為大學生,如果不自律,就容易玩物喪志。我聽過很多大學生因為放任自己導致掛科的例子,我不能重蹈覆轍」。

  因為太放任自己,19歲的山東財經大學大二學生李安靜,大一過得很鬆散。「我做事前經常給自己找藉口,行動很拖沓。很多時候都是躺床上刷手機。」她說,因為沒管好自己,她「裸考」了計算機二級,沒有通過。

  調查顯示,90.1%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裡依然有必要給自己立規矩。大一新生中,有91.2%的人表示要給自己立規矩。

  「在學校,我每天下午5點半下課後都會打一小時籃球,晚上7點吃完晚飯,去圖書館上自習到晚上9點,然後去跑步,晚上10點左右,我就回宿舍洗澡休息了。」李志鵬說,他給自己制訂了鍛鍊目標,「每天至少跑5圈,還要做伏地挺身、引體向上等。現在我的身體素質好了很多,1000米體測成績也提高了不少」。

  孔磊給自己規定,從大學第一堂課開始,就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非考試周期間,每周至少去3次自習室,決不能到了考前再「惡補」功課。除了完成學習任務,他給自己規定每天上網時間不能超過3小時,晚上12點前必須休息。

  上海某985院校大一新生張雅蘭給自己立的規矩是,大學裡飲食上要健康規律,儘量不吃垃圾食品,不能一整天悶在宿舍不運動,「我準備約同學一起晨跑和夜跑,互相監督」。

  調查中,70.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會在學習上給自己立規矩,66.0%的受訪大學生會在作息上給自己立規矩,其他還有:運動(52.2%),上網(51.5%),人際交往(40.8%),飲食(34.1%)等。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唐智松認為,大學生給自己定「戒律」時,第一,要根據專業學習來制定,注重整體性;第二,要明白自己的主要優勢與缺陷,注重針對性;第三,要結合學校和專業學習環境的情況,注重實效性。

  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必不可少的經歷是參加社會實踐和加入學生組織

  張雅蘭認為,參加知識競賽、社會實踐、泡圖書館這三樣是大學裡必不可少的經歷,「能夠鍛鍊自己的膽識,提高為人處世能力,還能遇到更多有趣的人,互相感染」。

  在李志鵬看來,大學裡,有兩種經歷很重要,「一是參加社團,這樣能夠拓展人脈;二是參加一些班級或學生會的工作,這樣能鍛鍊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很有幫助」。

  李安靜認為,大學生應該找機會去參加志願者活動,這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收穫。「今年3月,在清華大學舉行的全球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我去做了志願者。這個比賽讓我認識了很多高校的優秀學生和老師,包括創業成功的學兄學姐。這提醒了我,身為大學生應該是個什麼樣兒,讓處在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

  某專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大三的宋曉東也認為,大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很有必要,「我今年上半年參加了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志願者活動,有了一次深入接觸社會的機會,還學到了新領域的知識。那是我大學生活的轉折點」。

  「如今國家鼓勵創業,身為大學生,我一定要參加校園創業大賽。」江西某高校大一新生程月(化名)說,除了創業,她還想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旅行經歷能拓寬眼界,這是從課本上學不來的」。

  山東某高校輔導員姜玲(化名)表示,大學生除了要參加社會實踐,為將來就業打基礎,還要注意參加各種競賽、活動,以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點。

  大學裡哪些經歷是最該擁有的?調查顯示,參加社會實踐(63.8%)、加入學生組織(60.6%)獲選率排在前兩位,其他還有:體會團隊合作(51.6%),談一場戀愛(46.4%),進行個人演講和發言(32.5%),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9.3%)等。

  68.8%受訪大學生希望高校開展大學生活規劃等主題講座

  要幫助大學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68.8%的受訪大學生希望舉辦大學生活規劃等主題講座,64.4%的受訪大學生希望組織學兄學姐向新生介紹學校和專業情況,60.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建新生答疑群,隨時解答大家的困惑。

  李安靜希望,學校能夠安排類似於「學兄學姐對你說」的「傳幫帶」活動,由高年級學生向新生介紹大學生活的相關內容,作為過來人,提醒新生應注意哪些容易出現的問題。

  李志鵬介紹,他所在的學校為新生辦了一些講座,從宏觀角度介紹大學生活,同時讓輔導員就新生常出現的問題,比如上當受騙、不善社交等,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另外,學校還安排往屆優秀學生向新生介紹學習方法和生活經驗,收效很好。

  宋曉東認為,學校可以將新生所在院、系相關信息隨同錄取通知書一起寄送給新生,還可以提早建立班級群,對學校環境、教師、學生組織等進行必要的介紹。「我們學校會為新生安排一對一的引導者,還安排講解隊帶新生和家長逛校園,講解學院的歷史以及校園文化之類的東西」。

  姜玲介紹,他們招生的宣傳片不再只宣傳學校設施,而是請了3個學生來展示他們如何度過大學生活,「這對新入校的學生來說效果更好」。

  受訪大學生中,大一新生佔56.0%,在校大學生佔44.0%。其中,男生佔47.2%,女生佔52.8%。

相關焦點

  • 大學四年怎麼過?大一新生不願「吃喝玩樂過四年」!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導讀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立規矩最多的方面是學習和作息。
  • 開學季調查:超九成受訪新生對大學生活有規劃
    開學季到來,大學新生們陸續步入大學校園,開始全新的學習和生活。有的新生躍躍欲試,想要努力進取,也有的新生認為最辛苦的高中時期已經過去,打算好好放鬆一下。大學生都怎麼開始大學生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4%的受訪大一新生期待大學校園生活。
  • 81.8%受訪大一新生提前做了大學「攻略」
    比起高中的節奏緊張、生活單調,大學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課程可以自選,時間更加自由,學習要靠自主……面對全新的大學生活,大一新生有沒有提前做「攻略」?在他們心中,理想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大一新生開學前做了大學「攻略」。了解專業、做學習規劃是受訪大學生做「攻略」最多的方面。
  • 81.8%受訪大一新生開學前做了大學「攻略」
    比起高中的節奏緊張、生活單調,大學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課程可以自選,時間更加自由,學習要靠自主……面對全新的大學生活,大一新生有沒有提前做「攻略」?在他們心中,理想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大一新生開學前做了大學「攻略」。
  • 91.6%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擔憂孩子視力
    雖然家長重視孩子用眼衛生,也常能從網上看到各種關於護眼的方法和產品,但掌握正確護眼方法的人並不多,比如不知道眼保健操的正確做法,不知道每天兩小時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的重要性……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51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已經近視,91.6%的受訪家長擔憂孩子的視力問題,88.0%的受訪家長平時會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
  • 上大學前的暑假 八成受訪高考生過得滿意
    準大一新生張雅瀾(化名)認為,會做飯也是一項技能。「其他時間,沒事追追劇,每天都吃得香睡得好,過得『沒心沒肺』。當然我還得注意體形,不能吃胖了,過幾天開學了還要美美地見新同學」。回顧整個暑假,張雅瀾表示有收穫也有些遺憾,「本來我還計劃準備英語四級考試、考駕照。結果買的四級單詞書,只在開始的幾天翻了翻,沒學進去多少。擔心天氣炎熱被曬黑,也沒去學車」。
  • 新奇、期待和興奮是受訪大學生初入校園時主要感受
    45.7%的受訪大學生覺得從中學過渡到大學,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  受訪者中,大一新生佔59.9%,其他年級佔40.1%。  新奇、期待和興奮是受訪大學生初入校園時的主要感受  北京郵電大學2017級新生秦鴻鍇初入大學最大的感受是激動和開心。「一想到接下來的四年會有無數種可能性,我就想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規矩到底怎麼立?
    各位家長們要明白,規矩必須立,但是要明白到底怎麼去立。 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現在正值自由生長的時期,不應該有太多的管束,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有些道理長大了自然會懂。 太過嚴厲的父母則認為:孩子要從小抓起,不從細節上面處處管教孩子,之後怎麼讓他在社會上立足呢?
  • 67.8%受訪大學生希望在大學裡提高社交能力
    受訪大學生中,大一新生佔56.0%,在校大學生佔44.0%。男生佔47.2%,女生佔52.8%。初入大學時,75.1%受訪大學生心情激動山東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大一新生孔西(化名)面對大學生活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即將擁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忐忑的是自己還不了解大學的日常運作情況和生活模式,「而且大學社交圈更加開放,我不太確定自己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
  • 自己組的舍友,哭著也要一起過完大學四年.
    想和輔導員商量著換一個宿舍吧,又沒有空餘的床位,想著大學四年都要這樣子過,想想就累。若是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我寧願盲選好了。主要是發現在微信上溝通,和在現實中相處,並不是同一回事。有些人可能在微信上話不多,但現實中比較熱心腸;而有些人看似並無任何要求,但實則相處起來卻比誰都要求多,規矩多。可終究都是自己選的舍友,不管怎樣,都要在一起過完這大學四年,只希望我能早日突破自我,不必將就,苦惱於這困境當中。
  • 8成受訪高考生暑假過得滿意 62.7%認為轉變心態最重要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7名今年的高考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高考生表示這個暑假過得滿意,本科新生滿意度最高。62.7%的受訪高考生認為這個暑假最重要的事是轉變心態。受訪高考生中,82.0%即將進入本科,16.1%即將進入專科,1.7%表示沒考好準備復讀,0.2%打算直接就業。
  • 八成受訪高考生暑假過得滿意 62.7%認為轉變心態最重要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7名今年的高考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高考生表示這個暑假過得滿意,本科新生滿意度最高。62.7%的受訪高考生認為這個暑假最重要的事是轉變心態。受訪高考生中,82.0%即將進入本科,16.1%即將進入專科,1.7%表示沒考好準備復讀,0.2%打算直接就業。
  • 大學四年怎麼讀?大學生學長對大學新生的期盼
    今年的大學新生陸陸續續收到了他們的錄取通知書,然後將各自奔赴他們的象牙塔,奔向全國各地去成長,實現他們的人生意義。那麼大學四年如何過?大學生學長把過往四年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希望對大學新生有參考。讀大學的目的主要在於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和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你在大學鍛鍊的能力越高,將來出社會後,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 父母給孩子立這些規矩,會讓他們一輩子受益
    同時,覺得自己被重視和尊重,執行起來,也會更容易。規矩太多了,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而如果立了規矩又不能執行,就會適得其反。即便再生氣,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語氣平和地對孩子提出你的要求。冷言冷語、打罵和威脅,會讓孩子變得怯懦、自卑。
  • 大一新生應該明白的「道理」,做好人生規劃,充實過完大學四年
    因為疫情的緣故,一部分大學過完雙節才開學,目前處於軍訓的狀態。作為一名新的大學生,內心肯定有著劇烈的變化,大學完全不同於高中,沒有老師管教,一切看上去「自由自在」。在期待和緊張中迎來開學,卻感到絲絲迷茫,不知道大學這四年該怎麼度過。
  • 大學四年怎麼過才不算虛度光陰?
    南粵之聲FM105.7特邀嘉賓田社長:「大學四年怎麼過才不算虛度光陰?」即將邁入大學的你們,也有對應的生涯任務。首先知道大學是什麼?對自己的一生,這四年算什麼?有的人說大學可以不用像高中那麼累了,可以解脫了。有的人說,大學有了更多自由的時間,要關注自己的興趣發展,兼顧能力提升,主抓學業成績,為未來進入社會做準備。有的人說,我要考取各種儲備職場需要的證書與技能,我要多參加社會實踐與社團,提升社交與情緒管理能力。
  • 育兒自媒體層出不窮 六成受訪家長稱無用信息過多
    但是這些育兒自媒體門檻低、內容雜,專業性無法保證,有些內容會誤導家長,如何「去偽存真」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情。你覺得育兒自媒體可信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8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
  • 遊戲引入歷史 91.7%受訪青年指出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82名18歲-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3%的受訪青年反感遊戲與史實不符的情況,73.0%的受訪青年認為遊戲可以和歷史很好地融合。91.7%的受訪青年認同,遊戲中引入歷史需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  調查中,93.6%的受訪青年平時玩遊戲。
  • 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學裡一些潛在規矩,大一新生經常會中招
    大學就像是一個小社會,校規就是表面上的規定,而暗地裡的潛在規矩也不少。這篇文章就是為大家揭秘大學校園裡的潛在規矩。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因為對大學環境的不熟悉,總是會忽略大學裡的一些潛在規矩,進而犯下錯誤。所以,為了讓學弟學妹們有一個更加幸福的大一生活,學姐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點。
  • 3-6歲是立規矩「黃金期」,家長立下5個規矩,娃將來會感激你
    ,長大後也會更優秀。5個規矩,娃長大後會感激你。3-6歲是立規矩最佳時期,家長狠心立下5個規矩,娃長大後會感激你①不亂發脾氣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管理不好,那長大後憑什麼變得優秀呢因此,家長一定要立下規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