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學裡一些潛在規矩,大一新生經常會中招

2020-12-25 大學生談教育

導語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學就像是一個小社會,校規就是表面上的規定,而暗地裡的潛在規矩也不少。這篇文章就是為大家揭秘大學校園裡的潛在規矩。

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因為對大學環境的不熟悉,總是會忽略大學裡的一些潛在規矩,進而犯下錯誤。

所以,為了讓學弟學妹們有一個更加幸福的大一生活,學姐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點。

1.逃課

在高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大學可以隨便逃課,反正老師也不管」。

其實,在我上大學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認為上了大學之後我就可以「放肆每一天」!為此我還研究了很久,每天都想辦法怎麼逃課。後來,我看到有一個同學平時分得了0分之後,我就不敢逃課了。因為他最後期末考試掛科了,原因就是平時分0導致最後成績不及格。

這裡我要說明一下,大學的每個學期都會有一次期末考試。最終成績是由平時分和試捲成績一起決定的。平時分是由任課老師打分,在總成績中佔20%到40%,不同的科目佔比不同。試捲成績60%到80%。

雖然,平時分所佔比例不大,但是對最終成績也是有影響的。如果平時分就不及格,那麼試捲成績就要考的很高才能及格。

而平時分是由老師決定的,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儘可能的打高分。因為老師也想讓每個同學都及格。但是,如果你經常逃課的話,平時分怎麼可能會高呢?

每節課上課之前都會點名答到,如果你沒到,老師就會記錄下你的名字,積累到一定的次數,平時分直接打0分。那麼,期末考試你一定會掛科。

大學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學只有經歷過逃課,才等於上了一個完整的大學」。

對於這句話,我想反駁一下。大學完整不完整和逃課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逃課才是上大學的目的?難道我們這些努力學習的人就是上了一個假大學嗎?

有人還說「就逃這一節課,以後就不逃課了」。

這句話完全是對自己的一句安慰。逃課只有0次和無數次。第一次逃課可能心裡還會害怕,第二次逃課還會猶豫,等到第三次逃課的時候,就是堅決果斷。而且,逃課次數多了之後,它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逃課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為習慣。一旦成為習慣,那麼有一天當你想要改變的時候,會發現很難。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所以,想要提醒同學們,不要逃課。上大學還是應該好好學習,為以後的人生而努力,為自己負責。

2.替人答到

在抖音上經常有這樣的一種視頻,一個學生替他們宿舍所有人答到。然後就會有同學錯誤的認為這樣的做法是被允許的。其實,這種視頻只是搞笑視頻,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替人答到表面上只是一件小事,事實上它的本質是欺騙老師。一旦被帶上欺騙的帽子,那麼久就是一件嚴重的事情。輕則扣學分,重則通報批評。

如果不被老師發現,那麼你該慶幸你運氣好,一旦被發現,就不僅僅是考試不及格的問題了。它甚至比逃課更加嚴重。逃課只是學習上的問題,而欺騙老師則是道德問題。

所以,千萬不要替人答到。如果舍友讓你替他籤到,你答應他並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害他。不僅害了他,同時也害了你自己。你和他都會收到學校的處分。

3.上課不聽講,考前再複習

在大學有這樣一種類型的人,平常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按時完成。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星期開始學習,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持續6天學習。

其實,以上這種現象在大學生中很常見。或許,這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一種常態。很多大學生會認為考前一個星期努力學習就可以及格,所以,平常就不會認真學習了。

的確,根據大學生的課程和考試難度來判斷,考前一個星期每天十個小時的努力學習是可以做到及格的。但也僅僅是及格。但是,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及格率很低。一個星期的學習肯定不如一個學期的學習考的高。別人奮鬥了一個學期,難道你就可以用7天時間彌補嗎?

別開玩笑了,這只是一個運氣問題。運氣好,考試題目都會做,那麼自然及格。運氣不好,一道題都不會做,那麼肯定無法及格。

我奉勸廣大同志們,不要把自己命運寄托在運氣手中,考試成績的高低還是由自己決定。每天努力學習,認真完成作業,考前認真複習,那麼最後考試及格自然不在話下。

而且,我們上大學的目的難道僅僅是為了及格?我們不應該把及格作為最終目標,我們應該有更加遠大的目標,並付出行動為之而努力。

以上三點就是大學的一些潛在隱患,除了這些潛在隱患,各個學校還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規定。在這裡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可以讓大家更快的了解大學。

1.多看學生手冊。

在每個大學開學之前都會給學生發放一本學生手冊,上面詳細的介紹了本校的校規校紀。作為新生一定要認真研究,認真學習,爭取做到牢記於心。這也是為了防止以後犯不該犯的錯誤,做不該做的事情。

在開學班會上,輔導員也會著重強調學生手冊中幾個重要的條例。但是,畢竟是班會,輔導員也不可能每一條都詳細的解釋給學生們。所以,這就需要同學們下課之後自己認真研讀。

2.詢問學長學姐的經驗

學生手冊上只是有一些學校的硬性規定,其他一些潛在的規定還是需要詢問學長學姐們。

他們已經在學校生活了一年甚至多年,對學校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學長學姐們都銘記於心。所以,想要知道學校的潛在規定,最好還是詢問學長學姐們吧!這也是唯一一個比較靠譜的辦法。

新生們有時候會害羞,不敢問。其實,你們不用這麼不好意思,學長學姐們是非常樂意幫助你們的。

3.學校萬能牆

每個學校都會有表白牆,萬能牆。這些都是由在校學生運營的,而且本校學生都會加上它。所以,有問題可以求助「萬能牆」,讓全校學生幫助你解決問題。

具體流程是:把自己的疑惑發給「萬能牆」,它的運營者會把它發到QQ空間中,這樣全校學生都可以看到你的問題。可以解決問題的同學就會在下方評論,或者私信你。記住,同學們都是很熱心的,你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而且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選擇匿名,既沒有暴露自己的隱私,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兩全其美。

以上就是學姐一年大學生活的經驗所得,希望可以幫助廣大的同學們度過美好的大學生活。

相關焦點

  • 寫作訓練:無規矩不成方圓
    例文: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很贊成材料中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照章辦事,凡事都該講規則,即便是課餘時間的社團活動也不例外,唯此走出校園的我們才能在規則中守護底線,在堅守原則,遵守規矩中成就自己。在一個公司裡,倘若沒有按照要求做事,可想而知等待的將會是炒魷魚。在學校裡,倘若沒有遵守學校的規則,等待的將會是老師甚至在全校學生面前的批評,在家裡倘若沒有依家規做事,等待的將是在牆面前面壁思過等等,雖然這些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小事的積累,就會處成大事,我們更應該規範自身的小事,從小事做起,讓規則深入人心。
  •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成就人才
    漫漫人生道路中,各種事物在潛移默化中悄然蛻變,但其中唯一不變的便是——規矩。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可見規矩在社會變遷中,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規矩更多地產生在人類社會中。歷史的經驗使得我們不得不去承認規矩的重要性。只有我們每個人去遵守規矩,才能使我們的國家變得繁榮昌盛。規矩都是人創立的,某些方面一定有它的不足,因此在遵規的同時,也要學會適度創新。上世紀,美國一家水果公司,由於銷售量不景氣幾經破產。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規矩到底怎麼立?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有些孩子犯了錯,家長明明想要嚴懲,卻又不忍心限制孩子的成長空間,最後不了了之。有的家長的確嚴懲了,卻又因為過度的懲罰,令孩子失去了自信,留下了心理陰影。
  •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從小就明白的幾個規矩,家長應及時教育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生活的社會需要有一定的規矩。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我們安身立命的資本,要求我們依靠自己的道德來遵守。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裡,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都一定的原則,知道對錯好壞,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很多家長總是認為有些道理和規則孩子不適合說教,孩子長大後自然就都懂。
  •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規矩如何立?
    看一個七歲的孩子,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今後是否會獲得成功。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麗麗今年十歲,一次在火車上閒著無聊,就拿手機看視頻。可是手機的音量放得特別大,自己還時不時地笑出聲音,嚴重了影響了周圍的旅客。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給孩子立這10個規矩
    說到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想必很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吧,而「食不言寢不語」更是許多家庭愛立的規矩。如果我們從小懂得給孩子立適當的規矩,那麼對於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有幫助的。
  • 專欄F|Cora單詞123幾何(上):無規矩不成方圓
    | Cora編撰| 和【PM10分男人】一起成長無規矩不成方圓,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規矩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形狀的。我們所熟悉的幾何圖形中,最基本的就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書本裡的小便籤,書包中的鉛筆盒,書本兒,報紙,雜誌,鉛筆橡皮,這些隨手就能觸及到的學習用品,幾乎都是長方形或長方體。周末的時候我去參加了一個活動主持人,發給我們每人一張a4紙,它讓我們隨意去剪裁這張紙,但是中間不許斷,把它連成一個圓圈讓我們的身體能夠在這個圓圈裡面,進出自由。
  • 大學四年怎麼過?91.2%受訪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
    相比高中生活,大學生活更自由,個別大學生甚至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去上課才上課……不過,很多00後大一新生已經不願意過這樣的大學生活,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更清晰的定位。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立規矩最多的方面是學習和作息。
  • 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後,要提防4個騙局,很多學長、學姐都中招了
    導語: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後,要提防4個騙局,很多學長、學姐都中招了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之前在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講,高中生活是多麼多麼的好。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更加增加了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嚮往跟憧憬。終於,經過漫長的等待,大學開學了。
  • 大學校園裡,經常會發生離奇的三件事情,大一新生可要注意了
    每年的九月份,就是新學期的開始,也是新生入學的日子。無論是嚶嚶學語的幼兒園,還是摩拳擦掌準備高考的大一新生,亦或是經歷高考之後被錄取的大一新生。四月天老師相信所有大一新生都已準備做好了上學的準備,並且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都獲得了一些關於大一新生學校的信息,現在正在等待新生的上學時間。
  • 企業大學運營工具篇:無規矩不成方圓
    01-校——企業大學是一所學校,得有自己的規矩; 02-師——企業大學師者,不只是講講課; 03-生——企業大學首先服務的是自己的員工,員工參與學習; 04-競——企業大學是一個平臺,同時,也提供最好的學習方法; 05-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讓孩子有自控力,必先定好規矩
    為此,家長和孩子總是三天兩頭就鬧一次,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家長很少能同孩子達成一致媽媽的愛,不講條件,但要講規矩!我們常常說要無條件接納孩子,事實卻往往只接納孩子優點。我們常常說要給孩子定規矩,事實卻往往變得沒有原則地遷就。在愛與規矩之間,我們需要更好地平衡,給孩子無條件但有規矩的愛。
  • 大學宿舍裡最好不要做這幾件事,容易引起反感,大一新生要注意!
    比如在大學宿舍裡,我們要顧慮大家的感受,有些事不能隨便做,否則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破壞室友感情,大學同寢室四年低頭不見抬頭見,不和睦的話彼此都不舒服。尤其是大一剛入學的新生們要多多注意。但是在宿舍煲電話粥的行為舍友們普遍覺得很煩,尤其是晚上大家都快睡著了,他們還在和對象甜言蜜語,雖然聲音很小,卻影響別人睡眠,關鍵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在戀愛中的人往往都是很幸福的,也經常會陷入其中,而顧慮外界的事情,所以經常自以為良好,在宿舍打電話時沒有顧忌,而且感情起伏也比較大,一打起電話沒完沒了。但實際上舍友們都已經忍無可忍了,又不好開口提醒。
  • 生活中規則處處都在:無規矩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今天周末,領著孩子到附近剛開通不久的綠道遊玩,順便放鬆一下上班一周後的心情。穿過一條長長的水庫隧道,一片碧綠色的山水瞬間映入眼帘,湛藍的天空只能從稀疏的樹冠間撒下幾道光來,樹蔭替人們擋住盛夏後的餘威,暗紅色的一條綠道環繞著整個水庫,隨著山勢起起伏伏,不覺使人心情舒暢。
  •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孩子成長,首先要教會孩子做「人」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有些父母為了追求親子關係「和諧」,什麼都順著孩子,不去給孩子立規矩,其實這種教養方式叫溺愛,未來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更大的麻煩,那些受人討厭的熊孩子,就是沒有規矩的代表。最怕的不是熊孩子不做作業,而是沒有規矩。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 「無規矩不成方圓」,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最有用?注意這三個關鍵點
    家長們在孩子教育方面總是持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自由發展,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對孩子就應當嚴加管教。那麼究竟怎麼樣的育兒方法更加科學呢?到底該不該給娃立規矩呢?其實,「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一種安全感,更是一種負責任的愛。
  • 大學裡這5件事,經常有學生"入坑",大一新生要注意
    一轉眼大學就要開學了,大一新生也要即將去大學報到了,在這個大一新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的時候,畢業的學姐們總結了一些大學裡的5個大坑,這些坑每年都有學生掉進去,希望能夠給大一新生提個醒,大一新生要注意了。其實這句話就是一個大坑,大學裡確實沒有老師會去管你學習了還是逃課了,但是這並不代表自由,大學裡也是需要好好學習的,而且是要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好好學習,因此就要求大學生們要有嚴格的自律精神,才不會掉隊。因此大學裡不是輕鬆自由,而是要更加自律。
  • 大學四年怎麼過?大一新生不願「吃喝玩樂過四年」!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導讀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立規矩最多的方面是學習和作息。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提前定好這10條規矩,勝過讀名校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句賢文,出自《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教育孩子也一樣,從小要定規矩,不能等長到了再定就晚了,之前和大家探討過孩子是三個階段的叛逆期的,等孩子到了叛逆期沒有規矩更不好管。
  •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標準不是負離子瓷磚
    據說很早以前,英國商人因沒有統一的「尺子」,在市場交易中經常發生糾紛。一次,一胖一瘦兩位大臣,各自用自己的腰圍作為標準,測量同一塊布的長度,瘦子說有「十圍」,胖子說有「七圍」。於是兩人爭執不下,便鬧到了皇帝那裡,讓皇帝進行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