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規矩如何立?

2020-12-20 雪莉媽媽

常聽老人們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這句話說明孩子成長的一般規律。

看一個七歲的孩子,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今後是否會獲得成功。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

麗麗今年十歲,一次在火車上閒著無聊,就拿手機看視頻。可是手機的音量放得特別大,自己還時不時地笑出聲音,嚴重了影響了周圍的旅客。

旁邊的媽媽說了好幾次,麗麗就跟沒聽見似的,無動於衷。終於坐在後面的大姨忍不住對麗麗發火了:「這麼大的孩子了,怎麼一點規矩都不懂,家長怎麼教的呀?」

這麼一說,麗麗媽媽也火了,自己明明有說孩子,孩子不聽自己也沒有辦法啊。麗麗媽還責怪大姨沒有好好跟麗麗說,兩個人就這麼爭執起來。

孩子這麼大了,打也沒辦法打、罵也不行、管也不聽,想要孩子以後成為成功人士,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立規矩。

規矩何時立?

很多研究都是從觀察大腦的發育情況來的。

3歲的孩子大腦發育已經是成人的60%,4-6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到達80%。

所以說4-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行為習慣,都需要在這個時候養成。父母還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告知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

3歲之前,父母先不著急給孩子立規矩,畢竟孩子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限的。

規矩應該怎麼立?

1. 以身作則

孩子有一項特別的本領,就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父母用說教的方法立規矩,孩子容易記不住,效果也不會太好。在孩子心裡父母是最親的人,她們特別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

你想讓孩子懂規矩,首先父母就需要做到,時間久了孩子就會也跟著學。父母在適當引導就行。

比如,父母遇人就打招呼問好,當孩子也跟別人打招呼時,我們要及時給予反饋,告訴孩子:「寶寶遇到人打招呼,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寶寶」。

2. 學會說不

隔輩親是最可怕的,現在很多老人見不得孩子哭,孩子要啥給啥、說啥聽啥,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慢慢地孩子的佔有欲就越來越強,也變得非常任性。

只有父母及時地說,慢慢地孩子才就能接受被拒絕,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他想做就能做的。特別是6歲之前的寶寶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6歲不立規矩,以後再管也管不了了。

3. 愛不能沒有限制

現在很多的育兒理念是,告訴家長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可這真的可行嗎?兩歲之前孩子的要求要儘量滿足,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當孩子慢慢長大了,會提出各種要求,而且所提的要求會越來越不合理。如果此時家長還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那孩子會越來越沒有規矩。

等孩子長大之後,當孩子的想法被家長拒絕後,孩子會感覺父母不愛他們了,他們就會做出過激的行為,離家出走或者是自殺。

規矩立完父母還要做什麼

▼ 不要打罵

給孩子立規矩時,父母一定要做到溫柔而堅定。千萬不能罵孩子、打孩子。

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心裡產生恐懼感,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是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

▼ 等孩子冷靜

孩子表達情緒和不滿的方式就是哭,無論是犯錯了還是被家長訓斥了,都會用哭來表達。

當孩子哭的時候什麼話都聽不進去,家長也不要繼續說教,此時父母只需要陪在孩子旁邊,等孩子情緒穩定了,再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就行。

【雪莉媽媽寄語】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作為父母應該多學育兒知識,多一些耐心。

【今日話題】

您在給孩子立規矩的路上遇到過什麼問題,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規矩到底怎麼立?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有些孩子犯了錯,家長明明想要嚴懲,卻又不忍心限制孩子的成長空間,最後不了了之。有的家長的確嚴懲了,卻又因為過度的懲罰,令孩子失去了自信,留下了心理陰影。
  •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給孩子立這10個規矩
    說到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想必很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吧,而「食不言寢不語」更是許多家庭愛立的規矩。如果我們從小懂得給孩子立適當的規矩,那麼對於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有幫助的。
  • 「無規矩不成方圓」,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最有用?注意這三個關鍵點
    家長們在孩子教育方面總是持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自由發展,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對孩子就應當嚴加管教。那麼究竟怎麼樣的育兒方法更加科學呢?到底該不該給娃立規矩呢?其實,「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一種安全感,更是一種負責任的愛。
  •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孩子成長,首先要教會孩子做「人」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有些父母為了追求親子關係「和諧」,什麼都順著孩子,不去給孩子立規矩,其實這種教養方式叫溺愛,未來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更大的麻煩,那些受人討厭的熊孩子,就是沒有規矩的代表。最怕的不是熊孩子不做作業,而是沒有規矩。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 多大給孩子立規矩合適?晚於這個年齡,以後可能成為「問題少年」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不給他立規矩,凡事由著他任性,以後就越來越難管教了。小敏今年的女兒婷婷今年十歲了,因為小敏跟老公工作都挺忙的,而且還要經常出差。不過,小敏覺得女兒那麼大了,這些規矩應該要教了,所以動手把蛋餃放回去原來的位置。這時,婷婷生氣了,把筷子一扔,哭了起來。婆婆連忙過來哄婷婷,並責怪小敏,孩子還那麼小,就應該由著她喜歡。多大給孩子立規矩合適?很多人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喜歡走過來護著孩子,並說「孩子還小,什麼還都不懂?
  • 別在該立規矩的年齡和孩子做朋友—如何立規矩?什麼時候立規矩?
    正確的愛,是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孩子明白,只有遵守規則的孩子,才能懂得對自己負責。規矩及原則二、立規矩要趁早!我們不能假借任何愛的名義,在應該立規矩的年紀,和孩子做朋友。蒙臺梭利博士指出,3-6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當孩子的自我管理開始萌芽的時候,就要抓住時機,和孩子一起建立起規則。
  • 孩子多大開始立規矩?原則是什麼?家長應該怎麼做?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愛學習更愛分享的一高,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給孩子立規矩。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都非常重要。很多家長反映帶孩子難,帶孩子累,我們也經常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非常乖巧,在羨慕的同時有沒有去做過對比呢?我認為,孩子難帶主要原因就是規矩沒有立好,只要立好了規矩,家長只要說很少的話,費很少的心就能把孩子帶好。
  • 2歲的孩子,該立下哪些規矩?立規矩的這些小竅門,建議家長收藏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維持我們生活正常運轉的重要機制。2歲,是孩子萌生並建立規則意識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善於通過觀察和模仿,體驗和積累相應的行為規則和社交經驗。正因為如此,安昕媽媽想和大家聊聊2歲的孩子該立哪些規矩?立規矩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什麼?以及有哪些小竅門。
  •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2~7歲孩子學會這24條規矩,人人見了都喜歡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的孩子將來容易善惡不分、做人做事沒有底線。從小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遵守規矩,敬畏規則,是每一位父母的教育義務。2~7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好時候。家長該如何給孩子立規矩?這24條規矩,父母可以參考,孩子早學會,早優秀。不管是老師、親戚,人人見了孩子都喜歡。
  • 育兒小課堂:「愛孩子」和「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最好的疼愛是立規矩」,及時指出孩子的錯誤,讓他明白「耍賴皮是無效的」,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
  • 抓住3-6歲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機:分年齡段來立規矩,更管用
    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父母,我們知道不能太溺愛孩子,所以會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但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尤其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的特點來立規矩,才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否則可能事與願違。這裡重點說說針對3-6歲的孩子立規矩的事情。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
  • 寫作訓練:無規矩不成方圓
    例文: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很贊成材料中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照章辦事,凡事都該講規則,即便是課餘時間的社團活動也不例外,唯此走出校園的我們才能在規則中守護底線,在堅守原則,遵守規矩中成就自己。最近有這樣一則新聞報導,一個6歲女童跟著家長在非斑馬線處橫穿馬路,孩子突然折返,結果被超速行駛的汽車撞飛,最後搶救無效身亡,這則新聞中以無辜女童的生命為代價,再次上演了同樣的事故,沒有親身經歷過,永遠不知道違反法律法規的危害,為避免此類事故的繼續上演,需要樹立規則意識,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 李玫瑾: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規矩立得越晚,孩子越難管教
    我又問她:「那你又給她立下點類似看電視、玩手機的規矩嗎?」「立規矩,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他們能聽懂嗎?不會對牛彈琴嗎?」苗苗媽覺得不可思議驚呼道。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趁早,在孩子幼年時期就給孩子制定規矩,並監督孩子執行下去。那麼,父母如何給孩子立規矩並保證孩子能乖乖遵守規矩呢?在這我給大家4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 孩子多大才能教他立規矩,這個年齡會很早嗎?其實寶媽們都搞錯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都願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但與此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成長不應該在無限的滿足之下,而應該在一定的規矩之中。所以講: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國家制度,都是在制度之下,引導人民。即便在封建的舊社會,也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社會認同。
  • 慣子如殺子,孩子6歲前,一定要立這些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最怕的不是熊孩子不做作業,而是沒有規矩。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合適年齡立規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小形成的,這也就意味著小時候父母對他們的教育至關重要。從小孩子們不懂規矩,常常會做錯不少事情。家長們看到之後一定要提早立規矩,讓他們知道自己身上的錯誤。如果放任不管,那麼孩子很容易形成壞習慣。看似簡單的早期教育,其實對孩子的成長幫助特別大,家長們可不要掉以輕心。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媽媽要急著外出辦事,便催5歲的兒子把玩具收拾好。兒子嘴上應著,但並沒有動手收拾。幾分鐘後,媽媽經過客廳,發現兒子還在玩玩具,又催了他一次。兒子答道:「好的,我很快就收拾。」你急孩子不急,你催他卻不動,每次都是以打罵收場,鬧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開心。為什麼孩子不肯聽你的?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關係,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長的管教方式。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把規矩立起來,管教就容易多了。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省力多了
    媽媽要急著外出辦事,便催5歲的兒子把玩具收拾好。兒子嘴上應著,但並沒有動手收拾。幾分鐘後,媽媽經過客廳,發現兒子還在玩玩具,又催了他一次。 兒子答道:「好的,我很快就收拾。」 但等媽媽收拾好東西從房間出來的時候,兒子還在繼續玩他的玩具,半點收拾的意思都沒有。媽媽的脾氣就上來了:「怎麼每次都要要催來催去?」 「媽媽,我還想再玩一會兒。」
  • 孩子3歲之前,要立下「三大規矩」,父母如果心軟就是在害他
    張強給妻子買了幾份保險,受益人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把妻子的水杯中放入藥劑,妻子喝下去後,心臟麻痺致死。最終,張強被逮捕,當他面對妻子家人的職責時,他並沒有感到後悔,反而說自己考慮事情不周全,所以才導致計劃失敗。